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9092U -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9092U
CN212109092U CN202020372775.2U CN202020372775U CN212109092U CN 212109092 U CN212109092 U CN 212109092U CN 202020372775 U CN202020372775 U CN 202020372775U CN 212109092 U CN212109092 U CN 212109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paration
pipe
cylind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27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Mait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Mait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Mait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Mait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27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9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9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90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分离组件、副分离组件、过滤组件解决了现有油分离器分离方式单一、分离效率低、分离不彻底的问题。通过主分离组件进行第一次分离,制冷剂蒸汽进入分离管内,沿螺旋状的分离管流动,运用离心力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粒分离出来;利用分离管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降低气流速度,提高分离效果;通过制冷剂蒸汽与分油件、副分离组件之间发生碰撞,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方向不断改变,从而将油雾从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通过过滤组件进行三次分离,利用填料的阻隔与聚集作用形成过滤式分油,大大提高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汽缸壁上的部分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为油蒸汽与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但是现有油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简单,一般采用离心分离或过滤分离等单一的分离方式,存在分离效率低、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导致制冷系统热阻增加、能耗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内且沿筒体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主分离组件、副分离组件、过滤组件;
筒体上部设有伸入筒体内的进气管,筒体底部设有出油管,筒体顶部设有排气管;
主分离组件包括通过支撑柱安装在筒体内且与筒体同轴设置、螺旋结构的分离管,上端安装在筒体上、筒体同轴设置的分油管,分油管位于分离管内,安装在分油管内且沿分油管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油件;
主分离组件还包括位于分油管与分离管之间且沿筒体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流管,分流管围绕筒体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两端分别与分离管、分油管连通;分油件位于相邻两个分流管之间;
分油件包括安装在分油管内且与分油管同轴设置、截面为圆台结构的散油筒,通过多根固定杆安装在分油管内且与分油管同轴设置、截面为圆锥结构的散油台;
散油筒的直径沿分油管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散油台顶部伸入散油筒内;
副分离组件包括安装在筒体内的支撑环,位于筒体内且与支撑环同轴设置、与支撑环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板,一端安装在支撑环底部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底部、围绕支撑环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多个挡板A,一端安装在支撑环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上、围绕支撑环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多个挡板B;
挡板A两端向下弯折形成聚油段;
挡板B底部安装在挡板A上,挡板B与挡板A之间的夹角为α。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管的内径沿其螺旋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A为扇形结构,α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A向下弯折角度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筒体内蒸汽压力的压力表,筒体顶部安装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在筒体上且设有多个通孔A的第一滤板,安装在筒体上且位于第一滤板下方、设有多个通孔B的第二滤板,填充设置在第一滤板与第二滤板之间的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金属丝网、陶瓷环或金属屑。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分离组件、副分离组件、过滤组件解决了现有油分离器分离方式单一、分离效率低、分离不彻底的问题。