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5000U -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5000U
CN212125000U CN202020037321.XU CN202020037321U CN212125000U CN 212125000 U CN212125000 U CN 212125000U CN 202020037321 U CN202020037321 U CN 202020037321U CN 212125000 U CN212125000 U CN 212125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arm
hinge
vehic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73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新法
张琦
王松峰
詹勇勇
王乙茗
何涛
范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 Max H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T 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 Max H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 Max H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 Max Hangzhou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5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5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踏板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踏板座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包括第三主体和与第三主体相连的第三铰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安装座和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和与第一主体相连的间隔开的多个第一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相邻第一铰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与安装座和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与第二主体相连的间隔开的多个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相邻第二铰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提高了踏板支座的强度和寿命,运行平稳性高。

Description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背景技术
车用脚踏板通常设在车门(例如侧门和/或尾门)下面的底盘上供人们上下车用。车用脚踏板由驱动组件驱动并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驱动组件与车辆的底盘相连。驱动组件通常包括用于安装踏板的踏板座和用于驱动踏板座移动的臂组件,相关技术中,驱动组件存在踏板座强度低、易损坏,臂组件与踏板座的配合位置容易进入诸如泥沙的杂物,使得驱动组件的受力平衡性差,降低了平稳性,且臂组件和踏板座的磨损严重,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发明人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和研究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臂组件的每个臂通常包括彼此平行的成对的板或杆,成对的板或杆连接在踏板支座的两侧,这种形式的臂组件存在强度低,零件多,加工复杂的问题。另外,相关技术还提出了在踏板座上设置凹槽,臂组件中的臂的端部配合在所述凹槽内以与踏板座相连,然而,本发明人发现,由于踏板安装在踏板座上,人们踩着踏板上下车时,踏板座受力大,在踏板座上设置凹槽,降低了踏板座的强度,由此导致踏板座容易损坏,且驱动组件运行平稳性差。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强度高,寿命长,平稳性提高。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驱动组件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踏板座,所述踏板座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包括第三主体和与所述第三主体相连的第三铰接部;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一铰接部之间;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相邻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通过将踏板座的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相邻第一铰接部之间,且该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相邻第二铰接部之间,无需在踏板座上开设凹槽,提高了踏板座的强度和寿命,提高了驱动组件运行的平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包括踏板;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所述踏板安装在所述踏板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踏板和所述踏板座中的一个相连;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脚踏板处于伸出位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脚踏板处于缩回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脚踏板安装在两个驱动组件的踏板座上,且脚踏板处于伸出位置。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脚踏板安装在两个驱动组件的踏板座上,且脚踏板处于缩回位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踏板座处于伸出位置。
图6是图5所示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驱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示意出了减震块的位置。
图8是图5所示驱动组件的第二臂和减震块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踏板座处于伸出位置。
图10是9所示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驱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示意出了减震块。
图12是图9所示驱动组件的第二臂和减震块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的透视示意图,其中踏板座处于伸出位置。
图14是13所示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驱动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示意出了减震块的位置。
图16是图13所示驱动组件的第二臂和减震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驱动组件100,安装座1,支座槽101,第一孔102,第二孔103,
臂组件2,第一臂21,第一臂的第一端211,第一臂的第二端212,第一接合槽213,第一凸耳214,第一耳孔215,第一臂孔216,耳板217,第二臂22,第三孔220,第二臂的第一端221,第二臂的第二端222,第二接合槽223,第二凸耳224,第二耳孔225,第二臂孔226,安装孔227,第五铰接部228,槽孔229,第三臂23,第三臂的第一端231,第三臂的第二端232,第三接合槽233,第三凸耳234,第三耳孔235,第三臂孔236,第四臂24,第四臂的第一端241,第四臂的第二端242,第四臂孔243,第五臂孔245,
踏板座3,第三主体30,楔形斜面301,第三铰接部31,第三铰接部的自由端311,第三铰接部的中间部位312,第一销孔313,第二销孔314,
减震块4,第一连接轴5,第二连接轴6,第一衬套7,第二衬套8,第三销轴9,第四销轴10,第三衬套11,第四衬套12,轨迹控制轴(第三连接轴)13,第五衬套14,轨迹控制板15,滑槽151,第六销轴16,第六衬套17,第七衬套18,
踏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特别指明。
