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6089U - 电容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电容组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16089U CN212216089U CN202020528660.8U CN202020528660U CN212216089U CN 212216089 U CN212216089 U CN 212216089U CN 202020528660 U CN202020528660 U CN 202020528660U CN 212216089 U CN212216089 U CN 2122160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bending
- assembling
- shearing
- capacito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组装机,包括沿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点胶装置、组接装置及下料装置,以及设于点胶装置与组接装置之间的剪脚装置、折弯装置、检测装置及移送装置,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安装座,点胶装置用于对安装座的组装位进行点胶,剪脚装置用于对电容之引脚进行剪切,折弯装置用于对剪脚后的电容之引脚进行折弯,检测装置用于对折弯后的电容进行检测,移送装置设于剪脚装置、折弯装置及检测装置之间,用于剪脚后的电容与折弯后的电容的移送,组接装置用于将检测后的电容装配至点胶后的安装座上,下料装置用于电容装配后的安装座的分流下料。本机结构紧凑、装配精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容组装机。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汽车转向器的加工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与汽车中其他部件连接以实现相应转向作用,汽车转向器的装配精度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其中,在汽车转向器之组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涉及到将多个连接器、多个接线端子、电感及多个电容等零部件按要求装配于其安装座的正面与背面,尤其是对于其中电容的装配,由于电容来料的引脚往往并不符合装配要求,因此在组装时需要对先对引脚进行裁剪及折弯等工序,还需对安装座进行点胶及定位,方能将处理后的电容装配于安装座的相应位置,工序繁多,要保证高效且定位准确的装配并非易事。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紧凑、装配精度高、高效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容组装机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结构紧凑、装配精度高、高效且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容组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组装机,用于将电容组装于安装座上,所述电容组装机包括传送装置与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点胶装置、组接装置及下料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点胶装置与所述组接装置之间的剪脚装置、折弯装置、检测装置及移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安装座,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安装座的组装位进行点胶,所述剪脚装置用于对电容之引脚进行剪切,所述折弯装置用于对剪脚后的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折弯,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折弯后的所述电容进行检测,所述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剪脚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及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用于剪脚后的所述电容与折弯后的所述电容的移送,所述组接装置用于将检测后的所述电容装配至点胶后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下料装置用于电容装配后的所述安装座的分流下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容组装机的点胶装置、组接装置及下料装置沿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剪脚装置、折弯装置、检测装置及移送装置设于点胶装置与组接装置之间,且移送装置设于剪脚装置、折弯装置及检测装置三者之间,则移送装置可往返于三者之间,从而将剪脚装置处剪脚后的电容移送到折弯装置处,并可将折弯装置处折弯后的电容移送到检测装置处,以便完成相应动作,与此同时,传送装置上的点胶装置可对安装座的组装位进行点胶,当点胶后的安装座移送到组装装置处时,组装装置正好将检测装置处检测完成的电容对位装配于安装座上,电容装配后的安装座传送至下料装置时,由下料装置根据装配是否合格进行分流下料,从而完成所需的装配作业。本机结构紧凑、装配精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减少了组装设备的设置,省略了人工转运,降低了制造成本。
较佳地,所述点胶装置与所述剪脚装置设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两相对侧,所述剪脚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及所述检测装置三者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呈直线排布,所述移送装置与所述三者呈平行且间隔开的排布,所述组接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沿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
