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7741U -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 Google Patents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7741U
CN218467741U CN202222634998.3U CN202222634998U CN218467741U CN 218467741 U CN218467741 U CN 218467741U CN 202222634998 U CN202222634998 U CN 202222634998U CN 218467741 U CN218467741 U CN 21846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aling
tube
ball head
hea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49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樟清
吴瑞平
王洪军
金田喜
杨智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Xingchao Automobile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49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密封管和球头件。第一管上设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第二管的一端与第一管的第一开口端插装配合,密封管穿过第一管的第二开口端,密封管上设有径向凸起,径向凸起位于凸起部的朝向第二管的一侧,径向凸起与凸起部挡止配合,球头件套在密封管的端部,球头件与径向凸起接触,球头件上的球面抵接在第二管的端面上,球头件能够在第二管的端面和径向凸起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球头件与第二管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即密封带的面积增加,有助于提高第二管与密封管的密封性能,降低第二管与密封管连接位置处漏油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背景技术
高压泵的高压油轨接头与高压油管之间通常采用球头进行密封,球头采用钢材料冷镦成型,在高压油轨接头与高压油管通过锁紧螺母连接的过程中,球头被压入高压油轨接头的锥孔,球头的球面与锥孔的锥面贴合,在球面与锥面之间形成密封带,密封带的面积大小影响高压油轨接头与高压油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由于钢材料硬度高,在锁紧螺母与高压油轨接头锁紧的过程中,球头产生的变形较小,球头与锥孔之间的密封带宽度较窄。并且球头和高压油轨在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中,球头的球面和高压油轨接头的锥面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微小磕碰或划伤,磕碰或划伤的球面和锥面之间的密封带面积会进一步减小,高压油轨接头与高压油管可能由于密封不良而导致连接位置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压油轨接头与高压油管可能由于密封不良而导致连接位置漏油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密封管和球头件;
所述第一管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管上设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
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端插装配合;
所述密封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密封管上设有径向凸起,所述径向凸起位于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所述第二管的一侧,所述径向凸起具有沿所述密封管的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在所述凸起部上;
所述球头件套在所述密封管的端部,所述球头件与所述第二侧面接触,所述球头件上的球面抵接在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上,所述球头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管的端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为向内凹陷的锥面或弧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锥面或所述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球头件在所述密封管的轴向上的端面与所述密封管的轴向端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球头件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径向凸起的最大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为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对称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管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的背向所述第二管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中,密封管的径向凸起的第一侧面抵接在第一管的凸起部上,球头件套在密封管的端部,这样在第二管与第一管插装配合的过程中,球头件能够在第二管的端面与密封管的径向凸起的第二侧面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球头件与第二管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助于增加第二管与密封管之间的密封带的面积,进而增加第二管与密封管之间的密封性能。这样,即使密封管上的球头件或第二管的端面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有磕碰或划伤,第二管与密封管之间较大面积的密封带也能够降低第二管与密封管连接位置处漏油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压油泵,所述高压油泵包括高压油轨和上述管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管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二管;11、第一连接段;111、锥面;12、第二连接段;2、密封管;21、径向凸起;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2、球头配合段;3、球头件;31、球面;4、第一管;41、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4、第二管1、密封管2和球头件3。第一管4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管4上设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41。第二管1的一端与第一开口端插装配合。密封管2穿过第二开口端,密封管2上设有径向凸起21,径向凸起21位于凸起部41的朝向第二管1的一侧,径向凸起21具有沿密封管2的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第一侧面211抵接在凸起部41上。球头件3套在密封管2的端部,球头件3与第二侧面212接触,球头件3上的球面31抵接在第二管1的端面上,球头件3能够在第二管1的端面和第二侧面212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管4实质上为实现密封管2与第二管1连接的连接螺母,第二管1用于设置在高压油泵的高压油轨上,第二管1的朝向高压油泵外侧的一端为用于与外部高压油管连接的高压油轨接头,密封管2为高压油管,且为硬质管。
