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4811B - 一种水冷式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式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4811B
CN116404811B CN202310089440.8A CN202310089440A CN116404811B CN 116404811 B CN116404811 B CN 116404811B CN 202310089440 A CN202310089440 A CN 202310089440A CN 116404811 B CN116404811 B CN 116404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ssembly
rod
plat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94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4811A (zh
Inventor
童千华
曹留洋
张祥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a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94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4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4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04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4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3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 B08B1/32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by movement of cleaning members over a surface using rotary clean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4Protection against failure of cooling arrangements, e.g. due to loss of cooling medium or due to interrupti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cooling med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机壳,其包括电机总成;水冷循环模块;联动清洁模块,所述联动清洁模块包括往复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和滚动清洁组件;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丝杆、螺块和牵引杆,所述螺块与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牵引杆一端与螺块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辊、清洁刷和位移转杆,所述清洁刷设置于清洁辊外壁,所述清洁辊设置于位移转杆外壁,所述位移转杆外壁活动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外壁与牵引杆一端连接,所述位移转杆两端均连接齿轮。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并设置铜板配合散热格栅,有效对冷却液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设置旋转的风扇,驱动空气进行流通,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式机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冷式机壳。
背景技术
在水冷电机使用过程中,需要采用持续的风淋对水冷液进行冷却,从而实现热量的交换,在热交换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流通,会携带灰尘至散热部件内,灰尘堆积后,设备的导热散热性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水冷散热效果的保持,提升了设备的使用能耗。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热交换过程中,由于空气的流通,会携带灰尘至散热部件内,灰尘堆积后,设备的导热散热性能受到影响,不利于水冷散热效果的保持,提升了设备的使用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机壳,其包括电机总成;
水冷循环模块;
联动清洁模块,所述联动清洁模块包括往复驱动组件、限位组件和滚动清洁组件;
所述往复驱动组件包括丝杆、螺块和牵引杆,所述螺块与丝杆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牵引杆一端与螺块固定连接;
所述滚动清洁组件包括清洁辊、清洁刷和位移转杆,所述清洁刷设置于清洁辊外壁,所述清洁辊设置于位移转杆外壁,所述位移转杆外壁活动连接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外壁与牵引杆一端连接,所述位移转杆两端均连接齿轮;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齿板和齿链,所述齿轮设置于齿板和齿链之间,所述齿轮分别与齿板和齿链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机总成包括电机组件和散热后盖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前盖、联轴器和减速器,所述联轴器设置于电机前盖一端,所述联轴器一端与减速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后盖组件包括后盖壳体、隔板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两端均与隔板连接,所述隔板外壁与后盖壳体连接,所述内套管外壁缠绕有铜管,所述后盖壳体外壁开设有第一流通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冷循环模块包括安装组件、驱动组件、联动组件和散热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散热仓、第二流通孔和扣板,所述散热仓设置于后盖壳体外壁,所述第二流通孔设置于散热仓外壁,所述扣板通过螺栓与散热仓外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输出杆和风扇叶,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杆与散热仓内壁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输出杆连接,所述输出杆一端与风扇叶连接,所述输出杆外壁连接第二链盘,所述第二链盘表面转动连接第一传动链。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杆、第三链盘和第四链盘,所述第三链盘和第四链盘均设置于联动杆外壁,所述第三链盘与第一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链盘外壁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链,所述联动杆一端连接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一端与散热仓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铜板、铜制曲管和泵机,所述铜制曲管嵌装于铜板外壁,所述铜板一端与散热仓内壁连接,铜制曲管一端与泵机连通,所述铜管两端分别与铜制曲管和泵机连通,所述铜板外壁连接散热格栅。