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4839U -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 Google Patents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4839U
CN212124839U CN202020776739.2U CN202020776739U CN212124839U CN 212124839 U CN212124839 U CN 212124839U CN 202020776739 U CN202020776739 U CN 202020776739U CN 212124839 U CN212124839 U CN 212124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clip
protrusion
welding
radiator
inser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67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程
王合明
沈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ns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67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4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4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48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位置处,具有多个插入端子,该多个插入端子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板厚方向延伸,在所述插入端子的靠近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突起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自身焊接性。

Description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背景技术
以往的车用散热器中,通常在相邻的两扁管中插入一加固夹,加固夹一般设置在车用散热器的扁管的热应变较大的位置。图11为现有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B部放大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安装加固夹6时,将加固夹6的两侧的插入端子7如箭头所示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扁管4中,所述加固夹两侧表面有焊接涂层,通过高温加热可使所述插入端子焊接至所述扁管4的内壁上。然而,当加固夹6插入扁管4时,由于加固夹6的插入端子7的板厚t小于扁管4的内腔高度h,所述插入端子7插入所述扁管4后,在所述扁管4的内腔高度方向,所述插入端子7与所述扁管4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插入端子7在扁管4的内腔高度h方向的位置无法控制,导致焊接后,插入端子7与扁管4之间的焊道有可能在插入端子7的左右两侧同时形成或者只在单侧形成,此过程不可控,因而导致焊道位置不可控。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插入端子7的厚度为t,扁管4的内腔高度为h,基于组装性,假设两者的公差分别为α、β,则两者的尺寸分别为t±α,h±β。为了便于插入端子7插入,插入端子7的厚度t必须小于扁管4的内腔高度h,而插入端子7在扁管4中的相对位置难以通过尺寸来控制,因此焊接后的焊道位置、焊接质量都无法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自身焊接性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位置处,具有多个插入端子,该多个插入端子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板厚方向延伸,在所述插入端子的靠近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突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加固夹插入车用散热器的扁管中时,可以有效减小扁管根部由于热变形导致的应力,同时能通过突起部与扁管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插入端子向指定的方向发生偏移而与扁管内腔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或者突起部的端部与扁管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确保加固夹的焊接位置不虚焊、不漏焊,有效减小焊接指定位置的热应变。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端子为薄板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所述第一折面和所述第二折面相交于相交线,所述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折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为朝向所述插入端子所形成空间的外侧的突起部。
借助于此,外侧的突起部的端部与扁管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为朝向所述插入端子所形成空间的内侧的突起部。
借助于此,通过内侧的突起部与扁管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插入端子向外侧发生偏移,加固夹的插入端子的外侧壁就能与扁管内腔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端子在厚度方向包括金属母材以及位于所述金属母材的两侧的焊料层。
借助于此,可以采用钎焊进行焊接,在加固夹的插入端子插入扁管后通过加热使插入端子两侧的焊料层熔化,利用毛细作用使插入端子与扁管表面的液态钎料聚集,待自然冷却后形成所需焊道。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插入端子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对。
借助于此,可以在热应变较大的扁管的端部位置进行有效的加固。
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是,所述突起部形成为长条形、圆形或弧形。
本实用新型中突起的形状不限,只要能通过突起部与扁管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插入端子向指定的方向发生偏移而与扁管内腔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或者突起部的端部与扁管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即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夹所适用的车用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安装有加固夹的扁管的端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现有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散热器;
2、入口;
3、出口;
4、扁管;
5、主板;
6、加固夹;
7、插入端子;
8、主体部;
9、突起部;
9A,9B,9C、突起部;
A、相交线;
S1、第一折面;
S2、第二折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在焊接时焊道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焊道位置可控以改善自身焊接性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在靠近主体部的两端部位置处,具有多个插入端子,该多个插入端子从主体部向主体部的板厚方向延伸,且在该插入端子的靠近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突起部。由此能通过突起部与扁管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插入端子向指定的方向发生偏移而与扁管内腔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或者突起部的端部与扁管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确保加固夹的焊接位置不虚焊、不漏焊,有效减小焊接指定位置的热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可安装并焊接在车用散热器的扁管上,尤其是安装在扁管的焊接指定位置上,由此可以有效减小扁管根部由于热变形导致的应力(简称热应变)。焊接指定位置可根据不同结构的车用散热器的热应力分布的不同而设置在扁管的不同位置。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夹所适用的车用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安装有加固夹的扁管的端部示意图。散热器1可以是公知的汽车发动机水冷散热器。如图5所示,该散热器1的一侧的上部(例如图5中的右上部)形成有冷却液的入口2,在相对的另一侧的下部(例如图5中的左下部)形成有冷却液的出口3。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入口2和出口3之间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扁管4,扁管4可以是公知的截面为椭圆、或者类似椭圆形的金属扁管。在散热器1的两侧分别设有主板5,主板5可以是带有多个长孔的金属件。上述多个平行的扁管4分别垂直插入主板5的多个长孔中,主板5能起到固定连接扁管4的作用。
具体地,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6包括板状的主体部8;在靠近主体部8的两端部位置处,具有多个插入端子7。该多个插入端子7从主体部8向主体部的板厚方向延伸,在该插入端子7的靠近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突起部9。具体地,在本实施形态中,该突起部9为朝向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外侧的突起部。
