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2545U -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2545U
CN212132545U CN202020741938.XU CN202020741938U CN212132545U CN 212132545 U CN212132545 U CN 212132545U CN 202020741938 U CN202020741938 U CN 202020741938U CN 212132545 U CN212132545 U CN 212132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anel
heating mechanism
heat dissipation
mov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19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橙
聂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19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2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2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2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烹饪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包括灶台,灶台内腔设有线圈盘,线圈盘下方设有散热机构;灶台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微晶面板,微晶面板中心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对锅具温度进行监测的弹性测温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智能炒菜机温度控制精度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烹饪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餐饮业的成本尤其是厨师的成本占据了总成本中相当大的比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餐饮业品质和服务的进一步提升和壮大,同时由于厨师的体力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后容易患上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厨师职业病。为此,一款能够缩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出品速度,改善厨师工作环境,节约能源,味道一致的智能炒菜机可以有效的改善上述问题。
但现有智能炒菜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是加热功率不足,升温速率达不到要求;其二是温度控制时间和误差较大,导致智能炒菜机的控制模块火候把握不准,菜品质量下降;以上问题都会导致最后炒出的菜味道不佳,影响智能炒菜机的成菜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解决了现有智能炒菜机温度控制精度差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包括灶台,灶台内腔设有线圈盘,线圈盘下方设有散热机构;灶台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微晶面板,微晶面板中心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对锅具温度进行监测的弹性测温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炒菜机在烹饪过程时,将锅具放置于微晶面板之上,通电的线圈盘产生磁场,磁力线穿过锅具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具迅速发热。在此过程中,锅具会下压弹性测温组件,使得弹性测温组件与锅具底部贴合,使其与锅具充分接触,从而能够准确获取锅具温度并反馈给智能炒菜机的控制模块使其能够准确掌握烹饪火候,保证菜品质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弹性测温组件包括上活动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固定在线圈盘之上并和上活动支架之间通过弹簧活动连接;上活动支架上端设有伸出微晶面板的测温头,测温头内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下支架由安装板和导向柱构成,弹簧套在导向柱之上且弹簧下端抵住安装板;上活动支架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状,弹簧伸入上活动支架圆筒内且弹簧上端抵住上活动支架圆筒上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测温头外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微晶面板的通孔内侧面活动密封;密封垫圈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微晶面板下方且延伸部可在测温头伸出微晶面板时与微晶面板下端面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温度传感器为两个精度区间不同热敏电阻,两热敏电阻分别负责低温区间和高温区间的温度测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测温头顶部端帽为陶瓷片或铜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散热机构为散热风扇,灶台壳体底部散热风扇对应位置设有散热孔,灶台壳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灶台在微晶面板处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测温组件,使其能够在烹饪过程中贴紧锅具对锅具温度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准确获取锅具温度并反馈给智能炒菜机的控制模块使其能够准确掌握烹饪火候,保证菜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测温组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利用其测温头上设有的两热敏电阻分别负责低温区间和高温区间的温度测量,扩大了测温的精度范围,使智能炒菜机能够得到更加精准的温度反馈。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测温头外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垫圈,利用密封垫圈的密封性,可以避免灶台的水分渗入灶台内腔。且延伸部的作用可在锅具取走后,弹性测温组件升起后贴合微晶面板下端面,进一步增强弹性测温组件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灶台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性测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5为灶台仰视图。
