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20009U -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0009U
CN212120009U CN201921524180.8U CN201921524180U CN212120009U CN 212120009 U CN212120009 U CN 212120009U CN 201921524180 U CN201921524180 U CN 201921524180U CN 212120009 U CN212120009 U CN 212120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reaction
reaction zone
epoxidation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41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炳
张锋
周政
李磊
孟为民
王宝荣
杨高东
罗华勋
杨国强
田洪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Anli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Microinterf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41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0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0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0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的反应罐,第一反应区用于接收丙烯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丙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反应场所,第二反应区用于接收所述混合液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第一反应区内未充分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的场所,第三反应区用于将环氧化反应产物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并作为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的环氧化反应场所,且反应罐外部设置有连通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的循环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达到了在制备环氧丙烷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腐蚀且无醚类产物生成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丙烯衍生物中产量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有机化工产品。环氧丙烷用途非常广泛,目前除了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和丙三醇外,也可用于生产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和润湿剂等。环氧丙烷的衍生物还广泛用于汽车、建筑、食品、烟草、医药以及化妆品等行业。随着环氧丙烷用途的扩大和下游产物用量的不断增长,市场对环氧丙烷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目前,工业上生产环氧丙烷的主要方法是氯醇法和共氧化法(也称间接氧化法,或叫Halcon法),这两种方法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9%以上。氯醇法是将丙烯与氯气、水反应后生成氯丙醇,然后在碱液作用下经皂化反应得到环氧丙烷。该方法自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联合碳化合物公司开发并进行工业生产以来,一直是生产PO的主要方法。共氧化法分异丁烷法和乙苯法。异丁烷(或乙苯)经过氧化反应生成异丁烷过氧化物(或乙苯过氧化物),再与丙烯反应生成PO,同时联产叔丁醇(或α-甲基苯乙醇)。
但是,选用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和有机氯化物,使得设备腐蚀和排污严重,而选用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可以克服氯醇法的污染、腐蚀及需要氯气资源等缺点,但流程长、投资大且极易生成醚类产物,促使生产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以达到在制备环氧丙烷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腐蚀且无醚类产物生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包括:
进料单元,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以及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气液分离器,用于接收丙烯环氧化产物,并对环氧化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环氧丙烷和丙烯;
环氧化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内部下方,用于接收所述丙烯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丙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反应场所,第一反应区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的第一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二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内部上方且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混合液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三反应区内未充分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的场所,第二反应区内部设置有分离层,用于将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进行完全分隔,分离层上方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将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进行单向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区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直接连通,第三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中部且与气液分离器入口端连接,用于将环氧化反应产物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并作为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的环氧化反应场所,内部设置有与气液分离器出口端相连的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反应罐外部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进口端与第二反应区连接,出口端与第三微界面发生器连接,用于将第二反应区接收的混合液输送至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
智能控制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指定设备上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设置在系统外并分别与各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的云处理器,用以对系统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在第一反应区的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之前,将丙烯气体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从而增大丙烯与所述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使得丙烯的环氧化反应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作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内区未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入第二反应区的通道,并将所述未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将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卷吸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内部,并将卷吸进来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后释放到第三反应区。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单元包括:
丙烯存储罐,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
混合溶剂存储罐,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进一步地,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将气体的压力能和/或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气体表面能并传递给丙烯气体,使丙烯气体破碎成直径为微米级别的微气泡。
进一步地,所述微米级别的微气泡为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丙烯存储罐,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混合溶剂存储罐,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一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二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如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第三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三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三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循环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上,用以控制循环泵功率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压力;
