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3075U -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3075U
CN212243075U CN201921671354.3U CN201921671354U CN212243075U CN 212243075 U CN212243075 U CN 212243075U CN 201921671354 U CN201921671354 U CN 201921671354U CN 212243075 U CN212243075 U CN 212243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upport element
impact position
gap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713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洛斯·佩雷斯莱库奥纳
黛安娜·埃尔南德斯科尔特斯
菲德瑞克·佩雷斯莱库奥纳
费尔南多·派萨诺罗德里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3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3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56Dashboard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B60R21/045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instrument panel or dash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 B60R2021/0414Padded linings for the vehicle interior ;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padded or non-padded linings using energy absorbing ri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5Sheet, web, or layer weakened to permit separation through thickn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包括:第一件,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件,其面向所述第一件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的间隙内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相邻的第二支撑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并且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厚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背景技术
塑料部件有时用于车辆内部。可能需要坚固的塑料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包括:第一件,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件,其面向所述第一件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的间隙内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相邻的第二支撑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并且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所述第一件还包括被配置成暴露在车辆内部内的暴露表面;
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接合部分离;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悬臂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二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
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是平行的;
当所述第一件从所述非冲击位置移动到所述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沿大致相反的方向挠曲;
当所述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当所述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二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大致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正交地延伸;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
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
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所述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
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相邻的通道;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相邻;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并且
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包括:第一件,其与第二件相对并在其间形成间隙;其中,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两者都包括在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期间在所述间隙内配合的支撑元件,以提供对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的挠曲阻力并在所述间隙内引起所述第一件的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一对悬臂部分,所述一对悬臂部分对所述力提供所述挠曲阻力;
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邻近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厚度;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
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相邻的通道;
在施加所述力期间,在所述接合部处引起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破裂;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一对悬臂部分,所述一对悬臂部分通过抵靠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挠曲来提供对所述力的挠曲阻力;并且
在施加所述力之前,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二件的一对悬臂部分。
在研究以下说明书和附图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并明白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内部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第一件和第二件的各种塑料部件,诸如仪表板悬伸部分、门把手、中央控制台盖和杯架;
图2是图1的内部各种塑料部件中任一者的示意性透视截面图,示出了第一件,其在第二件上方,其中两件之间具有间隙;以及第一支撑元件,其在间隙内从第一件延伸;和第二支撑元件,其在间隙内从第二件延伸;
图3是图1的内部各种塑料部件中任一者的示意性立视截面图,示出了第一支撑元件,其在接合部处从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第二支撑元件,其包括从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并且邻近第一支撑元件的中间部分终止的一对悬臂部分;
图4A是图3的IVA区域的近视图,示出了接合部,其厚度小于邻近接合部的第一支撑元件(其第一延伸部分)的厚度,如果在间隙内且从内部不可见的接合部处发生破裂,则较薄的厚度旨在当向第一件施加力时引起第一件的这种破裂;
图4B是图3的IVB区域的近视图,示出了第二接合部,其厚度小于邻近第二接合部的第一支撑元件(其第二延伸部分)的厚度;
图5是图1的内部各种塑料部件中任一者的示意性立视截面图 (就像图3那样),但是示出了迫使第一件从非冲击位置(如图3中)到靠近第二件的冲击位置的力,并且第二支撑元件的一对悬臂部分抵靠第一支撑元件挠曲以达到挠曲状态,以向朝向第二件移动的第一件提供挠曲阻力;
图6是图1的内部的各种塑料部件中任一者的示意性立视截面图,再次示出了迫使第一件从非冲击位置(如图3中)到靠近第二件的冲击位置的力,并且第一支撑元件的第一延伸部分在间隙内且从车辆内部不可见的接合部处破裂成分离状态;并且
图7是图1的内部各种塑料部件中任一者的示意性立视截面图,示出了力已经被移除,和第一件,其借助于从第二件延伸的第一悬臂部分和第二悬臂部分从冲击位置朝向并返回到非冲击位置,所述第二件从挠曲状态过渡到非挠曲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除非明确地相反指出,否则本公开可以采用各种可选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本实用新型另外明确地说明,否则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参考图1,车辆10包括内部12。许多塑料部件14设置在内部 12内,诸如仪表板16上方的仪表板悬伸部分14a、门把手14b、盖子14c,以选择性地覆盖中央控制台20的存储区域18、杯架14d等。内部12可以包括比这些提及的示例14a-14d更多、更少或不同的塑料部件14,并且所公开的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那些塑料部件14a-14d。除非本实用新型明确地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于特定部件,否则本公开提供用于说明性目的的所提及的示例14a-14d,而不是限制任何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车辆10可以是轿车、卡车、运动型多用途车辆、货车等。
