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1348U - 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1348U
CN212081348U CN202020221736.2U CN202020221736U CN212081348U CN 212081348 U CN212081348 U CN 212081348U CN 202020221736 U CN202020221736 U CN 202020221736U CN 212081348 U CN212081348 U CN 212081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filter
filtering piece
oil filter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17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志强
刘凡继
宋祖龙
何新奎
蒋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17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1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1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1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100)包括:灶台(11);机头(2),从所述灶台(11)向上伸出且设有前油烟通道(22);前置滤油件(24),设置在所述前油烟通道(22)内以用于分离油烟,所述前置滤油件(24)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端的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与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之间的滤油件最低位以及用于将滤油导流至滤油件最低位的内部导油结构;机头集油盒(25),位于所述滤油件最低位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滤油。在本实用新型中,前置滤油件能够分离油烟并引导滤油至机头集油盒,有效降低机身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以保证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且便于用户清洁滤油。

Description

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灶多采用下排烟式结构,当机身中的风机系统开始工作时,大量油烟被吸入机头烟道并向下通过风机系统,最终从机身出风口排出。由此可见,在吸烟排烟过程中,进入机头烟道的油烟几乎全部通过风机系统,由于用户难于清洁,风机系统在长期使用后会受到严重污染,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能够在吸烟排烟过程中大大降低机身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且实现对滤油的收集,从而保证机身内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以及便于用户清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所述集成灶包括:
灶台;
机头,从所述灶台向上伸出且设有前油烟通道;
前置滤油件,设置在所述前油烟通道内以用于分离油烟,所述前置滤油件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端的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与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之间的滤油件最低位以及用于将滤油导流至所述滤油件最低位的内部导油结构;
机头集油盒,位于所述滤油件最低位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滤油。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包括第一滤油部和第二滤油部,所述第一滤油部和所述第二滤油部分别从各自的横向外端朝向横向内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一滤油部的横向外端,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二滤油部的横向外端。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还包括过渡连接部,所述第一滤油部、所述过渡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滤油部沿横向依次连接,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位于所述过渡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过渡连接部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汇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滤油部、所述过渡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滤油部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包括作为所述第一滤油部的第一滤油件和作为所述第二滤油部的第二滤油件,所述第一滤油件和所述第二滤油件相互独立设置。
可选地,所述内部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油部中的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油部中的第二内部导油结构。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呈V字形布置,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分别位于所述前置滤油件的两个V形顶端,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位于所述前置滤油件的V形底端。
可选地,呈V字形布置的所述前置滤油件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α,满足:10°≤α≤30°。