较佳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料机构及设于所述传送带旁侧且与所述传送带可对接的回流带,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安装座安放至所述传送带的定位治具中,所述传送带用于装载于定位治具中的安装座的传送,所述回流带用于将所述传送带输出端处空的所述定位治具回传至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
较佳地,所述剪脚装置每次可对两个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剪切,所述折弯装置每次可对两个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折弯,所述检测装置每次可对两个电容进行检测,所述移送装置每次可移送两个所述电容。
较佳地,所述移送装置可同步移送剪脚后的两电容与折弯后的两电容。
较佳地,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呈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两组取放机构,两组所述取放机构之间的间距和所述剪脚装置与所述折弯装置之间的间距相对应,每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移送夹爪,两个所述移送夹爪可沿X轴方向与Z轴方向直线运动。
较佳地,所述剪脚装置包括剪切台、设于所述剪切台上方的剪切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剪切气缸输出端的切刀,所述剪切台用于承载所述电容,使得所述电容的引脚位于所述切刀的正下方,所述剪切气缸可驱使所述切刀上下直线移动以对所述引脚进行裁切。
较佳地,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折弯台、设于所述折弯台上侧端的折刀及与所述折刀连接的折弯驱动机构,所述折弯台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槽,使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中的所述电容之两引脚悬置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处,所述折弯驱动机构可驱使所述折刀靠近所述电容并将其两引脚向着所述侧壁的方向压折以折弯。
较佳地,所述折刀包括左折部与右折部,所述左折部与所述右折部可做相靠近或相远离的直线运动,从而可插入到两所述引脚之间并可将两所述引脚向着两相反的方向弯折。
较佳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台、与测试台连接的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测试台侧端的探针及与探针连接的直线驱动器,所述测试台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电容以所述引脚的弯折部与所述侧壁可抵接的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探针在所述直线驱动器的驱使下可直线运动至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以完成相应的特性测试,所述旋转驱动器可驱使所述测试台转动,使得测试后的所述电容处于便于取送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组装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点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剪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移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组装机100,用于将电容200组装于安装座300上,于本申请中,电容200包括且不限于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安装座300包括且不限于汽车转向器组件之壳座。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组装机100包括设于工作平台101上的传送装置10与沿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点胶装置20、组接装置30及下料装置40,以及设于点胶装置20与组接装置30之间的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检测装置70及移送装置80。传送装置10用于传送安装座300,使得安装座300依次经过点胶装置20、组接装置30及下料装置40。点胶装置20用于对传经的安装座300的组装位进行点胶,以便电容200的粘接固定。剪脚装置50用于对电容200之引脚201进行剪切,折弯装置60用于对剪脚后的电容200之引脚201进行折弯,检测装置70用于对折弯后的电容200进行检测。移送装置80设于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及检测装置70之间,用于剪脚后的电容200与折弯后的电容200的移送。组接装置30用于将检测后的电容200装配至点胶后的安装座300上,下料装置40用于电容200装配后的安装座300的分流下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组装机10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传送装置10、点胶装置20、组接装置30、下料装置40、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检测装置70及移送装置8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各装置间的协调动作。其中,控制系统为现有设计,其结构及控制原理均为本领域的公知,故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地,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点胶装置20与剪脚装置50设于传送装置10的两相对侧,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及检测装置70三者沿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呈直线排布,移送装置80与三者呈平行且间隔开的排布,组接装置30与检测装置70沿与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各装置间布局的优化,使得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且使得移送装置80与组接装置30仅需直线移动,且移动行程更短,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配效率。