换热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上,用以控制换热介质温度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温度;
云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传感器和各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各传感器输送的检测数据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各控制器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通过选用乙腈作为溶剂,由于乙腈作为非质子性溶剂,环氧化反应活性较采用醇类溶剂时偏低,乙腈所具有的惰性和弱碱性能有效抑制环氧丙烷的开环,从而避免生成醚化和水解副产物,并且生成物中没有大量的含盐废水和有机氯化物,从而不会造成设备严重腐蚀,且本系统中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使得在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之前,微界面发生器将丙烯气体破碎成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从而增大了丙烯与所述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使得丙烯的环氧化反应更加充分,达到了在制备环氧丙烷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腐蚀且无醚类产物生成的效果。此外,可以根据不同工况、不同的产品要求或不同的催化剂,而对预设操作条件的范围进行灵活调整,进一步确保了反应的充分有效进行,进而保证了反应速率,达到了强化反应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系统运行中的各项参数,通过云处理器在云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对比,并选取最佳方案对控制器发出指令以使控制器对指定设备进行对应的操作,通过使用云处理器,能够完成系统的自动学习和调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系数,并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系统的运行效率。
尤其,本系统中设置了,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分别用于接收丙烯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丙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反应场所、接收所述混合液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第一反应区内未充分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的场所和将环氧化反应产物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并作为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的环氧化反应场所,使得丙烯在本系统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尤其,本系统中所述第二反应区的第二微界面发生器上方设置有缓冲栅板,当系统中温度过高或反应过于剧烈时,缓冲栅板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反应罐内部剧烈沸腾对反应罐造成的损害,从而延长反应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包括,进料单元、气液分离器4和环氧化反应单元。
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丙烯存储罐1,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混合溶剂存储罐2,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所述环氧化反应单元包括,内部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的反应罐3,第一反应区连接有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的丙烯存储罐1,第二反应区连接有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的混合溶剂存储罐2,第三反应区连接有用于接收丙烯环氧化产物,并对环氧化产物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4,且反应罐3外部设置有连通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的循环泵36。
系统启动前向丙烯储存罐内部添加足量的丙烯,同时将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按相应比例添加至混合溶剂存储罐2内部,制备成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继续参阅图1所示,反应罐3内部下方设置有第一反应区,第一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微界面发生器31。第一微界面发生器31与反应罐3内部固定连接,其入口端与所述丙烯存储罐1相连。启动系统,将所述丙烯输送至第一微界面发生器31,再释放到第一反应区,丙烯逐渐进入第三反应区然后通过分离层34上的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进入第二反应区,直至反应罐3内部被丙烯充满。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输送至反应罐3内部第二反应区,由于反应罐3内部充满丙烯,顾混合溶液在气压的作用下,不会从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流入第三反应区,仅能通过循环泵36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再被释放到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第一微界面发生器31将丙烯破碎成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一反应区,当混合溶液流入第一反应区时,丙烯微气泡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
系统运行过程中,云处理器会接收各所述传感器输送的检测数据,当至少一个数据超出预设范围时,云处理器会在云数据库中搜寻和筛选最佳解决放案,并根据最佳方案对循环控制器和换热控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接收到控制信号的控制器会对对应的设备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系统中指定工艺参数的控制。
继续参阅图1所示,反应罐3内部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混合溶剂存储罐2相连的第二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内固定连接有分离层34,用于将第二反应区与第一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内的物质进行分离,分离层34上方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入口端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连通。第一反应区未发生充分反应的丙烯以及生成的废气通过分离层34进入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内部,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将未充分反应的丙烯破碎成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二反应区与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生成物与混合溶液通过循环泵36输送至第三反应区,废气排除反应罐3。
反应罐3中部设置有与气液分离器4入口端连接的第三反应区,第三反应区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分别与气液分离器4出口端和循环泵36出口端相连。且在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和循环泵36之间设置有换热器37。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上方设置有缓冲栅板35,用于防止反应罐3内部溶液剧烈沸腾。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的环氧化反应生成物被输送至气液分离器4内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被输送至第三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将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破碎成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三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分离出来的环氧丙烷成品通过分离器下方出口进行收集,反应罐3反应罐3内部生成的废液通过废液通道排出。
智能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51,其设置在第一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一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第二传感器52,其设置在第二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如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第三传感器53,其设置在第三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三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循环控制器54,其设置在所述循环泵36上,用以控制循环泵功率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压力;换热控制器55,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37上,用以控制换热介质温度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温度;云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传感器和各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各传感器输送的检测数据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各控制器中。
