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1753U -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1753U
CN212201753U CN202020455137.7U CN202020455137U CN212201753U CN 212201753 U CN212201753 U CN 212201753U CN 202020455137 U CN202020455137 U CN 202020455137U CN 212201753 U CN212201753 U CN 21220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all
clamping
bottom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51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妙玲
吴姜泉
刘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anshui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Guangdong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anshui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Guangdong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anshui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Guangdong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anshui Fenglu Alumin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51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铝窗领域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包括底框模块、第一移动框模块和第二移动框模块,本窗通过设置圆弧压线框可以免做冲压模,可直接切45度拼接,解决了大圆弧压线难加工的问题;本窗框可以安装多种防盗格栅,上螺丝即可固定,操作简单快捷;第一底框采用两面对称设计,切45度角用活动角码拼装,解决了非对称性开料所产生的大量废料,减少了耗材的损耗;第一底框的上卡接面多一道外槽口,第一中隔框和第二中隔框采用压线的方式给防盗格栅定位,同时也方便安装玻璃;安装了第二底框,方便第二移动框模块的安装和从内部维护玻璃窗,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是所有建筑物的必备组件之一,依据门窗材质和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木门窗、钢门窗、旋转门防盗门、自动门、塑料门窗、旋转门、铁花门窗、塑钢门窗、不锈钢门窗、铝合金门窗、玻璃钢门窗、断桥铝门窗等。
现有的内外平开窗主要如公开号为CN206174772U所公开的隔热内外平开窗,这种平开窗通过窗体通过外框、压线、框压板固定,窗体内外对称设计,内外可互换,纱网与窗体一体的设计,方便实用,防蚊防虫,通风性能好,防护栏防止小孩攀爬坠落,防盗更安全;但是由于该窗户的密封结构较差,导致窗户容易漏风,而且现在的圆弧压线框需要进行冲压模进行拼接,加工手艺繁杂,而且第一底框的非对称结构设计会产生较多的废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铝窗结构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模块、第一移动框模块和第二移动框模块,所述底框模块包括第一底框、圆弧压线框、小卡接框、第一中隔框、第二底框、第一下卡接框、下卡接框和第二中隔框;所述第一中隔框安装在第一底框上,所述第二中隔框卡接在第一底框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隔框紧贴,所述圆弧压线框安装在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小卡接框安装在圆弧压线框内,所述第一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第二底框与第一底框连接,所述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的下侧;
所述第一底框包括设置在上侧的上卡接面、设置在下侧的下卡接面、连接所述上卡接面与下卡接面的第一左壁、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左壁一侧的第一连接条安装壁,所述上卡接面和下卡接面都设置有两个卡槽;
所述圆弧压线框包括左压弧面、所述左压弧面下端往水平方向延伸成的第一下壁、设置在第一下壁上方与所述左压弧面连接的第三上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壁和第三上壁远离所述左压弧面一端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三上壁上方的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框包括第一方框、设置在第一方框上侧的上卡槽、设置在第一方框下侧的下卡槽和设置在第一方框与所述第一连接条安装壁相对一侧第二连接条安装壁,所述第二连接条安装壁通过第一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条安装壁连接;
所述下卡接框包括第一上壁和设置在第一上壁一端的第一卡勾、设置在第二手上壁另一端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上壁的另一端往远离第二底框方向延伸成的第一右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壁下端左侧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的下卡槽上;