参阅图1和图2,传送装置10包括传送带11、设于传送带11输入端的上料机构12及设于传送带11旁侧且与传送带11可对接的回流带13,上料机构12通过上料夹爪121将上一设备输出端的安装座300取放至传送带11输入端的定位治具400中,传送带11用于装载于定位治具400中的安装座300的传送,回流带13用于将传送带11输出端处空的定位治具400回传至传送带11的输入端。则当定位治具400中电容200已装配的安装座300被下料装置40取走后,回流带13沿与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空的定位治具400到传送带11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定位治具400的循环使用。
具体地,为了实现回流带13与传送带11的对接,传送装置10还包括设于回流带13与传送带11之间的对接机构14,对接机构14包括设于回流带13的输出端、传送带11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的推送件141,以及布置于回流带13与传送带1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承接导轨142,其中一推送件141在与之连接的推送驱动器143的驱使下可推送位于回流带13输出端空的定位治具400,使其通过承接导轨142被推送至传送带11的输入端,同样的,另一推送件141在与之连接的推送驱动器143的驱使下可推送位于传送带11输出端的空的定位治具400,使其通过承接导轨142而被推送至回流带13的输入端,上料机构12将安装座300从上一设备移送到位于传送带11输入端的定位治具400中,再由设于此处的第三个推送件141将装有安装座300的定位治具400推送到传送带11上,以便传送带11的传送。其中,传送带1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处各设有一感应器15,用于感应定位治具400上是否放料,以便发出信号给到控制器,从而给到传送带11动作指示。而为了提高点胶及组装的精度,传送带11上于点胶装置20处及组装装置30处还设有对定位治具400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参阅图3,点胶装置20包括点胶头21、架设于支架22上的X轴模组23、连接于X轴模组23输出端的Y轴模组24、连接于Y轴模组24输出端的Z轴模组25,点胶头21连接于Z轴模组25的输出端,其中,点胶头21相对工作平台101呈竖直摆放,点胶头21在X轴模组23、Y轴模组24及Z轴模组25的驱使下可沿X轴、Y轴及Z轴方向直线移动,从而可实现对安装座300中两个组装位进行点胶。优选地,于传送方向,点胶装置20的前侧还设有用于清洁的离子风机,从而先清洁再点胶,点胶效果更佳。
参阅图4和图5,剪脚装置50包括剪切台51、设于剪切台51上方的剪切气缸52以及连接于剪切气缸52输出端的切刀53,剪切台51用于承载传送到其台面上的电容200,使得电容200的引脚201位于切刀53的正下方,剪切气缸52可驱使切刀53上下直线移动以对引脚201进行裁切。具体地,为了提高效率,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剪脚装置50每次可实现对两个电容200之引脚201的剪切,切刀53呈矩形,每次可将两个电容200移送到切刀53的下方。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剪切的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切刀53冲切引脚201前,用于固定切刀53的切刀座54可先与剪切台51压接,从而固定于料带上传送的电容200,之后切刀53再进行剪切作业。当然,还可以另设一压接件55,也用于对料带上传送的电容200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容200采用卷料形式上料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容组装机100还包括进料装置90,进料装置90包括放料盘91、隔纸收料盘92及贴纸收料盘93,多个电容200均布于隔纸与贴纸之间而形成一料带202,料带202盘成卷形而装载于放料盘91上,料带202的自由端绕经导向轮、张紧轮、剪脚装置50的剪切台51后绕接于隔纸收料盘92上,电容200取走后的隔纸于隔纸收料盘92上收卷,贴纸与隔纸分离后收卷于贴纸收料盘93上,当隔纸收料盘92转动则可牵拉料带202,使得料带202上的电容200依次绕经剪切台51,每次可收卷1个或2个电容200的距离。
参阅图6,移送装置80包括呈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取放机构81和取放机构82,取放机构81和取放机构82之间的间距和剪脚装置50与折弯装置60之间的间距相对应,为了提高效率,移送装置80每次可移送两个电容200,则取放机构81和取放机构82均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移送夹爪83,取放机构81和取放机构82可驱使与之连接的两个移送夹爪83沿X轴方向与Z轴方向直线运动,从而分别对剪脚后的电容200与折弯后的电容200进行移送。具体地,设于剪脚装置50与折弯装置60之间的取放机构81用于剪脚后的电容200的移送,设于折弯装置60与检测装置70间的取放机构82用于折弯后的电容200的移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取放机构中也可仅设置一个移送夹爪83。