可选地,所述机头集油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油烟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机头集油盒设置为能够从所述前油烟通道向前取出。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为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包括滤油件本体、贯穿所述滤油件本体设置的多个过烟孔和设置在所述滤油件本体中的滤油件出油口,各个所述过烟孔的孔周壁均形成有孔翻边部,所述内部导油结构包括形成在多个所述孔翻边部之间的导油槽,所述滤油件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滤油件本体的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且与所述导油槽连通。
可选地,所述前置滤油件为能够围绕自身中心轴线枢转的旋转过滤件并设有贯穿的多个过烟孔。
可选地,所述旋转过滤件包括旋转过滤套筒和位于所述旋转过滤套筒的套筒腔内的多个导流叶片,所述旋转过滤套筒的周壁形成有多个所述过烟孔,多个所述导流叶片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过滤套筒的内周壁上且沿所述旋转过滤套筒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集成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过滤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和/或,所述旋转过滤件中形成有用于在气流冲击下驱动所述旋转过滤件旋转的迎风驱动面。
可选地,所述集成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油烟通道的通道内壁的内壁接油槽,所述内壁接油槽用于承接从所述旋转过滤件朝向所述通道内壁甩出的滤油。
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吸烟排烟时,被吸入前油烟通道内的油烟在通过前置滤油件后可被先行过滤掉大量油污,有效避免该大量油污直接进入机身内,即大大降低机身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从而保证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此外,前置滤油件中的滤油能够被内部导油结构导流至滤油件最低位,并最终流入机头集油盒中,从而便于用户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为单层滤板件且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滤油件和第二滤油件;
图3为图1中的集成灶的侧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集成灶的后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另一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为单层滤板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滤油部、过渡连接部和第二滤油部;
图7为图6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前置滤油件的局部放大图A-A;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另一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为多层滤板件;
图10为图9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另一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为另一多层滤板件;
图13为图12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另一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为旋转过滤件;
图16为图15中的集成灶的前置过滤模块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的前置滤油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8为图16中的前置滤油件的侧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前置滤油件的集成灶的另一示意图,图示中的前置滤油件呈八字形布置;
图20为图19中的机头的局部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环向接油槽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集成灶
1 机身 2 机头
11 灶台 12 集成功能部
13 风机系统 14 机身出风口
15 机身集油盒 21 通道油烟入口
22 前油烟通道 23 挡烟板
24 前置滤油件 25 机头集油盒
26 集油盒支架 27 内壁接油槽
28 环向接油槽
241a 第一滤油件 241b 第二滤油件
242a 第一滤油部 242b 过渡连接部
242c 第二滤油部 242d 汇油槽
243a 滤油件本体 243b 底层过滤单元
243c 顶层过滤单元 243d 过滤单元连接件
243e 孔翻边部 243f 导油槽
244a 旋转过滤套筒 244b 导流叶片
244c 套筒固定支架 244d 叶片固定支架
244e 滤油件固定支架 244f 滤油件旋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100,该集成灶100主要包括机身1、机头2、前油烟通道22和前置过滤模块。
具体地,机身1设有灶台11以及位于灶台11的下方的集成功能部12和排油烟部。该集成功能部12和排油烟部通常前后布置,并且集成功能部12可包括洗碗机部、消毒柜部、储物柜部、蒸箱部、烤箱部或微波炉部等,以使得集成灶100的功能多样化。排油烟部中设有风机系统13和机身出风口14,机身出风口14用于将油烟排出机身1外,风机系统13用于产生吸烟排烟的风力,受制于其安装位置和安装结构,通常难于清洁。
此外,机头2位于灶台11的上方且设有通道油烟入口21,前油烟通道22形成在通道油烟入口21与排油烟部之间。例如,参照图1至图3,前油烟通道22可通过机头的周壁和挡烟板23共同限定而成,因此前油烟通道22包括机头内腔,前置过滤模块设置在机头内腔中以用于分离油烟,且前置过滤模块优选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在机头内腔中。
需要说明的是,通道油烟入口21通常设有入口油烟滤网,而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前置过滤模块有别于该入口油烟滤网,为位于入口油烟滤网的后一级的过滤结构。
在集成灶100的吸烟排烟过程中,油烟能够在依次通过通道油烟入口21、前油烟通道22和排油烟部后排出机身1外,而由于前置过滤模块的油烟分离作用,大量油烟在流动至排油烟部之前便已冷凝成液态油而附着在前置过滤模块上,从而有效降低风机系统13的受污染程度,进而保证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将前置过滤模块设置为固定式结构。换言之,在吸烟排烟过程中,前置过滤模块始终保持固定不动,因此前置过滤模块中应不包含旋转件、伸缩件、传动件等活动式部件。