所述小卡接框包括第二下壁、设置在第二下壁上的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所述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一下卡接框包括紧贴所述凹槽侧面设置的第二左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左壁上端的第五卡勾、设置在第二左壁下端往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第三下壁、设置在第三下壁上的支撑壁和设置在支撑壁上端的第六卡勾,所述第五卡勾和第六卡勾卡接在第一底框的下卡接面的卡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隔框包括安装所述上卡接面上方的支撑脚和安装在所述支撑脚上方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中隔框包括紧贴所述第二方框一侧的第三左壁、设置在所述第三左壁下端的第七卡勾、设置在第三左壁上端且往远离所述第一中隔框方向延伸的第二上壁、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壁远离第一中隔框一端的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下侧的第二右壁和设置在第二右壁下端的第八卡勾,所述第七卡勾和第八卡勾卡接在第一底框上卡接面的卡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框模块包括外扇框和第二上卡接框,所述外扇框设置在第一底框的上侧,所述第二上卡接框卡接在外扇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框模块包括左扇框和右扇框,所述右扇框设置在第二底框的上侧,所述左扇框通过第二连接条与右扇框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下壁与第二下壁、第三下壁呈平齐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置的圆弧压线框可以免做冲压模,可直接切45度进行拼接,解决了大圆弧压线难加工的问题;
2.本窗框可以安装多种防盗格栅,上螺丝即可固定,操作简单快捷;
3.第一底框采用两面对称设计,切45度角即可用活动角码将底框模块与边框进行拼装,而且解决了非对称性开料所产生的大量废料,减少了耗材的损耗;
4.第一底框的上卡接面多一道外槽口,第一中隔框和第二中隔框采用压线的方式给防盗格栅定位,同时也方便安装玻璃;
5.安装了第二底框,方便第二移动框模块的安装和从内部维护玻璃窗,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弧压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卡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中隔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卡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卡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中隔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底框模块1、第一底框11、上卡接面111、第一左壁112、下卡接面113、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圆弧压线框12、左压弧面121、第一下壁122、第三上壁123、凹槽124、支撑杆125、小卡接框13、第二下壁131、第三卡勾132、第四卡勾133、第一中隔框14、支撑脚141、第二方框142、第二底框15、第一方框151、上卡槽152、下卡槽153、第二连接条安装壁154、第一下卡接框16、第二左壁161、第五卡勾162、第三下壁163、支撑壁164、第六卡勾165、下卡接框17、第一上壁171、第一卡勾172、第二卡勾173、第一右壁174、第二安装槽175、第二中隔框18、第三左壁181、第七卡勾182、第二上壁183、第一安装槽184、第二右壁185、第八卡勾186、第一移动框模块2、外扇框21、第二上卡接框22、第二移动框模块3、左扇框31、右扇框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包括底框模块、第一移动框模块2和第二移动框模块3,所述底框模块包括第一底框11、圆弧压线框12、小卡接框13、第一中隔框14、第二底框15、第一下卡接框16、下卡接框17和第二中隔框18;所述第一中隔框安装在第一底框上,所述第二中隔框卡接在第一底框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隔框紧贴,所述圆弧压线框安装在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小卡接框安装在圆弧压线框内,所述第一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第二底框与第一底框连接,所述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的下侧;
所述第一底框11包括设置在上侧的上卡接面111、设置在下侧的下卡接面113、将所述上卡接面111和下卡接面113连接的第一左壁112和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左壁112一侧的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所述上卡接面111和下卡接面113都设置有两个卡槽;
所述第二底框15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底框15包括第一方框151、设置在第一方框151上侧的上卡槽152、设置在第一方框151下侧的下卡槽153和设置在第一方框151左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相对的第二连接条安装壁154,所述第二连接条安装壁154通过第一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连接;
所述下卡接框17包括第一上壁171和设置在第一上壁171一端的第一卡勾172、设置在第二手上壁另一端的第二卡勾173、所述第一上壁171的另一端往远离第二底框15方向延伸成的第一右壁17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壁下端左侧的第二安装槽175,所述第一卡勾172和第二卡勾173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15的下卡槽153上;
所述圆弧压线框12包括左压弧面121、所述左压弧面121下端往水平方向延伸成的第一下壁122、设置在第一下壁122上方与所述左压弧面121连接的第三上壁123、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壁122和第三上壁123远离所述左压弧面121一端的凹槽124和设置在所述第三上壁123上方的支撑杆125;