下面参考附图1-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和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包括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和踏板20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踏板也称为脚踏板,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也称为伸缩装置。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与踏板200相连,以驱动踏板20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图1和图3示出了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伸展开以使踏板200处于伸出位置,图2和图4示出了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收缩以使踏板200处于缩回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也称为车用踏板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个踏板20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驱动。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驱动一个踏板200,两个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沿踏板200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其中,图3示出了两个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同步伸展开以使踏板200处于伸出位置,图4示出了两个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同步收缩以使踏板200处于缩回位置。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可以由驱动件驱动以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带动踏板200移动,驱动件例如为电机。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
如图5-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包括臂组件2和踏板200安装在其上的踏板座3。踏板座3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三铰接部31。臂组件2与踏板座3相连,以驱动踏板座3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臂组件2包括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第一臂21具有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与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具有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与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至少一个臂的第二端跨骑在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上。换言之,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和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之一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上,可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和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均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上。换言之,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一个构成第一连接部,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另一个构成第二连接部。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跨骑”是指类似于人们骑马一样,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的第二端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上。换言之,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的第二端具有两个腿,其中一个支腿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侧,另一个支腿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侧,以将第三铰接部31一部分夹在两个支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至少一个臂的第二端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凸耳,两个凸耳分别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第三铰接部31与凸耳可枢转地相连,从而实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至少一个臂的第二端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上。
如图5、图10和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具有两个第一凸耳214,两个第一凸耳214之间形成第一接合槽213,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部分配合在第一接合槽213内。换言之,两个第一凸耳214分别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第三铰接部31与两个第一凸耳214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具有两个第二凸耳224,两个第二凸耳224之间形成第二接合槽223,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部分配合在第二接合槽223内,即,两个第二凸耳224分别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第三铰接部31与两个第二凸耳224可枢转地相连。
换言之,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和与第一主体相连的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铰接部,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相邻第一铰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与第二主体相连的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二铰接部,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相邻第二铰接部之间。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臂21构成第二连接部,第一凸耳214构成第二铰接部,且第二铰接部为两个,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第二铰接部之间,第一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构成第一连接部,第二凸耳224形成第一铰接部,且第一铰接部具有两个,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第一铰接部之间。安装座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1和踏板座3构造为连杆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通过将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相邻第一铰接部之间,且该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相邻第二铰接部之间,无需在踏板座3上开设凹槽,提高了踏板座3的强度和寿命,提高了驱动组件运行的平稳性。换言之,通过使臂组件2的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跨骑在踏板座3的第三铰接部31上,踏板座3上无需设置与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配合的凹槽,提高了受力大的踏板座3的强度,提高了伸缩装置运行的平稳性。
而且,通过使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上,相比于在踏板座3上设置配合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的凹槽的方案相比,第一臂21和/或第二臂22的宽度可以设计的更宽,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与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第一部分)31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第二部分)312可枢转地相连。这里,需要理解的是,第三铰接部31从踏板座3的基体上向外延伸,第三铰接部31具有连接该基体的连接端和远离该基体的自由端311,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312介于连接端和自由端31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铰接部31具有第一销孔313,第一凸耳214具有第一耳孔215,第三铰接部31通过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一销孔313和第一耳孔215内的第一销轴5与第一凸耳214可枢转地相连。第三铰接部31具有第二销孔314,第二凸耳224具有第二耳孔225,第三铰接部31通过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二销孔314和第二耳孔225内的第二销轴6与第二凸耳224可枢转地相连。
