CN212267734U -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 Google Patents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7734U
CN212267734U CN202020978600.6U CN202020978600U CN212267734U CN 212267734 U CN212267734 U CN 212267734U CN 202020978600 U CN202020978600 U CN 202020978600U CN 212267734 U CN212267734 U CN 212267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aped
fork
trim cover
dress t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86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永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aru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uaru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uaru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uaru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86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7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7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7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式动力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前端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呈U形的叉臂,两个叉臂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缺口上均设置有装饰盖,所述缺口包括设置在叉臂后端部的外侧面下凹形成的U形凹槽以及设置在U形凹槽底部的插接口,所述装饰盖扣接在U形凹槽上并将其覆盖,所述U形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槽对应的装饰盖上设置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连接强度高,结构稳定性更好,美观度更好。

Description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式动力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两轮动力车以其受交通压力影响小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两轮动力车包含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自行车等,尤其是电动车,其绿色环保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人们对电动车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动车后平叉是电动车架构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对电动车后轮轴与车架进行固定,平叉装饰盖安装于平叉之上,将平叉与后轮轴的连接部覆盖保护,同时提升美观程度。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将装饰盖扣接在平叉的结构,但是整个扣接过程操作十分费力,用力太小导致装饰盖无法扣接在平叉上,用力太大容易造成装饰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后平叉叉臂与装饰盖之间结构更加稳定、扣接更加方便且美观度更好的一种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前端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呈U形的叉臂,两个叉臂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缺口上均设置有装饰盖,所述缺口包括设置在叉臂后端部的外侧面下凹形成的U形凹槽以及设置在U形凹槽底部的插接口,所述装饰盖扣接在U形凹槽上并将其覆盖,所述U形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槽对应的装饰盖上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装饰盖扣接在U形凹槽上时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卡接,能有效的防止装饰盖在U形凹槽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盖扣接在U形凹槽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U形凹槽下端部设有插接槽,装饰盖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插接槽对应的插接件并插接在插接槽内,位于U形凹槽上端部的背面设置卡扣槽,装饰盖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卡扣槽对应的卡扣件并扣接在卡扣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由插接件插接在插接槽内这一连接结构实现第一步限位,再由上述的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卡接实现第二步的限位,最后通过卡扣件扣接在卡扣槽内实现将装饰盖固定在U形凹槽上,通过三个位置的限定进一步的提升连接强度,结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凹槽的开口端与叉臂的后端面齐平,且所述U形凹槽的底面与叉臂的后端面的连接处弧形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形凹槽的底面与叉臂的后端面的连接处为直角的结构,弧形过渡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扣件扣接在卡扣槽更加简单方便,整个安装不会对装饰盖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口呈U形状,插接口的开口方向与U形凹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叉臂的外侧面上沿着U形凹槽的轮廓设置有凸条,凸条与U形凹槽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限位槽设置在台阶面上,所述装饰盖沿着外轮廓设置有边条,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装饰盖的侧边并与边条连接,所述装饰盖扣接在缺口上时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且边条的下底面抵在台阶面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条的下底面抵在台阶面的上表面这一结构设计使得装饰盖与U形凹槽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并且通过边条将限位块的遮挡住,从外面看不出限位块的与限位槽的连接位置,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的两外端均延伸至叉臂后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叉臂的整体强度更高,美观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插接件插接在插接槽内这一连接结构实现第一步限位,再由上述的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卡接实现第二步的限位,最后通过卡扣件扣接在卡扣槽内实现将装饰盖固定在U形凹槽上,通过三个位置的限定进一步的提升连接强度,结构稳定性更好,并且装饰盖的结构设计提升了整体的美观度;U形凹槽的底面与叉臂的后端面弧形过渡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扣件扣接在卡扣槽更加简单方便,整个安装不会对装饰盖产生损坏,整体美观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