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1857U -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1857U
CN212241857U CN201922271619.7U CN201922271619U CN212241857U CN 212241857 U CN212241857 U CN 212241857U CN 201922271619 U CN201922271619 U CN 201922271619U CN 212241857 U CN212241857 U CN 212241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s
positioning
bottom plate
insert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16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锦�
尤芳怡
朱友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qi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716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1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1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1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所述非对称扁平件为镶嵌在注塑件中的嵌件,所述输送及排布装置包括送料分拣装置、排布装置以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具有可将所述排布装置中排布好的各所述嵌件或对应的注塑模的各模腔内的各所述注塑件一次性取走的取放装置。本实用新型可调整所述嵌件的姿态,并对调整姿态后的所述嵌件进行输送、分拣以及排布,使得排布好的所述嵌件与各所述模腔中的所述嵌件的排布方式相同,所述机械手以及所述取放装置可将排布好的各所述嵌件对应放入各所述模腔中且在注塑完成后还可将各所述注塑件取出,实现了所述嵌件装填和所述注塑件取出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填装嵌件的出错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件的嵌件填装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些注塑件中需要添加嵌件,而注塑件的嵌件往往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装入注塑模中,生产效率低;对于一模多腔的模具,嵌件填装过程容易出现漏装等问题;对于扁平的非对称性嵌件,手工填装还容易出现嵌件填装位置不准确等问题。
以工厂中立式注射机生产翻板式带嵌件的地漏配件,嵌件为非对称性扁平件为例,注塑模为一模八腔,成型前需将多个嵌件手工装入注塑模内,成型后的塑件也需要手工取出,嵌件填装过程容易出现漏填和填装位置不准确等问题,且生产效率低。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注塑前自动可将嵌件快速定位排布,定位排布后配合机械手可将定位排布好的各嵌件抓取到对应的各模腔腔内,注塑完成后可再配合机械手将各模腔内的注塑件取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所述非对称扁平件为镶嵌在注塑件中的嵌件,所述嵌件包括扁平面、与所述扁平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设置且互为非对称面,所述嵌件的长度即为扁平面的长度,所述嵌件的宽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宽度,所述嵌件的高度即为所述扁平面水平放置的所述嵌件的高度,所述输送及排布装置包括送料分拣装置、排布装置以及机械手;
所述排布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定位底板,以所述定位底板的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所述定位底板的上部外滑动连接有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座;所述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注塑模的模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对应各所述嵌件设置,各所述定位孔的排布方式与所述注塑模的模腔的排布方式相同,各所述定位孔组成若干列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定位孔组;
所述滑动座的后端端部沿着前后方向朝前凹设有若干条贯通所述滑动座的上端部的导滑槽,各所述导滑槽与各所述定位孔组一一上下对应,各所述导滑槽的长度大于各所述定位孔组的长度,各所述导滑槽的宽度对应所述嵌件的宽度设置;所述定位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带动所述定位底板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直线滑动机构,且当所述定位底板向前滑动,使得所有的所述定位孔露出时,所述定位底板的后端相对所述滑动座的后端露出;
