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4675U -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4675U
CN212094675U CN202020602192.4U CN202020602192U CN212094675U CN 212094675 U CN212094675 U CN 212094675U CN 202020602192 U CN202020602192 U CN 202020602192U CN 212094675 U CN212094675 U CN 212094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try
cross beam
forming machine
linear sliding
tooth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21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uyu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uyu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uyu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uyu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21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4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4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4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齿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且加工性能较好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包括横梁(40),其中间部位形成中空结构;横梁(40)的中空结构的底侧用于安装铲刀(50);在横梁(40)的两端的后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个卡座(401a、401b),卡座(401a、401b)用于与线性滑轨(60a、60b)的定位轴(602a、602b)卡接;在卡座(401a、401b)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螺孔;通过螺杆与螺孔配合,使得横梁(40)固定在线性滑轨(60a、60b)上;通过线性滑轨(60a、60b)固定在底座(20)上。

Description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齿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片在易发热电子元件中是较为常见的散热器。以往,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通常由带有燕尾槽横梁、刀座及锥度镶条一起构成,由于其结构部件多,导致部件之间公差间隙大,铲刀与横梁结构固定后,使得整体结构稳定性差,造成产品的加工精度差。
因此,如何提高横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横梁结构部件多,导致部件之间公差间隙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加工性能较好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包括横梁,其中间部位形成中空结构;
所述横梁的中空结构的底侧用于安装铲刀;
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的后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用于与线性滑轨的定位轴卡接;
在所述卡座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螺孔;
通过螺杆与所述螺孔配合,使得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线性滑轨上;
通过所述线性滑轨固定在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其前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座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轴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性滑轨包括至少一组,在每个所述线性滑轨的上端设有至少一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横梁的方槽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线性滑轨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以驱动所述横梁沿着所述线性滑轨往复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龙门支架,所述龙门支架设有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前侧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线性滑轨的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底座,所述龙门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中,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梁,其中间部位形成中空结构;横梁的中空结构的底侧用于安装铲刀;在横梁的两端的后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个卡座,卡座用于与线性滑轨的定位轴卡接;在卡座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螺孔;通过螺杆与螺孔配合,使得横梁固定在线性滑轨上;通过线性滑轨固定在底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横梁设为一体式结构,省去了燕尾槽、刀座及锥度镶条等部件,进而提高横梁稳定性,使得横梁结构更加的坚固、耐用、稳定,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底座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龙门式横梁结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龙门式横梁结构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铲齿机一实施例侧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底座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龙门式横梁结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龙门式横梁结构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第一实施例中,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主要包括底座10、龙门支架20、工作台30、横梁40、铲刀50、至少一组线性滑轨(60a、60b)及伺服电机(70a、70b)。
具体地,底座10形成为T形结构,其用于安装及固定龙门支架20及工作台30,使得铲齿机可较为平稳地运行。
龙门支架20行为门框结构,其中,龙门支架20设有两个支撑臂(201、202),支撑臂(201、202)分别固定在底座10上。
更具体地,在龙门支架20的两端的底部形成有方孔(图中未示出),
在底座10的两端设有与方孔对应的凸台(110a、110b)。安装时,将龙门支架20嵌入底座10的凸台(110a、110b)上。
当然,龙门支架20的两端的底部还可设置为实心的。
进一步地,在每个支撑臂(201、202)的前侧端面形成有垂直设置的凹槽(201a、202b),凹槽(201a、202b)用于安装线性滑轨(60a、60b)。
至少一组线性滑轨(60a、60b)分别固定于支撑臂(201、202)的凹槽(201a、202b)内。具体为,一线性滑轨60a固定在支撑臂201的凹槽201a内,另一线性滑轨60b固定在支撑臂202的凹槽202b内。
其中,在每条线性滑轨(60a、60b)之间设有垂直设置的定位轴(601a、602b)。
进一步地,在每个线性滑轨(60a、60b)的上端前侧设有至少一块固定块(601a、601b),通过固定块(601a、601b)以对横梁40进行安装。
横梁4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中间部位形成中空结构。
其中,在横梁40的中空结构,且其前端形成为突出部403,在突出部403的底侧安装有可拆卸的铲刀50,通过横梁40与铲刀50的配合使用,以对待加工器件进行切削。
在横梁40的两端的后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个卡座(401a、401b),将卡座(401a、401b)与线性滑轨(60a、60b)的定位轴(601a、602b)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卡座(401a、401b)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定位轴(601a、602b)的外径。