第一销轴5与第一耳孔215可以过盈配合,即紧配合,第二销轴6与第二耳孔225可以过盈配合,防止诸如泥沙的杂物进入第一臂21和踏板座3之间以及第二臂22和踏板座3之间,减少了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踏板座3的磨损,提高了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运行的平稳性。换言之,第一销轴5相对于第一凸耳214不转动,相对于第一销孔313转动。
具体地,两个第一凸耳214上均具有第一耳孔215,第一耳孔215贯穿第一凸耳214,第一销孔313贯穿第三铰接部31。第一销轴5可依次穿过一个第一耳孔215、第一销孔313和另一个第一耳孔215以实现第三铰接部31和第一凸耳215可枢转地连接。同样地,两个第二凸耳224上均具有第二耳孔225,第二销轴6可依次穿过一个第二耳孔225、第二销孔314和另一个第二耳孔225以实现第三铰接部31和第二凸耳225可枢转地连接。有利地,第一销轴5的两端紧配合在第一耳孔215内,第二销轴6的两端紧配合在第二耳孔225内。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衬套7和第二衬套8,第一衬套7紧配合在第一销孔313内,第一销轴5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一衬套7内。第二衬套8紧配合在第二销孔314内,第二销轴6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二衬套8内。换言之,第一衬套7相对于第一销孔313不转动,第一销轴5相对于第一凸耳214不转动,第二衬套8相对于第二销孔314不转动,第二销轴6相对于第二凸耳224不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衬套7和第二衬套8,能够避免泥沙等进入第一耳孔215和第一销孔313内以及第二耳孔225和第二销孔314内,减小第一销轴5与第三铰接部31之间的摩擦以及第二销轴6与第三铰接部31之间的摩擦,提高伸缩装置运行的平稳性,而且可以减小第三铰接部31的磨损,在第一衬套7和第一销轴5以及第二衬套8和第二销轴6磨损后可以方便更换,成本低。
进一步地,第一衬套7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衬套7紧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衬套7紧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二端。第二衬套8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衬套8紧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二衬套8紧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二端。
更进一步地,每个第一衬套7包括第一筒体71和设在第一筒体71的一端的第一凸缘72,其中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筒体71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一端,该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凸缘7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侧面上,另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筒体71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二端,该另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凸缘7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侧面上。由此通过将第一衬套7置于第一凸耳214和第三铰接部31之间且紧贴第三铰接部31,能够进一步防止泥沙进入。
每个第二衬套8包括第二筒体81和设在第二筒体81的一端的第二凸缘82,其中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筒体81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一端,该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凸缘8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侧面上,另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筒体81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二端,该另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凸缘8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侧面上。由此通过将第二衬套8置于第二凸耳224和第三铰接部31之间且紧贴第三铰接部31,能够进一步防止泥沙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图10-12和图14-16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为减震块4,减震块4设在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一个臂上,其中在缩回位置,减震块4与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中的另一个臂接触。减震块4可以采用橡胶等材料制成,通过在第一臂21或第二臂22上设置减震块4,能够在臂组件2移动到缩回状态时避免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直接接触,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降低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的磨损以及提高伸缩装置运行的平稳性。
换言之,减震块4设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踏板座3位于缩回位置时,减震块4抵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
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为两个,两个第一铰接部上均设有减震块,第二铰接部为两个,两个第二铰接部与两个第一铰接部相对,且在踏板座3位于缩回位置时,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一个第一铰接部和与该第一铰接部相对的第二铰接部之间,另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另一个第一铰接部和与该第一铰接部相对的第二铰接部之间。
具体地,减震块4设在第二臂22上的安装孔227内,减震块4的外端面凸出第二臂22的外表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座1,其中安装座1也称为安装座1。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一臂21的上端与安装座1直接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安装座1直接可枢转地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安装座1,可以方便地将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安装到车辆上。可选地,也可以通过将臂组件2直接连接到车辆的底盘上将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安装到车辆上。
换言之,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的第一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两个第一铰接部设在第一主体的另一端,两个第一铰接部设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且第三铰接部31和两个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连接轴5连接。
第二连接部的第二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两个第二铰接部设在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两个第二铰接部设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且第三铰接部31和两个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二连接轴6连接。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进一步地,安装座1具有第一孔102,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第一臂孔216,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通过配合在第一孔102和第一臂孔216内的第三销轴9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安装座1还具有第二孔103,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具有第二臂孔226,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通过配合在第二孔103和第二臂孔226内的第四销轴10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衬套11和第四衬套12,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内,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第四衬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内,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衬套11和第四衬套12,能够减小泥沙进入,减小对安装座1的磨损,第三衬套11和第四衬套12磨损后,方便更换,成本低。