所述送料分拣装置包括调整所述嵌件姿态的振动盘,且所述嵌件经过所述振动盘调整姿态后,所述扁平面贴靠在所述振动盘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或所述第二连接面朝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贴靠,调整姿态后的所述嵌件沿着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并排传输;所述振动盘的上方设有可沿着所述嵌件的长度方向并排传输若干个所述嵌件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平滑连接,所述传输通道螺旋向上设置,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出端口平滑连接有若干个料槽,各所述料槽的宽度对应所述嵌件的宽度设置,各所述料槽处在所述振动盘上方的部分设有令各所述料槽上的所述嵌件单层传输的第一分拣部以及对各所述料槽上姿态各异的所述嵌件进行筛选并令符合筛选条件的所述嵌件通过的第二分拣部;
各所述料槽与各所述导滑槽的一一对应,各所述料槽的输出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导滑槽的槽口平滑对接;
所述机械手具有可将各所述定位孔中的各所述嵌件或各所述模腔内的各所述注塑件一并取走的取放装置。
所述第一分拣部为设在各所述料槽的进料端的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两倍的所述嵌件高度且大于一倍的所述嵌件高度;所述料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分拣部处包括两个与各所述料槽一一对应设置的缺口,两所述缺口相对或相向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料槽上,且各所述料槽的槽底在对应的所述缺口处的宽度为所述料槽的宽度的一半,各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嵌件的长度。
所述滑动座的上方设有避免所述嵌件从所述导滑槽上跳出的盖板。
所述滑动座具有开口朝下的套设在所述定位底板上部外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对应所述定位底板的两侧壁上还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定位底板可伸入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定位底板的两侧边与对应的所述卡槽相卡设。
所述直线滑动机构为直线丝杆导轨,包括丝杆以及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固定设置,所述导轨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在所述定位轴承内,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底板的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振动盘、所述电机、所述机械手以及对应的注塑模的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所述机械手以及对应的所述注塑模的工作周期与所述振动盘传输所述嵌件的速度对应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送料分拣机构可对嵌件的姿态进行调整并分拣,送料分拣机构在对嵌件进行分拣后可将分拣后的嵌件输送至排布装置中,排布装置可将排布装置中的嵌件按注塑模中的模腔排布方式排布在各定位孔中,最后通过机械手以及机械手上的取放装置将各定位孔中排布好的各嵌件一并抓取至注塑模的各模腔中,注塑完成后,机械手以及取放装置还可将各模腔中的各注塑件取出,从而实现了嵌件填装和注塑件取出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填装嵌件的出错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拣部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施例的嵌件的立体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拣部处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通过其中一个缺口的俯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从其中一个缺口掉落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底板与滑动座的滑动连接以及导滑槽与料槽的对接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座盖上盖板后的示意图。
图中:
送料分拣装置-1 振动盘-11
传输通道-12 料槽-13
挡板-131 缺口-132
排布装置-2 丝杆导轨-21
滑块-211 丝杆螺母-212
导轨-213 丝杆-214
电机-215 定位底板-22
定位孔-221 滑动座-23
导滑槽-231 卡槽-232
盖板-24 嵌件-3
垂直平面-31 弧形面-32
扁平面-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以工厂中立式注射机生产翻板式带嵌件3的地漏配件,嵌件3为非对称性扁平件为例;如图3a所示,嵌件3包括扁平面33、与扁平面3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相对设置且互为非对称面,从而形成具有非对称面以及扁平面33的嵌件3;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为与扁平面33垂直连接的垂直平面31、第二连接面为与垂直平面 31相对设置且互为非对称面的弧形面32,嵌件3重心偏向垂直平面 31。立式注射机的注塑模为一模八腔,模腔分两列对称设置,嵌件3 的垂直平面31以及与其相对的弧形面32在对应的模腔中竖直设置,而扁平面31在对应的模腔中水平设置,其中一列的模腔中的各嵌件3与另一列的模腔中的各嵌件3相互对称,且模腔中相互对称的嵌件 3的垂直平面31相向设置;嵌件3的长度即为扁平面的长度,嵌件3 的宽度为垂直平面31与弧形面32的弧顶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即为扁平面33的宽度),嵌件3的高度即为扁平面33水平放置时嵌件 3的高度。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包括送料分拣装置1、排布装置2以及用于抓取排布装置2中排布好的嵌件3的机械手。