图6为智能炒菜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灶台,2微晶面板,3弹性测温组件,301测温头,302端帽,303密封垫圈,304上活动支架,305下支架,306导向柱,307弹簧,308安装板,309延伸部,310温度传感器,4线圈盘,5散热机构,6支脚,7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
参见图1~6,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包括灶台1,灶台1内腔设有线圈盘4,线圈盘4下方设有散热机构5;灶台1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微晶面板2,微晶面板2中心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对锅具温度进行监测的弹性测温组件3。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炒菜机在烹饪过程时,将锅具放置于微晶面板2之上,电磁加热的基本原理是通电的线圈盘4产生磁场,磁力线穿过锅具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具迅速发热。在此过程中,锅具会下压弹性测温组件3,使得弹性测温组件3与锅具底部贴合,使其与锅具充分接触,从而能够准确获取锅具温度并反馈给智能炒菜机的控制模块使其能够准确掌握烹饪火候,保证菜品质量。
优选的,线圈盘4构成的电磁炉加热结构功率在5KW以上,这样使得智能炒菜机有足够的加热功率使升温速率达到烹饪要求,从而增强菜品口感。
进一步的,弹性测温组件3包括上活动支架304和下支架305,下支架305固定在线圈盘4之上并和上活动支架304之间通过弹簧307活动连接;上活动支架304上端设有伸出微晶面板2的测温头301,测温头301内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310。
当锅具放置在微晶面板2上时会下压测温头301,使上活动支架304下移并压缩弹簧307储能,此时测温头301与锅具底面贴合方便测温。当锅具从微晶面板2上拿开时,弹簧307释能使上活动支架304复位。
更进一步的,下支架305由安装板308和导向柱306构成,弹簧307套在导向柱306之上且弹簧307下端抵住安装板308;上活动支架304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状,弹簧307伸入上活动支架304圆筒内且弹簧307上端抵住上活动支架304圆筒上壁。导向柱306和上活动支架304的圆筒状结构与弹簧307之间可形成导向活动结构,从而使上活动支架304沿竖直方向活动,避免其偏移。
更进一步的,测温头301外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垫圈303,密封垫圈303与微晶面板2的通孔内侧面活动密封;密封垫圈303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09,延伸部309位于微晶面板2下方且延伸部309可在测温头301伸出微晶面板2时与微晶面板2下端面贴合。利用密封垫圈303的密封性,可以避免灶台1的水分渗入灶台1内腔。且延伸部309的作用可在锅具取走后,弹性测温组件3升起后贴合微晶面板2下端面,进一步增强弹性测温组件3的防水性能。
更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310为两个精度区间不同热敏电阻,两热敏电阻分别负责低温区间和高温区间的温度测量。对于热敏电阻来说,热敏电阻的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但其温度与阻值的关系并非线性的,而是如一个对数函数曲线一般,也就是说每种热敏电阻有自己的一段高精度区间和两头的低精度区间,如果只使用一个热敏电阻来做温度的全区间测量是不够准确的。所以采用两个在不同温度区间为高精度的热敏电阻进行组合,这样便可得到比较精准的温度反馈。
举例来说,其中一个热敏电阻高精度测温区间为200-500℃,另一热敏电阻高精度测温区间为500-800℃,两热敏电阻组合便可得到200-800℃的高精度测温区间,从而扩大了测温的精度范围,使得测温结果更加准确。依照此原理,热敏电阻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只要满足使其高精度测温区间覆盖加热机构的加热区间便可以。
更进一步的,测温头301顶部端帽302为陶瓷片或铜片。陶瓷片和铜片都是高导热率材料,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将锅具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310获得最接近的真实温度。
实施例2:
参见图1~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散热机构5为散热风扇,灶台1壳体底部散热风扇对应位置设有散热孔7,灶台1壳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脚6。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盘4与灶台1构成的电磁炉结构在工作时,由于元器件自身损耗的原因,电磁炉结构内部的各个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和线圈盘4都在发热,在加热过程中,与锅具接触的微晶面板2也会将锅具的一部分热量传导至灶台1内部。在这种工况下,灶台1内部将集聚大量的热,而导致灶台1内狭小的空间迅速升温。当灶台1内部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子元件的安全性就会因高温损坏,导致出现故障。因此通过设置散热风机,使灶台1内空气流动形成强制对流进行降温,以保证电磁炉能够连续、稳定地工作。同时,散热风扇排风的同时还可防止灰尘、油烟等进入灶台1内部,从而保持灶台1内部清洁。其中,支脚6的作用是将灶台1架起留出散热孔7与空气对流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灶台1在微晶面板2处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锅具在灶台1上放置时,锅具下端部分会嵌入凹槽内,从而增强锅具放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包括灶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1)内腔设有线圈盘(4),所述线圈盘(4)下方设有散热机构(5);所述灶台(1)上端面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微晶面板(2),所述微晶面板(2)中心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对锅具温度进行监测的弹性测温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测温组件(3)包括上活动支架(304)和下支架(305),所述下支架(305)固定在线圈盘(4)之上并和上活动支架(304)之间通过弹簧(307)活动连接;所述上活动支架(304)上端设有伸出微晶面板(2)的测温头(301),所述测温头(301)内设有用于测温的温度传感器(3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5)由安装板(308)和导向柱(306