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三衬套11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二端。第四衬套12为两个,其中一个第四衬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四衬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二端。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12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座1,臂组件2还包括第三臂23,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与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换言之,如图10所示,第三臂23的上端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下端与第二臂22的上端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下端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312,第一臂21的上端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臂21的下端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轨迹控制板15和轨迹控制轴13,轨迹控制板15安装在第一臂21上且具有滑槽151。轨迹控制轴13安装在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中的至少一个上,轨迹控制轴13的一端可移动地配合在滑槽151内。
如图10所示,轨迹控制板15具有两个,两个轨迹控制板15均沿第一臂21的延伸方向延伸、彼此相对且间隔开,其中一个轨迹控制板15设在第一臂21的第一侧面,另一个轨迹控制板15设在第一臂21的第二侧面。
滑槽151贯穿轨迹控制板15且沿第一臂21的延伸方向延伸,一个轨迹控制板15上的滑槽151与另一个轨迹控制板15上的滑槽151彼此相对。轨迹控制轴13的一端可穿过一个滑槽151伸入另一个滑槽151内。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和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中的一个具有第三接合槽233,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和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中的另一个配合在第三接合槽233内。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具有两个第三凸耳234,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形成第三接合槽233,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具有第五铰接部228,第五铰接部228配合在第三接合槽233内。
更进一步地,第三凸耳234具有第三耳孔235,第五铰接部228具有第二臂孔226,第二臂22通过配合在第二臂孔226和第三耳孔235内的第三连接轴13与第三臂23可枢转地相连。具体地,如图9-10所示,第三耳孔235贯穿第三凸耳234,第二臂孔226贯穿第五铰接部228,第三连接轴13依次穿过一个第三耳孔235、第二臂孔226和另一个第三耳孔235以实现第三臂23和第二臂22可枢转地连接。
第三连接轴13和轨迹控制轴13可以为同一个轴,该轴的一端依次伸入两个彼此间隔开的滑槽151内,该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三耳孔235和第二臂孔226以可枢转地连接第三臂23和第二臂22。
如图10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五衬套14,第五衬套14紧配合在第二臂孔226内,第三连接轴13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五衬套14内。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进一步地,安装座1具有第一孔102,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第一臂孔216,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通过配合在第一孔102和第一臂孔216内的第三销轴9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安装座1还具有第二孔103,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具有第三臂孔236,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通过配合在第二孔103和第三臂孔236内的第四销轴10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衬套11和第四衬套12,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内,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第四衬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内,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16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座1,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臂组件2还包括第三臂23和第四臂24,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与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可枢转地相连,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与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和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可枢转地相连,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与第二臂22可枢转地相连。
换言之,如图14所示,第三臂23的上端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下端与第一臂21的上端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臂21的下端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312,第二臂22的上端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下端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第四臂24的上端与第一臂21的上端和第三臂23的下端可枢转地相连,第四臂24的下端与第二臂22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二臂22的中间部位设有槽孔229,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配合在槽孔229内。具体地,如图14所示,槽孔229沿第二臂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槽孔229位于第二臂22的大体中间部位,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伸入槽孔229内且与第二臂22可枢转地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4、16所示,第二臂22具有第三孔220,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具有第四下臂孔244,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通过配合在第四下臂孔244和第三孔220内的第六销轴16与第二臂22可枢转地相连。
更进一步地,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六衬套17,第六衬套17紧配合在第四下臂孔224内,第六销轴16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六衬套17内。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耳板217,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三凸耳234,耳板217配合在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配合在两个耳板217之间。
换言之,如图14所示,第一臂21的上端具有两个耳板217,两个耳板217彼此相对且间隔开,第三臂23的下端具有两个第三凸耳234,两个第三凸耳234彼此相对且间隔开,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形成第三接合槽233,两个凸耳217伸入第三接合槽233内,且第四臂24的上端伸入两个耳板217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耳板217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的距离,两个耳板217配合在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第四臂24的上端配合在两个耳板217之间。