具体地,前置过滤模块可包括前置滤油件24,该前置滤油件24可设置为设有过烟孔的固定滤板件,并且该固定滤板件可设置为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以下将分别详细说明。
参照图2以及图5至图8,前置滤油件24被设置为单层滤板件且包括滤油件本体243a、多个过烟孔、导油槽243f和滤油件出油口。其中,多个过烟孔贯穿滤油件本体243a设置且各个过烟孔的孔周壁均形成有孔翻边部243e,导油槽243f形成在多个孔翻边部243e之间,滤油件出油口设置在滤油件本体243a的端部且与导油槽243f连通。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当油烟通过前置滤油件24中的多个过烟孔时,大量油烟在接触滤油件本体243a时冷凝成液态油并附着在导油槽243f中,从而实现油烟分离以减少风机系统13的污染。再者,导油槽243f中的滤油能够被进一步导流至滤油件出油口,可便于收集和清洁,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由此可见,通过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上述单层滤板件,可实现分离油烟和导流滤油功能,同时具有简单结构以便于加工,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参照图9至图14,前置滤油件24被设置为多层滤板件且包括滤油件本体243a,该滤油件本体243a包括底层过滤单元243b、顶层过滤单元243c和过滤单元连接件243d。其中,顶层过滤单元243c和底层过滤单元243b呈长板状且上下层叠设置,过滤单元连接件243d用于固定连接底层过滤单元243b和顶层过滤单元243c。此外,底层过滤单元243b和顶层过滤单元243c上分别设有多个过烟孔,底层过滤单元243b上的各个过烟孔的孔周壁均形成有孔翻边部,底层过滤单元243b上还设有通过多个孔翻边部共同限定而成的底层导油槽以及设置在底层过滤单元243b的端部且与底层导油槽连通的滤油件出油口。
由上述结构可知,上下层叠设置的顶层过滤单元243c和底层过滤单元243b能够起到对油烟的多重过滤作用,因此可有效拦截油烟中的绝大部分油污,从而大大减少油烟对风机系统13的污染。而拦截下来的滤油能够流动至底层过滤单元243b,并在底层导油槽的导流作用下被导流至滤油件出油口,以便于收集和清洁,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为增大拦截面积,可将顶层过滤单元243c设置为折弯板,该折弯板的折弯段数量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拦截效果、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等综合考虑而定。例如,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顶层过滤单元243c的折弯段数量多于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顶层过滤单元243c的折弯段数量,二者对油污的拦截效果、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等均存在差异。此外,滤油件本体243a中还可设置多于两层的过滤单元以强化多重过滤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将前置过滤模块设置为活动式结构。例如,参照图15至图20,前置过滤模块包括前置滤油件24,该前置滤油件24被设置为能够围绕自身中心轴线枢转的旋转过滤件且设有贯穿的多个过烟孔。当油烟通过旋转过滤件上的多个过烟孔时,由于旋转过滤件持续转动,大量油污能够被其拦截,从而达到油烟分离效果。
为实现旋转过滤件的自枢转,可在前置过滤模块中设置固定安装在机头2的内壁上的滤油件固定支架244e和固定安装在滤油件固定支架244e上的滤油件旋转支架244f,该滤油件旋转支架244f设有沿轴向连接于旋转过滤件的枢转轴。
参照图示的实施例,旋转过滤件可包括旋转过滤套筒244a和位于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套筒腔内的多个导流叶片244b,多个过烟孔形成在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周壁上,多个导流叶片244b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内周壁上且沿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旋转过滤件还可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轴向两端的套筒固定支架244c和固定安装在套筒固定支架244c上的叶片固定支架244d,多个导流叶片244b的端部与叶片固定支架244d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可在前置过滤模块中设置驱动电机以驱动旋转过滤件转动。例如,可将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滤油件旋转支架244f的枢转轴连接,从而间接驱动旋转过滤件转动,以使得旋转过滤件的转动方式可控。
需要说明的是,当旋转过滤件的转速过快时,会造成前油烟通道22内的风阻过大,从而影响正常吸烟排烟。当转速过慢,则不能起到较好的油烟分离效果。因此,为尽量减小旋转过滤件带来的风阻以及尽量提升油烟分离效果,将旋转过滤件的额定转速优选设置为60r/min~120r/min。通常地,可在集成灶100中设置三个转速档位,即低速档位、中速档位和高速档位,其中,低速档位对应的旋转过滤件的额定转速在60r/min左右,中速档位对应的旋转过滤件的额定转速在90r/min左右,高速档位对应的旋转过滤件的额定转速在110r/min左右。
当然,由于在吸烟排烟过程中前油烟通道22内会形成风场,因此即使不设置驱动电机,旋转过滤件也能够在风场作用下自枢转,但为了使自枢转更加持续稳定,可在旋转过滤件中形成用于在气流冲击下驱动旋转过滤件旋转的迎风驱动面。换言之,当风机系统13开始工作时,前油烟通道22内会形成风场,此时风场内的气流能够持续撞击迎风驱动面,从而驱动旋转过滤件自枢转。
例如,参照图18,旋转过滤套筒244a内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旋转过滤套筒244a外的箭头表示旋转过滤件的转动方向,此时多个导流叶片244b上均形成有迎风驱动面,气流能够持续撞击在多个迎风驱动面上以产生较大的旋转驱动力,从而保证旋转过滤件在吸烟排烟过程中持续稳定地转动。
此外,可在前置过滤模块中设置内壁接油槽27,该内壁接油槽27安装在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内壁以至少用于承接从旋转过滤件朝向通道内壁甩出的滤油(部分从旋转过滤件甩出的滤油也可能直接落入内壁接油槽27中),从而避免通道内壁上的滤油向下流动至风机系统13。
参照图15和图19,当旋转过滤件沿左右延伸摆置时,可将内壁接油槽27的左右跨度设置为不小于前油烟通道22的左右跨度,以保证沿通道内壁向下流动的滤油被完全收集。