)构成,所述弹簧(307)套在导向柱(306)之上且弹簧(307)下端抵住安装板(308);所述上活动支架(304)为下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弹簧(307)伸入上活动支架圆筒内且弹簧(307)上端抵住上活动支架(304)圆筒上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头(301)外圈固定套设有密封垫圈(303),所述密封垫圈(303)与微晶面板(2)的通孔内侧面活动密封;所述密封垫圈(303)下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09),所述延伸部(309)位于微晶面板(2)下方且延伸部(309)可在测温头(301)伸出微晶面板(2)时与微晶面板(2)下端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10)为两个精度区间不同热敏电阻,两热敏电阻分别负责低温区间和高温区间的温度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头(301)顶部端帽(302)为陶瓷片或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为散热风扇,所述灶台(1)壳体底部与散热风扇对应位置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灶台(1)壳体底部四角设有支脚(6)。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1)在微晶面板(2)处设有用于放置锅具的凹槽。
CN202020741938.X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Active CN212132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938.XU CN212132545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1938.XU CN212132545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2545U true CN212132545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3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1938.XU Active CN212132545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25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917A (zh) * 2021-10-13 2022-03-11 禹芙蓉 一种接触式宽温域高精度高安全性炒菜机温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67917A (zh) * 2021-10-13 2022-03-11 禹芙蓉 一种接触式宽温域高精度高安全性炒菜机温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501U (ja) 電磁調理器
CN206119969U (zh) 一种多功能锅
KR20110007568U (ko) 전자식 바비큐 오븐
CN201207144Y (zh) 电加热炊具的压力与温度测控装置
CN206641728U (zh) 一种精准控温的电烹饪锅
CN101112291A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07569931U (zh) 一种电磁灶测温装置及电磁灶
CN103948308A (zh) 设置多感温探头的蒸煮锅具及一种蒸煮食物的方法
CN212132545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的加热机构
CN201375436Y (zh) 一种高精度温控、节油省电的电炸锅
CN103690054A (zh)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CN206522813U (zh) 一种电磁炉伸缩式温控器密封结构
CN201368498Y (zh) 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4427780U (zh) 用于电热锅的发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锅
CN204101208U (zh) 电锅温度侦测装置、电锅及温度侦测元件
CN207745029U (zh) 一种机械调温装置的电水壶
CN220751375U (zh) 测温装置和电磁灶
CN215112780U (zh) 烹饪器具
CN205006617U (zh) 一种炒蒸煮同时进行的节能防溢智能锅
CN218565507U (zh) 一种测温精确度高的电陶炉
CN219264369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双温检测烹饪器具
CN214949244U (zh) 一种具有锅具识别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6790253U (zh) 一种电加热灶具
CN117073855A (zh) 烹饪器具的温度传感器
CN219264376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智能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8

Address after: No. 1, 27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 99, Section 3, Hongxing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21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uiyou Brand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1, 1st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Chengnan Lingyu, 88 Zhengxi street, Huaya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No. 31, 1st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Chengnan Lingyu, No. 88 Zhengxi Street, Huayang Street, Tianfu New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21

Patentee after: Sichuan xiongmiao mast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 27th Floor, Unit 1, Building 1, No. 99, Section 3, Hongxing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21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Ruiyou Brand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