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3750U -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3750U
CN212173750U CN201922429323.3U CN201922429323U CN212173750U CN 212173750 U CN212173750 U CN 212173750U CN 201922429323 U CN201922429323 U CN 201922429323U CN 212173750 U CN212173750 U CN 212173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eeding assembly
rotary
roll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93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 Vision Technology Luo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93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3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3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3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传送设备,该设备包含:机架组件(1)、设备上料组件(2)、辊子上料组件(3)、旋转上料组件(4)、自动定位组件(5)、视觉检测组件(6)、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设备下料组件(9)。其中,所述机架组件(1)的台面上中部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架,所述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以支架为中心分别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辊子上料组件(3)和设备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实现在线的自动上下料及视觉检测,解放了劳动力,并且各个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传输领域,具体涉及物料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视觉检测在3C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检测设备投入到工厂使用,但是很多设备都是离线检测,需要工人手动上下料,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人工区分放置。这样的操作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占用人力。再者,盖板在频繁转运中,容易造成二次损伤,降低了工厂的产品良率。如果检测设备和生产线对接在一起,从生产线上自动取料到检测设备,检测完毕后,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放置在生产线中,这样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干预,并且降低了产品在转运中二次损伤的风险。另外,在各个组件协调工作过程中,由于物料尺寸或者安装位置的问题,经常相互干扰。并且现有的直线模组机构在取放料过程中,由于体积较大,也造成了设备成本的增加和运转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传送设备,尤其是手机盖板的自动上下料检测,能够对接在生产线中,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检测,用于解决目前生产企业对于盖板的离线人工检测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含:机架组件(1)、设备上料组件(2)、辊子上料组件(3)、旋转上料组件(4)、自动定位组件(5)、视觉检测组件(6)、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设备下料组件(9);
所述机架组件(1)的台面上中部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架,所述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以支架为中心分别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辊子上料组件(3)和设备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
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气缸组件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的一侧面与辊子上料组件(3)的侧面紧凑放置,靠近自动定位组件(5)的一侧面与自动定位组件(5)的侧面紧凑放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自动定位组件(5),旋转上料组件(4)设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和自动定位组件(5)的中间,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组件(6)。
优选的,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包括:轴承座(19)、导向条支座(20)、导向条(21)、限位块(22)、皮带(23)、传动轴一(24)、传动轴二(25)、联轴器(26)、电机座板(27)、电机(28);
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包括:气缸座板二(29)、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转臂(33)、吸盘二(34)。
优选的,其中,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中的导向条(21)的上端面、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顶轴(36)和定位轴(37)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吸盘二(34)的下端面、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支撑轴(38)的上端面和气缸座板三(31)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比所述导向条(21)的上端面所处水平面略低。
优选的,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一侧,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分别布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的两侧,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中的吸盘一(18)的下端面与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吸盘二(34)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皮带(23)、传动轴一(24)和传动轴二(25)的上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所述导向条(21)略高于上述平面。
优选的,所述转臂(33)的一端连接旋转气缸(3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吸盘二(34);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和气缸座板二(29)自下而上组成一个气缸组件。