总而言之,当油烟高速通过设有固定式或活动式滤网结构的前置过滤模块时,由于滤网结构内存在大量涡流,油烟在滤网结构内会高速转折和碰撞,使得自身流路和流向产生急剧变化。在此急剧变化中,油烟中的油分子会被分离且被直接甩至滤网结构上,而滤网结构的温度远低于油分子,会使大量油分子迅速冷凝为液态油而附着其中,从而大大减少油分子在风机系统13中的冷凝积聚。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6、图9、图12、图15和图16,前置过滤模块还包括机头集油盒25,该机头集油盒25至少能够用于收集附着在前置过滤模块上的滤油,因此机头集油盒25优选设置在前油烟通道22内且位于前置过滤模块的下方。在此结构下,可便于对前置过滤模块上的滤油进行集中清理,并且可进一步地将机头集油盒25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以便于用户手动拆出清洗。例如,可在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后壁上固定安装集油盒支架26,机头集油盒25可拆卸地安装在集油盒支架26上并设置为能够从集油盒支架26向前取出,以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为保证前置过滤模块中的滤油全部流入机头集油盒25内,可在前置过滤模块中形成用于引导滤油的内部导油结构。例如,该内部导油结构可包括上述滤油件本体243a中的导油槽243f,此时可将机头集油盒25设置在滤油件出油口的正下方,以使滤油在导油槽243f的导流作用下通过滤油件出油口流入机头集油盒25。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18,前置过滤模块包括前置滤油件24,该前置滤油件24呈V字形布置且设有用于将滤油导流至V形底端的内部导油结构,并且前置过滤模块还包括位于V形底端的下方的机头集油盒25。通过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呈V字形布置,可使其自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在内部导油结构和重力作用下将滤油始终导流至V形底端,使滤油最终流入机头集油盒25内,以便于对其进行集中清理。
参照图6至图8,可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一体成型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滤油部242a、过渡连接部242b和第二滤油部242c。并且,第一滤油部242a的外端相对于第一滤油部242a的内端向上倾斜,第二滤油部242c的外端相对于第二滤油部242c的内端向上倾斜,过渡连接部242b位于V形底端,从而使前置滤油件24整体呈V字形布置。
基于上述一体成型件,内部导油结构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滤油部242a中的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设置在第二滤油部242c中的第二内部导油结构。为使整体结构均匀合理和简化加工,可将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第二内部导油结构设置为相同结构。
此外,过渡连接部242b内可形成有汇油槽242d,此时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第二内部导油结构分别朝向汇油槽242d倾斜延伸以将各自的滤油导流至汇油槽242d,汇油槽242d的槽底壁可设有滤油件出油口以将滤油导出至下方的机头集油盒25,当然,在过渡连接部242b未形成有汇油槽242d的情况下,也可设置滤油件出油口。通过设置汇油槽242d,滤油需要在槽内积聚至一定体积才会从滤油件出油口流出,相当于增大了前置过滤模块的集油容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头集油盒25的集油压力。
当前置滤油件24为上述单层滤板件时,第一滤油部242a和第二滤油部242c均设有多个过烟孔和多个孔翻边部243e,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第二内部导油结构均包括形成在多个孔翻边部243e之间的导油槽243f,并且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第二内部导油结构中的导油槽243f均连通滤油件出油口。
参照图2、图5以及图9至图20,可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且包括相互独立且倾斜摆置的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此时,第一滤油件241a的外端相对于第一滤油件241a的内端向上倾斜,第二滤油件241b的外端相对于第二滤油件241b的内端向上倾斜,并且第一滤油件241a的内端和第二滤油件241b的内端共同作为前置滤油件24的V形底端。与一体成型结构相比,分体式结构能够独立拆卸清洗,因此在清洗维护方面,用户体验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可分别设置为前述的固定式结构或活动式结构。当设置为固定式结构时,可设置为前述的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当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设置为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时,第一滤油件241a的内端和第二滤油件241b的内端均设有滤油件出油口。当设置为活动式结构时,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可设置为前述的旋转过滤件。
基于上述分体式结构的前置过滤件24,其内部导油结构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滤油件241a中的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设置在第二滤油件241b中的第二内部导油结构。类似地,为使整体结构均匀合理和简化加工,可将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第二内部导油结构设置为相同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将呈V字形布置的前置滤油件2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设置为α。例如,对应于上述一体成型结构,α为第一滤油部242a或第二滤油部242c相对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而对应于上述分体式结构,α为第一滤油件241a或第二滤油件241b相对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