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往复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链盘和第一侧板,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第一链盘和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链盘与第二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一端与散热仓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链内腔两端均转动连接活动盘,所述活动盘一端连接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一端与散热仓内壁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水冷式机壳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板外壁连接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一端与散热仓内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并设置铜板配合散热格栅,有效对冷却液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设置旋转的风扇,驱动空气进行流通,从而实现对冷却液的散热。
本发明通过设置联动的机械传动装置,驱动清洁装置,对散热格栅进行清洁,避免其表面沾灰影响散热效率,清洁装置与风扇装置共用一组动力源,使用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机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后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铜管在内套管外壁套装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散热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往复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滚动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7,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式机壳,包括电机总成100;
在电机使用过程中,采用水冷式散热,有效对电机的定子进行降温,避免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高温影响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的现象。
水冷循环模块200;
通过水冷循环模块200持续对冷却液进行循环,持续不断的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行持续的降温工作。
联动清洁模块300,联动清洁模块300包括往复驱动组件301、限位组件302和滚动清洁组件303。
通过对限位组件302往复驱动组件301进行限位,确保其输出稳定的往复运动驱动力,从而带动滚动清洁组件303进行持续的滚动以及位移。
往复驱动组件301包括丝杆301a、螺块301b和牵引杆301c,螺块301b与丝杆301a外壁螺纹连接,牵引杆301c一端与螺块301b固定连接;
丝杆301a的表面开设有正反两道螺纹,与螺块301b螺纹连接,随着丝杆301a的转动,螺块301b发生移动,当螺块301b移动至丝杆301a表面螺纹的尽头时,其自动切换至另外一道螺纹,从而实现换向移动,
此技术特征为机械领域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滚动清洁组件303包括清洁辊303a、清洁刷303b和位移转杆303d,清洁刷303b设置于清洁辊303a外壁,清洁辊303a设置于位移转杆303d外壁,位移转杆303d外壁活动连接导向块303c,导向块303c外壁与牵引杆301c一端连接,位移转杆303d两端均连接齿轮303e。
清洁刷303b在清洁辊303a的表面单排设置,避免清洁刷303b设置数量过多,从而造成其对散热格栅204d进行清理时,始终有清洁刷303b处于散热格栅204d的缝隙中,影响空气流通效果,确保设备的散热使用效率。
随着螺块301b的移动带动牵引杆301c进行移动,通过牵引杆301c的移动带动导向块303c进行移动,通过导向块303c的移动带动位移转杆303d进行移动,通过位移转杆303d的移动带动清洁辊303a和齿轮303e进行移动。
限位组件302包括齿板302a和齿链302b,齿轮303e设置于齿板302a和齿链302b之间,齿轮303e分别与齿板302a和齿链302b转动连接。
在位移转杆303d带动齿轮303e移动时,齿轮303e与齿板302a啮合,而齿板302a为固定安装,则齿轮303e开始转动,通过齿轮303e的转动,带动齿链302b进行转动,通过齿链302b对齿轮303e的顶部进行限位,确保齿轮303e的稳定转动以及移动。
通过齿轮303e的转动带动牵引杆301c进行转动,通过牵引杆301c的转动带动清洁辊303a进行转动,通过清洁辊303a的转动带动清洁刷303b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散热格栅204d以及铜板204a底部的清洁。
随着螺块301b的持续往复运动,带动滚动清洁组件303整体进行持续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散热格栅204d以及铜板204a的持续性清洁。
实施例
参照图1~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本实施提出了电机总成100。
电机总成100包括电机组件101和散热后盖组件102,电机组件101包括电机前盖101a、联轴器101b和减速器101c,联轴器101b设置于电机前盖101a一端,联轴器101b一端与减速器101c连接。
电机前盖101a内设置有定子、转子和换向器,电机前盖101a内输出机械传动力,通过联轴器101b连接减速器101c,最终实现动力输出。
散热后盖组件102包括后盖壳体102a、隔板102b和内套管102d,内套管102d两端均与隔板102b连接,隔板102b外壁与后盖壳体102a连接,内套管102d外壁缠绕有铜管102c,后盖壳体102a外壁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02e,通过第一流通孔102e进行空气的流通,进行初步散热。
后盖壳体102a、隔板102b和内套管102d之间存在容置空间,铜管102c设置于此容置空间内,铜管102c内填充有冷却液,在容置空间内,铜管102c外侧与容置空间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固定导热材料,便于热量的传输。
实施例
参照图4~6,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两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水冷循环模块200。
水冷循环模块200包括安装组件201、驱动组件202、联动组件203和散热组件204;
安装组件201包括散热仓201a、第二流通孔201b和扣板201c,散热仓201a设置于后盖壳体102a外壁,第二流通孔201b设置于散热仓201a外壁,扣板201c通过螺栓与散热仓201a外壁连接。
通过扣板201c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使用者对散热仓201a进行开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设备维保,通过第二流通孔201b的开设,能够更加方便设备的空气流通,便于空气的实时流通,从而进行热量的交换。
驱动组件202包括电机202a、输出杆202b和风扇叶202c,电机202a通过安装杆202e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电机202a输出端与输出杆202b连接,输出杆202b一端与风扇叶202c连接,输出杆202b外壁连接第二链盘202d,第二链盘202d表面转动连接第一传动链202f。