优选的,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微型气缸(35)、顶轴(36)和微型气缸座板(39)组成顶轴组件,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框架的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分别设置一个顶轴组件。
优选的,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是一个中间过渡输送组件,使用的是用电机带动的辊子皮带输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在线的自动上下料及视觉检测,解放了劳动力,并且各个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另外,取放料的相关组件整体结构较小,可以灵活的布置在生产线中,从而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视觉检测设备组件布置图;
图2为视觉检测设备正视图;
图3为设备上料组件示意图;
图4为辊子上料组件示意图;
图5为旋转上料组件示意图;
图6为视觉检测设备组件局域位置示意图;
图7为自动定位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应当明白,更加详细的说明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该说明不应当对本发明造成不当限定。
在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传送设备,该设备包含:机架组件(1)、设备上料组件(2)、辊子上料组件(3)、旋转上料组件(4)、自动定位组件(5)、视觉检测组件(6)、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设备下料组件(9)。
如图1所示,机架组件(1)的台面上中部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架。机架组件(1)的台面上的一侧沿边线设置有辊子上料组件(3),设备上料组件(2)设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远离支架的一侧,并在其上方横跨固定设置。辊子上料组件(3)的另一个侧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旋转上料组件(4)。支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自动定位组件(5),旋转上料组件(4)设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和自动定位组件(5)的中间。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组件(6)。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组件(1)上有一台面,其余所述组件布置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台面上布置的各组件前后衔接,实现物料的自动上料、流转、定位、视觉检测以及自动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包含物料抓取机构,位移机构,实现把物料从设备外部进行抓取,放入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上。
进一步的,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是一个中间过渡输送组件,本发明中使用的是用电机带动的辊子皮带输送,把其上放置的物料输送到衔接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的取料位。由于采用辊子输送,可以避免旋转上料组件取料机构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是为检测位进行自动上料的组件,其从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上抓取物料,然后旋转放置在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上。旋转上料组件(4)是由旋转机构和升降机构组成,该机构相对于直线模组机构体积小,运转效率高,并且可以让开相机采图视场。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也就是所述检测位,其可以对放置的物料进行自动定位,实现每次物料检测位置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检测组件(6)是对物料进行视觉检测的。
如图2所示,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以支架为中心分别与旋转上料组件(4)、辊子上料组件(3)和设备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下料组件(7)与旋转上料组件(4)结构相同,是从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上进行下料的组件,其从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上抓取物料,然后旋转放置在所述辊子下料组件(8)上。旋转下料组件和旋转上料组件结构相同,同样具有相同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辊子下料组件(8)与辊子上料组件(3)结构相同,其把放置在上面的物料输送到所述设备下料组件(9)的取料位。辊子皮带输送可以有效让开旋转下料组件的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下料组件(9)与设备上料组件(2)结构相同,是把检测完的物料从本设备上取走放置在对接设备上的组件,其由抓取机构和位移机构组成。
为了方便叙述,对于相同的组件,仅对一种做出详细说明,作为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能够很容易的理解。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组件的结构和主要部件的位置关系。
如图3所示,设备上料组件(2)包括:铝型材支座(10)、铝型材(11)、气缸座板一(12)、无杆气缸(13)、无杆气缸连板一(14)、无杆气缸连板二(15)、升降气缸一(16)、吸盘连板一(17)、吸盘一(18)。所述无杆气缸连板一(14)两侧各连接有一个无杆气缸连板二(15),两个所述无杆气缸连板二(15)的下侧各连接一个升降气缸一(16),两个所述升降气缸一(16)的下侧各连接一个吸盘连板一(17),两个所述吸盘连板一(17)的每一个下侧设置一个吸盘一(18)。
所述升降气缸一(16)伸出,所述吸盘一(18)吸着物料,所述升降气缸一(16)缩回,然后在所述无杆气缸(13)的带动下,物料从一端移至另一端。
进一步的,每一个吸盘一(18)与所述铝型材支座(10)靠近该吸盘一的最外侧面的距离大于物料长边的一半,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吸附物料传输的过程中,物料不会与铝型材支座(10)发生碰撞而掉落。
另外,由于吸盘一(18)为两个,而且与所述铝型材支座(10)相对的最外侧面的距离相同,因此所述吸盘一(18)的每一个都可以分别吸附一个物料,并且同时间隔放置在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上。这样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成倍增加物料检测数量,从而大幅度提高检测速度。
