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9354U -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9354U
CN212149354U CN202020676839.8U CN202020676839U CN212149354U CN 212149354 U CN212149354 U CN 212149354U CN 202020676839 U CN202020676839 U CN 202020676839U CN 212149354 U CN212149354 U CN 212149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storage hopper
wall
material storage
guid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68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吉庆
康轶蓉
陈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Manteruier Highway Materials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Manteruier Highway Materials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Manteruier Highway Materials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Manteruier Highway Materials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68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9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9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9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包括基座、出料槽、蓄料斗、放置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蓄料斗,且蓄料斗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导轴的一端与蓄料斗的内壁相铰接,并且导轴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主混合叶片,主混合叶片两侧的导轴外壁上皆安装有副混合叶片,所述蓄料斗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注料口的底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且蓄料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料槽,出料槽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并且出料槽内部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蓄料斗内部的水泥产生凝结的现象,提高了灌装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指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主要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中,而水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将其灌装至相应的罐体中,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灌装装置。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灌装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灌装装置不便于对水泥进行混合处理,导致水泥易产生凝结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2)现有的此类灌装装置不便于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难以根据灌装需求调节出料槽的开合大小,使用时十分不便;
(3)现有的此类灌装装置不便于对散发于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导致水泥灌装过程中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需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灌装装置不便于对水泥进行混合处理、不便于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以及不便于对散发于空气中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包括基座、出料槽、蓄料斗、放置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蓄料斗,且蓄料斗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导轴的一端与蓄料斗的内壁相铰接,并且导轴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主混合叶片,主混合叶片两侧的导轴外壁上皆安装有副混合叶片,所述蓄料斗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注料口的底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且蓄料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料槽,出料槽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并且出料槽内部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所述蓄料斗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与基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相邻支撑架之间的基座顶端安装有放置座,蓄料斗底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蓄料斗的一端与支撑架的内壁上相连接,所述出料槽一侧的支撑架内壁上固定有净化箱,且净化箱内部的底端设有输送室,并且输送室上方的净化箱内部设有净化室,所述净化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底端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蓄料斗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限流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密封环、球槽、旋柄以及球体,所述出料槽内部的一端设有球体,且球体位置处的出料槽外壁上安装有旋柄,旋柄的一端延伸至出料槽的内部并与球体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带动球体在出料槽的内部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球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球槽,且球体与出料槽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以便根据灌装需求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
优选的,所述蓄料斗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斗的内部并与导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导轴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净化室顶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定位框,且定位框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框的外部,并且相邻连接块之间的外壁上安装有净化网体,连接块的两端皆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定位框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框上方的净化室内壁上安装有震动器,震动器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含有粉尘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吸收罩,输送室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净化室的内部,抽风机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收罩的顶端相连通,以便将含有粉尘的气体吸收至净化室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不仅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蓄料斗内部的水泥产生凝结的现象,提高了灌装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通过设置有主混合叶片、副混合叶片、导轴、转轴以及电机,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控制电机,使其由转轴带动导轴旋转,进而由导轴带动主混合叶片与副混合叶片位于蓄料斗的内部进行转动,以便对蓄料斗内部的水泥进行混合处理,从而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蓄料斗内部的水泥产生凝结的现象;
