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13565U -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13565U
CN212213565U CN202020350359.2U CN202020350359U CN212213565U CN 212213565 U CN212213565 U CN 212213565U CN 202020350359 U CN202020350359 U CN 202020350359U CN 212213565 U CN212213565 U CN 212213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assembly
thick liquid
outlet end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03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李怀玉
陶陈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03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13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13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13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组件和搅拌杯组件。主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排浆组件;搅拌杯组件固定安装于主机组件,搅拌杯组件底部与排浆组件的入口端连通;壳体设有安装孔,排浆组件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设置于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主体段,入口端与搅拌杯组件底部连通,主体段容置在壳体内,出口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孔实现对排浆组件出口端的固定安装,使得排浆组件出口端在排出浆液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震动噪音小,且用户在接浆时不会产生浆液飞溅的问题,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加工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主要通过设置在食品加工机内腔底部的搅拌刀具对食品进行切削、粉碎,以使食物达到要求的粉碎程度,以便于用户食用。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食品加工机为了便于操作,将搅拌杯固定在主机组件上,并在主机组件上设置接浆杯用于在制浆完成后接浆,用户在制浆完成后不需要再对整机进行倾倒,而是直接在主机上设置一出浆口,通过出浆口完成接浆操作即可。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便于操作,但是也具有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搅拌杯与接浆杯之间是通过排浆组件连接的,而为了便于安装,排浆组件的管路通常为软管,具有一定的柔性。一般而言,考虑到整机重心及用户操作问题,搅拌杯组件与排浆组件并非垂直安装,而是将排浆组件倾斜于搅拌杯组件安装,每次排浆时流体都会对排浆组件的管路形成力的作用,尤其在排浆组件出口端位置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如果对排浆组件的固定不到位,会导致排浆出现飞溅。
另外,由于搅拌杯是通过排浆组件把浆液排至接浆杯中,而一般制浆完成后的浆液是具有一定的温度的,浆液上浮有水蒸气,水蒸气十分容易通过排浆组件与主机之间的缝隙进入主机内部,从而导致主机内部电路被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食品加工机为了使从排浆组件出口端排出的浆液能够准确高效的进入接浆杯中,而不是沿主机组件的壳体外表面扩散开,排浆组件的出口端通常具有一定的延伸,但是延伸出的部分会导致接浆杯的安装产生干涉,在导入接浆杯时会有卡涩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现有技术也未对接浆杯与排浆组件位置关系做明确限定,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排浆组件与接浆杯的位置距离过远,浆液排出时会产生喷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降低了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浆液飞溅的概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组件和搅拌杯组件。主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排浆组件;搅拌杯组件固定安装于主机组件,搅拌杯组件底部与排浆组件的入口端连通;壳体设有安装孔,排浆组件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设置于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主体段,入口端与搅拌杯组件底部连通,主体段容置在壳体内,出口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孔实现对排浆组件出口端的固定安装,使得排浆组件出口端在排出浆液时保持稳定,不会晃动,震动噪音小,且用户在接浆时不会产生浆液飞溅的问题,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排浆组件的出口端外周设有柔性密封槽,柔性密封槽与壳体在安装孔处过盈密封。通过柔性密封槽与安装孔处的过盈接触,使柔性密封槽能够紧密贴合在壳体上,经加热的浆液上浮的水蒸气也不会进入主机组件内部,降低了主机组件内部零部件因水蒸气导致的氧化、短路等问题,有效延长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壳体在安装排浆组件出口端的位置设置避空安装槽,避空安装槽在壳体外表面形成凸起。避空安装槽可以适当扩展有限的壳体内部空间,使排浆组件的安装位置更加充裕,避空安装槽形成的凸起还能在外部降低浆液出口与接浆杯底面的距离,减少浆液飞溅的问题,形成凸起的壳体外表面则与接浆杯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了接浆杯组件取放时候的干涉问题。此外,凸起还能形成加强结构,保证排浆组件出口端与壳体的固定强度。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凸起高度为A,A>3mm。当凸起高度过低,可能会造成排浆组件出口端与接浆杯组件的高度过高,导致排浆过程有浆液飞溅的问题。