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0236U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Google Patents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20236U CN212220236U CN202022134001.9U CN202022134001U CN212220236U CN 212220236 U CN212220236 U CN 212220236U CN 202022134001 U CN202022134001 U CN 202022134001U CN 212220236 U CN212220236 U CN 212220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mposite
- metal
- protruding
- protru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管,包括:复合材料管,复合材料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位于复合材料管的内部;金属组件,金属组件包括:金属管,金属管一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位于金属管的外部,复合材料管套于金属管的外侧,第二突出部位于复合材料管内,第二突出部位于第一突出部朝向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突出部相接触,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管,能够降低成本,且有效降低连接管本身的重量,有利于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及节能降耗,同时也提高了耐腐蚀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钩及轨道列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车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车钩作为轨道列车的关键部件,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列车间的牵引力和冲击力。车钩中通常使用管状类的连接管作为连接元件,在列车运行时传递轴向载荷。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足够的强度,连接管通常使用金属材料。
但是,批量生产时金属材料的连接管成本较高,且重量较大,不利于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及节能降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连接管批量生产时成本较高且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能够降低成本,且有效降低连接管本身的重量,有利于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及节能降耗,同时也提高了耐腐蚀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钩及轨道列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管,包括:
复合材料管,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一端设置有:
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内部;
金属组件,所述金属组件包括:
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一端设置有:
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金属管的外部,所述复合材料管套于所述金属管的外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内,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接触,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突出部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经所述第一间隙进入所述复合材料管,两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突出部能够经所述第二间隙套于所述金属管外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接触。
所述第一突出部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金属管的周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管还设置有: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凹槽结构,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内。
进一步,所述金属组件还包括:
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金属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法兰与所述复合材料管相接触,所述法兰、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法兰与所述金属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金属管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管通过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与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管为碳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钩,包含本实用新型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轨道列车,包含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包括复合材料管和金属组件,金属组件包括金属管,复合材料管和金属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使用复合材料管至少部分地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管。与现有的连接管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降低了成本,具有更高的强度,增强耐腐蚀性能,且能够有效降低自身重量,有利于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和节能降耗。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复合材料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位于复合材料管的内部。金属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位于金属管的外部,复合材料管套于金属管的外侧,第二突出部位于复合材料管内,第二突出部位于第一突出部朝向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第二突出部与第一突出部相接触,第二突出部和第一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复合材料管和金属管通过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相互接触连接且同时胶合连接,复合材料管和金属管相互连接的同时,第一突出部对第二突出部形成轴向的限位约束,使得连接管能够适用于轴向的拉、压工况,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管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复合材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金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对附图标记进行具体说明:
1、复合材料管;11、第一突出部;12、第一间隙;13、限位部;
2、金属组件;21、金属管;211、第二突出部;212、第二间隙;22、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总的技术方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总的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落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现有的连接管成本较高且重量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能够降低成本,且有效降低连接管本身的重量,有利于轨道列车的轻量化及节能降耗,同时也提高了耐腐蚀性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管,包括:
复合材料管1,复合材料管1的一端设置有:
第一突出部11,第一突出部11位于复合材料管1的内部;
金属组件2,金属组件2包括:
金属管21,金属管21一端设置有:
第二突出部211,第二突出部211位于金属管21的外部,复合材料管1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第二突出部211位于复合材料管1内,第二突出部211位于第一突出部11朝向复合材料管1内部的一侧,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接触,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互胶合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包括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组件2,金属组件2包括金属管21,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相连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使用复合材料管1至少部分地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管。与现有的连接管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降低了成本,具有更高的强度,增强耐腐蚀性能,且能够有效降低自身重量,有利于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和节能降耗。
进一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复合材料管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11,第一突出部11位于复合材料管1的内部。金属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211,第二突出部211位于金属管21的外部,复合材料管1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第二突出部211位于复合材料管1内,第二突出部211位于第一突出部11朝向复合材料管1内部的一侧,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接触,第二突出部211和第一突出部11相互胶合连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通过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211相互接触连接且同时胶合连接,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相互连接的同时,第一突出部11对第二突出部211形成轴向的限位约束,使得连接管能够适用于轴向的拉、压工况,从而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说,参考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包括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组件2,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组件2相连接。