现在参考图2和图3,塑料部件14包括第一件22和第二件24。第一件22、第二件24或第一件22和第二件24两者可以是模制塑料。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件22是模制塑料,且第二件是模制塑料。第二件24面向(相对)第一件22,在第一件22和第二件24之间具有间隙26。更具体地,第一件22具有面向间隙的表面28和暴露表面 30。暴露表面30被配置成在组装时暴露以接收源自车辆10的内部 12内的力32(下面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处于车辆10的内部12 内时,用户(未示出)可以看到和/或触摸暴露表面30。这种暴露表面 30有时被称为“A级”表面或“等级-A”表面。然而,暴露表面30不需要是可见的或可直接触摸的,诸如当被另一种材料(诸如皮革、布或衬垫)覆盖时。面向间隙的表面28不是类似地暴露的,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面向与暴露表面30相反的方向。面向间隙的表面28面向第一件22和第二件24之间的间隙26。第二件24同样包括面向间隙的表面34,其面向间隙26并且通常面向(相对)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和第二件2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34分别是平面且平行的,但是它们并非必须是平面且平行的。间隙26包括在面向间隙的表面28、34之间的距离3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件24还包括第二表面38,并且第二表面38像第一件22的暴露表面30一样暴露。然而,第二表面38 不需要这样暴露并且可以面向另一个间隙区域(未示出)。
第一件22包括第一支撑元件4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元件40被连续地模制为第一件22的一部分。第一支撑元件40设置在间隙26内。第一支撑元件40从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延伸。更具体地,第一支撑元件40包括第一延伸部分42、第二延伸部分44和中间部分46,它们都是连续的。第一延伸部分42在接合部 48处从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延伸。第一延伸部分42从面向间隙的表面28以角度α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角度α是钝角。第二延伸部分44同样在第二接合部50处从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延伸。第二延伸部分44以角度β从面向间隙的表面28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角度β是钝角并且可以与角度α相同或大致相同。中间部分46连接第一延伸部分42和第二延伸部分44。中间部分46 包括面向(相对)第二件2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34的表面5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间部分46的表面52大致平行于第二件2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34。第一延伸部分42、第二延伸部分44和中间部分46形成通道54。通道54与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相邻并进一步由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界定,所述第一件22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通常面向中间部分46。更具体地,中间部分46包括另一个表面56,所述另一个表面56大致平行于且相对于界定通道5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的部分。
现在另外参考4A和图4B,接合部48具有接合部厚度58,与接合部48相邻的第一支撑元件40具有厚度60,并且接合部厚度58小于厚度60。换句话说,第一支撑元件40在接合部48处变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元件40同样在第二接合部50处变薄,其中第二接合部50的接合部厚度62小于与第二接合部50相邻的第一接合元件40的厚度64。然而,第二接合部50的接合部厚度62不需要比与第二接合部50相邻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厚度64薄。
现在返回参考图2和图3,塑料部件14的第二件24包括第二支撑元件6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元件66被与第二件24连续地模制。第二支撑元件66设置在第一件22和第二件24之间的间隙26中。第二支撑元件66邻近第一件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第二支撑元件66包括第一悬臂部分68。第一悬臂部分68 从第二件2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34朝向第一件22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件24的第二支撑元件66包括第二悬臂部分70。然而,第二件24不需要包括第二悬臂部分70。类似于第一悬臂部分68,第二悬臂部分70从第二件24的面向间隙的表面34朝向第一件22延伸。第一悬臂部分68以角度γ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角度γ与面向间隙的表面34成90度(正交)。同样地,第二悬臂部分70以角度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角度δ与面向间隙的表面34成90度(正交)。然而,角度γ和角度δ不需要是90度。
第一件22具有非冲击位置72(图1至图4B;也参见图7)。在非冲击位置72中,没有力32(下面讨论)迫使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2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件22处于非冲击位置72时,第二件24 的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是平行的。然而,第二件24 的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不需要是平行的。另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件22处于非冲击位置72时(即,在施加力32 之前,下面讨论),第二件24的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 大致与第一件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的表面52正交。此外,当第一件22处于非冲击位置72时,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处于非挠曲状态74。当第一件22处于非冲击位置72时,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可以接触第一件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可替代地,当第一件22处于非冲击位置72 时,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可以与中间部分46的表面 52稍微分离。
现在参考图5,第一件22具有冲击位置76,其中力32迫使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24。力32可以是任何力32,诸如冲击力。在从非冲击位置72到冲击位置76的过渡期间,第一支撑元件40和第二支撑元件66在间隙26内配合,以向力32提供挠曲阻力。更具体地,在从非冲击位置72到冲击位置76的过渡期间,第一悬臂部分68接触第一件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并挠曲到挠曲状态78。第一悬臂部分68抵靠中间部分46到挠曲状态78赋予抵靠第一件22 朝向第二件24的运动的挠曲阻力。同样地,在从非冲击位置72到冲击位置76的过渡期间,第二悬臂部分70(如果包括的话)接触第一件 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并挠曲到挠曲状态78。第二悬臂部分70抵靠中间部分46挠曲到挠曲状态78赋予抵靠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24的运动的挠曲阻力。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件22从非冲击位置72移动到冲击位置76时,一对悬臂部分68、70在大致相反的方向上挠曲到挠曲状态78。抵靠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24的运动的挠曲阻力有助于防止第一件22在没有第一支撑元件40和第二支撑元件66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各种应力点80处的裂缝、破裂或褪色。如上所提及,单独的第一悬臂部分68可以赋予抵靠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24的运动的足够的挠曲阻力。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悬臂部分68可以更靠中心地邻近于第一支撑元件40的中间部分46的表面52定位。
现在参考图6,在施加足够程度的力32时,在第一件22从非冲击位置72过渡到冲击位置76期间,第一件22的第一支撑元件40和面向间隙的表面28之间的接合部48分离成分离状态82。如上所提及,接合部48具有接合部厚度58,所述接合部厚度58比邻近接合部48的第一支撑元件40的厚度60薄。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部厚度58是第一件22的最薄部分。变薄的接合部48引起第一件22在间隙26内的破裂。更具体地,变薄的接合部48在施加力32期间引起接合部48处的第一件22破裂,以在第一支撑元件40和面向间隙的表面28之间达到分离状态82。因为变薄的接合部48引起间隙26内的破裂,所以不会在各种应力点80处发生第一件22的破裂(图5)。因为变薄的接合部48引起第一件22在间隙26内的破裂,所以第一件22的破裂对于车辆10的内部12中的用户(未示出)是不可见的。另外,因为第二接合部50也可以具有相对薄的接合部厚度62(参见图 4B),所以第二接合部50还可以在施加力32期间引起第一接合部50 处的第一件22的破裂。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在分离接合部48和分离状态82之后,第一支撑元件40的第一延伸部分42也抵靠第一件22 的面向间隙的表面28挠曲,从而提供抵靠第一件22朝向第二片24 移动的挠曲阻力。第一延伸部分42赋予的挠曲阻力进一步防止了在第一件22的应力点80处发生的应力。如果第二接合部50也分离,则第二延伸部分44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抵靠面向间隙的表面28挠曲。
