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8740U -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 Google Patents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38740U CN212238740U CN202020159571.0U CN202020159571U CN212238740U CN 212238740 U CN212238740 U CN 212238740U CN 202020159571 U CN202020159571 U CN 202020159571U CN 212238740 U CN212238740 U CN 2122387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opper pipe
- contact surface
- mandrel
- cor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所述喷油芯棒包括芯棒体,所述芯棒体具有抵压接触面,所述芯棒体能够通过所述抵压接触面作用于铜管的内壁,且所述铜管能够贴靠于所述芯棒体的抵压接触面进行弯折;所述芯棒体在所述抵压接触面所在的位置处开设有喷油孔,所述芯棒体内还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与所述喷油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铜管弯折时铜管与芯棒体之间的接触面,具有避免因铜管的局部受力而导致鼓包及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同时提高铜管弯折时铜管弯折部位与芯棒体之间的润滑效果,进而起到防止铜管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件弯曲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背景技术
铜制管路件(以下简称“铜管”)作为空调冷媒流动的载体,它同时所起到的分流、消声、节流、过滤杂质等作用至关重要。而铜管的路径和形状则是通过弯管加工来实现,弯管加工是利用铜管良好的弯曲性能、抗拉强度以及延伸率配合铜管折弯模具来实现拉伸弯曲。
其中,芯棒为铜管弯管加工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重要部件,具体可将外径略小于铜管内壁的芯棒插入至铜管内,利用芯棒端头抵靠于铜管待弯折部位,然后采用模具将铜管弯折。目前现有的芯棒上端头的部位通常设为圆形结构,使得铜管受压变形的过程中,芯棒作用于铜管并与铜管之间的接触面逐渐减小,从而引起铜管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鼓包和内壁划伤的情形,这在对铜管进行90°-180°的弯折显得尤为明显;而且现有芯棒上用于喷油的出油孔无法保证对芯棒与铜管待弯折的部位进行全润滑,使得铜管在弯折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铜管内壁划伤并形成划痕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具体地,一种喷油芯棒,包括芯棒体,所述芯棒体具有抵压接触面,所述芯棒体能够通过所述抵压接触面作用于铜管的内壁,且所述铜管能够贴靠于所述芯棒体的抵压接触面进行弯折;所述芯棒体在所述抵压接触面所在的位置处开设有喷油孔,所述芯棒体内还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与所述喷油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抵压接触面能够供所述铜管贴靠并进行90°-180°的弯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抵压接触面设为拇指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喷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油孔间隔开设于所述抵压接触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喷油孔关于所述抵压接触面中心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喷油孔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60°-9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喷油孔之间形成有60°-9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油道沿所述芯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芯棒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还请求保护一种弯管机构,包括上述任一所述喷油芯棒,以及与所述喷油芯棒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能够往所述芯棒体的油道内导入混合润滑油的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进气孔和进油孔,所述进气孔往所述芯棒体的油道内导入的气体能够带动所述进油孔内的润滑油混入至所述气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芯棒体与所述连接块以螺纹方式进行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利用芯棒体上抵压接触面与铜管内壁之间的贴合实现对铜管的弯折,以此增大铜管弯折时铜管与芯棒体之间的接触面,具有避免因铜管的局部受力而导致鼓包及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同时将喷射润滑油的喷油孔设置在与铜管内壁贴合的抵压接触面上,以此提高铜管弯折时铜管弯折部位与芯棒体之间的润滑效果,进而起到防止铜管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弯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弯管机构中喷油芯棒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弯管机构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芯棒体;11、喷油孔;12、油道;101、抵压接触面;20、连接块;21、进气孔;22、进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油芯棒,包括芯棒体10,所述芯棒体10具有抵压接触面101,所述芯棒体10能够通过所述抵压接触面101作用于铜管(图未示)的内壁,且所述铜管能够贴靠于所述芯棒体10的抵压接触面101并进行弯折。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喷油芯棒应用于铜管的弯折时,所述铜管待弯折的部位始终贴合于所述芯棒体10的抵压接触面101,以此确保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铜管之间的面与面的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铜管为铜制管路件的简称,当然了根据使用的需求是,所述铜管也可为其它材质制备而成的待弯折的管路件,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其中,所述抵压接触面101能够供所述铜管贴靠并进行90°-180°的弯折。使得当本实施方式的喷油芯棒作用于铜管进行90°-180°的弯折处理时,所述芯棒体10的抵压接触面101能够始终贴靠于所述铜管的内部,以此确保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铜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避免因铜管的局部受力而导致鼓包及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抵压接触面101设为拇指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芯棒体10上抵接接触面101与所述铜管内壁相配合的受力面形状及角度是根据待作用的铜管的内径而对应地进行适应性地改变,以此确保所述抵压接触面101与所述铜管上待弯折部位的内壁之间的面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棒体10在所述抵压接触面101所在的位置处开设有喷油孔11,所述芯棒体10内还开设有油道12,所述油道12与所述喷油孔11连通。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喷油芯棒作用于所述铜管并进行弯折时,所述芯棒体10的抵压接触面101还能够向所述铜管的弯折内壁喷射润滑油,以此起到对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铜管之间润滑的作用,进而具有防止所述铜管内壁划伤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喷油孔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油孔11间隔开设于所述抵压接触面101,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铜管相接触的两个面之间的润滑效果。