进一步地,耳板217具有第一臂孔216,第三凸耳234具有第三耳孔235,第四臂24的上端具有第四上臂孔243,第四臂24通过配合在第一臂孔216、第三耳孔235和第四上臂孔243内的第三连接轴13与第一臂21和第三臂23可枢转地相连。
更进一步地,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五衬套14和第七衬套18,第五衬套14紧配合在第三耳孔235内,第七衬套18紧配合在第四上臂孔243内,第三连接轴13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五衬套14和第七衬套18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臂21、第三臂23和第四臂24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例如在另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耳板217,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三凸耳234,两个第三凸耳234配合在两个耳板217之间,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配合在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臂21、第三臂23和第四臂24的连接除了采用图14所示的方式外,还可以设置成两个耳板217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三凸耳234配合在两个耳板217之间,第四臂24的上端配合在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进一步地,安装座1具有第一孔102,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具有第三臂孔216,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通过配合在第一孔102和第三臂孔236内的第三销轴9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安装座1还具有第二孔103,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具有第二臂孔226,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通过配合在第二孔103和第二臂孔226内的第四销轴10与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三衬套11和第四衬套12,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内,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第四衬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内,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第三衬套11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三衬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二端。第四衬套12为两个,其中一个第四衬套12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四衬套12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二端。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与车辆的车身底面(底盘)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车身底面可枢转地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装置2不包括安装座1,臂组件2与车辆的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如图5-8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与车辆的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对应于图9-12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与车辆的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与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对应于图13-16所示的实施例,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与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与车辆的车身底面直接可枢转地相连。
下面参考附图5-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的伸缩装置。
如图5-8所示,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包括安装支座(安装座)1、臂组件2、踏板支座(踏板座)3、两个缓冲件(减震块)4、第一销轴(第一连接轴)5、第二销轴(第二连接轴)6、两个第一轴套7、两个第二轴套8、第三销轴9、第四销轴10、两个第三轴套11和两个第四轴套12。
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一孔102和第二孔102,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二端,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二端,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
踏板座3包括第三主体和连接部(第三铰接部)31,连接部(第三铰接部)31设在第三主体上,具体地,第三主体具有楔形斜面,连接部(第三铰接部)31设在楔形斜面上,连接部(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具有第一销孔313,第三铰接部31(第三铰接部)的中间部位312具有第二销孔314。
一个第一轴套7紧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一衬套7紧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二端,第一销轴5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一轴套7内,其中第一销轴5也称为第一连接轴5。第一轴套7包括第一筒体71和设在第一筒体71的一端的第一凸缘72,其中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筒体71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一端,该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凸缘7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侧面上,另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筒体71配合在第一销孔313的第二端,该另一个第一衬套7的第一凸缘7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侧面上。
一个第二衬套8紧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二衬套8紧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二端。第二销轴6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二轴套8内,其中第二销轴6也称为第二连接轴6。第二衬套8包括第二筒体81和设在第二筒体81的一端的第二凸缘82,其中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筒体81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一端,该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凸缘8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一侧面上,另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筒体81配合在第二销孔314的第二端,该另一个第二衬套8的第二凸缘82紧贴在第三铰接部31的第二侧面上。其中第一衬套7和第二衬套8均也被称为套筒。
臂组件2包括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第一臂孔216,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第三销轴9配合在第一臂孔216和第一孔102内以将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和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臂21构成第二连接部且为第二连杆,第二臂22构成第一连接部且为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踏板座3可转动地相连,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踏板座3可转动地相连。