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移送装置80可同步移送剪脚后的两电容200与折弯后的两电容200,则剪脚装置50与折弯装置60之间以及折弯装置60与检测装置70之间的间距可相等,取放机构81与取放机构82之间的间距与之相对应。具体地,取放机构81包括安设于支架84相对下端的X轴模组811、连接于X轴模组811输出端的Z轴模组812、连接于Z轴模组812输出端的两个夹持驱动器813,两个夹持驱动器813的输出端各连接一移送夹爪83。对应地,取放机构82包括安设于支架84相对上端的X轴模组821、连接于X轴模组821输出端的Z轴模组822、连接于Z轴模组822输出端的两个夹持驱动器823,两个夹持驱动器823的输出端各连接一移送夹爪83。其中,两取放机构中的4个夹爪83沿X轴方向呈直线排布,从而在对应的X轴模组811与X轴模组821的驱使下,4个夹爪83可同步平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优选实施例中,取放机构81中的Z轴模组812的数量为2个,则对应的两夹爪83可交替的从剪脚装置50处夹取剪脚后的电容200,并可同步的将两电容200安放于折弯装置60处;而对于取放机构82,可只设置1个Z轴模组822,则对应的两夹爪83可同步夹取并安放折弯后的电容200,从而可提高效率,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定,有效提高移送装置80的适应性。
参阅图7,折弯装置60包括折弯台61、设于折弯台61上侧端的折刀62及与折刀62连接的折弯驱动机构63,折弯台61的顶壁611与侧壁6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槽61a,使得卡接于第一卡槽61a中的电容200之两引脚201悬置于第一卡槽61a的槽口处,折弯驱动机构63可驱使折刀62靠近电容200并将其两引脚201向着侧壁612的方向压折以折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折刀62包括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可做相靠近或相远离的直线运动,从而可插入到电容200的两引脚201之间,并可将两引脚201向着两相反的方向弯折,直至两引脚201被折弯至与侧壁612相贴合,从而可形成90°弯脚。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具体呈钩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折刀62也可为一整体,且呈板状,从而还可将引脚201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弯折。
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弯的精确度,在本申请优选实施例中,折弯装置60还包括设于折刀62下方的下载台64,下载台64可于第一卡槽61a的槽口处从引脚201的下方承托引脚201,从而可与折刀62相配合,将引脚201限定于折刀62与下载台64之间,则当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背向移动以折弯引脚201时,使得两引脚201在折刀62、下载台64及侧壁612所限定的方向相对电容200本体向两侧弯折,从而使得折弯更准确。
具体地,驱动机构63包括Y轴驱动气缸631、连接于Y轴驱动气缸631输出端的Z轴驱动气缸632与Z轴驱动气缸633、连接于Z轴驱动气缸632输出端的下载台64、连接于Z轴驱动气缸633输出端的夹紧气缸634、连接于夹紧气缸634输出端的折刀62。Y轴驱动气缸631先驱使折刀62与下载台64沿Y轴方向直线运动,使得折刀62移动对位于引脚201的正上方,而下载台64移送至与折弯台61的侧壁612相抵接,之后,Z轴驱动气缸632与Z轴驱动气缸633动作,对应驱使下载台64与折刀62沿Z轴直线移动,使得下载台64上移至靠近第一卡槽61a以从下方承托引脚201,而折刀62也下移至与下载台64相抵接,而折刀62的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正好插入到两引脚201之间,夹紧气缸634再驱使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做相远离的直线移动,从而将两引脚201折弯。
优选地,为了提高效率,折弯装置60每次可对两个电容200之引脚201进行折弯,则折弯台61上设有间隔开的两个第一卡槽61a,对应的折刀62的数量也是两个,则两折刀62可在对应连接的夹紧气缸634的驱使下动作,对应完成对两电容200之引脚201的折弯。而为了优化结构,也可以是两折刀62连接于同一夹紧气缸634的输出端,则两折刀62可呈交错的布置,此时每一折刀62的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间隔一定距离且为一整体,同一折刀62的左折部621与右折部622之间不可相对移动,而是两折刀62的两个左折部621相抵接而可相配合以完成对一电容200的折弯,两折刀62的两右折部622相抵接并可相配合以完成对另一电容200的折弯。
参阅图8,检测装置70包括测试台71、与测试台71连接的旋转驱动器72、设于测试台71侧端的探针73及与探针73连接的直线驱动器74,测试台71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71a,电容200以引脚201的弯折部与侧壁可抵接的方向卡接于第二卡槽71a中,探针73在直线驱动器74的驱使下可直线运动,从而可与引脚201的弯折部相抵接,以完成相应的特性测试,旋转驱动器72可驱使测试台71转动,使得测试后的电容200处于便于组装装置30取送的位置。当然,为了提高效率,检测装置70每次可完成对两个电容200的特性测试,则测试台71上呈间隔的布置有两第二卡槽71a。另外,为了提高装配精度,于检测装置70处还设有等离子风机75,用于除尘。其中,等离子风机75的风嘴751设有测试台71的侧上方。
参阅图9,组装装置30包括组装夹爪31及与组装夹爪31连接的组装驱动机构32,组装驱动机构32包括安设于支架33上的Y轴模组321、连接于Y轴模组321输出端的X轴模组322、连接于X轴模组322输出端的Z轴模组323、连接于Z轴模组323输出端的旋转电机324、连接于旋转电机324输出端的两夹持气缸325,两组装夹爪31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夹持气缸325的输出端。Y轴模组321用于驱使组装夹爪31往返于检测装置70与传送装置10之间,Z轴模组323用于驱使组装夹爪31靠近电容200或安装座300,夹持气缸325用于驱使组装夹爪31夹取或安放电容200,旋转电机324用于驱使组装夹爪31将夹取的电容200转动至所需的安装角度,X轴模组322用于驱使两组装夹爪31逐一安放电容200至安装座300中。
参阅图1和图10,下料装置40包括下料夹爪41、与下料夹爪41连接的下料驱动机构42及设于传送装置10的输出端的若干不良品传送带43,若干不良品传送带43沿与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传送检验不合格的安装座300,并按照不合格的种类进行分类传送。下料驱动机构42架设于不良品传送带43与传送装置10输出端的上方,根据控制系统的指示,驱使下料夹爪41将传送装置10输出端处电容装配合格的安装座300从定位治具400上取下,并向着下一设备的方向移送,将不良品取下按照不合格的种类移送到对应的不良品传送带43上,空的定位治具400则循环再利用。