当凸起高度过高,则会影响接浆杯组件的取放,因此,需要保证凸起高度处于一合适的范围内,保证排浆的稳定的同时,避免取放接浆杯组件产生干涉。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安装孔内壁形成作用于排浆组件出口端的止转部。由于排浆组件是通过阀芯驱动来实现打开和闭合的,当阀芯转动时会对排浆组件的主体段施加周向的力,为了避免主体段转动而影响出口端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在安装孔内部形成止转部,保证安装孔与排浆组件出口端配合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设置在排浆组件出口端的接浆杯组件,接浆杯组件与主机组件可拆卸连接。接浆杯组件可便于用户直接取用制浆完成后的浆液,无需额外在出口端使用如杯子等容器接浆,方便用户使用。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设置在排浆组件出口端的余水盒组件,余水盒组件与主机组件可拆卸连接。当完成对食品加工机的清洗后,可将清洗水通过排浆组件排至余水盒中,保证搅拌杯组件内无残留。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排浆组件在出口端沿轴线方向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具有间隙B,0.5mm≤B≤18mm。延伸部可以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防止排出的浆液在未进入接浆杯就扩散喷溅,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间隙大于0.5mm更利于接浆杯组件的放入及取出,当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间隙小于0.5mm时,放入或取出接浆杯时,接浆杯顶面会与延伸部发生干涉,延伸部为柔性材质,会提高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取放过程中产生卡涩感,通过优化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间隙,可使接浆杯组件取放更加顺畅。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之间的间隙如果大于18mm,会导致排出的浆液与杯体发生碰撞,造成浆液飞溅。保证延伸部与接浆杯组件的顶面之间的间隙,可以降低浆液飞溅的概率。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排浆组件在出口端设有朝向接浆杯组件设置的引流部。引流部可以防止排出的浆液外溅,将浆液直接引入接浆杯中。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引流部为设置在排浆组件出口端的环形引流板,环形引流板的底边呈斜向切口,切口方向朝向浆液流动方向,切口的倾斜角度为α,15°≤α≤60°。浆液在排出排浆管后会形成扩散状的飞溅,因此环形引流板可以降低浆液飞溅的发生,排出的浆液沿着浆液的流动方向会有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将环形引流板底部设置为斜向结构,更有效的避免浆液飞溅。当α>60°时,在浆液流动方向的环形引流板最低点过高,无法起到有效的引流效果,而当α<15°时,在浆液流动方向的环形引流板最低点过低,用户在放入或者取出接浆杯组件时会发生干涉,影响接浆杯组件的安装顺畅性。15°≤α≤60°可以保证液体引流的同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作为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接浆杯组件包括接浆杯,接浆杯的杯口所在平面,与壳体设置安装孔的表面的距离为C,C≥2mm。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食品加工机的放置高度不同,在取放接浆杯组件时,难免会产生倾斜取放,接浆杯所在平面与壳体设置安装孔的表面距离如果小于2mm,在取放过程中会发生磕碰,保证接浆杯所在平面与壳体设置安装孔的表面距离大于2mm,可降低磕碰的几率,接浆杯组件的取放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与排浆组件、接浆杯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排浆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排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排浆组件与接浆杯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6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排浆组件与接浆杯组件底部的高度参考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排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主机组件,11-加热盘组件,12-电机组件,13-壳体,131-安装孔,132-底壳,133-电机支架,134-避空安装槽,135-凸起,136-止转部,14-排浆组件,1401-电机、1402-出浆阀盖,1403-磁铁,1404-控制板,1405-出浆阀芯,1406-出浆阀座,1407-排浆管,1408-柔性密封槽,1409-第一卡筋,1410-第二卡筋,1411-延伸部,1412-引流部;
2-搅拌杯组件,21-粉碎刀组件;
3-杯盖组件;
4-接浆杯组件,41-接浆杯,42-接浆杯盖,421-避让口;
5-水箱组件;
6-余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由于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中,排浆组件是需要伸出于主机组件的壳体的,以防止排出的浆液喷溅,但是排出的浆液会对排浆组件的管路形成力的作用,在排浆组件出口端的影响更大,会导致出口端震动,如果对排浆组件的固定不到位,会导致排浆不稳定,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排浆组件与壳体配合结构进行优化,尤其是提供了针对排浆组件出口端的固定结构,使食品加工机排浆过程更加稳定。
具体采取的方案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组件1、搅拌杯组件2、杯盖组件3、接浆杯组件4、水箱组件5和余水盒6。搅拌杯组件2固定在主机组件1上方,杯盖组件3可拆卸的设置在搅拌杯组件2上,搅拌杯组件2内形成加工腔。搅拌杯组件2内设有粉碎刀组件21,用于对食品进行粉碎加工。水箱组件5设置在主机组件1外部,通过管路连通搅拌杯组件2的加工腔,利用水泵的泵吸效果为加工腔内添水。主机组件1内在靠近搅拌杯组件2底部的位置设有加热盘组件11,用于在制浆过程中对浆液加热。主机组件1内部设有与粉碎刀组件2传动连接的电机组件12,用于为粉碎刀组件2提供动力。接浆杯组件4设置在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并与主机组件1可拆卸连接;余水盒6也设置在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并与接浆杯组件4可替换的安装在主机组件1上。
