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4551U -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4551U
CN212264551U CN202020505323.7U CN202020505323U CN212264551U CN 212264551 U CN212264551 U CN 212264551U CN 202020505323 U CN202020505323 U CN 202020505323U CN 212264551 U CN212264551 U CN 212264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ain shaft
shaft body
lubricating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3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晨
相卫民
王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ANGD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NG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NG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53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4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4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4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包括主轴体和轴套,轴套套设在主轴体的中部,轴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端盖,主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轮,轴套内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均转动套设在主轴体上,主轴体的中部设有变径部,变径部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主轴体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将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经过排油孔道内部的第一海绵条甩至轴套与主轴体之间达到润滑的目的,通过积油腔收集吸热后的润滑油和多余的润滑油,再通过油泵可以将积油腔内部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腔的内部,可以达到润滑油循环自润滑的目的,润滑油可以全部重复利用,提高自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主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属于机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齿轮或带轮)等组成主轴部件。在机器中主要用来支撑传动零件如齿轮、带轮,传递运动及扭矩,如机床主轴;有的用来装夹工件,如心轴。
现有的机床主轴润滑方式一般分为油雾润滑方式和喷注润滑方式两种,油雾润滑方式由于油是由油雾器提供的,油量较小,不适合大型机床,且油不能全部回收,喷注润滑方式润滑油量很难控制,导致机床主轴的自润滑效果差,同时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机床主轴自润滑效果差以及整体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包括主轴体和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主轴体的中部,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端盖,所述主轴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轮,所述轴套内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均转动套设在主轴体上,所述主轴体的中部设有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变径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储油腔连通的排油孔道,若干个所述排油孔道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若干个第一海绵条,所述轴套的底部开设有积油腔,所述积油腔的顶端通过若干个集油孔与轴套的内部连通,所述轴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轴体一端的中部开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孔道,所述油泵的进口端与积油腔的底端连通,所述油泵的出口端通过输油管与进油孔道的一端转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油管上固定安装有逆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套管壁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状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水冷管的其中一段固定穿插设置在积油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第一海绵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条,若干个所述第二海绵条均置于储油腔的内部,每个所述排油孔道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主轴体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将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经过排油孔道内部的第一海绵条甩至轴套与主轴体之间达到润滑的目的,通过积油腔收集吸热后的润滑油和多余的润滑油,再通过油泵可以将积油腔内部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腔的内部,可以达到润滑油循环自润滑的目的,润滑油可以全部重复利用,提高自润滑效果;通过水冷管可以对轴套和轴承进行水冷散热,同时水冷管的其中一段固定穿插设置在积油腔的内部,通过水冷管可以在对轴套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润滑油进行换热降温,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延长主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体;2、轴套;3、端盖;4、带轮;5、轴承;6、储油腔; 7、排油孔道;8、第一海绵条;9、过滤网;10、第二海绵条;11、积油腔; 12、集油孔;13、油泵;14、输油管;15、水冷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进油孔道;19、逆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包括主轴体1和轴套2,轴套2套设在主轴体1的中部,轴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端盖3,主轴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轮4,轴套2内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5,两个轴承5均转动套设在主轴体1上,主轴体1的中部设有变径部,变径部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6,变径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储油腔6连通的排油孔道7,若干个排油孔道7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若干个第一海绵条8,主轴体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将储油腔6内部的润滑油经过排油孔道7内部的第一海绵条8甩至轴套2与主轴体1之间达到润滑的目的,且可以对轴承5起到润滑的作用,轴套2的底部开设有积油腔11,积油腔11的顶端通过若干个集油孔12与轴套2的内部连通,轴套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13,通过油泵13可以达到润滑油循环利用的目的。