以下参阅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电容组装机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设备启动后,在控制系统的指示下,上料机构12将上一设备输出的安装座300安放于传送带11输入端的定位治具400中,传送带11将载有安装座300的定位治具300传送至点胶装置20处,点胶装置20对安装座300进行点胶后,定位治具400向着组装装置30的方向传送,与此同时,剪脚装置50先对两个电容200的引脚201进行剪切,由移送装置80将剪脚后的两电容200移送至折弯装置60处,移送装置80首次作业时先复位,当另两个电容200剪脚后,移送装置80将这两个剪脚后的电容200移送至折弯装置60时,同步的将之前放置于折弯装置60处引脚201已折弯的两电容200移送至检测装置70处,之后,移送装置80复位,则后续均可同步移送剪脚后的两电容200与折弯后的两电容200,而检测装置70处检测完成的电容200由组装装置30移送到传送带11上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装有电容200的安装座300被传送至传送带11输出端的下料装置40处,下料装置40将电容装配合格的安装座300从定位治具400上取下,并向着下一设备的方向移送,将不良品取下按照不合格的种类移送到对应的不良品传送带43上,空的定位治具400则循环再利用。不断重复上述作业,即可完成电容200于安装座300上装配的自动化流水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容组装机100的点胶装置20、组接装置30及下料装置40沿传送装置10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检测装置70及移送装置80设于点胶装置20与组接装置30之间,且移送装置80设于剪脚装置50、折弯装置60及检测装置70三者之间,则移送装置80可往返于三者之间,从而将剪脚装置50处剪脚后的电容200移送到折弯装置60处,并可将折弯装置60处折弯后的电容200移送到检测装置70处,以便完成相应动作,与此同时,传送装置10上的点胶装置20可对安装座300的组装位301进行点胶,当点胶后的安装座300移送到组装装置30处时,组装装置30正好将检测装置70处检测完成的电容200对位装配于安装座300上,电容装配后的安装座300传送至下料装置40时,由下料装置40根据装配是否合格进行分流下料,从而完成所需的装配作业。本机结构紧凑、装配精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减少了组装设备的设置,省略了人工转运,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容组装机,用于将电容组装于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组装机包括传送装置与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点胶装置、组接装置及下料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点胶装置与所述组接装置之间的剪脚装置、折弯装置、检测装置及移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传送安装座,所述点胶装置用于对所述安装座的组装位进行点胶,所述剪脚装置用于对电容之引脚进行剪切,所述折弯装置用于对剪脚后的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折弯,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折弯后的所述电容进行检测,所述移送装置设于所述剪脚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及所述检测装置之间,用于剪脚后的所述电容与折弯后的所述电容的移送,所述组接装置用于将检测后的所述电容装配至点胶后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下料装置用于电容装配后的所述安装座的分流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与所述剪脚装置设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两相对侧,所述剪脚装置、所述折弯装置及所述检测装置三者沿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呈直线排布,所述移送装置与所述三者呈平行且间隔开的排布,所述组接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沿与所述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料机构及设于所述传送带旁侧且与所述传送带可对接的回流带,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安装座安放至所述传送带的定位治具中,所述传送带用于装载于定位治具中的安装座的传送,所述回流带用于将所述传送带输出端处空的所述定位治具回传至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脚装置每次可对两个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剪切,所述折弯装置每次可对两个所述电容之引脚进行折弯,所述检测装置每次可对两个所述电容进行检测,所述移送装置每次可移送两个所述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可同步移送剪脚后的两电容与折弯后的两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包括呈平行且间隔布置的两组取放机构,两组所述取放机构之间的间距和所述剪脚装置与所述折弯装置之间的间距相对应,每组所述取放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移送夹爪,两个所述移送夹爪可沿X轴方向与Z轴方向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脚装置包括剪切台、设于所述剪切台上方的剪切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剪切气缸输出端的切刀,所述剪切台用于承载所述电容,使得所述电容的引脚位于所述切刀的正下方,所述剪