还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端子7为薄板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折面S1和第二折面S2,第一折面S1和第二折面S2相交于相交线A,突起部9设置在第二折面S2上。且在本实施形态中,突起部9形成为与插入端子7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条形。
此外,插入端子7在厚度方向包括金属母材以及位于金属母材的两侧的焊料层。即插入端子7可形成三层结构,包括金属母材以及位于金属母材两侧的焊料层。该金属母材例如可以采用铝,可在该金属母材的两侧涂覆焊料以形成焊料层。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夹可以采用钎焊进行焊接,在加固夹的插入端子插入扁管后,通过加热(例如可将组装件放置于高温炉腔中),使插入端子两侧的焊料层熔化,利用毛细作用使插入端子与扁管表面的液态钎料聚集,待自然冷却后形成所需焊道。
进一步而言,插入端子7两侧的表面焊料量X可以满足以下公式:表面焊料量X≥焊接指定位置间隙Y*焊接长度Z*焊接宽度W。其中,焊接位置间隙Y可根据突起部的不同结构而有所不同(如图8和图10所示);焊接宽度W=插入端子宽度。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图7的C部放大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夹6的时候,加固夹6两侧的插入端子7如图7的箭头所示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扁管4中。由于在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外侧设有突起部9,该外侧的突起部9的端部与扁管4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确保该焊接指定位置不虚焊/不漏焊,从而有效减小焊接指定位置的热应变。
进一步而言,如图8所示,插入端子7的厚度为t;突起部的高度为d;扁管4的内腔高度为h,基于组装性、焊接性,假设上述三者的公差分别为α、γ、β,则三者的尺寸可分别为t±α,d±γ,h±β。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插入端子7在靠近主体部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对,即共设有4个插入端子7。借助于此,可以在热应变较大的扁管的端部进行有效的加固。但插入端子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突起部9形成为在平行于插入端子7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突起部也可以形成为在正交于插入端子7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或者突起部还可以形成为圆形或弧形,如后详述。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突起部为朝向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内侧的突起部9A。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安装示意图;图10为图9的D部放大示意图。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加固夹6的时候,加固夹6两侧的插入端子7如图9的箭头所示分别插入相邻的两扁管4中。由于在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内侧设有突起部9A,通过内侧的突起部9A与扁管4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插入端子7向外侧发生偏移,加固夹6的插入端子7的外侧壁就能与扁管内腔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确保该焊接指定位置不虚焊/不漏焊,从而有效减小焊接指定位置的热应变。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突起部亦为朝向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外侧的突起部9B。该突起部9B形成为在正交于插入端子7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即第三实施形态中的突起部9B与第一实施形态中的突起部9均形成为长条形,但两者的延伸方向正交。本实施形态中,也是外侧的突起部9B的端部与扁管4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形态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突起部亦为朝向插入端子7所形成空间的外侧的突起部9C。该突起部9C形成为圆形。本实施形态中,也是外侧的突起部9C的端部与扁管4的内壁保持适当的焊接间隙,从而在焊接指定位置形成有效焊道。除此之外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的宗旨下,本实用新型可体现为多种形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形态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而非由说明书限定,而且落在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或其界定的范围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应理解为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7)

1.一种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位置处,具有多个插入端子,该多个插入端子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主体部的板厚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端子的靠近延伸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端子为薄板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第一折面和第二折面,所述第一折面和所述第二折面相交于相交线,所述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折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为朝向所述插入端子所形成空间的外侧的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为朝向所述插入端子所形成空间的内侧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端子在厚度方向包括金属母材以及位于所述金属母材的两侧的焊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端子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形成为长条形、圆形或弧形。
CN202020776739.2U 2020-05-12 2020-05-12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24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6739.2U CN2121248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6739.2U CN2121248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4839U true CN21212483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67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24839U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4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6197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070169926A1 (en) Heat exchanger
JP4099513B2 (ja) 偏平管製造用金属板、偏平管および偏平管の製造方法
KR0122533B1 (ko) 헤더파이프와의 납땜불량을 저감하는 열교환기용 튜우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453988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dimple tube used in the same, the tube having larger opposed protrusions closest to each end of tube
JP4297177B2 (ja)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WO1998044306A1 (fr) Tube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ce dernier
US9726439B2 (en) Tube and heat exchanger provided with tube
US7798206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7205585A (ja)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
US20070068661A1 (en) Heat exchanger
JP2000220988A (ja) 熱交換器
CN212124839U (zh) 车用散热器的加固夹
US20070068662A1 (en) Heat exchanger
JPH0732133A (ja) 熱交換器用偏平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JP4866571B2 (ja) 熱交換器
JP2001050676A (ja) 熱交換器用偏平チューブ
CN111527368A (zh) 热交换器
JP5005400B2 (ja) 熱交換器
JP4291644B2 (ja) 熱交換器
JP4541009B2 (ja) 熱交換器
JP3209856B2 (ja) アルミニウム材製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2018115820A (ja) 熱交換器
JP3126509B2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JP3912889B2 (ja) 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