(2)通过设置有密封环、球槽、旋柄以及球体,通过旋转旋柄,使其带动球体位于密封环内侧的出料槽内部进行旋转,进而使球槽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出料槽的开合大小则会发生变化,以便根据灌装需求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从而提高了灌装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3)通过设置有吸收罩、抽风机、净化室、排气口、净化网体、震动器、定位框、连接块以及复位弹簧,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控制抽风机,使其由吸收罩将粉尘等物质吸收至净化室的内部,此时操作控制面板控制震动器,因复位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得震动器带动连接块在定位框的内部上下震动,进而由连接块带动净化网体进行震动,使得净化网体对吸收至净化室内部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且确保了净化网体不会被粉尘所堵塞,净化完毕后的气体会由排气口排出,而粉尘则会因净化网体震动而下落至净化室的底部,从而降低了灌装装置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流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出料槽;3、限流结构;301、密封环;302、球槽;303、旋柄;304、球体;4、支撑杆;5、支撑架;6、蓄料斗;7、主混合叶片;8、注料口;9、副混合叶片;10、导轴;11、转轴;12、电机;13、排气口;14、净化室;15、抽风机;16、吸收罩;17、输送室;18、净化箱;19、放置座;20、净化网体;21、震动器;22、定位框;23、连接块;24、复位弹簧;25、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包括基座1、出料槽2、蓄料斗6、放置座19和控制面板25,基座1的上方设有蓄料斗6,且蓄料斗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10,导轴10的一端与蓄料斗6的内壁相铰接,蓄料斗6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12,该电机12的型号可为Y90S-2,电机12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远离电机12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并与导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导轴10进行旋转;
并且导轴10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主混合叶片7,主混合叶片7两侧的导轴10外壁上皆安装有副混合叶片9,蓄料斗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8,注料口8的底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且蓄料斗6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料槽2,出料槽2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并且出料槽2内部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3,限流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有密封环301、球槽302、旋柄303以及球体304,出料槽2内部的一端设有球体304,且球体304位置处的出料槽2外壁上安装有旋柄303,旋柄303的一端延伸至出料槽2的内部并与球体304的外壁固定连接,球体30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球槽302,且球体304与出料槽2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301;
通过旋转旋柄303,使其带动球体304位于密封环301内侧的出料槽2内部进行旋转,进而使球槽302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出料槽2的开合大小则会发生变化,以便根据灌装需求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提高灌装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蓄料斗6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底端与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相邻支撑架5之间的基座1顶端安装有放置座19,蓄料斗6底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蓄料斗6的一端与支撑架5的内壁上相连接,出料槽2一侧的支撑架5内壁上固定有净化箱18,净化箱18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吸收罩16,输送室17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抽风机15,该抽风机15的型号可为NB15-N86KNE,抽风机15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抽风机15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净化室14的内部,抽风机15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收罩16的顶端相连通,以便将含有粉尘的气体吸收至净化室14的内部;
且净化箱18内部的底端设有输送室17,并且输送室17上方的净化箱18内部设有净化室14,净化室14顶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定位框22,且定位框2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框22的外部,并且相邻连接块23之间的外壁上安装有净化网体20,连接块23的两端皆安装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远离连接块23的一端与定位框22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框22上方的净化室14内壁上安装有震动器21,该震动器21的型号可为WXZD-41M,震动器21的底端与连接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震动器21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25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以便对含有粉尘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箱1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的底端延伸至净化室14的内部,蓄料斗6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5,该控制面板25的型号可为GC-1。