更为具体地说,复合材料管1为管状结构,内部中空。复合材料管1至少部分地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管。与现有的连接管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降低了成本,具有更高的强度,增强耐腐蚀性能,且能够有效降低自身重量,有利于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和节能降耗。作为优选,复合材料管1为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管1与金属组件2相连接。具体地说,复合材料管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突出部11,第一突出部11位于复合材料管1的内部,复合材料管1通过第一突出部11与金属组件2相连接。更为具体地说,第一突出部11为齿状结构,第一突出部11设置于复合材料管1一端的内壁上。作为优选,第一突出部11至少有两个,第一突出部11沿复合材料管1的周向布置,尤其是沿复合材料管1的周向均匀布置。相邻两个第一突出部1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12。
为进一步增强复合材料管1与金属组件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复合材料管1还设置有限位部13。具体地说,参考附图2,限位部13优选为凹槽结构。限位部13设置于第一突出部11朝向复合材料管1内部的一侧。与金属组件2连接时,限位部13对金属组件2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金属组件2包括金属管21和法兰22。金属管21的一端和复合材料管1相连接,金属管21的另一端和法兰22相连接。
为与复合材料管1相连接,金属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突出部211。作为优选,第二突出部211为齿状结构,第一突出部11的宽度与第二突出部211的宽度相等,使得第一突出部11与第二突出部211相接触的面积最大,从而增加连接强度。第二突出部211设置于金属管21的外部,复合材料管1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第二突出部211位于复合材料管1内。连接时,第二突出部211位于第一突出部11朝向复合材料管1内部的一侧,使得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接触,同时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互胶合连接。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相互连接的同时,第一突出部11对第二突出部211形成轴向的限位约束,使得连接管能够适用于轴向的拉、压工况,从而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的连接可靠性。作为进一步优选,连接时,第二突出部211位于复合材料管1的限位部13内。限位部13进一步对第二突出部211从而对金属管21起到轴向限位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更为具体地说,第二突出部211的数量与第一突出部11相同,第二突出部211能够经第一间隙12进入复合材料管1内。两个第二突出部211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212,第一突出部11能够经第二间隙212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第二突出部211位于复合材料管1内部,第二突出部211与第一突出部11相接触。作为优选,第二突出部211沿金属管21的周向均匀布置。在进行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的连接装配时,将复合材料管1的第一突出部11与金属管21的第二间隙212对准,则金属管21的第二突出部211与金属管21的第一间隙12对准,然后将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进行插接,复合材料馆1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至第二突出部211位于限位部13内时,旋转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使得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211相接触,然后将复合材料管1和金属管21进行胶合连接。金属组件2还包括法兰22,法兰22与金属管21的另一端相连接,参考附图2,具体地,法兰22与金属管21远离第二突出部211的一端相连接。复合材料管1套于金属管21的外侧,且复合材料管1的一端面与法兰22相接触,法兰22、第一突出部11和第二突出部211相互胶合连接。法兰22对复合材料管1起到进一步轴向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的抗拉及抗压强度。
作为优选,法兰22和金属管21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优选,复合材料管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突出部11,金属管21有两个,两个金属管21通过第二突出部211和第一突出部11分别与复合材料管1的两端相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钩,包含本实施例的连接管。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包含本实施例的车钩。
Claims (11)
1.一种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复合材料管,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一端设置有:
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内部;
金属组件,所述金属组件包括:
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一端设置有:
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金属管的外部,所述复合材料管套于所述金属管的外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内,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接触,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同,所述第二突出部能够经所述第一间隙进入所述复合材料管,两个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突出部能够经所述第二间隙套于所述金属管外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复合材料管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金属管的周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管还设置有: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凹槽结构,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复合材料管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组件还包括:
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金属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法兰与所述复合材料管相接触,所述法兰、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相互胶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与所述金属管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金属管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管通过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别与所述复合材料管的两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管为碳纤维材料。
10.一种车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
11.一种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4001.9U CN212220236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4001.9U CN212220236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20236U true CN212220236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898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34001.9U Active CN212220236U (zh) | 2020-09-24 | 2020-09-24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20236U (zh) |
-
2020
- 2020-09-24 CN CN202022134001.9U patent/CN2122202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011146214A (ru) | Коготь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сцепки, имеющий внутреннюю опорную конструкцию | |
CN109631688A (zh) | 一种x型复合材料火箭级间段或箱间段连接结构 | |
CN212220236U (zh)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
CN102530008B (zh) | 轨道车辆牵引梁 | |
CN210618140U (zh) | 轨道车辆车钩安装座 | |
CN112026833A (zh) | 连接管、车钩及轨道列车 | |
CN213808439U (zh) |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轴管接头结构 | |
WO2020253356A1 (zh) |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 | |
CN210912605U (zh) | 卡车车架及其管梁连接端头 | |
CN214999004U (zh) | 一种新型橡胶降噪结构 | |
CN212605118U (zh) | 一种适应复合材料车头安装的动车组车体前端结构 | |
CN221590130U (zh) | 一种快速钢筋连接套筒 | |
CN112324791A (zh) |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轴管接头结构 | |
CN112977529B (zh) | 钩尾框、钩缓装置以及车辆 | |
CN207315895U (zh) | 传动轴连接叉件 | |
CN207583874U (zh) | 可拆装联轴器 | |
CN215861269U (zh) | 一种复合材料传动轴 | |
CN215596237U (zh) | 一种碳纤维膜盘联轴器 | |
CN216407993U (zh) | 一种高强度耐用型波纹管 | |
CN214565943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 | |
CN210652544U (zh) | 一种重卡驱动桥壳 | |
CN2823656Y (zh) | 涨套式联轴器 | |
CN210454825U (zh) | 一种机车车辆、关节式车钩及其钩体 | |
CN205059759U (zh) | 客车车身骨架用型材 | |
CN214617575U (zh) | 一种碳纤维传动轴总成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 231, Ruichang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RRC Brake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31, Ruichang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Sirui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