优选的,微界面发生器通过将气体的压力能和/或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液体表面能并传递给液氯,使液氯破碎成直径为微米级别的微气泡,根据能量输入方式或气液比分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和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其中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体驱动,输入气量远大于液体量;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液体驱动,输入气量一般小于液体量;气液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液同时驱动,输入气量接近于液体量。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31和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32为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三微界面发生器33为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通过选用乙腈作为溶剂,由于乙腈作为非质子性溶剂,环氧化反应活性较采用醇类溶剂时偏低,乙腈所具有的惰性和弱碱性能有效抑制环氧丙烷的开环,从而避免生成醚化和水解副产物,并且生成物中没有大量的含盐废水和有机氯化物,从而不会造成设备严重腐蚀,且本系统中设置有微界面发生器,使得在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之前,微界面发生器将丙烯气体破碎成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从而增大了丙烯与所述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使得丙烯的环氧化反应更加充分,达到了在制备环氧丙烷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腐蚀且无醚类产物生成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工方法,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不具体限定催化剂的种类,其可以为铁系催化剂、钼系催化剂、镍系催化剂、钴系催化剂以及钨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只要能够确保强化反应顺利进行即可。
实施例1:
向丙烯储存罐内部添加足量的丙烯,同时将过氧化氢和乙腈添加至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制备成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其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40%,再向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加入适量的TS-1催化剂,再将反应罐内温度控制在50℃,压力控制在0.1MPa;
将所述丙烯输送至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再释放到第一反应区,丙烯逐渐进入第三反应区然后通过分离层上的第二微界面发生器进入第二反应区,直至反应罐内部被丙烯充满,然后将500g混合溶液缓慢输送至反应罐内部第二反应区,通过循环泵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再被释放到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
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将所述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一反应区,当所述混合溶液流入第一反应区时,丙烯微气泡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
所述第一反应区未发生充分反应的丙烯通过分离层进入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将未充分反应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二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生成物与混合溶液通过循环泵输送至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内部,再释放至第三反应区;
所述环氧化反应生成物被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被输送至第三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将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三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分离出来的环氧丙烷通过分离器下方出口进行收集;
反应结束后,测得过氧化氢的转化率为93%,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85%,醚类产物含量0%,有机氯化物含量0%。
实施例2:
向丙烯储存罐内部添加足量的丙烯,同时将过氧化氢和乙腈添加至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制备成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其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40%,再向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加入适量的TS-1催化剂,再将反应罐内温度控制在54℃,压力控制在0.15MPa;
将所述丙烯输送至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再释放到第一反应区,丙烯逐渐进入第三反应区然后通过分离层上的第二微界面发生器进入第二反应区,直至反应罐内部被丙烯充满,然后将1000g混合溶液缓慢输送至反应罐内部第二反应区,通过循环泵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再被释放到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
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将所述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一反应区,当所述混合溶液流入第一反应区时,丙烯微气泡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
所述第一反应区未发生充分反应的丙烯通过分离层进入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将未充分反应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二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生成物与混合溶液通过循环泵输送至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内部,再释放至第三反应区;
所述环氧化反应生成物被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被输送至第三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将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三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分离出来的环氧丙烷通过分离器下方出口进行收集;
反应结束后,测得过氧化氢的转化率为95%,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89%,醚类产物含量0%,有机氯化物含量0%。
实施例3:
向丙烯储存罐内部添加足量的丙烯,同时将过氧化氢和乙腈添加至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制备成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其混合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40%,再向混合溶剂存储罐内部加入适量的TS-1催化剂,再将反应罐内温度控制在58℃,压力控制在0.2MPa;
将所述丙烯输送至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再释放到第一反应区,丙烯逐渐进入第三反应区然后通过分离层上的第二微界面发生器进入第二反应区,直至反应罐内部被丙烯充满,然后将1000g混合溶液缓慢输送至反应罐内部第二反应区,通过循环泵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再被释放到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
第一微界面发生器将所述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一反应区,当所述混合溶液流入第一反应区时,丙烯微气泡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
所述第一反应区未发生充分反应的丙烯通过分离层进入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二微界面发生器将未充分反应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二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生成物与混合溶液通过循环泵输送至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内部,再释放至第三反应区;
所述环氧化反应生成物被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被输送至第三界面发生器内部,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将分离出来的丙烯气体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并将微气泡释放至第三反应区与所述混合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发生环氧化反应,分离出来的环氧丙烷通过分离器下方出口进行收集;
反应结束后,测得过氧化氢的转化率为97%,环氧丙烷的选择性为92%,醚类产物含量0%,有机氯化物含量0%。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达到了在制备环氧丙烷过程中,不会造成设备腐蚀且无醚类产物生成的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单元,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以及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气液分离器,用于接收丙烯环氧化产物,并对环氧化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环氧丙烷和丙烯;