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凸耳214,第一凸耳214也称为第二铰接部214,即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与第二主体相连的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二铰接部214。两个第一凸耳214之间形成第一接合槽213,两个第一凸耳214分别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的两侧,以通过第一凸耳214和第一接合槽213将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上,两个第一凸耳214上均具有第一耳孔215。第一销轴5配合在第一销孔313和第一耳孔215内以将第一臂21的第二端212与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3可枢转地相连,且第一销轴5与第一耳孔215为过盈配合。
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具有第二臂孔226,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第四销轴10配合在第二臂孔226和第二孔103内以将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和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凸耳224,第二凸耳224也称为第一铰接部224,即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和与第一主体相连的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铰接部224。两个第二凸耳224之间形成第二接合槽223,两个第二凸耳224分别位于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312的两侧,以通过第二凸耳224和第二接合槽223将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跨骑在第三铰接部31中间部位312上,两个第二凸耳224上均具有第二耳孔225。第二销轴6配合在第二销孔314和第二耳孔225内以将第二臂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三铰接部31的中间部位312可枢转地相连,且第二销轴6与第二耳孔225为过盈配合。
每个第二凸耳224的邻近第一臂21的表面设有一个安装孔227,两个减震块4分别设在两个安装孔227内,且减震块4的外端面凸出于第二凸耳224的邻近第一臂21的表面。
换言之,如图5-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即伸缩装置)包括:安装座1、踏板座3、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踏板座3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
踏板座3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三铰接部31,第三铰接部31设在第三主体上,具体地,第三主体具有楔形斜面,第三铰接部31设在楔形斜面上,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具有第一销孔313,第三铰接部的中间部位312具有第二销孔314。
第一臂21构成第二连接部且为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包括第二主体和两个第二铰接部214,第二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两个第二铰接部214与第二主体的另一端相连且彼此间隔开,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第二铰接部214之间。换言之,两个第二铰接部214设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且第三铰接部31和两个第二铰接部214通过第二连接轴6可转动地连接。
第三铰接部31被包裹于两个第二铰接部214之间,可以避免泥沙等的混入,避免了因泥沙而导致的铰接部磨损、异响等,提高了驱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第二臂22构成第一连接部且为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包括第一主体和两个第一铰接部224,第一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两个第一铰接部224与第一主体的另一端相连且彼此间隔开,两个第二铰接部214与两个第一铰接部224相对布置。第三铰接部31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第一铰接部224之间。换言之,两个第一铰接部224设在第三铰接部31的两侧,且第三铰接部31和两个第一铰接部224通过第一连接轴5连接。
第三铰接部31被包裹于两个第一铰接部224之间,可以避免泥沙等的混入,避免了因泥沙而导致的铰接部磨损、异响等,提高了驱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两个第一铰接部224的邻近第二铰接部214的表面上均设有减震块4,且一个第一铰接部224上设有一个减震块4。踏板座3位于缩回位置时,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设有该减震块4的第一铰接部224和与该第一铰接部224相对应的第二铰接部214之间。另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设有该减震块4的第一铰接部224和与该第一铰接部224相对应的第二铰接部214之间。
减震块4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发生直接碰撞,避免了因碰撞发生的震动、损坏等,驱动组件100运行稳定,延长了驱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第一连接轴5与第一铰接部224之间具有套筒,套筒分别与第一连接轴5和第一铰接部2过盈配合。第二连接轴6与第二铰接部214之间具有套筒,套筒起到保护连接轴和铰接部的作用,另外,过盈配合可以避免泥沙从外侧通过套筒与铰接部、连接轴的间隙卡入,减少了磨损,可以提高驱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该驱动组件100形成连杆机构,第三铰接部31夹设于多个第一铰接部224和多个第二铰接部214之间,该驱动组件100的结构简单,强度较高,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长。
下面参考附图9-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
如图9-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臂组件2、踏板座3、两个减震块4、第一连接轴5、第二连接轴6、两个第一轴套7、两个第二轴套8、第三销轴9、第四销轴10、两个第三轴套11和两个第四轴套12、第三连接轴(轨迹控制轴)13、第五衬套14和两个轨迹控制板15。
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一孔102和第二孔102,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二端,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二端,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
臂组件2包括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第一臂2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有一个轨迹控制板15,两个轨迹控制侧板15彼此相对且间隔开,轨迹控制板15上具有贯穿轨迹控制板15的滑槽151,且滑槽151沿第一臂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滑槽151彼此相对。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臂21构成第二连接部,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构成第一连接部,第二臂22也称为第四连杆,第三臂23也称为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相连,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踏板座3可转动地相连。
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具有第三臂孔236,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配合在支座槽101内,且第四销轴10配合在第三臂孔236和第二孔103内以将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和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
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三凸耳234,第三凸耳234也称为第四铰接部234,即第三连杆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四铰接部234。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形成第三接合槽233,每个第三凸耳234上具有第三耳孔235。