如附图4所示,辊子上料组件(3)包括:轴承座(19)、导向条支座(20)、导向条(21)、限位块(22)、皮带(23)、传动轴一(24)、传动轴二(25)、联轴器(26)、电机座板(27)、电机(28)。在辊子上料组件(3)上远离设备上料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面上的两个轴承座(19),传动轴一(24)套接在两个轴承座(19)之间。限位块(22)一端安装在传动轴一(24)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台面上。皮带(23)两侧靠近轴承座(19)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导向条支座(20),两个导向条支座(20)上分别设置有与皮带(23)平行的导向条(21)。在辊子上料组件(3)上靠近设备上料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台面上的两个轴承座(19),传动轴二(25)套接在两个轴承座(19)之间,并与传动轴一(24)相对设置。皮带(23)的两端分别套接在传动轴一(24)和传动轴二(25)上。皮带(23)、传动轴一(24)和传动轴二(25)的上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导向条(21)略高于上述平面。传动轴二(25)的其中一端依次设置有联轴器(26)、电机座板(27)和电机(28)。
如图5所示,旋转上料组件(4)包括:气缸座板二(29)、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转臂(33)、吸盘二(34)。升降气缸二(30)侧面与气缸座板二(29)焊接,并通过气缸座板二(29)固定在台面上。气缸座板三(31)设置在升降气缸二(30)的上方,并与升降气缸二(30)中的伸缩杆焊接。旋转气缸(32)设置在气缸座板三(31)的上方。转臂(33)的一端连接旋转气缸(3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吸盘二(34)。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和气缸座板二(29)自下而上组成一个气缸组件,该气缸组件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的一侧面与辊子上料组件(3)的侧面紧凑放置,靠近自动定位组件(5)的一侧面与自动定位组件(5)的侧面紧凑放置。这种结构不但减小的气缸组件本身的放置空间,而且紧凑放置于辊子上料组件(3)和自动定位组件(5)之间,也减小了转臂(33)的长度以及转臂(33)旋转取放料的路程,提高运转效率。
如图2所示,旋转下料组件(7)靠近自动定位组件(5)的一侧面同样与自动定位组件(5)的侧面紧凑放置,并且旋转下料组件(7)的另一侧面与辊子下料组件(8)的侧面紧凑放置。
如图6所示,物料由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放置在靠近传动轴二(25)一侧的皮带(23)上后,由所述电机(28)带动联轴器(26)和传动轴二(25)转动,从而使得皮带(23)运动,把物料与送至靠近传动轴一(24)的一端。限位块(22)对于物料运输到位起阻挡定位作用,导向条(21)对物料运动中进行导向,防止物料输送偏移。
导向条(21)的上端面、顶轴(36)和定位轴(37)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而吸盘二(34)的下端面与气缸座板三(31)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该水平面比升降气缸二(30)的上端面所处水平面高。所述升降气缸二(30)的伸缩杆缩回,所述吸盘二(34)从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上吸附物料,然后所述升降气缸二(30)的伸缩杆伸出。所述旋转气缸(32)旋转180°,然后把物料放置在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上。这种平面位置结构可以减少伸缩杆的伸缩距离,节省取放料时间。另外,基于上述平面位置结构以及辊子上料组件(3)的皮带传送结构,在转臂(33)旋转过程中,伸缩杆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避免机构干涉。
如图7所示,自动定位组件(5)包括:微型气缸座板(39)、微型气缸(35)、顶轴(36)、定位轴(37)、支撑轴(38)。
其中,微型气缸(35)、顶轴(36)和微型气缸座板(39)组成顶轴组件,在自动定位组件(5)的框架的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分别设置一个顶轴组件。在框架的长边设置两个定位轴(37),同时在短边设置一个定位轴(37)。在框架的两个长边之间设置两个支撑轴(38)。顶轴(36)的上端面和定位轴(37)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都高于框架和支撑轴(38)。
物料由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放置在所述支撑轴(38)上,然后由所述微型气缸(35)带动所述顶轴(36)把物料顶靠在所述定位轴(37)上,对物料进行精确自动定位。
由于气缸座板二(29)固定在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的台面上,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远离气缸座板二(29)的一侧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且转臂(33)连接旋转气缸(32)的圆形固定件的面积小于旋转气缸(32)顶面面积,因此,当转臂(33)放置物件在自动定位组件(5)上并离开后,不会有任何部件的部分区域在旋转时进入自动定位组件(5)的拍摄区域,这样就可以在避免部件之间互相碰撞的基础上,让开相机采图视场,保证拍摄的准确。
本申请的检测设备工作流程如下: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从对接设备上取得物料,然后把物料运送放置在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的皮带(23)的一端。所述皮带(23)把物料运送至另一端的限位块(22)处,并由导向条(21)调整方向。随后,由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的吸盘二(34)下降抓取,然后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转臂(33)带动旋转180°放置在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的支撑轴(38)上。由于吸盘二(34)的下端面在下降之前比导向条(21)的高度略高,在下降较小距离后就可以将物料吸附,并且再上升较短距离后(如物料的高度)就可以在转臂(33)的带动下进行向自动定位组件(5)的旋转,这样不但在旋转过程中不会受到辊子上料组件(3)中部件的干扰,也可以在升降很短的距离内,进行物料的取放,节省了时间。
由于自动定位组件(5)的顶轴(36)的上端面和定位轴(37)的上端面与导向条(21)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以在转臂(33)带动吸盘二(34)上的物料旋转到自动定位组件(5)上方时,也不会受到自动定位组件(5)的部件干扰。另外,由于旋转上料组件(4)的各个部件垂直设置且体积较小,并且辊子上料组件(3)、旋转上料组件(4)和自动定位组件(5)依次紧凑设置,所以旋转上料组件(4)上的转臂(33)只要转动较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物料的取放,同样节省了组件运行时间,提高的物料取放的效率。
随后,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对物料进行自动定位,然后进行视觉检测。检测完后的物料经由所述旋转下料组件(7)抓取起,旋转180°放置在所述辊子下料组件(8)上,然后经由所述辊子下料组件(8)运送至另一端,由所述设备下料组件(9)抓取,放置对接的设备上。由于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以支架为中心分别与旋转上料组件(4)、辊子上料组件(3)和设备上料组件(2)在台面上对称设置,且具有相同的部件结构,因此在物料通过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取放到对接的设备上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节省组件运行时间并提高效率。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当然不限于以上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理解这些变更和修改自然将落入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包括在一个单元中的多个功能可以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替选地,在以上实施例中由多个单元实现的多个功能可分别由分开的装置来实现。另外,以上功能之一可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无需说,这样的配置包括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理解本发明做出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基于本发明做出的改动,都应当认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含:机架组件(1)、设备上料组件(2)、辊子上料组件(3)、旋转上料组件(4)、自动定位组件(5)、视觉检测组件(6)、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设备下料组件(9);