排布装置2包括水平放置的定位底板22,以定位底板22的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定位底板22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注塑模的模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221,各定位孔221的形状对应嵌件3设置,各定位孔221的排布方式与对应的注塑模的模腔的排布方式相同,嵌件3排布在各定位孔221内,各定位孔221组成两列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定位孔组,各列定位孔组具有4个定位孔221。
滑动座23具有开口朝下的套设在定位底板22上部外的滑动槽,滑动槽对应定位底板22的两侧壁上还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卡槽232,定位底板22可伸入滑动槽内且定位底板22的两侧边与对应的卡槽 232相卡设。
滑动座23的后端端部向前凹设有两条贯穿滑动座23的上端部的导滑槽231,导滑槽231的宽度(导滑槽231的两侧壁之间的宽度) 对应嵌件3的宽度设置,导滑槽231可储存嵌件3;各导滑槽231与各定位孔组分别一一上下对应,当导滑槽231处在对应的定位孔221上方时,储存在导滑槽231内的嵌件3可掉落至对应的定位孔221中;各导滑槽231的长度大于各定位孔组的长度,即导滑槽231足够长,当导滑槽231中有足够的嵌件3,且各定位孔组处在对应的导滑槽231 下方时,导滑槽231内的嵌件3可填满各定位孔221,完成嵌件3在各定位孔221中的排布。
定位底板22的前端连接有带动定位底板22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直线滑动机构。本实施例中,直线滑动机构为直线丝杆导轨21,直线丝杆导轨21包括丝杆214以及与丝杆214平行设置的导轨213。导轨213的两端固定设置,导轨213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215,导轨 213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轴承(未画出),丝杆214的一端与电机215 传动连接,丝杆214的另一端设在定位轴承内,丝杆214上设置有丝杆螺母212,丝杆螺母212上固定连接有滑块211,滑块211与定位底板22的前端连接。电机215转动后可带动丝杆214转动,使得丝杆螺母212与滑块211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定位底板22从滑动座23 的下方滑出或滑入。
当滑块211带动定位底板22朝前滑动,使得所有定位孔221暴露在滑动座23外时,定位底板22的后端相对滑动座23的后端露出,这样的设置使得导滑槽231内剩余的嵌件3受到定位底板22的承托,避免了定位底板22过短,导致所有的定位孔221露出时,导滑槽231内剩余的嵌件3从滑动槽的槽底掉落。
送料分拣装置包括调整嵌件3姿态的振动盘11,且嵌件3经过振动盘11调整姿态后,嵌件3的垂直平面31竖直,扁平面33水平,调整姿态后的各嵌件3的垂直平面31或弧形面32逐步的贴靠在振动盘11底部的内周沿上并沿着嵌件3的长度方向并排传输;振动盘11 的上方设有可并排传输若干个嵌件3的传输通道12,本实施例中传输通道12的宽度为嵌件3的宽度的两倍,传输通道12可并排传输两个嵌件3。传输通道12的输入端口与振动盘11的底部内周沿平滑连接,传输通道12螺旋向上设置,传输通道12将振动盘11底部的内周沿上的嵌件3螺旋向上传输。
传输通道12的输出端口平滑连接有两条料槽13,各料槽13的宽度均对应嵌件3的宽度设置,嵌件3在料槽13内传输时,垂直平面31和弧形面32分别贴靠料槽13的侧壁;两料槽13与两导滑槽 231一一对应,两料槽13的输出端口与对应的导滑槽231的槽口平滑对接。各料槽13处在振动盘11上方的部分设有令各料槽13上的嵌件3单层传输的第一分拣部以及对各料槽13上姿态各异的嵌件3 进行筛选并令特定姿态的嵌件3通过的第二分拣部。
第一分拣部为设在各料槽13的进料端的上方的挡板131,挡板 131的高度大于嵌件3的一倍高度,小于嵌件3的两倍高度。具有多层的嵌件3在经过挡板131后受挡板131阻拦,上层的嵌件3从对应的料槽13上掉落,回到振动盘11中,第一分拣部结构简单,分拣效率高。
第二分拣部包括两个与各料槽13一一对应设置的缺口132,两缺口132相对设置在对应料槽13上,且料槽13在缺口132处的槽底的宽度为料槽13的宽度的一半,各缺口132的长度大于嵌件3的长度。由于嵌件3的重心位置偏向垂直平面31,嵌件3通过缺口132 时,弧形面32在缺口132一侧的嵌件3的重心在料槽13的槽底的上方,通过缺口132继续传输;而垂直平面31在缺口132一侧的嵌件 3传输至缺口132处时,该类的嵌件3的重心处在缺口132的上方,由于缺口132的长度大于嵌件3的长度,因此该类的嵌件3掉回振动盘11中;又由于两缺口132相对设置,且两导滑槽231分别对应各料槽13设置,使得输入两导滑槽231内的嵌件3的垂直平面31相向排布,进而各嵌件3在填装入各定位孔221中后,对称的定位孔221 中的嵌件3的相互对称,且对称的定位孔221中的嵌件3的垂直平面31呈相向状态,与模腔中各嵌件3的填装要求相符。