如图2所示,主机组件1还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壳体13内的排浆组件14,壳体13在朝向接浆杯组件4杯口处设有安装孔131,为了便于浆液排出,一般而言,安装孔131设置在接浆杯组件4杯口的正上方,壳体13在设置安装孔131的位置为水平结构,当安装接浆杯组件4时,水平推入接浆杯组件4至预设位置,此时,接浆杯组件4的杯口刚好处于排浆组件14正下方。本实施例中,壳体13包括底壳132和安装在底壳132上的电机支架133,电机支架133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132上,电机组件12安装在电机支架133内,并且电机组件12与排浆组件14一同通过加热盘组件11固定在电机支架133内,加热盘组件11可与电机支架133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如图3所示,具体的,排浆组件14包括电机1401、出浆阀盖1402、磁铁1403、控制板1404、出浆阀芯1405、出浆阀座1406和排浆管1407。安装时,排浆管1407穿过出浆阀座1406,出浆阀芯1405装好磁铁1403后穿入排浆管1407中,再依次放上控制板1404、出浆阀盖1402、电机1401,锁上螺钉,排浆组件14完成组装。排浆管1407设有入口端、出口端和设置于入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主体段,入口端与搅拌杯组件2的加工腔连通,主体段容置在主机组件1的壳体13内,出口端安装在安装孔131内,并使出口端悬空;为便于安装、排布,排浆管1407一般为柔性材质,如硅胶或者橡胶。本实施例通过安装孔131的内壁实现对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安装限位,使出口端在排出浆液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减少与壳体13之间碰撞发生的噪音,也能减少浆液的飞溅问题。
为了减少用户的拆卸操作,搅拌杯组件2固定安装于主机组件1,搅拌杯组件2底部与排浆组件14的入口端连通;接浆杯组件4可拆卸的安装于主机组件1,接浆杯组件4设置在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制浆完成后,用户可直接取下接浆杯组件4。
本实施例中,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外周设有柔性密封槽1408,柔性密封槽1408与壳体13在安装孔131处过盈密封。壳体13在安装孔131处形成与柔性密封槽1408的三个接触面,包括壳体内表面、壳体外表面以及安装孔内壁,通过柔性密封槽1408与这三处表面的过盈接触,使柔性密封槽1408能够紧密贴合在壳体13上,排浆组件14与壳体13之间不再有缝隙,浆液上浮的水蒸气也不会进入主机组件1内部,有效延长了食品加工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故障率。
如图5所示,具体的,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外周设有第一卡筋1409和第二卡筋1410,柔性密封槽1408形成于第一卡筋1409和第二卡筋1410之间。柔性密封槽1408包括由第一卡筋形1409成的第一内壁和由第二卡筋1410形成的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所述壳体内壁抵接,第二内壁与所述壳体外壁抵接。排浆组件14通过第一卡筋1409和第二卡筋1410的夹紧作用来实现轴向固定,通过柔性密封槽1408来实现径向的固定,最终实现排浆及机器工作过程中不会晃动,同时,由于柔性密封槽1408和安装孔131的装配,底部接浆杯的水蒸气无法通过安装孔131进入主机组件1内部,确保整机能够持续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密封槽1408还可以通过在排浆组件14的排浆管1407周向挖槽形成,或者通过在排浆管1407端部外接一具有柔性密封槽的出浆嘴等结构来实现与壳体的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对于柔性密封槽的具体成型结构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也可设置第一卡筋1409和第二卡筋1410与壳体13的内外侧壁分别呈间隙配合,间隙0.1-1mm之间,当第一卡筋1409和第二卡筋1410与壳体13呈间隙配合时,需要保证柔性密封槽1408与安装孔131内壁的过盈配合关系。这种结构可以使柔性密封槽1408的宽度较大,更利于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排浆管1407设置时具有一定的路径变化,排浆管1407不是垂直从搅拌杯组件2底部引出,而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并在靠近出口端设置成拐角结构,第一卡筋1409呈水平设置在拐角上,第二卡筋1410则呈水平设置在拐角下方,此时,第一卡筋1409周向长度较大,具有与壳体13较大的配合面积,提高了密封路径,第二卡筋1410周向长度较小,更利于穿过安装孔131与壳体13配合。
如图4、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13在安装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位置设置避空安装槽134,避空安装槽134在壳体13外表面形成凸起135。由于位置高度不一、用户使用习惯不一,接浆杯41取出和放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尤其在接浆杯41把手的一端,影响更明显,因此在壳体13上设置避空安装槽134,避空安装槽134一方面可以扩展有限的壳体内部空间,使排浆组件14的安装位置更加充裕,而且还能在外部降低浆液出口与接浆杯41底面的距离的前提下,不影响用户放入接浆杯组件4时的体验,减少了浆液喷溅,提高了用户的操作自由度。此外,形成凸起135的壳体13外表面则与接浆杯41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了接浆杯组件4取放时候的干涉问题。凸起135还能形成加强结构,保证排浆组件14出口端与壳体13的固定强度。具体的,凸起135高度为A,A=4mm,实际应用中,A满足>3mm。凸起135的高度应满足使用需求,当凸起135高度A过低时,会导致用户的操作自由度降低,用户在放入接浆杯组件4时的可倾斜角度会降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31内壁形成作用于排浆组件出口端的止转部136。