现在参考图7,当力32用尽并且停止迫使第一件22朝向第二件 24冲击位置76时,第一件22朝向非冲击位置72返回。第一件22 可以返回到非冲击位置72或者与非冲击位置72稍微不同的位置。其中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返回到非挠曲状态74。返回到非挠曲状态74的第一悬臂部分68和第二悬臂部分70将第一件22 朝向非冲击位置72并推动到非冲击位置72。
第一支撑元件40和第二支撑元件66以上述方式配合,以改善第一件22的抗冲击性,并因而改善作为整体的塑料部件14的抗冲击性。有时测试塑料部件的抗冲击性。未通过测试的塑料部件可能导致开发过程后期的工程变化。这种变化代价高昂。
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概念的情况下对前述结构做出变动和修改,并且还应当理解,此类概念旨在被本实用新型涵盖,除非本实用新型通过它们的语言另外明确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具有第一件,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件,其面向所述第一件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的间隙内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相邻的第二支撑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并且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厚度。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被配置成暴露在车辆内部内,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接合部分离。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从所述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的第一悬臂部分,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冲击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二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并且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所述过渡期间,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是平行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件从所述非冲击位置移动到所述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沿大致相反的方向挠曲。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冲击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的第二悬臂部分,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所述过渡期间,所述第二支撑元件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并且当所述冲击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二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包括面向间隙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大致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正交地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从所述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的第一悬臂部分,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所述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空间的表面相邻的通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相邻。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悬臂部分和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第二悬臂部分两者均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具有与第二件相对并在其间形成间隙的第一件,其中,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两者都包括在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期间在所述间隙内配合的支撑元件,以提供对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的挠曲阻力并在所述间隙内引起所述第一件的破裂。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一对悬臂部分,所述一对悬臂部分提供对所述力的挠曲阻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所述厚度;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相邻的通道,并且其中在施加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期间在所述接合部处引起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破裂。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件的所述支撑元件包括一对悬臂部分,所述一对悬臂部分通过抵靠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挠曲而提供对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的所述挠曲阻力。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施加所述力之前,所述第一件的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大致正交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一对悬臂部分。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件,其包括第一支撑元件;和
第二件,其面向所述第一件并且包括与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的间隙内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相邻的第二支撑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并且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件还包括暴露表面,所述暴露表面被配置成暴露在车辆内部内;
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接合部分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悬臂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冲击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二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并且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所述过渡期间,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件处于所述非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是平行的。
6.如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件从所述非冲击位置移动到所述冲击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沿大致相反的方向挠曲。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冲击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一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二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所述过渡期间,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所述运动;并且
当所述冲击力停止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时,所述第二悬臂部分返回到非挠曲状态,从而将所述第一件推向所述非冲击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悬臂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分从所述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还包括:
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所述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
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
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相邻的通道;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相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悬臂部分和第二悬臂部分,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第二悬臂部分两者均从所述第二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件延伸;