密封管2上的径向凸起21通过冷镦加工成型,第一侧面211位于径向凸起21的背向第二管1的一侧,第二侧面212位于径向凸起21的朝向第二管1的一侧,第一侧面211为第一锥形面,第二侧面212为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与第一锥形面对称布置,以使径向凸起21的截面大体成等腰三角形,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对应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两个锥形面与密封管2的外周面之间也通过圆弧面过渡,这样方便密封管2上径向凸起21通过冷镦成型。
本实施例中,密封管2包括球头配合段22,球头配合段22连接在径向凸起21的朝向第二管1的端部。球头件3由铜加工而成,球头配合段22压入铜材料的外圈中,再次经过冷镦,使铜材料的外圈形成球头件3。铜材料的外圈套在球头配合段22上,冷镦加工成型的球头件3与球头配合段22过盈配合,且球头件3朝向径向凸起21的一侧与径向凸起21的第二侧面212接触,球头件3上裸露在外的表面为球面31,球头件3的最大外径尺寸小于径向凸起21的最大外径尺寸,以避免第二管1的端面与球头件3挤压过程中球头件3上位于径向凸起21外侧的部分朝向径向凸起21方向移动,球头件3的朝向第二管1的端面与球头配合段22的端面平齐,避免第一管4与第二管1插装过程中,球头配合段22的端面首先与第二管1的端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凸起部41位于第一管4的背向第二管1的端部,凸起部41与径向凸起21在密封管2的延伸方向上挡止配合,凸起部上41设有与第一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配合面,锥形配合面与第一锥形面挡止配合。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锥面、锥形面和锥形配合面均为在圆锥的外周面于圆锥的轴向上截取的一段表面。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径向凸起21的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均为锥面,且第一管4上设置有锥形配合面,在第一管4与第二管1连接的过程中,在第一锥形面与锥形配合面的作用下,通过自定心作用,使第一管4与密封管2自动对中,方便第一管4与第二管1的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管1的朝向密封管2的端面为向内凹陷的锥面111。本实施例中,锥面111用于与球头件3上的球面31配合,在第一管4与第二管1插装后,第二管1与密封管2连接的过程中,在第二管1的端面与第二侧面212的挤压作用下,球面31变形,以在锥面111与球面31之间形成密封带。由于球头件3由铜加工而成,在锥面111与球头件3的球面31挤压过程中,球面31与锥面111接触部分被挤压成面,使球头件3与锥面111之间面面接触,以增加第二管1与密封管2之间密封带的面积,提高第二管1与密封管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能。
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的朝向密封管的端面为向内凹陷的弧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4的朝向第二管1的端部内周面上设有连接内螺纹,第一管4通过连接内螺纹与第二管1连接。第二管1包括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连接段12,第一连接段11的背向密封管2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段12连接,第一连接段11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段12的外径,第一管4通过内螺纹与第一连接段11螺纹连接,实现第二管1与密封管2的连接,在第一管4与第一连接段11连接的过程中,第二管1上的锥面111与球头件3的球面31挤压,以在第二管1与密封管2之间形成密封带。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管1与密封管2连接后,球面31与第二管1上的锥面111挤压接触,使球头件3在第二管1上锥面111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球头件3与第二管1上的锥面11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有助于增加第二管1与密封管2之间的密封带的尺寸,这样,即使密封管2上球头件3或第二管1上的锥面111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有磕碰或划伤,密封管2与第二管1连接后在球头件3与第二管1上的锥面111之间形成的较大尺寸的密封带也能够确保第二管1与密封管2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第二管1与密封管2连接位置处漏油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球头件采用铝加工成型,铝的硬度较低,能够在锥面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形变。其他实施例中,球头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硬度较低的金属加工形成。
其他实施例中,球头件还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加工成型,橡胶材料直接形成球头件的结构,球头件套装在球头配合段上,且与球头配合段过盈配合。
第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管上径向凸起的截面呈方形,相邻两个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与密封管的轴线垂直,第一管上的凸起部截面为方形,凸起部上朝向第二管的侧面与第一侧面贴合,凸起部与径向凸起在密封管的延伸方向上挡止配合。
第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管上径向凸起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相邻两个面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背向第二管的第一侧面为第一锥形面,相应的凸起部上设置锥形配合面,第一锥形面与锥形配合面配合,通过自定心作用,使第一管与密封管自动对中,再通过球面与第二管上锥面的配合,通过自定心作用,使第二管与密封管自动对中,方便第一管与第二管的连接。
第五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上不设置连接内螺纹,第二管上设置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在第一管的朝向第二管的端部,相应的在第二管上第一连接段的朝向第二连接段的端部也设置连接法兰,在第一连接段与第一管插装配合后,螺栓穿过两个连接法兰并锁紧,实现第一管与第二管的固定连接。