切气缸可驱使所述切刀上下直线移动以对所述引脚进行裁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折弯台、设于所述折弯台上侧端的折刀及与所述折刀连接的折弯驱动机构,所述折弯台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卡槽,使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中的所述电容之两引脚悬置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处,所述折弯驱动机构可驱使所述折刀靠近所述电容并将其两引脚向着所述侧壁的方向压折以折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刀包括左折部与右折部,所述左折部与所述右折部可做相靠近或相远离的直线运动,从而可插入到两所述引脚之间并可将两所述引脚向着两相反的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台、与测试台连接的旋转驱动器、设于所述测试台侧端的探针及与探针连接的直线驱动器,所述测试台的顶壁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电容以所述引脚的弯折部与所述侧壁可抵接的方向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所述探针在所述直线驱动器的驱使下可直线运动至与所述弯折部相抵接,以完成相应的特性测试,所述旋转驱动器可驱使所述测试台转动,使得测试后的所述电容处于便于取送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28660.8U CN212216089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电容组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28660.8U CN212216089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电容组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16089U true CN212216089U (zh) | 2020-12-25 |
Family
ID=7390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28660.8U Active CN212216089U (zh) | 2020-04-10 | 2020-04-10 | 电容组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160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0809A (zh) * | 2020-04-10 | 2020-06-26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电容组装机 |
CN113140496A (zh) * | 2021-03-25 | 2021-07-20 | 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gbt芯片自动装卸塑形安装一体化机器人 |
-
2020
- 2020-04-10 CN CN202020528660.8U patent/CN2122160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30809A (zh) * | 2020-04-10 | 2020-06-26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电容组装机 |
CN113140496A (zh) * | 2021-03-25 | 2021-07-20 | 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gbt芯片自动装卸塑形安装一体化机器人 |
CN113140496B (zh) * | 2021-03-25 | 2024-05-31 | 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gbt芯片自动装卸塑形安装一体化机器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16089U (zh) | 电容组装机 | |
CN110031711B (zh) | 一种小电机碳刷架检测系统及测试方法 | |
CN113478223B (zh) | 一种刀座自动组装机 | |
CN108512014B (zh) | 电子连接器插端子组装机 | |
CN116093411A (zh) | 一种电池加工生产线 | |
CN112893565A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快速弯折设备 | |
CN111330809A (zh) | 电容组装机 | |
CN110661158A (zh) | 一种小插针间距的针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 |
CN110838663A (zh) | 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组装机 | |
CN113511507A (zh) | 电容供料器 | |
CN114007961B (zh) | 具有高产率的生产单元 | |
CN106711731B (zh) | 自动化装盖插接地片设备及其自动组装方法 | |
CN111525365A (zh) | 电连接器插针机 | |
CN115939903A (zh) | 网络连接器生产线 | |
CN115009769A (zh) | 一种插排线设备 | |
CN109986363B (zh) | 电子引火元件压接机 | |
CN213932244U (zh) | 一种焊接设备以及装配生产线 | |
CN210115679U (zh) | 电子引火元件压接机 | |
CN212143528U (zh) | 一种整片支架进料式全自动分光分色测试机 | |
CN113437605A (zh) | 一种电子连接器组装方法 | |
CN209970017U (zh) | 熔断元件自动装配一体机 | |
CN207930257U (zh) | 双网圈装配机 | |
JP2628835B2 (ja) | テーピング部品の切り出し装置 | |
CN221164808U (zh) | 高精度智能检测系统 | |
CN115415369B (zh) | 排线折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