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具有第五铰接部228。第五铰接部228具有第二臂孔226,第五衬套14配合在第二臂孔226内,第三连接轴13的一端配合在第五衬套14和第三耳孔235内以将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和第二臂22的第一端221可枢转地相连。第三连接轴13的另一端配合在两个滑槽151内且可沿滑槽15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换言之,如图9-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踏板座3、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踏板座3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踏板座3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三铰接部31,第三铰接部31设在第三主体上,具体地,第三主体具有楔形斜面,第三铰接部31设在楔形斜面上,第三铰接部31的自由端311具有第一销孔313,第三铰接部的中间部位312具有第二销孔314。
第一臂21构成第二连接部,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构成第一连接部,第二臂22也称为第四连杆,第三臂23也称为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四铰接部234,第四连杆的一端包括第五铰接部228,第五铰接部228设在两个第四铰接部234之间,且第五铰接部228与两个第四铰接部234通过第三连接轴13可转动地相连。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铰接部224,第三铰接部31位于两个第一铰接部224之间,且第三铰接部31与两个第一铰接部224可转动地相连。
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二铰接部214,第二主体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部214相连,第三铰接部31位于两个第二铰接部214之间,且第三铰接部31与两个第二铰接部214可转动地相连。
第三连接轴13的两端伸出两个第四铰接部234以形成或连接支撑部。第三连接轴13伸出第四铰接部234的两端,这样,第三连接轴13的伸出第四铰接部234两端的部分可以作为滑块,滑块与第二连接部上的滑槽151配合,滑块沿滑槽151运动,这种结构简单,方便了组装。第四连杆的两个第一铰接部224的邻近第一臂的表面具有减震块4,且一个第一铰接部224上设有一个减震块4。踏板座3位于缩回位置时,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设有该减震块4的第一铰接部224和与该第一铰接部224相对应的第二铰接部214之间。另一个减震块4抵接于设有该减震块4的第一铰接部224和与该第一铰接部224相对应的第二铰接部214之间。
减震块4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第四连杆和第一臂21发生直接碰撞,避免了因碰撞发生的震动、损坏等,驱动组件100运行稳定,延长了驱动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附图13-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
如图13-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臂组件2、踏板座3、两个减震块4、第一连接轴5、二连接轴6、两个第一轴套7、两个第二轴套8、第三销轴9、第四销轴10、两个第三轴套11和两个第四轴套12、第三连接轴13、两个第五衬套14、第六销轴16、第六衬套17和第八衬套18。
安装座1具有支座槽101、第一孔102和第二孔102,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一端,另一个第三轴套11紧配合在第一孔102的第二端,第三销轴9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三衬套11内。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一端,另一个第四轴套12紧配合在第二孔103的第二端,第四销轴10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四衬套12内。
臂组件2包括第一臂21、第二臂22、第三臂23和第四臂24,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具有第三臂孔236,第四销轴9配合在第三臂孔236和第一孔102内以将第三臂23的第一端231和安装座1可枢转地相连。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臂22构成第二连接部,第一臂21和第三臂23构成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臂21也称为第四连杆,第三臂23也称为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1可转动地相连,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相连,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踏板座3可转动地相连。
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三凸耳234,第三凸耳234也称为第四铰接部234,即第三连杆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第四铰接部234。每个第三凸耳234上具有第三耳孔235,两个第三凸耳234之间形成第三接合槽233,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耳板217,每个耳板217上具有第一臂孔216,两个耳板217配合在第三接合槽233内。
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配合在两个耳板217之间,且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具有第四上臂孔243,第四臂24也称为第五连杆24。第五销轴15配合在第三耳孔235和第一臂孔216和第四上臂孔243以将第四臂24的第一端241与第一臂21的第一端211和第三臂23的第二端232可枢转地相连。
每个第三耳孔235内配合一个第五衬套14,第五衬套14也称为套筒,第四上臂孔243内配合一个第七衬套18,第五销轴15可旋转地配合在第五衬套4和第七衬套18内。
第二臂22的大体中间部位具有槽孔229,槽孔229贯穿第二臂22的壁厚且沿第二臂2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配合在槽孔229内。
第二臂22还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第三孔220,第三孔220与槽孔229连通。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具有第四下臂孔244,第四下臂孔244内配合有第六衬套17,第六销轴16可旋转地配合在第六衬套17内,第六销轴16配合在第四下臂孔244和第三孔22内以将第四臂24的第二端242和第二臂22可枢转地相连。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踏板座,所述踏板座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包括第三主体和与所述第三主体相连的第三铰接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主体和与所述第一主体相连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一铰接部之间;以及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主体和与所述第二主体相连的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相邻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一铰接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设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端,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设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铰接部和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铰接部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设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另一端,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设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铰接部和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块,所述减震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踏板座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减震块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上均设有所述减震块,所述第二铰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铰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部相对,且所述踏板座位于所述缩回位置时,两个所述减震块对应地抵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具有楔形斜面,所述第三铰接部设在所述楔形斜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踏板座的第二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相连;