通过电机202a的启动带动输出杆202b进行转动,通过输出杆202b的转动带动风扇叶202c进行转动,通过风扇叶202c的转动进行空气的抽取,使散热仓201a内的空气通排出,外界的空气进入散热仓201a的内腔,进行空气的流通,从而便于通过空气流通,带走设备内腔的热量。
通过输出杆202b的转动带动第二链盘202d进行转动,通过第二链盘202d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链202f进行转动。
联动组件203包括联动杆203a、第三链盘203b和第四链盘203c,第三链盘203b和第四链盘203c均设置于联动杆203a外壁,第三链盘203b与第一传动链202f转动连接,第四链盘203c外壁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链203e,联动杆203a一端连接第二侧板203d,第二侧板203d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通过第一传动链202f的转动带动第三链盘203b进行转动,通过第三链盘203b的转动带动联动杆203a进行转动,通过联动杆203a的转动带动第四链盘203c进行转动,通过第四链盘203c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链203e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传动链203e的转动带动第一链盘301d进行转动,从而将机械传动力传输至往复驱动组件301处。
散热组件204包括铜板204a、铜制曲管204b和泵机204c,铜制曲管204b嵌装于铜板204a外壁,铜板204a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铜制曲管204b一端与泵机204c连通,铜管102c两端分别与铜制曲管204b和泵机204c连通,铜板204a外壁连接散热格栅204d。
铜管102c的两端均贯穿至散热仓201a内壁,在冷却液流通过程中,通过泵机204c的启动,对冷却液进行抽取流通,使铜制曲管204b内的冷却液进入铜制曲管204b内,再进入铜管102c的另一端实现冷却液的循环。
通过冷却液的循环,使其将电机内的热量吸收,并传递至铜制曲管204b处,最终汇聚至铜板204a处。
通过风扇叶202c的转动进行空气流通时,随着空气的流通,带走铜板204a和散热格栅204d表面的热量,实现散热。
实施例
参照图4、6和7,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三个实施例。
往复驱动组件301还包括第一链盘301d和第一侧板301e,丝杆301a两端分别与第一链盘301d和第一侧板301e连接,第一链盘301d与第二传动链203e转动连接,第一侧板301e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第一链盘301d实现往复驱动组件301与联动组件203之间的机械联动,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第一侧板301e对丝杆301a进行安装,确保丝杆301a传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齿链302b内腔两端均转动连接活动盘302c,活动盘302c一端连接活动杆302e,活动杆302e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通过活动盘302c对齿链302b进行限位,从而使齿链302b进行稳定转动,通过齿链302b的稳定转动,从而实现对齿轮303e的稳定限位,避免齿轮303e在移动以及转动过程中,出现脱节晃动的现象。
在齿链302b转动过程中,其带动活动盘302c进行转动,活动杆302e随着活动盘302c的转动而转动,活动杆302e的表面可以安装刷毛,使其在活动杆302e转动过程中带动刷毛进行转动,从而对设备内腔的其他位置进行清洁,清洁下来的灰尘,随着空气的流通被带走,使设备的清洁效果更好。
齿板302a外壁连接第三侧板302e,第三侧板302e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通过第三侧板302e对齿板302a进行安装,确保齿板302a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一种水冷式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总成(100);
水冷循环模块(200);
联动清洁模块(300),所述联动清洁模块(300)包括往复驱动组件(301)、限位组件(302)和滚动清洁组件(303);
所述往复驱动组件(301)包括丝杆(301a)、螺块(301b)和牵引杆(301c),所述螺块(301b)与丝杆(301a)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牵引杆(301c)一端与螺块(301b)固定连接;
所述滚动清洁组件(303)包括清洁辊(303a)、清洁刷(303b)和位移转杆(303d),所述清洁刷(303b)设置于清洁辊(303a)外壁,所述清洁辊(303a)设置于位移转杆(303d)外壁,所述位移转杆(303d)外壁活动连接导向块(303c),所述导向块(303c)外壁与牵引杆(301c)另一端连接,所述位移转杆(303d)两端均连接齿轮(303e);
所述限位组件(302)包括齿板(302a)和齿链(302b),所述齿轮(303e)设置于齿板(302a)和齿链(302b)之间,所述齿轮(303e)分别与齿板(302a)和齿链(302b)转动连接;
所述电机总成(100)包括电机组件(101)和散热后盖组件(102),所述电机组件(101)包括电机前盖(101a)、联轴器(101b)和减速器(101c),所述联轴器(101b)设置于电机前盖(101a)一端,所述联轴器(101b)一端与减速器(101c)连接;
所述散热后盖组件(102)包括后盖壳体(102a)、隔板(102b)和内套管(102d),所述内套管(102d)两端均与隔板(102b)连接,所述隔板(102b)外壁与后盖壳体(102a)连接,所述内套管(102d)外壁缠绕有铜管(102c),所述后盖壳体(102a)外壁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02e);
所述水冷循环模块(200)包括安装组件(201)、驱动组件(202)、联动组件(203)和散热组件(204);
所述安装组件(201)包括散热仓(201a)、第二流通孔(201b)和扣板(201c),所述散热仓(201a)设置于后盖壳体(102a)外壁,所述第二流通孔(201b)设置于散热仓(201a)外壁,所述扣板(201c)通过螺栓与散热仓(201a)外壁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202)包括电机(202a)、输出杆(202b)和风扇叶(202c),所述电机(202a)通过安装杆(202e)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所述电机(202a)输出端与输出杆(202b)连接,所述输出杆(202b)一端与风扇叶(202c)连接,所述输出杆(202b)外壁连接第二链盘(202d),所述第二链盘(202d)表面转动连接第一传动链(202f);
所述联动组件(203)包括联动杆(203a)、第三链盘(203b)和第四链盘(203c),所述第三链盘(203b)和第四链盘(203c)均设置于联动杆(203a)外壁,所述第三链盘(203b)与第一传动链(202f)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链盘(203c)外壁转动连接第二传动链(203e),所述联动杆(203a)一端连接第二侧板(203d),所述第二侧板(203d)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所述散热组件(204)包括铜板(204a)、铜制曲管(204b)和泵机(204c),所述铜制曲管(204b)嵌装于铜板(204a)外壁,所述铜板(204a)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铜制曲管(204b)一端与泵机(204c)连通,所述铜管(102c)两端分别与铜制曲管(204b)和泵机(204c)连通,所述铜板(204a)外壁连接散热格栅(204d);