第六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管上不设置连接内螺纹,第一连接段的朝向第二连接段的端面为第三锥形面,第一管的背向第二管的端面为第四锥形面,管路连接结构还包括卡箍,卡箍的内周面为“V”形,“V”形面的其中一个侧面与第四锥形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第三锥形面贴合,卡箍抱紧后,通过卡箍与两个锥形面的贴合挤压,实现第二管与密封管、第一管的固定连接。
第七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球头件的最大外径小于径向凸起的最大外径,在密封管与第二管连接的过程中,径向凸起不与第一连接段上的锥面接触。
第八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管的朝向密封管的端面为内凹球面,在第一管与第二管连接的过程中,内凹球面和第二侧面挤压球头件,使变形后的球头件上球面与内凹球面的弧度相同,这样在第二管与密封管之间形成较大面积的密封带,有助于提高第二管与密封管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高压油泵,该高压油泵包括泵体、高压油轨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管路连接结构,高压油轨与泵体连接,第二管设置在高压油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密封管和球头件;
所述第一管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管上设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起部;
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端插装配合;
所述密封管穿过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密封管上设有径向凸起,所述径向凸起位于所述凸起部的朝向所述第二管的一侧,所述径向凸起具有沿所述密封管的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抵接在所述凸起部上;
所述球头件套在所述密封管的端部,所述球头件与所述第二侧面接触,所述球头件上的球面抵接在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上,所述球头件能够在所述第二管的端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的端面为向内凹陷的锥面或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锥面或所述弧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件在所述密封管的轴向上的端面与所述密封管的轴向端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件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径向凸起的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为第一锥形面,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面贴合的锥形配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所述第二锥形面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一管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的背向所述第二管的端部。
10.一种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油轨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管设置在所述高压油轨上。
CN202222634998.3U 2022-09-29 2022-09-29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Active CN21846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998.3U CN21846774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998.3U CN21846774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7741U true CN218467741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4998.3U Active CN218467741U (zh) 2022-09-29 2022-09-29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92095A (en) Coupling device
US5529349A (en)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reduced resistance bead seal
US7600792B2 (en) Flare-shaped end structure for tube
US4029345A (en) Pipe fittings
CA2593305C (en) Flared brake tube connector
US6729659B2 (en) Flare fitting assembly with metal-to-metal line seal
CN110805761A (zh) 航空高压梁式管接头
CN218467741U (zh) 管路连接结构和高压油泵
CN114704695A (zh) 一种滚压连接式唇形密封接头
CN213236423U (zh) 一种压配式管接头
CN212898756U (zh) 一种防球头刮伤的定位密封装置及发动机
CN211715972U (zh) 密封管接头
CN109268610A (zh) 一种直插式快插接头
CN211059536U (zh) 一种空调球面管接头
US3023033A (en) Tube connector having elastic deformation means
CN208311740U (zh) 一种软管接头
CN209991034U (zh) 一种连接波纹管用的接头
CN218378125U (zh) 双重防漏硬连接结构
CN216009877U (zh) 一种管件连接器
CN221003730U (zh) 一种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及其密封组件
CN219866795U (zh) 一种直通隔板式铰接软管组合接头
CN216768637U (zh) 管件与活接接头的胀紧式连接结构
CN218236468U (zh) 一种水管及电机控制器
CN220792436U (zh) 一种通用型连接结构
CN218063756U (zh) 一种新型氢用超高压大口径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6

Address after: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after: BYD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Xingcha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