当α过小时(即倾斜程度不足),滤油可能难以克服粘滞阻力以顺畅流动,导致无法被引流至V形底端。当α过大时(即过度倾斜),若前置滤油件24的长度太短,就无法形成较大的横向拦截面积,从而会造成部分油烟未经过滤即流入风机系统中,但若增长前置滤油件24,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为此,综合考虑前置滤油件24对滤油的导流、拦截效果及其生产成本等,可限定α满足:10°≤α≤30°。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前置过滤件24设置为呈U字形布置等类似的布置方式以代替上述V字形布置方式。实际上,只要保证前置滤油件24中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端的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与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之间的滤油件最低位以及用于将滤油导流至滤油件最低位的内部导油结构,以及将机头集油盒25设置在滤油件最低位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滤油,即可使前置过滤件2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在内部导油结构和重力作用下将滤油始终导流至滤油件最低位,使滤油最终流入机头集油盒25内,以便于对其进行集中清理。
例如,当前置滤油件2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滤油部242a、过渡连接部242b和第二滤油部242c时,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位于第一滤油部242a的横向外端,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第二滤油部242c的横向外端,滤油件最低位位于过渡连接部242b。或者,当前置滤油件24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时,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位于第一滤油件241a的横向外端,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第二滤油件241b的的横向外端,第一滤油件241a的横向内端和第二滤油件241b的的横向内端共同作为滤油件最低位。总之,当前置滤油件24呈V字形布置时,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第二滤油件最高位分别位于前置滤油件24的两个V形顶端,滤油件最低位位于前置滤油件24的V形底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机身1包括位于灶台11的下方的机身集油盒15,集成灶100包括外部导油结构,该外部导油结构用于将前置过滤模块中的滤油引流至与机身集油盒15。在此结构下,可无须在前油烟通道22内设置上述机头集油盒25,从而减小前油烟通道22内的风阻,保证集成灶100的吸烟排烟效率。
但需要说明的是,若设置机头集油盒25,其清洗频率应远远高于机身集油盒15,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无须频繁弯腰拆卸机身集油盒15。换言之,从吸烟性能角度考虑,本实施例的集成灶100更佳,从清洗维护角度考虑,设有机头集油盒25的集成灶100更佳,因此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选择性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照图19至图21,前置过滤模块包括前置滤油件24,该前置滤油件24呈八字形布置并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并且前置滤油件24能够将滤油向外引流至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内壁。此外,集成灶100还包括用于将通道内壁上的滤油引流后外排的外部导油结构,因此外部导油结构除了可设置为用于将滤油引流至与机身集油盒15以外,还可设置为用于将滤油直接排出机身1外(例如可直接排出至下水管道等)。
通过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呈八字形布置,可使其自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在重力作用下将滤油始终导流至通道内壁,使滤油沿通道内壁流动至外部导油结构以实现外排,从而保证滤油的流动路径绕开位于前油烟通道22下方的风机系统13,以减少油污在风机系统13上的积聚。
通常地,通道内壁包括位于横向两侧的第一通道侧壁和第二通道侧壁,此时第一滤油件241a用于将滤油向外引流至第一通道侧壁,第二滤油件241b用于将滤油向外引流至第二通道侧壁。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将前置滤油件24设置为呈八字形布置的情况下,也可在第一滤油件241a的外端和第二滤油件241b的外端分别设置机头集油盒25,此时滤油直接流入机头集油盒25内,便于用户集中清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外部导油结构包括环向接油槽28,该环向接油槽28环绕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内周壁设置以用于承接通道内周壁上的滤油。显然,通过利用环向接油槽28先将通道内周壁上的滤油进行汇集,更便于后续对滤油的集中导流。
为保证滤油的流动路径避开位于前油烟通道22下方的风机系统13,可使环向接油槽28中的滤油始终被导流至外侧。因此,可将环向接油槽28设置为弯折槽,具体地,环向接油槽28设有位于中部位置的向上弯折位,该向上弯折位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向下倾斜的第一半环槽和第二半环槽。如此设置,在重力作用下,第一半环槽和第二半环槽中的滤油均能被导流至各自的外侧。
此外,可在环向接油槽28的槽周壁与通道内周壁之间形成壁面密封连接,以防止滤油从环向接油槽28的槽周壁与通道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向下泄漏,从而提高环向接油槽28的可靠性。
当外部导油结构中包含导油管等其他部件时(例如连通在环向接油槽28与机身集油盒15之间的导油管),也可将该部件优选避开风机系统13设置。换言之,外部导油结构优选应整体避开风机系统13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滤油件241a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一倾斜夹角设置为β1以及将第二滤油件241b与水平面之间的第二倾斜夹角设置为β2。其中,β1和β2均为锐角夹角。