所述小卡接框13包括第二下壁131、设置在第二下壁131上的第三卡勾132和第四卡勾133,所述第三卡勾132和第四卡勾133卡接在所述凹槽124内;
所述第一下卡接框16包括紧贴所述凹槽124侧面设置的第二左壁161、设置在所述第二左壁161上端的第五卡勾162、设置在第二左壁161下端往远离凹槽124方向延伸的第三下壁163、设置在第三下壁上的支撑壁164和设置在支撑壁164上端的第六卡勾165,所述第五卡勾162和第六卡勾165卡接在第一底框11的下卡接面113的卡槽上。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对以上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具体为: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包括底框模块、第一移动框模块2和第二移动框模块3,所述底框模块包括第一底框11、圆弧压线框12、小卡接框13、第一中隔框14、第二底框15、第一下卡接框16、下卡接框17和第二中隔框18;
所述第一底框11包括设置在上侧的上卡接面111、设置在下侧的下卡接面113、将所述上卡接面111和下卡接面113连接的第一左壁112和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左壁112一侧的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所述上卡接面111和下卡接面113都设置有两个卡槽;
所述第二底框15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第二底框15包括第一方框151、设置在第一方框151上侧的上卡槽152、设置在第一方框151下侧的下卡槽153和设置在第一方框151左侧与所述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相对的第二连接条安装壁154,所述第二连接条安装壁154通过第一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条安装壁118连接;
所述下卡接框17包括第一上壁171和设置在第一上壁171一端的第一卡勾172、设置在第二手上壁另一端的第二卡勾173、所述第一上壁171的另一端往远离第二底框15方向延伸成的第一右壁17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壁下端左侧的第二安装槽175,所述第一卡勾172和第二卡勾173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15的下卡槽153上;
所述圆弧压线框12包括左压弧面121、所述左压弧面121下端往水平方向延伸成的第一下壁122、设置在第一下壁122上方与所述左压弧面121连接的第三上壁123、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壁122和第三上壁123远离所述左压弧面121一端的凹槽124和设置在所述第三上壁123上方的支撑杆1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压线框的第三上壁123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底框11的下卡接面113的与第一螺孔相对的位置的也设置有第二螺孔,将第一螺栓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可将圆弧压线框所述第一底框11进行连接;
所述小卡接框13包括第二下壁131、设置在第二下壁131上的第三卡勾132和第四卡勾133,所述第三卡勾132和第四卡勾133卡接在所述凹槽124内;
所述第一下卡接框16包括紧贴所述凹槽124侧面设置的第二左壁161、设置在所述第二左壁161上端的第五卡勾162、设置在第二左壁161下端往远离凹槽124方向延伸的第三下壁163、设置在第三下壁上的支撑壁164和设置在支撑壁164上端的第六卡勾165,所述第五卡勾162和第六卡勾165卡接在第一底框11的下卡接面113的卡槽上。
所述第一中隔框14包括安装所述上卡接面111上方的支撑脚141和安装在所述支撑脚141上方的第二方框142,所述第一底框11的上卡接面11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一中隔框14的下平面与所述第三螺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螺孔,将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可将第一中隔框14与第一底框11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中隔框18包括紧贴所述第二方框142一侧的第三左壁181、设置在所述第三左壁181下端的第七卡勾182、设置在第三左壁上端且往远离所述第一中隔框14方向延伸的第二上壁183、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壁183远离第一中隔框14一端的第一安装槽184、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84下侧的第二右壁185和设置在第二右壁185下端的第八卡勾186,所述第七卡勾182和第八卡勾186卡接在第一底框11上卡接面111的卡槽中。
所述第一移动框模块2包括外扇框21和第二上卡接框22,所述外扇框21设置在第一底框11的上侧,所述第二上卡接框22卡接在外扇框21上。所述第二移动框模块3包括左扇框31和右扇框32,所述右扇框32设置在第二底框15的上侧,所述左扇框31通过第二连接条与右扇框32连接。所述第一下壁122与第二下壁131、第三下壁呈平齐布置。
综上所述,本窗框设置的圆弧压线框免做冲压模,可直接切45度拼接,解决了大圆弧压线难加工的问题;本窗框可以安装多种防盗格栅,上螺丝即可固定,操作简单快捷;第一底框采用两面对称设计,切45度角用活动角码拼装,解决了非对称性开料所产生的大量废料,减少了耗材的损耗;第一底框的上卡接面多一道外槽口,第一中隔框和第二中隔框采用压线的方式给防盗格栅定位,同时也方便安装玻璃;安装了第二底框,方便第二移动框模块的安装和从内部维护玻璃窗。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模块、第一移动框模块和第二移动框模块,所述底框模块包括第一底框、圆弧压线框、小卡接框、第一中隔框、第二底框、第一下卡接框、下卡接框和第二中隔框;所述第一中隔框安装在第一底框上,所述第二中隔框卡接在第一底框上且与所述第一中隔框紧贴,所述圆弧压线框安装在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小卡接框安装在圆弧压线框内,所述第一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一底框的下侧,所述第二底框与第一底框连接,所述下卡接框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的下侧;