工作原理:当灌装装置使用时,首先由注料口8将水泥注入至蓄料斗6的内部,再而将罐体放置于放置座19的内部,因重力因素,蓄料斗6内部的水泥则会经出料槽2落入至放置座19顶部的罐体内部,以便对水泥进行灌装处理,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控制电机12,使其由转轴11带动导轴10旋转,进而由导轴10带动主混合叶片7与副混合叶片9位于蓄料斗6的内部进行转动,以便对蓄料斗6内部的水泥进行混合处理,降低灌装装置使用时蓄料斗6内部的水泥产生凝结的现象,之后通过旋转旋柄303,使其带动球体304位于密封环301内侧的出料槽2内部进行旋转,进而使球槽302的角度发生变化,此时出料槽2的开合大小则会发生变化,以便根据灌装需求调节水泥的出料速率,提高灌装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最后通过操作控制面板25控制抽风机15,使其由吸收罩16将粉尘等物质吸收至净化室14的内部,此时操作控制面板25控制震动器21,因复位弹簧24具有良好的弹性作用,使得震动器21带动连接块23在定位框22的内部上下震动,进而由连接块23带动净化网体20进行震动,使得净化网体20对吸收至净化室14内部的粉尘进行净化处理,且确保了净化网体20不会被粉尘所堵塞,净化完毕后的气体会由排气口13排出,而粉尘则会因净化网体20震动而下落至净化室14的底部,降低灌装装置使用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完成灌装装置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包括基座(1)、出料槽(2)、蓄料斗(6)、放置座(19)和控制面板(2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蓄料斗(6),且蓄料斗(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导轴(10),导轴(10)的一端与蓄料斗(6)的内壁相铰接,并且导轴(10)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主混合叶片(7),主混合叶片(7)两侧的导轴(10)外壁上皆安装有副混合叶片(9),所述蓄料斗(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料口(8),注料口(8)的底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且蓄料斗(6)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出料槽(2),出料槽(2)的顶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并且出料槽(2)内部的一端设有限流结构(3),所述蓄料斗(6)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安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底端与基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相邻支撑架(5)之间的基座(1)顶端安装有放置座(19),蓄料斗(6)底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支撑杆(4),支撑杆(4)远离蓄料斗(6)的一端与支撑架(5)的内壁上相连接,所述出料槽(2)一侧的支撑架(5)内壁上固定有净化箱(18),且净化箱(18)内部的底端设有输送室(17),并且输送室(17)上方的净化箱(18)内部设有净化室(14),所述净化箱(18)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的底端延伸至净化室(14)的内部,蓄料斗(6)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有密封环(301)、球槽(302)、旋柄(303)以及球体(304),所述出料槽(2)内部的一端设有球体(304),且球体(304)位置处的出料槽(2)外壁上安装有旋柄(303),旋柄(303)的一端延伸至出料槽(2)的内部并与球体(30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30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球槽(302),且球体(304)与出料槽(2)的接触位置处皆设有密封环(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料斗(6)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1),转轴(11)远离电机(12)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斗(6)的内部并与导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14)顶部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定位框(22),且定位框(2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框(22)的外部,并且相邻连接块(23)之间的外壁上安装有净化网体(20),连接块(23)的两端皆安装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远离连接块(23)的一端与定位框(22)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框(22)上方的净化室(14)内壁上安装有震动器(21),震动器(21)的底端与连接块(23)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8)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吸收罩(16),输送室(17)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抽风机(15),抽风机(15)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净化室(14)的内部,抽风机(15)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吸收罩(16)的顶端相连通。
CN202020676839.8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Active CN212149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6839.8U CN2121493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6839.8U CN2121493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9354U true CN21214935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21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6839.8U Active CN21214935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93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8122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新沂市新南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固废资源颗粒存储系统
CN113021275A (zh) * 2021-03-19 2021-06-25 江苏弘丰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汽车发动机维修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8122A (zh) * 2021-02-05 2021-06-18 新沂市新南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固废资源颗粒存储系统
CN113021275A (zh) * 2021-03-19 2021-06-25 江苏弘丰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控制汽车发动机维修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49354U (zh) 一种水泥生产使用的灌装装置
CN208375585U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10356664A (zh) 一种水泥开袋装置
CN207463807U (zh) 土壤异位修复系统
CN107879650A (zh) 一种水泥一站式生产系统
CN111874276B (zh) 一种水泥粉无泄漏环保装袋装置
CN212383503U (zh) 一种环保型沥青混泥土搅拌装置
CN214649143U (zh) 一种无尘水泥散装机
CN213034941U (zh) 一种机械工程装备减震装置
CN208883711U (zh) 一种便于排屑的玻璃裁切机
CN214635391U (zh) 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脱酸系统中的干粉紧急喷射装置
CN212386767U (zh) 一种水泥加工用灌装设备
CN210189255U (zh) 一种高效铝合金棒材打磨装置
CN207439067U (zh) 一种再生集料沥水的收集回用装置
CN208325852U (zh) 一种活性炭粉末添加装置
CN213103703U (zh) 一种水泥加工中粉尘收集装置
CN210752970U (zh) 一种煤炭加工用磨碎装置
CN212093168U (zh) 一种能够调节筛选孔径的建材加工用筛料装置
CN21310749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称重配料系统
CN210339027U (zh) 一种混凝土粉料储料罐
CN205252738U (zh) 一种用于水泥仓顶的除尘装置
CN214650686U (zh) 一种混凝土加工用物料存储装置
CN213975504U (zh) 一种石灰石粉仓
CN218429123U (zh) 一种干粉砂浆用搅拌装置
CN21574996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环保型砂浆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