所述往复驱动组件(301)还包括第一链盘(301d)和第一侧板(301e),所述丝杆(301a)两端分别与第一链盘(301d)和第一侧板(301e)连接,所述第一链盘(301d)与第二传动链(203e)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301e)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链(302b)内腔两端均转动连接活动盘(302c),所述活动盘(302c)一端连接活动杆(302e),所述活动杆(302e)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302a)外壁连接第三侧板(302d),所述第三侧板(302d)一端与散热仓(201a)内壁连接。
CN202310089440.8A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水冷式机壳 Active CN116404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440.8A CN11640481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水冷式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9440.8A CN11640481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水冷式机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4811A CN116404811A (zh) 2023-07-07
CN116404811B true CN116404811B (zh) 2024-04-09

Family

ID=87011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9440.8A Active CN116404811B (zh) 2023-02-09 2023-02-09 一种水冷式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48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76323U (zh) * 2019-12-17 2020-08-28 深圳市鑫安国威陶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电阻
CN113241899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六安强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机
CN113477568A (zh) * 2021-07-07 2021-10-08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工控机用便捷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
CN114530972A (zh) * 2022-04-18 2022-05-24 张洪卫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CN115377823A (zh) * 2022-08-10 2022-11-22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清洁散热效果的开关柜
CN218216925U (zh) * 2022-09-15 2023-01-03 宁波华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低噪电机的散热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2247B1 (ko) * 2010-12-30 2012-06-13 (주)지코코리아 응축기의 이물질 세척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376323U (zh) * 2019-12-17 2020-08-28 深圳市鑫安国威陶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ptc热敏电阻
CN113241899A (zh) * 2021-05-20 2021-08-10 六安强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机
CN113477568A (zh) * 2021-07-07 2021-10-08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工控机用便捷清洁装置及清洁方法
CN114530972A (zh) * 2022-04-18 2022-05-24 张洪卫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CN115377823A (zh) * 2022-08-10 2022-11-22 江苏大烨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清洁散热效果的开关柜
CN218216925U (zh) * 2022-09-15 2023-01-03 宁波华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无刷低噪电机的散热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4811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8953B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电机
CN111254499B (zh) 一种单晶炉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8454946U (zh) 一种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0959248U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设备箱
CN116404811B (zh) 一种水冷式机壳
CN220121946U (zh) 一种电池组组件的散热装置
CN212264551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结构的机床主轴
CN210724428U (zh) 一种易散热的减速电机
CN110556974B (zh) 一种具有外部高效循环冷却结构的大型直流电机
CN115377823B (zh) 一种具备清洁散热效果的开关柜
CN216849865U (zh) 一种具有花篮结构的硅片清洗机
CN216282867U (zh) 一种高效降温效果好的玻璃钢冷却塔
CN21325436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反应釜
CN114183521A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工业机器人用减速机
CN114909364A (zh) 一种整体密封型液压泵站
CN113883019A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
CN214316056U (zh) 一种工程管理用高层建筑使用年限预测设备
CN216343848U (zh) 一种具备减速功能的电机
CN210773613U (zh) 一种含油废弃物热解吸高温尾渣冷却换热装置
CN220955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CN111152302A (zh) 一种泡桐芯细木工板钻孔用数控自动钻床
CN219035522U (zh) 一种便于冷却散热的齿轮减速机
CN219932358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结构
CN22028637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减速齿轮箱
CN217282660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循环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