由于排浆组件14是通过出浆阀芯1405驱动来实现打开和闭合的,当出浆阀芯1405转动时会对排浆组件14的主体段施加周向的力,为了避免主体段转动而影响出口端与壳体13之间的密封,在安装孔131内部形成止转部136,保证安装孔131与排浆组件14出口端配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止转部136形成于安装孔131内壁,使安装孔131形成非圆形结构,如形成如图4中所示的不规则椭圆形结构,从而避免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旋转。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止转部则可以为设置在壳体13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的凸柱,凸柱与排浆组件14出口端形成锁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壳体13在安装孔131处形成便于安装排浆组件的导向面。导向面同时形成于前文所述的止转部136。导向面用于将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安装在安装孔131时,起到导向作用,由于出口端是通过柔性密封槽1408来与壳体13壁部配合实现过盈密封,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阻力,通过导向面可以将排浆组件14快速导入安装孔131内,本实施例中导向面朝向壳体13内部设置,并向安装孔131中心倾斜。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从排浆组件14出口端排出的浆液能够准确高效的进入接浆杯组件4中,排浆组件14在出口端沿轴线方向设有延伸部1411,延伸部1411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防止排出的浆液在未进入接浆杯组件4所在的区域内就扩散喷溅。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在安装接浆杯组件4时,延伸部1411伸出过长对接浆杯组件4的杯口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411与接浆杯组件4的顶面具有间隙B,B为0.5mm,实际应用中,B满足≥0.5mm,放入接浆杯组件4不会与排浆组件14产生卡涩感,安装过程更加顺畅。
为了避免排出的浆液冲击接浆杯41内底而造成浆液飞溅,延伸部1411与接浆杯组件4的顶面具有间隙需满足B≤18mm。延伸部1411与接浆杯组件4的顶面具有间隙如果大于18mm,会导致排出的浆液与杯体发生碰撞,造成浆液飞溅。
如图6、图7所示,接浆杯组件4包括接浆杯41和能够盖扣在接浆杯41上的接浆杯盖42,接浆杯盖42上设有便于浆液进入的避让口421,当接浆杯组件4安装在主机组件1上时,避让口421刚好处于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下方。为了保证接浆杯组件4放入拿出的体验,接浆杯41的杯口(不含接浆杯盖)所在平面,与壳体13设置安装孔131的表面的距离为C,C为2mm,实际应用中,C满足≥2mm,放入接浆杯41或者取出接浆杯41时都能保证接浆杯41不与主机组件1发生磕碰,由于食品加工机放置的位置高度不同,用户在取放接浆杯组件4时不是水平放入或者水平取出的,而是会产生一定的倾斜,如果接浆杯41杯口与壳体13设置安装孔131的表面距离过小,就会产生磕碰,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排浆管1407中心到接浆杯41边缘的距离为D,D=8mm,实际应用中,D满足≥8。这样可以确保浆液沿着杯壁流入接浆杯41内,由于排浆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水压,当浆液在排浆管1407的出浆口释放压力后,由于流体的特性,浆液会向周边喷溅,当D小于8mm时,浆液会喷到接浆杯41外部,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排浆管1407与接浆杯41边缘的距离做限定,可以降低浆液外溅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接浆杯边缘,为距离排浆管1407最近的边缘。
如图1、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可以实现自动制浆,自动排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水箱组件5可以作为搅拌杯组件2的清洗水供给处,当食品加工机制浆完成后,用户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时,通过从水箱组件5内引入清洗水,利用粉碎刀组件21对水流的搅动,使清洗水在加工腔内形成漩涡,反复冲刷搅拌杯壁,从而实现自清洗功能,当清洗结束后,清洗水从排浆组件14处排出。为了不污染接浆杯,本实施例中,余水盒6与接浆杯组件4可替换的安装在排浆组件14的出口端,排浆管1407中心到余水盒6边缘的距离为E,E≥6mm。接浆杯41的杯壁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方便将浆液集中倒入杯子等容器中,因此相对于接浆杯41,余水盒6无需采用过大的倾斜角度,所以仅需保证排浆管1407到余水盒6边缘的距离大于6mm,即可保证余水不会喷溅到余水盒6外部。
如图8所示,图示接浆杯41的安装高度和电机支架133组装间隙关系,F表示接浆高度,一般F在60-120mm之间,G表示之间的间隙,一般在65-125mm之间,高度差G-F≥3mm。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基本一致,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排浆组件14在出口端设有朝向接浆杯组件4设置的引流部1412,引流部1412用于防止排出的浆液外溅,尤其当搅拌杯组件2内的浆液压力过大时,排出的浆液在出口端的外溅会更加明显,为了避免浆液溅在接浆杯41外部,设置引流部1412直接将浆液引导至接浆杯41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引流部1412为设置在排浆组件14出口端的环形引流板,环形引流板的底边呈斜向切口,切口方向朝向浆液流动方向。由于浆液在流动过程中具有惯性,在脱离排浆管1407束缚之后会向外部扩散,因此引流部1412设计成环形板状结构,从而使浆液在各个方向都能避免飞溅、溢出。进一步的,由于流体的特性,浆液在流动方向造成的飞溅、溢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环形引流板底边的斜向切口朝向为浆液的流动方向,尽可能避免浆液溅出。
更进一步的,切口的倾斜角度为α,α=30°,实际应用中,应满足15°≤α≤60°。切口的倾斜角度会影响环形引流板的引流效果,当α大于60°时,引流效果较差,在浆液流动方向无法保证避免浆液飞溅,当α<15°时,会导致环形引流板的结构过于向下延伸,用户在放入或者取出接浆杯组件时会发生干涉,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好。因此,当15°≤α≤60°时,可以在保证液体引流效果的同时,降低环形引流板的延伸长度,放入或者取出接浆杯组件4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