通过主分离组件进行第一次分离,制冷剂蒸汽进入分离管内,沿螺旋状的分离管流动,运用离心力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粒分离出来;利用分离管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降低气流速度,提高分离效果;通过制冷剂蒸汽与分油件、副分离组件之间发生碰撞,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方向不断改变,从而将油雾从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通过过滤组件进行三次分离,利用填料的阻隔与聚集作用形成过滤式分油,大大提高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分离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分离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油管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副分离件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副分离件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挡板A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体,2-主分离组件,3-副分离组件,4-过滤组件,5-进气管,6-出油管,7-压力表,8-安全阀,9-分离管,10-分油管,11-分油件,12-分流管,14-散油筒,15-散油台,16-支撑环,17-支撑板,18-挡板A,19-挡板B,20-聚油段,21-第一滤板,22-第二滤板,23-金属丝网,24-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包括筒体1,安装在筒体1内且沿筒体1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主分离组件2、副分离组件3、过滤组件4;
筒体1上部设有伸入筒体1内的进气管5,筒体1底部设有出油管6,筒体1顶部设有排气管24,筒体1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筒体1内蒸汽压力的压力表7,筒体1顶部安装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8。
通过主分离组件2、副分离组件3、过滤组件4解决了现有油分离器分离方式单一、分离效率低、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主分离组件2包括通过支撑柱安装在筒体1内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螺旋结构的分离管9,分离管9的内径沿其螺旋方向逐渐增大,上端安装在筒体1上、筒体1同轴设置的分油管10,分油管10位于分离管9内,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沿分油管10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油件11;
主分离组件2还包括位于分油管10与分离管9之间且沿筒体1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流管12,分流管12围绕筒体1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两端分别与分离管9、分油管10连通;分油件11位于相邻两个分流管12之间;
分油件11包括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与分油管10同轴设置、截面为圆台结构的散油筒14,通过多根固定杆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与分油管10同轴设置、截面为圆锥结构的散油台15;
散油筒14的直径沿分油管10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散油台15顶部伸入散油筒14内;
通过主分离组件2进行第一次分离,制冷剂蒸汽过进气管5进入分离管9内,沿螺旋状的分离管9流动,产生离心力,运用离心力将制冷剂蒸汽中的油粒分离出来;利用分离管9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降低气流速度,提高分离效果;利用多根分流管12对制冷剂蒸汽进行分流,制冷剂蒸汽在螺旋流动的过程中分多次进入分油管10内,通过减小流量,进一步降低气流速度,提高分离效果;利用散油筒14与散油台15之间形成分离通道,制冷剂蒸汽与散油筒14、散油台15之间发生碰撞,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方向不断改变,从而将油雾从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利用散油筒14与散油台15向下倾斜的斜面结构,使油雾粘附形成油滴向下流动,起到导向聚流的作用。
副分离组件3包括安装在筒体1内的支撑环16,位于筒体1内且与支撑环16同轴设置、与支撑环16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板17,一端安装在支撑环16底部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17底部、围绕支撑环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六个挡板A18,一端安装在支撑环16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17上、围绕支撑环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六个挡板B19;
挡板A18为扇形结构,挡板A18两端向下弯折形成聚油段20,挡板A18向下弯折角度为15-30°;挡板B19底部安装在挡板A18上,挡板B19与挡板A18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60°。
通过副分离组件3进行二次分离,利用相邻两个挡板B19之间形成二次分离通道,制冷剂蒸汽通过二次分离通道时不断与挡板A18、挡板B19发生碰撞,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方向不断改变,从而将油雾从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利用挡板B19以及聚油段20的倾斜结构,起到导向聚流的作用。
过滤组件4包括安装在筒体1上且设有多个通孔A的第一滤板21,安装在筒体1上且位于第一滤板21下方、设有多个通孔B的第二滤板22,填充设置在第一滤板21与第二滤板22之间的金属丝网23。
通过过滤组件4进行三次分离,利用填料的阻隔与聚集作用形成过滤式分油,大大提高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制冷剂蒸汽通过进气管5进入主分离组件2内,在分离管9内螺旋形流动产生离心力分离油,流动过程中利用分流管12将制冷剂蒸汽分流到分油管10内,利用分油件11与制冷剂蒸汽不断碰撞分离油;经过主分离组件2一次分离后的制冷剂蒸汽流动到副分离组件3,利用制冷剂蒸汽不断与挡板A18、挡板B19发生碰撞,制冷剂蒸汽的流动方向不断改变,将油雾从制冷剂蒸汽中分离出来;经过副分离组件3二次分离后的制冷剂蒸汽流动到过滤组件4,利用填料的阻隔与聚集作用形成过滤式分油;油雾聚集成油滴滴落到筒体1底部,通过出油管6排出;分离结束后的制冷剂蒸汽通过排汽管排出。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安装在筒体(1)内且沿筒体(1)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主分离组件(2)、副分离组件(3)、过滤组件(4);
筒体(1)上部设有伸入筒体(1)内的进气管(5),筒体(1)底部设有出油管(6),筒体(1)顶部设有排气管(24);