机械手具有可将各定位孔221中的嵌件3或各模腔中完成注塑的各注塑件(即地漏配件)一并取走的取放装置,取放装置取放各嵌件 3时可令各嵌件3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取放装置为电磁吸盘。电磁吸盘配合机械手可将各定位孔221中排布好的嵌件3放入对应的模腔中,注塑完成后,电磁吸盘配合机械手可将完成注塑的注塑件取出放入设定的注塑件存放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215、机械手、电磁磁盘以及对应的注塑模的控制系统,电机215、机械手、电磁吸盘以及注塑模等部件的工作周期与振动盘11传输嵌件3的速度对应设置,保证了导滑槽231上具有足量的嵌件3可填满各定位孔221,同时避免了振动盘11传输嵌件3过快造成嵌件3在传输通道12或料槽13上堵塞,使得注塑过程连续进行,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实现了填装嵌件3 的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作过程如下:
(1)先将嵌件3放入振动盘11中,控制系统控制振动盘11启动,令振动盘11调整嵌件3的姿态并传输嵌件3,调整姿态后的各嵌件3的垂直平面31或弧形面32逐步的贴靠在振动盘11底部的内周沿上并沿着嵌件3的长度方向并排传输;
(2)振动盘11底部的内周沿上的嵌件3通过传输通道12两个并排的螺旋向上连续传输;
(3)传输通道12上并排传输的嵌件3从传输通道12的输出端口分流至两个料槽13中,嵌件3在经过各料槽13的进料端时,若具有多层嵌件3,则上层的嵌件3受进料端上方的挡板131的阻挡,掉入振动盘11内,重新调整姿态并传输,仅底层的嵌件3通过挡板131 继续在料槽13中传输;
(4)各料槽13上通过挡板131的嵌件3传输一定距离后经过对应缺口132,由于嵌件3的重心偏向垂直平面31,垂直平面31与对应的缺口132异向的嵌件3的重心在对应的料槽13上,可通过缺口 132继续传输,垂直平面31与对应的缺口132同向的嵌件3的重心在对应的缺口132处,因此将掉回振动盘11中;
(5)通过各料槽13的缺口132的各嵌件3从料槽13的输出端输出并进入对应的导滑槽231中,导滑槽231内的嵌件3掉入下方的定位孔221内,各定位孔221逐步地填入嵌件3,对称的定位孔221 中的嵌件3的相互对称,且对称的定位孔221中的嵌件3的垂直平面 31呈相向状态,与模腔中各嵌件3的填装要求相符;
(6)当所有的定位孔221内均装有嵌件3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215,使得滑块211带动定位底板22向前滑动,令所有定位孔221 露出,且定位底板22的后端相对滑动座23的后端露出;此时控制系统再控制机械手移动,并将电磁吸盘对准各定位孔221,电磁吸盘将各定位孔221中嵌件3抓取至注塑模的对应模腔中,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移动,离开注塑模;同时控制系统还控制电机215,使得滑块211 带动定位底板22向后滑动,令所有的定位孔211均滑动至对应的导滑槽231的下方,使得各定位孔211内重新填入嵌件3;
(7)控制系统控制注塑模进行注塑,注塑成型并开模后,控制系统再控制机械手移动至各模腔的上方,此时注塑模的顶杆向上顶出注塑件,电磁吸盘可防止注塑件掉落,控制系统再令电磁吸盘取出模腔中的各注塑件;
(8)各注塑件取出后,控制系统再控制电机215,使得滑块211 再次带动定位底板22向前滑动,令所有定位孔221露出,且定位底板22的后端相对滑动座23的后端露出;控制系统再次控制机械手及机械手上的电磁吸盘按如上所述的方式再次取走各定位孔221上的嵌件3,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自动完成嵌件3的自动装填与注塑件的自动取出。
优选的,如图6所示,滑动座23的上方设有避免嵌件3从导滑槽231上跳出的盖板24,避免工作时嵌件3从导滑槽231上跳出。
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所述非对称扁平件为镶嵌在注塑件中的嵌件,所述嵌件包括扁平面、与所述扁平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设置且互为非对称面,所述嵌件的长度即为扁平面的长度,所述嵌件的宽度为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的宽度,所述嵌件的高度即为所述扁平面水平放置的所述嵌件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分拣装置、排布装置以及机械手;
所述排布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定位底板,以所述定位底板的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所述定位底板的上部外滑动连接有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滑动座;所述定位底板上设置有与对应的注塑模的模腔数量相同的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的形状对应各所述嵌件设置,各所述定位孔的排布方式与所述注塑模的模腔的排布方式相同,各所述定位孔组成若干列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定位孔组;
所述滑动座的后端端部沿着前后方向朝前凹设有若干条贯通所述滑动座的上端部的导滑槽,各所述导滑槽与各所述定位孔组一一上下对应,各所述导滑槽的长度大于各所述定位孔组的长度,各所述导滑槽的宽度对应所述嵌件的宽度设置;所述定位底板的前端连接有带动所述定位底板沿前后方向滑动的直线滑动机构,且当所述定位底板向前滑动,使得所有的所述定位孔露出时,所述定位底板的后端相对所述滑动座的后端露出;
所述送料分拣装置包括调整所述嵌件姿态的振动盘,且所述嵌件经过所述振动盘调整姿态后,所述扁平面贴靠在所述振动盘的底面,所述第一连接面或所述第二连接面朝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贴靠,调整姿态后的所述嵌件沿着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并排传输;所述振动盘的上方设有可沿着所述嵌件的长度方向并排传输若干个所述嵌件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入端口与所述振动盘的底部内周沿平滑连接,所述传输通道螺旋向上设置,所述传输通道的输出端口平滑连接有若干个料槽,各所述料槽的宽度对应所述嵌件的宽度设置,各所述料槽处在所述振动盘上方的部分设有令各所述料槽上的所述嵌件单层传输的第一分拣部以及对各所述料槽上姿态各异的所述嵌件进行筛选并令符合筛选条件的所述嵌件通过的第二分拣部;