所述第一件具有非冲击位置,在所述非冲击位置处所述第一件不被迫朝向所述第二件;和冲击位置,在所述冲击位置处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并且
在从所述非冲击位置到所述冲击位置的过渡期间,所述第一悬臂部分和所述第二悬臂部分接触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并挠曲以施加阻力抵抗所述第一件的运动。
13.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件,其与第二件相对并在其间形成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分别包括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在力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期间,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和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在所述间隙内配合,以提供对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的挠曲阻力并在所述间隙内引起所述第一件的破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
第一延伸部分,其在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所述接合部的接合部厚度小于与所述接合部相邻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厚度;
第二延伸部分,其在第二接合部处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延伸;和
中间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和所述中间部分形成与所述第一件的所述面向间隙的表面相邻的通道;并且
其中,在施加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期间,在所述接合部处引起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破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塑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一对悬臂部分,所述一对悬臂部分通过抵靠所述第一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挠曲而提供对所述迫使所述第一件朝向所述第二件的所述力的挠曲阻力。
CN201921671354.3U 2018-10-10 2019-10-08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Active CN2122430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56,318 2018-10-10
US16/156,318 US10604098B1 (en) 2018-10-10 2018-10-10 Plastic component for interior of vehicle incorporating support elements to prevent visible damage arising from impact for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3075U true CN212243075U (zh) 2020-12-29

Family

ID=69226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71354.3U Active CN212243075U (zh) 2018-10-10 2019-10-08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4098B1 (zh)
CN (1) CN212243075U (zh)
DE (1) DE202019105548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11849A1 (en) * 2017-10-16 2019-04-18 Matthew Thomas Besley Open Space Organizer Apparatus and System
JP7053395B2 (ja) * 2018-07-20 2022-04-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体
DE102018221710A1 (de) * 2018-12-13 2020-06-1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achkonsole für ein 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5237A (en) * 1983-06-10 1985-01-22 Patterson Fred R Pyramidal core structure
JP3052766B2 (ja) 1994-02-22 2000-06-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内装材による衝撃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US5826907A (en) * 1996-02-20 1998-10-27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l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US5720510A (en) 1996-03-28 1998-02-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Energy absorbing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KR100263127B1 (ko) 1997-08-30 2000-08-01 정몽규 자동차의 필러 패널에 구비되는 충격 흡수 구조물
US6234526B1 (en) * 1999-09-27 2001-05-22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Head impact protection using fluid viscosity
JP3909676B2 (ja) * 2002-04-11 2007-04-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トリムの衝撃吸収装置
CN1313302C (zh) * 2002-08-27 2007-05-02 株式会社钟化 车辆用碰撞能量吸收件及使用该吸收件的车辆用碰撞能量吸收结构
CA2532724A1 (en) * 2003-07-03 2005-02-10 Netshape International, Llc Bumper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rmoformed energy absorber
US7708313B2 (en) 2005-09-01 2010-05-04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Plastic basket countermeasure for door side impact
JP2009196629A (ja) * 2008-01-21 2009-09-03 Hayashi Engineering Inc 車両用衝撃吸収構造体
US10093263B2 (en) * 2015-07-16 2018-10-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ergy absorbing instrument panel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9105548U1 (de) 2019-12-06
US20200114856A1 (en) 2020-04-16
US10604098B1 (en)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43075U (zh) 用于车辆内部的塑料部件
EP3045340B1 (en) O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10429186B2 (e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with motion limiters
EP3127751B1 (en) Layered composite component
US10730451B2 (en) Stacked composite interior component
US9357816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and the slide fastene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991367B (zh) 车辆的门构造
US9540850B2 (en)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EP3072734A1 (en) Cover anchor clip
CN108621765B (zh) 框架嵌条
WO2011065474A1 (ja) クランプ
US105210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34554A (zh) 具有動作限制器之微機電結構
US20170062151A1 (en) Key switch
JP6824722B2 (ja) 防振ユニット
KR101454124B1 (ko) 가속도 센서
JP2002372549A (ja) 加速度センサデバイス
EP3859173B1 (en) Fastener
CN112969989B (zh) 输入装置
WO2023276303A1 (ja) 検出装置およびドアハンドル
JP7461607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H06155347A (ja) 操作ボックス
JP2024035787A (ja) 振動呈示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
KR970039576A (ko) 니이 플레이트 결합구조
CN115016595A (zh) 具有可移动致动件的操作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