所述机架组件(1)的台面上中部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架,所述旋转下料组件(7)、辊子下料组件(8)和设备下料组件(9)以支架为中心分别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辊子上料组件(3)和设备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
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气缸组件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的一侧面与辊子上料组件(3)的侧面紧凑放置,靠近自动定位组件(5)的一侧面与自动定位组件(5)的侧面紧凑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正下方固定设置有自动定位组件(5),旋转上料组件(4)设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和自动定位组件(5)的中间,支架的正上方设置有视觉检测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包括:轴承座(19)、导向条支座(20)、导向条(21)、限位块(22)、皮带(23)、传动轴一(24)、传动轴二(25)、联轴器(26)、电机座板(27)、电机(28);
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包括:气缸座板二(29)、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转臂(33)、吸盘二(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中的导向条(21)的上端面、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顶轴(36)和定位轴(37)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吸盘二(34)的下端面、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支撑轴(38)的上端面和气缸座板三(31)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比所述导向条(21)的上端面所处水平面略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靠近辊子上料组件(3)一侧,与所述旋转上料组件(4)分别布置在辊子上料组件(3)的两侧,所述设备上料组件(2)中的吸盘一(18)的下端面与旋转上料组件(4)中的吸盘二(34)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23)、传动轴一(24)和传动轴二(25)的上端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所述导向条(21)略高于上述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33)的一端连接旋转气缸(32)的上部,另一端连接吸盘二(34);升降气缸二(30)、气缸座板三(31)、旋转气缸(32)和气缸座板二(29)自下而上组成一个气缸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中的微型气缸(35)、顶轴(36)和微型气缸座板(39)组成顶轴组件,所述自动定位组件(5)框架的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分别设置一个顶轴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子上料组件(3)是一个中间过渡输送组件,使用的是用电机带动的辊子皮带输送。
CN201922429323.3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Active CN212173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323.3U CN21217375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9323.3U CN21217375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3750U true CN212173750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9323.3U Active CN212173750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3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370B (zh) 自动化设备的压力控制贴附机构
CN108557439B (zh) 平面物体筛选下料装置
CN107601028B (zh) 一种产品移载下线装置
CN110902383A (zh) 一种用于冰箱底板加工的板材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884923A (zh) 一种片料伺服送料机
CN108381141B (zh) 一种自动装配上下扣件设备
CN109968024B (zh) 多功能精密零部件组装设备
CN111038967A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视觉检测设备
CN109848056B (zh) 一种检测装置
CN109158876B (zh) 一种全自动直线式散热风扇组装设备
CN110223931A (zh) 一种pl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N212173750U (zh) 一种物料传送设备
CN113275878A (zh) 一种电梯智能终端装配设备
CN109031578B (zh) 一种用于光学镜头的自动组立装置
CN209919418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取件装置
CN210117000U (zh) 一种笔记本电池生产用自动搬运测试装置
CN107900247B (zh) 一种配合工业机器人工作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4726166B (zh) 潮流能发电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装配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4132751B (zh) tray盘用自动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
CN217263194U (zh) 一种用于板材激光切割加工的板材上料装置
CN113333515B (zh) 一种板材折弯加工方法
CN210709631U (zh) 移载机械手
CN114714662A (zh) 一种供料装置、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3135405A (zh) 一种带有自动检测规格的板材上料平台
CN210099394U (zh) 一种自动扣屏蔽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