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踏板座可转动地相连;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铰接处,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滑块,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铰接处,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布置的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连杆包括第五铰接部,两个所述第四铰接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五铰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五铰接部和两个所述第四铰接部通过第三连接轴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出两个所述第四铰接部以形成或连接所述支撑部。
13.一种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所述踏板安装在所述踏板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踏板和所述踏板座中的一个相连;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驱动组件沿所述踏板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具有多个,每个所述驱动组件独立地由一个所述驱动件驱动。
CN202020037321.XU 2018-07-20 2019-04-16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Active CN2121250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05743 2018-07-20
CN2018211619574 2018-07-20
CN2018108057434 2018-07-20
CN201821161957 2018-07-20
CN2019202297881 2019-02-22
CN201920229788 2019-02-22
CN2019101328656 2019-02-22
CN201910132865 2019-02-22
CN201920517260.4U CN210680567U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7260.4U Division CN210680567U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5000U true CN212125000U (zh) 2020-12-11

Family

ID=6763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7260.4U Active CN210680567U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N201910304218.9A Active CN110154906B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N202020037321.XU Active CN212125000U (zh) 2018-07-20 2019-04-16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7260.4U Active CN210680567U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N201910304218.9A Active CN110154906B (zh) 2018-07-20 2019-04-16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06805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967A (zh) * 2021-09-17 2021-12-14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踏板安装机构和机动设备
US20230088553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mounting mechanism and motorized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80567U (zh) * 2018-07-20 2020-06-05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N114475439A (zh) * 2022-01-11 2022-05-13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撞功能的电动踏杠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WO2023133958A1 (zh) * 2022-01-11 2023-07-20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踏杠装置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6907A (zh) * 2010-07-28 2012-04-18 杭州天铭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车用脚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IN2015KN00413A (zh) * 2012-08-28 2015-07-17 Volvo Constr Equip Ab
CN105034963A (zh) * 2015-08-04 2015-11-11 杭州天铭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车用脚踏板装置及其伸缩机构
CN207617613U (zh) * 2017-10-10 2018-07-17 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汽车电动踏板
CN107972589A (zh) * 2017-12-14 2018-05-01 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踏板限位结构
CN210680567U (zh) * 2018-07-20 2020-06-05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7967A (zh) * 2021-09-17 2021-12-14 杭州天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踏板安装机构和机动设备
US20230088553A1 (en) * 2021-09-17 2023-03-23 T-Max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Step mounting mechanism and motorized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4906A (zh) 2019-08-23
CN210680567U (zh) 2020-06-05
CN11015490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25000U (zh) 用于车用踏板的驱动组件和用于车辆的脚踏组件
US20220194299A1 (en) Vehicle running board apparatus and retractable device thereof
US20230202396A1 (en) Vehicle, running board assembly and drive assembly for running board
CA2503522C (en) Shackle assembly
US6041476A (en) Inverted block and tackle window balance
US7021641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for wheelchair
US5997109A (en) Undercarriage assembly for a belted work machine
JP4368403B2 (ja) プルショックトラック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CN109268460B (zh) 一种刚性链条推拉执行机构
CN103158467A (zh) 用于机动车的、带有刚性地连接的弹性连接体的板簧
ITUA20163542A1 (it) Sospensione indipendente per veicoli, in particolare una sospensione per una ruota sterzante di veicoli
CN109562799B (zh) 用于作业车辆的履带系统
US20090050381A1 (en) Power wheelchair
CN115320475B (zh) 一种同时具有减震缓冲和越障功能的工业送货机器人
US20200122791A1 (en) Track kit
CN211075683U (zh) 可升降拖车
KR101972821B1 (ko) 자전거용 마찰 구동장치
US6688413B2 (en) Bearing system for a first vehicle part, in particular designed as a driver's cab of a truck, on a second vehicle part, in particular designed as a vehicle frame
CN111661183B (zh) 三角履带轮和工程车辆
CN219707151U (zh) 一种驾驶室后限位支架机构
EP3870500B1 (en) Track kit
CN215826423U (zh) 摆臂、前悬置总成及汽车
CN216508824U (zh) 一种踏板车铰链式摇臂柔性连接结构
CN208306296U (zh) 一种左前下摆臂总成
CN112078688A (zh) 车辆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