优选的,主轴体1一端的中部开设有与储油腔6连通的进油孔道18,油泵13的进口端与积油腔11的底端连通,油泵13的出口端通过输油管14与进油孔道18的一端转动连通,通过积油腔11收集吸热后的润滑油,再通过油泵13可以将积油腔11内部的润滑油输送至储油腔6的内部,可以达到润滑油循环自润滑的目的,输油管14上固定安装有逆止阀19,防止润滑油回流,轴套2管壁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状的水冷管15,水冷管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进水管16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水冷管15的其中一段固定穿插设置在积油腔11的内部,通过水冷管15可以在对轴套2 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润滑油进行换热降温,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延长主轴体1的使用寿命,若干个第一海绵条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条10,若干个第二海绵条10均置于储油腔6的内部,每个排油孔道7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过滤网9,通过第二海绵条10可以在低速转动惯性力不足时将储油腔6内部的润滑油输送至轴套2与主轴体1之间,通过过滤网9可以对第一海绵条8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第一海绵条8被甩出。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通过带轮4 可以带动主轴体1转动,主轴体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将储油腔6 内部的润滑油经过排油孔道7内部的第一海绵条8甩至轴套2与主轴体1之间达到润滑的目的,且可以对轴承5起到润滑的作用,同时经过集油孔12可以将吸热后的润滑油和多余的润滑油输送至积油腔11收集起来,接着再通过油泵13可以将积油腔11内部的润滑油经过输油管14和进油孔道18再次输送至储油腔6的内部,继而可以达到润滑油循环自润滑的目的,润滑油可以全部重复利用,提高自润滑效果,且可以避免润滑油量过大,主轴体1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进水管16向水冷管15的内部通入冷水,冷水经过水冷管15 时可以对轴套2起到水冷降温的作用,继而可以对主轴体1和轴承5进行降温,且由于水冷管15的其中一段固定穿插设置在积油腔11的内部,通过水冷管15还可以在对轴套2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润滑油进行换热降温,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和散热效果,冷水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机床主轴整体的散热能力,延长主轴体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包括主轴体(1)和轴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套设在主轴体(1)的中部,所述轴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端盖(3),所述主轴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轮(4),所述轴套(2)内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轴承(5),两个所述轴承(5)均转动套设在主轴体(1)上,所述主轴体(1)的中部设有变径部,所述变径部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6),所述变径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储油腔(6)连通的排油孔道(7),若干个所述排油孔道(7)的内部分别固定设有若干个第一海绵条(8),所述轴套(2)的底部开设有积油腔(11),所述积油腔(11)的顶端通过若干个集油孔(12)与轴套(2)的内部连通,所述轴套(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油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体(1)一端的中部开设有与储油腔(6)连通的进油孔道(18),所述油泵(13)的进口端与积油腔(11)的底端连通,所述油泵(13)的出口端通过输油管(14)与进油孔道(18)的一端转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14)上固定安装有逆止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管壁的内部固定设有螺旋状的水冷管(15),所述水冷管(1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所述进水管(16)的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水冷管(15)的其中一段固定穿插设置在积油腔(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海绵条(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条(10),若干个所述第二海绵条(10)均置于储油腔(6)的内部,每个所述排油孔道(7)内壁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过滤网(9)。
CN202020505323.7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Active CN212264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323.7U CN212264551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323.7U CN212264551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4551U true CN212264551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323.7U Active CN212264551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45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072A (zh) * 2022-06-13 2022-07-15 冈田精机(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机床用直联砂轮主轴
CN115338686A (zh) * 2022-10-18 2022-11-15 江苏威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机床主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072A (zh) * 2022-06-13 2022-07-15 冈田精机(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机床用直联砂轮主轴
CN115338686A (zh) * 2022-10-18 2022-11-15 江苏威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机床主轴
CN115338686B (zh) * 2022-10-18 2022-12-13 江苏威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机床主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64551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US2456571A (en) Portable electric tool
CN110625430A (zh) 一种数控车床丝杠的除尘降温调节装置
CN111503033A (zh) 一种强制换热式增速空气泵
CN116221372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的润油装置
CN107552813B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机床主轴
CN212862608U (zh) 一种具有高温报警功能的润滑油储存装置
CN210476369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用主轴冷却装置
CN211501597U (zh) 一种风机齿轮箱散热装置
CN218564351U (zh) 一种带润滑机构的减速机齿轮箱组件
CN106583787A (zh) 具有碎屑收集装置的轴瓦精镗机
CN215567816U (zh) 一种具备自冷却功能的步进电机用减速机
CN217254985U (zh) 一种机床主轴的冷却结构
CN216981727U (zh) 一种三合一电驱动集成系统
CN213937666U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制冷散热电机
CN215725411U (zh) 一种冷却塔的水循环系统
CN210599903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滑动轴承
CN114244023A (zh) 一种三合一电驱动集成系统
CN211852680U (zh) 一种后中央传动总成
CN217727157U (zh) 适应于恶劣环境使用的高速电主轴
CN217889307U (zh) 一种盘管矫直机
CN113852236B (zh) 一种水油组合冷却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5207628U (zh) 一种冷却塔用皮带减速器
CN116404811B (zh) 一种水冷式机壳
CN214720752U (zh) 一种工程机械油缸缸底耳环深孔抽芯钻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