主分离组件(2)包括通过支撑柱安装在筒体(1)内且与筒体(1)同轴设置、螺旋结构的分离管(9),上端安装在筒体(1)上、筒体(1)同轴设置的分油管(10),分油管(10)位于分离管(9)内,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沿分油管(10)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油件(11);
主分离组件(2)还包括位于分油管(10)与分离管(9)之间且沿筒体(1)中心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流管(12),分流管(12)围绕筒体(1)中心轴线环形阵列且两端分别与分离管(9)、分油管(10)连通;分油件(11)位于相邻两个分流管(12)之间;
分油件(11)包括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与分油管(10)同轴设置、截面为圆台结构的散油筒(14),通过多根固定杆安装在分油管(10)内且与分油管(10)同轴设置、截面为圆锥结构的散油台(15);
散油筒(14)的直径沿分油管(10)中心轴线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散油台(15)顶部伸入散油筒(14)内;
副分离组件(3)包括安装在筒体(1)内的支撑环(16),位于筒体(1)内且与支撑环(16)同轴设置、与支撑环(16)位于同一平面的支撑板(17),一端安装在支撑环(16)底部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17)底部、围绕支撑环(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的多个挡板A(18),一端安装在支撑环(16)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板(17)上、围绕支撑环(16)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多个挡板B(19);
挡板A(18)两端向下弯折形成聚油段(20);
挡板B(19)底部安装在挡板A(18)上,挡板B(19)与挡板A(18)之间的夹角为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9)的内径沿其螺旋方向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A(18)为扇形结构,α为30-6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A(18)向下弯折角度为15-3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安装有用于检测筒体(1)内蒸汽压力的压力表(7),筒体(1)顶部安装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安装在筒体(1)上且设有多个通孔A的第一滤板(21),安装在筒体(1)上且位于第一滤板(21)下方、设有多个通孔B的第二滤板(22),填充设置在第一滤板(21)与第二滤板(22)之间的填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金属丝网(23)、陶瓷环或金属屑。
CN202020372775.2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Active CN212109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2775.2U CN212109092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2775.2U CN212109092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9092U true CN212109092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2775.2U Active CN212109092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90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0597A (zh) * 2023-09-08 2023-10-13 连云港市华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式汽水分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0597A (zh) * 2023-09-08 2023-10-13 连云港市华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式汽水分离器
CN116870597B (zh) * 2023-09-08 2023-11-21 连云港市华能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一种涡旋式汽水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4518U (zh) 油分离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00482320C (zh) 一种气体吸收净化装置
CN102059042A (zh) 一种多级换热及气液分离的组合设备
CN103398512A (zh)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CN212109092U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结构
CN204084982U (zh) 一种泡沫金属离心油分离器
CN115574642A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04697246A (zh) 微通道蒸发器、冷凝器及其微通道换热器
CN102463006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3672009U (zh) 一种泡沫金属过滤螺旋式油分离器
CN108373930A (zh) 一种组合式液化分离器
CN103727713B (zh) 一种泡沫金属过滤螺旋式油分离器
CN102221274A (zh) 高效二次油分离器
CN111536718A (zh) 一种并联压缩机组的自适应性超高效气液分离器
CN209917463U (zh) 轴流组合式变管径多管旋风除尘装置
CN102767925A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
CN213298223U (zh) 空气压缩机用高效油气分离器
CN201164763Y (zh) 锥形挡板除沫器
CN209960810U (zh) 制冷剂分配器及蒸发器
CN204084981U (zh) 一种油分离器
CN103398519A (zh) 一种立式油分离器
CN220436835U (zh) 一种油分离装置
CN214917144U (zh) 一种内置式旋风分离装置
CN202133204U (zh) 高效二次油分离器
CN208414340U (zh) 一种组合式液化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