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5951U -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5951U
CN212095951U CN202020742863.7U CN202020742863U CN212095951U CN 212095951 U CN212095951 U CN 212095951U CN 202020742863 U CN202020742863 U CN 202020742863U CN 212095951 U CN212095951 U CN 212095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haft
driving
shot blasting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28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张洪昌
柳立民
李征
崔琳琳
徐万龙
薄玉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28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5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5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5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针对现有的抛丸清理机清理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二,所述外壳二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一,所述外壳一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穿过外壳一,并与外壳一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套装有蛟龙叶片,所述外壳一与外壳二顶部通过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一与外壳二底部通过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二后端通过安装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加工效果好,效率高,操作难度低,加工程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加工时往往会用到抛丸机,抛丸机抛出的弹丸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产生对工件表面打击和磨削作用,进而除去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并产生一定的粗糙度。然而现有的抛丸机不能对抛出的丸料实现自动回收,进而不能对工件进行循环加工,自动化程度差,加工效率低,进而提出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解决了有的抛丸清理机清理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包括外壳二,所述外壳二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一,所述外壳一上端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穿过外壳一,并与外壳一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套装有蛟龙叶片,所述外壳一与外壳二顶部通过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一与外壳二底部通过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二后端通过安装轴承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装于主动轴上,所述主动轴前端穿过外壳二,并延伸至外壳二内部,所述主动轴且位于外壳二内部上固定套装有主动辊,所述外壳二内壁沿前后方形转动安装有三个从动轴,且主动轴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轴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外壳二内部,三个所述从动轴上均固定套装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辊依次通过履带相连接,所述履带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抛丸孔,所述外壳二内壁安装有盛放盘,且盛放盘下端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外壳一以及外壳二前端开设有维护开口,且维护口处铰接有透明门板。
优选的,所述盛放盘位于主动辊以及三个从动辊内侧,所述盛放盘前后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外壳二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二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料板,且第二导料板左端与进料口相连接,第二导线板左端低于其右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外壳一上方位置固定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二内壁且位于出料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所述第一导料板右端低于左端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安装架、电机、传动带、第一导料板、主动轴、主动辊、震动电机、盛放盘、履带、从动轴以及从动辊等,可实现对工件进行自动循环清理,且清理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有传动轴、安装轴承、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可实现工作人员只需对一个电机操控便可完成对加工进程的控制,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实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加工效果好,效率高,操作难度低,加工程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的后视图。
图中标号:1安装架、2电机、3传动带、4出料口、5第一导料板、6主动轴、7主动辊、8外壳一、9驱动轴、10蛟龙叶片、11进料口、12第二导料板、13震动电机、14盛放盘、15履带、16从动轴、17从动辊、18传动轴、19安装轴承、20第一锥形齿轮、21第二锥形齿轮、22外壳二、23透明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包括外壳二22,所述外壳二22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一8,所述外壳一8上端通过安装架1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下端穿过外壳一8,并与外壳一8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9上固定套装有蛟龙叶片10,所述外壳一8与外壳二22顶部通过出料口4相连通,所述外壳一8与外壳二22底部通过进料口11相连通,所述外壳二22后端通过安装轴承19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8,所述传动轴18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2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下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2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1固定套装于主动轴6上,所述主动轴6前端穿过外壳二22,并延伸至外壳二22内部,所述主动轴6且位于外壳二22内部上固定套装有主动辊7,所述外壳二22内壁沿前后方形转动安装有三个从动轴16,且主动轴6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轴16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外壳二22内部,三个所述从动轴16上均固定套装有从动辊17,所述主动辊7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辊17依次通过履带15相连接,所述履带1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抛丸孔,所述外壳二22内壁安装有盛放盘14,且盛放盘14下端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2,所述外壳一8以及外壳二22前端开设有维护开口,且维护口处铰接有透明门板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盛放盘14位于主动辊7以及三个从动辊17内侧,所述盛放盘14前后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外壳二22内壁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对盛放盘14震动,进而带动工件震动,使工件能够与丸料充分接触。所述外壳二2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料板12,且第二导料板12左端与进料口11相连接,第二导线板左端低于其右端高度,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丸料顺利进入到外壳一8。