进一步地,在卡座(401a、401b)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螺孔,通过螺杆与螺孔配合及卡座(401a、401b)与定位轴(601a、602b)配合,使得横梁40固定在线性滑轨(60a、60b)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40将以往的燕尾槽、刀座及锥度镶条等部件省去,进而可避免因为部件之间公差间隙大,造成铲刀50与横梁40固定后导致整体结构稳定性差,造成加工精度差的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横梁40外形为板式外,还可将横梁40设为带有向前突出的弧度,结构一体成型,使得横梁结构更加的坚固、耐用及稳定,使其稳定性大大加强,进而提高散热片加工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横梁结构两侧与滑轨接触部分上下都加大了接触面积,使得受力面积加大,以便保证了机器加工时更加稳定、精准,也使得横梁40和左右支撑臂更加坚固耐用,可有效地解决现有的龙门式横梁结构横梁在左右支撑臂的受力点分布不均匀,造成对左右支撑臂的冲击力比较集中也比较大,容易导致左右支撑臂向后倾斜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横梁40的稳定性,可将横梁40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其前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度。
其中,横梁40的一端安装于一线性滑轨60a上,横梁40的另一端安装在另一线性滑轨60b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横梁40可沿着Z轴方向往复运行,可在线性滑轨(60a、60b)的顶部设置伺服电机(70a、70b),其中,伺服电机(70a、70b)与外部的CNC控制器电性连接。
具体地,一伺服电机70a的转轴与一定位轴602a的一端连接,另一伺服电机70a的转轴与另一定位轴602a的一端连接,通过伺服电机(70a、70b)带动横梁40沿着线性滑轨(60a、60b)的方向往复运行,使得铲刀50对待加工器件进行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横梁40运行的平稳性,可在铲齿机中设置至少一组线性滑轨(60a、60b)。其中,线性滑轨(60a、60b)呈条状,在每条线性滑轨(60a、60b)的上端设有至少一组定位块(601a、601b)。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横梁40后端的一侧形成有方槽(402a、402b),安装时,将定位块(601a、601b)嵌入方槽(402a、402b)内,使得其相互配合安装,以使得横梁40固定在线性滑轨(60a、60b)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调节对待加工器件的角度,可在底座10的上表面设置工作台30。
具体地,工作台30形成为长方体结构,其安装在底座10的上表面,且位于龙门支架20的前端。
例如,可在工作台30上安装可倾斜设置的真空吸盘(图中未示出),真空吸盘包括吸盘面板和其底部的高度调节器。工作台30的顶部面板上开设有轴向的滑动槽301,高度调节器可移动地安装在滑动槽301内,通过螺栓固定在最终所需要的定位位置,进而能够通过调整高度调节器在工作台30的顶部面板上的位置,以调节吸盘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吸盘面板通过抽真空可将待加工器件固定在其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横梁40与铲刀50的整体稳定性,可在铲刀50内设置贯穿孔及横梁40的底侧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
具体地,在横梁40的底侧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圆孔,在铲刀50内设置贯穿孔,固定时,使用螺杆穿过铲刀50的贯穿孔与横梁40上的圆孔配合,以将铲刀50固定在横梁40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工作台30可沿着X轴方向运行,可在底座10上设有一组导轨101、至少一个支撑块102、电机103、传动轴104及固定部105。具体地,导轨101设于底座10的两侧,且在每条导轨101上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块102。
其中,在导轨101之间设有传动轴104,在传动轴104的一端设有电机103,在传动轴104上设有固定部105,通过支撑块102与固定部105结合,以用于承载工作台30。
进一步地,加工时,通过伺服电机(70a、70b)工作,以带动铲刀50跟随动横梁40相对运动(即往Z轴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电机103驱动传动轴104以带动工作台30沿着导轨101运行(即往X轴方向运动),进而对吸盘面板上的待加工器件进行切削,使得铲齿作业更加精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7)

1.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其中间部位形成中空结构;所述横梁的中空结构的底侧用于安装铲刀;
在所述横梁的两端的后侧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两个卡座,所述卡座用于与线性滑轨的定位轴卡接;
在所述卡座的两侧设有至少一组螺孔;
通过螺杆与所述螺孔配合,使得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线性滑轨上;
通过所述线性滑轨固定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其前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座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轴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性滑轨包括至少一组,在每个所述线性滑轨的上端设有至少一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横梁的方槽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性滑轨的顶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定位轴的一端连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以驱动所述横梁沿着所述线性滑轨往复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龙门支架,所述龙门支架设有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前侧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线性滑轨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底座,所述龙门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CN202020602192.4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Active CN212094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2192.4U CN21209467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2192.4U CN21209467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4675U true CN212094675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4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2192.4U Active CN212094675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4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5036B2 (ja) 工作機械のラム案内装置
JP6071862B2 (ja) 金属加工方法
JP2002237472A (ja) 被加工物の切削方法
JP6378863B2 (ja) 送り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旋盤
JP6403944B2 (ja) 曲面の旋削方法
TW201521953A (zh) 進給裝置及採用該進給裝置之雙軸加工機
JP5947253B2 (ja) 旋盤
JP5850904B2 (ja) 金具加工方法
CN212094675U (zh) 一种铲齿机的龙门式横梁结构
CN212470034U (zh) 一种高精度龙门铲齿机
CN111468960A (zh) 一种数控龙门铲齿机横梁结构
CN212552061U (zh) 一种龙门铲齿机
CN210476164U (zh) 一种打孔打磨一体机
CN210996861U (zh) 一种数控铲齿机
CN207577442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车刀座精密调整机构
CN216101261U (zh) 一种精雕机
CN215699712U (zh) 一种机床微调机构
CN212600226U (zh) 一种斜床身数控车床
JP6071864B2 (ja) 金属加工方法
JP4431788B2 (ja) 工作機械
CN211162890U (zh) 一种卧式钻铣光机结构
JP2012051070A (ja) 平面加工工具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平面加工方法
CN217393831U (zh) 柔性化铣削设备
CN214557971U (zh) 一种立柱高精密数控铲齿机
JP2003103326A (ja) 板材加工機の板材位置決め装置及びその装置を用いた板材位置決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