环氧化反应单元,包括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内部下方,用于接收所述丙烯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丙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反应场所,第一反应区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的第一微界面发生器;所述第二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内部上方且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混合液进入反应罐内部,并作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三反应区内未充分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行环氧化反应的场所,第二反应区内部设置有分离层,用于将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进行完全分隔,分离层上方设置有第二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将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进行单向连通;所述第三反应区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直接连通,第三反应区设置于反应罐中部且与气液分离器入口端连接,用于将环氧化反应产物输送至气液分离器内部,并作为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的环氧化反应场所,内部设置有与气液分离器出口端相连的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反应罐外部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进口端与第二反应区连接,出口端与第三微界面发生器连接,用于将第二反应区接收的混合液输送至第三反应区和第一反应区;
智能控制单元,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指定设备上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设置在系统外并分别与各传感器和控制器相连的云处理器,用以对系统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在第一反应区的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之前,将丙烯气体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从而增大丙烯与所述混合液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使得丙烯的环氧化反应更加充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气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作为第一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内区未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进入第二反应区的通道,并将所述未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界面发生器采用液动式微界面发生器,用于将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丙烯卷吸进入第三微界面发生器内部,并将卷吸进来的丙烯破碎成微米尺度的微气泡后释放到第三反应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
丙烯存储罐,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
混合溶剂存储罐,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界面发生器通过将气体的压力能和/或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气体表面能并传递给丙烯气体,使丙烯气体破碎成直径为微米级别的微气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别的微气泡为直径大于等于1μm、小于1mm的微气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丙烯存储罐,用于储存和输送丙烯,混合溶剂存储罐,用于制备和输送过氧化氢、乙腈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一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第二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二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如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第三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三反应区内,用以检测第三反应区内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
循环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循环泵上,用以控制循环泵功率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压力;
换热控制器,其设置在换热器上,用以控制换热介质温度以调节反应罐内的反应温度;
云处理器,其分别与各所述传感器和各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以接收各传感器输送的检测数据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各控制器中。
CN201921524180.8U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Active CN212120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180.8U CN212120009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4180.8U CN212120009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0009U true CN212120009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8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4180.8U Active CN212120009U (zh) 2019-09-14 2019-09-14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00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3630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南京华基塔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制备丙交酯的智能微界面反应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3630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南京华基塔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制备丙交酯的智能微界面反应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05981U (zh) 一种基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系统
CN202460629U (zh) 一种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反应装置
CN107602510B (zh) 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与生产设备
CN112058191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微界面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12120009U (zh)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
CN211487597U (zh)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系统
CN112044390A (zh) 一种环状碳酸酯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2499592A (zh) 一种基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的系统及工艺
CN112500371B (zh)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系统及工艺
CN112495312A (zh) 一种强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无醚化智能系统及工艺
CN101456849B (zh) 超临界条件下催化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10321A (zh) 一种连续法生产异丁酸的工艺
CN211123731U (zh) 一种基于乙烯水合法制备乙二醇的智能控制反应系统
CN211814210U (zh) 一种基于乙烯水合法制备乙二醇的微界面强化反应系统
CN105498300B (zh) 一种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复合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CN116514741A (zh) 利用微界面反应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
CN112479882A (zh)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系统及工艺
CN101402548B (zh) 催化氢解三氟氯乙烯制备三氟乙烯的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WO2021047046A1 (zh) 一种乙烯制备环氧乙烷的微界面强化系统及工艺
CN213078415U (zh)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智能反应系统
CN213506671U (zh) 一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系统
CN102093313A (zh) 一种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12479859A (zh) 一种低压低温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的智能强化反应系统及工艺
CN106518614B (zh) 一种干气制备卤乙醇和环氧乙烷的方法
CN112174790A (zh) 一种环己烷氧化法生产环己酮的强化系统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88, Tanqu South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Anlig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88, Tanqu South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anchang Rea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