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排浆组件;
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机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底部与所述排浆组件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浆组件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设置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之间的主体段,所述入口端与所述搅拌杯组件底部连通,所述主体段容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出口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组件的出口端外周设有柔性密封槽,所述柔性密封槽与所述壳体在所述安装孔处过盈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安装所述排浆组件出口端的位置设置避空安装槽,所述避空安装槽在所述壳体外表面形成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高度为A,A>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壁形成作用于所述排浆组件出口端的止转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浆组件出口端的接浆杯组件,所述接浆杯组件与所述主机组件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浆组件出口端的余水盒组件,所述余水盒组件与所述主机组件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组件在出口端沿轴线方向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接浆杯组件的顶面具有间隙B,0.5mm≤B≤18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组件在出口端设有朝向所述接浆杯组件设置的引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为设置在所述排浆组件出口端的环形引流板,所述环形引流板的底边呈斜向切口,所述切口方向朝向浆液流动方向,所述切口的倾斜角度为α,15°≤α≤6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浆杯组件包括接浆杯,所述接浆杯的杯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安装孔的表面的距离为C,C≥2mm。
CN202020350359.2U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2213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0359.2U CN212213565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0359.2U CN212213565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13565U true CN212213565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0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0359.2U Active CN212213565U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13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3208A (zh) 喷臂装置及洗碗机
WO2006028324A1 (en) A nozzle structure of dish washer
CN212213565U (zh) 一种优化配合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JP3744724B2 (ja) 攪拌翼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洗濯機
CN210541360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和集尘盒
CN211749050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清洗装置及食品加工机
CN209733911U (zh) 水杯、水杯组件及洗碗机
CN210121116U (zh) 洗碗机的水泵结构以及洗碗机
CN216416957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912611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食品加工机
CN216724295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8943096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1270319U (zh) 一种粉碎刀片自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CN219962667U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机的机体
CN220937812U (zh) 一种低噪音食品加工机
CN216439054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11956149B (zh) 一种喷头结构及具有该喷头结构的清洗机
CN215687219U (zh) 一种排液顺畅的食品加工机
CN218842641U (zh) 波轮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13796753B (zh) 一种自清洗食品加工机
CN217524826U (zh) 一种优化出浆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5272197U (zh) 料理机
CN21291296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食品加工机
CN216724297U (zh) 一种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CN20999610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