所述驱动轴9上且位于外壳一8上方位置固定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18上固定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3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可实现驱动轴9与传动轴18联动,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所述外壳二22内壁且位于出料口4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5,所述第一导料板5右端低于左端高度,通过上述设计,可便于丸料顺利落入到履带15上。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实施例:首先启动电机2,电机2工作带动驱动轴9转动,转动的驱动轴9通过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传动带3带动传动轴18转动,转动的传动轴18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0以及第二锥形齿轮21带动主动轴6转动,转动的主动轴6驱动主动辊7转动,转动的主动辊7通过履带15带动从动辊17转动,然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二锥形齿轮21前端的门板,首先将工件放于盛放盘14上,并启动震动电机13,震动电机13工作带动盛放盘14震动,进而带动盛放盘14内的工件震动,然后将足量的丸料倒入到第一导料板5上,关闭透明门板23,丸料顺着第一导料板5滑落到履带15上,部分丸料落入到抛丸孔内,抛丸孔内的丸料被运动的履带15带动做离心运动,并被甩出后落下,落下的丸料与盛放盘14上的震动的工件进行充分相碰撞摩擦,进而实现对工件进行排抛光打磨处理,另一部分丸料顺着履带15落入到第二导料板12上,并顺着第二导料板12滚入到外壳一8内,并且转动的驱动轴9通过蛟龙叶片10带动丸料上升,并通过出料口4排出,排出的丸料又能够通过第一导料板5落入到履带15上,进而实现循环加工。通过设置有安装架1、电机2、传动带3、第一导料板5、主动轴6、主动辊7、震动电机13、盛放盘14、履带15、从动轴16以及从动辊17等,可实现对工件进行自动循环清理,且清理效果更好;通过设置有传动轴18、安装轴承19、第一锥形齿轮20、第二锥形齿轮21、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可实现工作人员只需对一个电机2操控便可完成对加工进程的控制,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降低了加工成本,实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加工效果好,效率高,操作难度低,加工程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包括外壳二(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二(22)左端固定安装有外壳一(8),所述外壳一(8)上端通过安装架(1)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下端穿过外壳一(8),并与外壳一(8)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9)上固定套装有蛟龙叶片(10),所述外壳一(8)与外壳二(22)顶部通过出料口(4)相连通,所述外壳一(8)与外壳二(22)底部通过进料口(11)相连通,所述外壳二(22)后端通过安装轴承(19)转动安装有传动轴(18),所述传动轴(18)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2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下端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2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1)固定套装于主动轴(6)上,所述主动轴(6)前端穿过外壳二(22),并延伸至外壳二(22)内部,所述主动轴(6)且位于外壳二(22)内部上固定套装有主动辊(7),所述外壳二(22)内壁沿前后方形转动安装有三个从动轴(16),且主动轴(6)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轴(16)呈矩形阵列分布于外壳二(22)内部,三个所述从动轴(16)上均固定套装有从动辊(17),所述主动辊(7)以及三个所述从动辊(17)依次通过履带(15)相连接,所述履带(1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抛丸孔,所述外壳二(22)内壁安装有盛放盘(14),且盛放盘(14)下端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2),所述外壳一(8)以及外壳二(22)前端开设有维护开口,且维护口处铰接有透明门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盘(14)位于主动辊(7)以及三个从动辊(17)内侧,所述盛放盘(14)前后两端均通过弹簧与外壳二(22)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二(22)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料板(12),且第二导料板(12)左端与进料口(11)相连接,第二导线板左端低于其右端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9)上且位于外壳一(8)上方位置固定套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轴(18)上固定套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3)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二(22)内壁且位于出料口(4)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5),所述第一导料板(5)右端低于左端高度。
CN202020742863.7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Active CN212095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863.7U CN21209595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863.7U CN21209595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5951U true CN212095951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1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2863.7U Active CN212095951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5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95951U (zh) 一种高效履带抛丸清理机
CN201702683U (zh) 全自动辊道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CN211136805U (zh) 一种吊钩式抛丸机
CN214110079U (zh) 一种水暖五金配件加工用履带式抛丸清理机
CN214323041U (zh) 一种板材预处理抛丸清理设备
CN213616138U (zh) 一种抛丸机废料回收结构
CN113478399A (zh) 一种刀片生产用喷砂装置
CN217225101U (zh) 一种钢管外壁抛丸机
CN112428154A (zh) 一种板材预处理抛丸清理设备
CN211103493U (zh) 一种摩托车传动链加工用抛丸机
CN210704346U (zh) 一种抛丸机丸砂收集机构
CN21543323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小型抛丸机
CN220699275U (zh) 一种新型抛丸机
CN212330725U (zh) 抛丸除锈流水线
CN216706936U (zh) 一种便于清理废料的通过式抛丸机
CN219633501U (zh) 平板形产品边沿自动喷砂机
CN217860773U (zh)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抛丸机
CN213616115U (zh) 一种高效的辊道式抛丸清理机
CN219054068U (zh) 一种卧式抛丸机内置清理除灰器
CN219377427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移动破碎站
CN213498601U (zh) 一种垂直水平移动式抛丸机
CN211466023U (zh) 一种履带式抛丸机
CN219633499U (zh) 固定转盘式自动喷砂机
CN217801141U (zh) 一种带大功率电机的抛光机
CN218639303U (zh) 一种带清理机构的齿轮去毛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30000 Gongnong street, Mingcheng Town, Panshi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130000 Gongnong street, Mingcheng Town, Panshi City,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SHI HUAXING AUTO PARTS MANUFACTURE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