对应的部件名如下:1、叉臂;2、缺口;3、装饰盖;4、U形凹槽;5、插接口;6、限位槽;7、限位块;8、插接槽;9、插接件;10、卡扣槽;11、卡扣件;12、凸条;13、台阶面;14、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前端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呈U形的叉臂1,两个叉臂1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2,缺口2上均设置有装饰盖3,所述缺口2包括设置在叉臂1后端部的外侧面下凹形成的U形凹槽4以及设置在U形凹槽4底部的插接口5,插接口5呈U形状,插接口5的开口方向与U形凹槽4的开口方向一致;所述装饰盖3扣接在U形凹槽4上并将其覆盖,所述U形凹槽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6,与限位槽6对应的装饰盖3上设置有限位块7,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装饰盖3扣接在U形凹槽4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U形凹槽4下端部设有插接槽8,装饰盖3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插接槽8对应的插接件9并插接在插接槽8内,位于U形凹槽4上端部的背面设置卡扣槽10,装饰盖3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卡扣槽10对应的卡扣件11并扣接在卡扣槽10内,本实用新先由插接件9插接在插接槽8内这一连接结构实现第一步限位,再由上述的限位块7与限位槽6配合卡接实现第二步的限位,最后通过卡扣件11扣接在卡扣槽10内实现将装饰盖3固定在U形凹槽4上,通过三个位置的限定进一步的提升连接强度,结构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U形凹槽4的开口端与叉臂1的后端面齐平,且所述U形凹槽4的底面与叉臂1的后端面的连接处弧形过渡,此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形凹槽4的底面与叉臂1的后端面的连接处为直角的结构,弧形过渡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扣件11扣接在卡扣槽10更加简单方便,整个安装不会对装饰盖3产生损坏。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叉臂1的外侧面上沿着U形凹槽4的轮廓设置有凸条12,凸条12与U形凹槽4之间形成台阶面13,所述限位槽6设置在台阶面13上,所述装饰盖3沿着外轮廓设置有边条,所述限位块7设置在装饰盖3的侧边并与边条连接,所述装饰盖3扣接在缺口2上时限位块7位于限位槽6内且边条的下底面抵在台阶面13的上表面,通过边条的下底面抵在台阶面13的上表面这一结构设计使得装饰盖3与U形凹槽4之间的贴合度更好,并且通过边条将限位块7的遮挡住,从外面看不出限位块7的与限位槽6的连接位置,提升了整体的美观效果。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凸条12的两外端均延伸至叉臂1后端面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前端相互连接为一体并呈U形的叉臂(1),两个叉臂(1)的后端部均开设有用于插接后轮轴的缺口(2),缺口(2)上均设置有装饰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包括设置在叉臂(1)后端部的外侧面下凹形成的U形凹槽(4)以及设置在U形凹槽(4)底部的插接口(5),所述装饰盖(3)扣接在U形凹槽(4)上并将其覆盖,所述U形凹槽(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6),与限位槽(6)对应的装饰盖(3)上设置有限位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3)扣接在U形凹槽(4)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U形凹槽(4)下端部设有插接槽(8),装饰盖(3)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插接槽(8)对应的插接件(9)并插接在插接槽(8)内,位于U形凹槽(4)上端部的背面设置卡扣槽(10),装饰盖(3)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卡扣槽(10)对应的卡扣件(11)并扣接在卡扣槽(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凹槽(4)的开口端与叉臂(1)的后端面齐平,且所述U形凹槽(4)的底面与叉臂(1)的后端面的连接处弧形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5)呈U形状,插接口(5)的开口方向与U形凹槽(4)的开口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1)的外侧面上沿着U形凹槽(4)的轮廓设置有凸条(12),凸条(12)与U形凹槽(4)之间形成台阶面(13),所述限位槽(6)设置在台阶面(13)上,所述装饰盖(3)沿着外轮廓设置有边条,所述限位块(7)设置在装饰盖(3)的侧边并与边条连接,所述装饰盖(3)扣接在缺口(2)上时限位块(7)位于限位槽(6)内且边条的下底面抵在台阶面(13)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12)的两外端均延伸至叉臂(1)后端面上。
CN202020978600.6U 2020-06-02 2020-06-02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Active CN212267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600.6U CN212267734U (zh) 2020-06-02 2020-06-02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8600.6U CN212267734U (zh) 2020-06-02 2020-06-02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7734U true CN212267734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8600.6U Active CN212267734U (zh) 2020-06-02 2020-06-02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7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67033A3 (en)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EP1149757A3 (en) Car body assembling method and 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CN212267734U (zh) 新型轮式动力车后平叉
USD472863S1 (en) Two-tone paint arrangement applied to an automobile
CN103847654B (zh) 一种汽车侧围亮条总成
CN209825853U (zh) 一种衣柜门板拉直器
CN210402961U (zh) 一种煤矿安全用警示牌的固定机构
USD562221S1 (en) Automobile tire
CN210013596U (zh) 一种汽车尾门抠手组件
EP2366614A1 (en) Modular fender for bicycles and the like
CN105386699A (zh) 中式铝合金门窗
CN201009828Y (zh) 将门装饰条安装在汽车b柱上的卡扣
CN210364186U (zh) 一种电动车车棚支撑架
CN214886222U (zh) 一种新型钥匙保护套
CN210592265U (zh) 一种电动车雨棚
CN209870645U (zh) 电动车车把一体式装饰罩
CN211592726U (zh) 一种易拆卸式的汽车挡泥板
CN215475397U (zh) 一种带v型卡子的汽车轮眉安装结构
CN214523644U (zh) 一种新型客车中顶内饰
EP1258416A3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separated repair parts for body panel
CN219969791U (zh) 一体加强型塑料汽车门槛
CN2915645Y (zh) 电动自行车后挡泥板
CN216886498U (zh) 一种衣帽钩与b柱的配合结构
CN210822562U (zh) 一种电瓶车的一体式挡泥板
CN206394560U (zh) 汽车前轮毂装饰右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