各所述料槽与各所述导滑槽的一一对应,各所述料槽的输出端口与对应的所述导滑槽的槽口平滑对接;
所述机械手具有可将各所述定位孔中的各所述嵌件或各所述模腔内的各所述注塑件一并取走的取放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拣部为设在各所述料槽的进料端的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小于两倍的所述嵌件高度且大于一倍的所述嵌件高度;所述料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分拣部处包括两个与各所述料槽一一对应设置的缺口,两所述缺口相对或相向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料槽上,且各所述料槽的槽底在对应的所述缺口处的宽度为所述料槽的宽度的一半,各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嵌件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上方设有避免所述嵌件从所述导滑槽上跳出的盖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具有开口朝下的套设在所述定位底板上部外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对应所述定位底板的两侧壁上还设有开口相对设置的卡槽,所述定位底板可伸入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定位底板的两侧边与对应的所述卡槽相卡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动机构为直线丝杆导轨,包括丝杆以及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端固定设置,所述导轨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在所述定位轴承内,所述丝杆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底板的前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振动盘、所述电机、所述机械手以及对应的注塑模的控制系统,所述电机、所述机械手以及对应的所述注塑模的工作周期与所述振动盘传输所述嵌件的速度对应设置。
CN201922271619.7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Active CN212241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1619.7U CN21224185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1619.7U CN21224185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1857U true CN212241857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1619.7U Active CN21224185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18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6549A (zh) * 2019-12-17 2020-03-31 华侨大学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6549A (zh) * 2019-12-17 2020-03-31 华侨大学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6549A (zh)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CN105172037A (zh) 一种模内五金和螺母植入装置及其喂料方法
CN212241857U (zh) 一种非对称扁平件的输送及排布装置
CN205707543U (zh) 一种棒状食品自动装托供料线
CN213010323U (zh) 直振导料变距装盘装置
CN105857724A (zh) 一种棒状食品自动装托供料线
CN210420238U (zh) 直线式单侧并排上挂机
CN212075614U (zh) 金属片自动上下料机
CN110380312B (zh) 一种自动化端子加工设备
CN108327163B (zh) 一种立式注塑机自动上料系统的落料装置
CN109440169B (zh) 锥形套管自动装盘工艺及锥形套管自动装盘机
CN215315249U (zh) 传送装置
CN110027755B (zh) 一种饼干计数包装系统
CN110154313B (zh) 一种橡胶嵌件自动化入模装置
CN209956358U (zh) 一种饼干计数包装系统
CN212072688U (zh) 一种将充电器插片自动装入模具的机构
CN204658925U (zh) 热塑性基材成型机
CN110745282A (zh) 一种免疫杯自动化装盒设备及工艺
CN219278874U (zh) 一种灯体灌胶的模具上料机
CN218429861U (zh) 自动化球料整列设备
CN216128497U (zh) 一种包装机的加料机构
CN210794783U (zh) 直线式上挂机用直线导料机构及直线输送装置
CN214780676U (zh) 药用灌装设备
CN217096468U (zh) 套筒汇合机构及套筒组件组装设备
CN216376362U (zh) 一种自动化丝节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