所述第一底框包括设置在上侧的上卡接面、设置在下侧的下卡接面、连接所述上卡接面与下卡接面的第一左壁、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左壁一侧的第一连接条安装壁,所述上卡接面和下卡接面都设置有两个卡槽;
所述圆弧压线框包括左压弧面、所述左压弧面下端往水平方向延伸成的第一下壁、设置在第一下壁上方与所述左压弧面连接的第三上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下壁和第三上壁远离所述左压弧面一端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三上壁上方的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框包括第一方框、设置在第一方框上侧的上卡槽、设置在第一方框下侧的下卡槽和设置在第一方框与所述第一连接条安装壁相对一侧第二连接条安装壁,所述第二连接条安装壁通过第一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条安装壁连接;
所述下卡接框包括第一上壁和设置在第一上壁一端的第一卡勾、设置在第二手上壁另一端的第二卡勾、所述第一上壁的另一端往远离第二底框方向延伸成的第一右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右壁下端左侧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卡接在所述第二底框的下卡槽上;
所述小卡接框包括第二下壁、设置在第二下壁上的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所述第三卡勾和第四卡勾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第一下卡接框包括紧贴所述凹槽侧面设置的第二左壁、设置在所述第二左壁上端的第五卡勾、设置在第二左壁下端往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第三下壁、设置在第三下壁上的支撑壁和设置在支撑壁上端的第六卡勾,所述第五卡勾和第六卡勾共同卡接在第一底框的下卡接面的一个卡槽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隔框包括安装所述上卡接面上方的支撑脚和安装在所述支撑脚上方的第二方框;所述第二中隔框包括紧贴所述第二方框一侧的第三左壁、设置在所述第三左壁下端的第七卡勾、设置在第三左壁上端且往远离所述第一中隔框方向延伸的第二上壁、设置在所述第二上壁远离第一中隔框一端的第一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下侧的第二右壁和设置在第二右壁下端的第八卡勾,所述第七卡勾和第八卡勾卡接在第一底框上卡接面的卡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框模块包括外扇框和第二上卡接框,所述外扇框设置在第一底框的上侧,所述第二上卡接框卡接在外扇框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框模块包括左扇框和右扇框,所述右扇框设置在第二底框的上侧,所述左扇框通过第二连接条与右扇框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壁与第二下壁、第三下壁呈平齐布置。
CN202020455137.7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Active CN21220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137.7U CN2122017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5137.7U CN2122017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1753U true CN212201753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5137.7U Active CN21220175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01753U (zh) 一种内开外开一体窗结构
KR100776340B1 (ko) 창짝 프레임의 모서리 결합장치
CN218231465U (zh) 装配电梯轿厢用的拼装结构及电梯轿厢
CN206144378U (zh) 幕墙开启扇
CN21299277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分电气柜
CN211342411U (zh) 一种自带遮光带的铝合金门框
JP3410908B2 (ja) 部材間連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出窓
CN211776843U (zh) 一种组合门窗边框用内置连接件及组合门窗边框
CN220081166U (zh) 一种窗户转角的连接结构
CN2742208Y (zh) 穿装式方管框架接头
CN212810985U (zh) 一种电气箱单元及组合电气箱
CN213063315U (zh) 一种格条门窗扇以及格条连接件
CN218713949U (zh) 一种在钣金外防护中用于固定封板和方管的封板连接件
CN214273390U (zh) 一种门窗用连接件
CN215565348U (zh) 一种隔热型材连接结构
CN220184898U (zh) 一种天地合页以及具有该天地合页的门体
CN213268468U (zh) 一种工程隔墙连接结构
CN212970410U (zh) 一种户外机柜底座结构
CN217896993U (zh) 一种有框玻璃墙板及具有该有框玻璃墙板的隔音房
CN215630905U (zh) 便于安装的框架式玻璃幕墙系统
CN219691084U (zh) 用于浇筑模板的连接装置和浇筑模板
CN220599673U (zh) 一种窗户防护栏安装结构
CN216596498U (zh) 一种建筑电气建设用的报警装置
CN214576655U (zh) 一种箱式房的防护窗结构
CN212613079U (zh) 一种新型型材连接角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