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喷油孔11的数量及位置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喷油孔11的数量设为一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且喷油孔11之间的位置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具体设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喷油孔11关于所述抵压接触面101对称设置,使得两个所述喷油孔11喷射的润滑油能够覆盖于所述铜管与所述芯棒体10上抵压接触面101受力集中位置,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铜管之间的润滑效果。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两个所述喷油孔11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60°-90°的夹角。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喷油孔11偏离所述抵压接触面101中心位置其中一侧的30°-45°,而另一个喷油孔11则偏离所述抵压接触面101中心位置另一相对侧的3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油道12沿所述芯棒体10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芯棒体10的中部,用以给所述喷油孔11供油。
请一并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弯管机构,包括上述所述喷油芯棒,以及与所述喷油芯棒配合的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能够往所述芯棒体10的油道12内导入混合润滑油的气体,以此实现给所述芯棒体10供油的功能。
其中,所述连接块20上开设有进气孔21和进油孔22,所述进气孔21往所述芯棒体10的油道12内导入的气体能够带动所述进油孔22内的润滑油混入至所述气体内。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块20给所述喷油芯棒的供油,利用所述进气孔21往所述油道12内进气的过程中在所述进油孔22的位置产生的负压,实现对所述进油孔22内润滑油的自动吸入。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块20在所述进气孔21的位置向外连接并连通有气源,在所述进油孔22的位置向外连接并连通有储油罐(图未示),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芯棒体10与所述连接块20以螺纹方式进行可拆卸地连接,以此便于所述喷油芯棒与所述连接块20之间的拆卸。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喷油芯棒与所述连接块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为螺纹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喷油芯棒与所述连接块20之间的采用紧配合,焊接等其它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利用芯棒体上抵压接触面与铜管内壁之间的贴合实现对铜管的弯折,以此增大铜管弯折时铜管与芯棒体之间的接触面,具有避免因铜管的局部受力而导致鼓包及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同时将喷射润滑油的喷油孔设置在与铜管内壁贴合的抵压接触面上,以此提高铜管弯折时铜管弯折部位与芯棒体之间的润滑效果,进而起到防止铜管内壁划伤的情形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喷油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体,所述芯棒体具有抵压接触面,所述芯棒体能够通过所述抵压接触面作用于铜管的内壁,且所述铜管能够贴靠于所述芯棒体的抵压接触面进行弯折;所述芯棒体在所述抵压接触面所在的位置处开设有喷油孔,所述芯棒体内还开设有油道,所述油道与所述喷油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所述抵压接触面能够供所述铜管贴靠并进行90°-180°的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所述抵压接触面设为拇指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所述喷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喷油孔间隔开设于所述抵压接触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两个所述喷油孔关于所述抵压接触面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两个所述喷油孔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60°-90°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芯棒,其特征在:所述油道沿所述芯棒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芯棒体的中部。
8.一种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喷油芯棒,以及与所述喷油芯棒配合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能够往所述芯棒体的油道内导入混合润滑油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管机构,其特征在: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进气孔和进油孔,所述进气孔往所述芯棒体的油道内导入的气体能够带动所述进油孔内的润滑油混入至所述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体与所述连接块以螺纹方式进行可拆卸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9571.0U CN212238740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9571.0U CN212238740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38740U true CN212238740U (zh) | 2020-12-29 |
Family
ID=7399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595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38740U (zh) | 2020-02-10 | 2020-02-10 |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38740U (zh) |
-
2020
- 2020-02-10 CN CN202020159571.0U patent/CN2122387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62499U (zh) | 一种混合喷料装置 | |
CN212238740U (zh) | 喷油芯棒及其弯管机构 | |
CN211146997U (zh) | 一种储液器 | |
WO2023280261A1 (zh) | 三通管及使用该三通管的空调系统 | |
CN108555046A (zh) | 一种超密度内螺纹直槽铜管及其工艺模具 | |
CN212362521U (zh) | 管口连接结构、储液器筒体及储液器 | |
CN213117799U (zh) | 一种新型冷藏管结构 | |
CN206398236U (zh) | 一种塑料进气歧管快插安装结构 | |
CN208495403U (zh) | 一种连续联合拉拔机 | |
CN213997382U (zh) | 一种内高压成型出气管 | |
CN113339612A (zh) | 变径三通软管接头及其加工工艺 | |
CN220706720U (zh) | 一种车辆用轻量型多回路接头 | |
CN218119020U (zh) | 一种卡扣式套管接头 | |
CN215433231U (zh) | 一种3d打印模具随形水路抛光装置 | |
CN101099985A (zh) | 铜毛细管的过渡接口的一体化加工方法 | |
CN109282066B (zh) | 一种塑胶水龙头主体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4579609U (zh) | 空调管路接头及空调管路系统 | |
CN218467741U (zh) |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 |
CN215522292U (zh) | 一种新型制冷设备用铜管 | |
CN214366268U (zh) | 发动机油底壳辅助吸油装置 | |
CN211039984U (zh) |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消音器 | |
CN210345832U (zh) | 铜材铝材复合型消音器 | |
CN217843447U (zh) | 一种内部溢流的机油泵 | |
CN109098828A (zh) | 一种三元催化进气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7857597U (zh) | 一种机械式平口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