类似地,当β1、β2过小时(即倾斜程度不足),滤油可能难以克服粘滞阻力以顺畅流动,导致无法被引流至外侧的通道内壁上。当β1、β2过大时(即过度倾斜),若第一滤油件241a、第二滤油件241b的长度太短,就无法形成较大的横向拦截面积,从而会造成部分油烟未经过滤即流入风机系统中,但若增长第一滤油件241a、第二滤油件241b,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为此,综合考虑第一滤油件241a、第二滤油件241b对滤油的导流和拦截效果及其生产成本等,可限定β1、β2满足:10°≤β1≤30°和/或10°≤β1≤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可分别设置为前述的固定式结构或活动式结构。当设置为固定式结构时,可设置为前述的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当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设置为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时,第一滤油件241a的外端和第二滤油件241b的外端均设有滤油件出油口。当设置为活动式结构时,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均可设置为前述的旋转过滤件。
此外,前置过滤件24的上述八字形布置方式还能以其他类似的布置方式代替,只要保证第一滤油件241a和第二滤油件241b分别从各自的横向内端朝向横向外端向下倾斜延伸,以使得前置滤油件24中的滤油能够被向外引流至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内壁,并设置外部导油结构以将通道内壁上的滤油引流后外排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100)包括:
灶台(11);
机头(2),从所述灶台(11)向上伸出且设有前油烟通道(22);
前置滤油件(24),设置在所述前油烟通道(22)内以用于分离油烟,所述前置滤油件(24)包括分别位于横向两端的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与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之间的滤油件最低位以及用于将滤油导流至所述滤油件最低位的内部导油结构;
机头集油盒(25),位于所述滤油件最低位的下方以用于收集滤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包括第一滤油部(242a)和第二滤油部(242c),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和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分别从各自的横向外端朝向横向内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的横向外端,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位于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的横向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还包括过渡连接部(242b),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所述过渡连接部(242b)和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沿横向依次连接,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位于所述过渡连接部(242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部(242b)的顶面形成有向下凹陷的汇油槽(242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所述过渡连接部(242b)和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一体成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包括作为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的第一滤油件(241a)和作为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的第二滤油件(241b),所述第一滤油件(241a)和所述第二滤油件(241b)相互独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滤油部(242a)中的第一内部导油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滤油部(242c)中的第二内部导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呈V字形布置,所述第一滤油件最高位和所述第二滤油件最高位分别位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的两个V形顶端,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位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的V形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呈V字形布置的所述前置滤油件(24)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α,满足:10°≤α≤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集油盒(2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油烟通道(2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集油盒(25)设置为能够从所述前油烟通道(22)向前取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为单层滤板件或多层滤板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包括滤油件本体(243a)、贯穿所述滤油件本体(243a)设置的多个过烟孔和设置在所述滤油件本体(243a)中的滤油件出油口,各个所述过烟孔的孔周壁均形成有孔翻边部(243e),所述内部导油结构包括形成在多个所述孔翻边部(243e)之间的导油槽(243f),所述滤油件出油口设置在所述滤油件本体(243a)的所述滤油件最低位且与所述导油槽(243f)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油件(24)为能够围绕自身中心轴线枢转的旋转过滤件并设有贯穿的多个过烟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过滤件包括旋转过滤套筒(244a)和位于所述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套筒腔内的多个导流叶片(244b),所述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周壁形成有多个所述过烟孔,多个所述导流叶片(244b)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内周壁上且沿所述旋转过滤套筒(244a)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100)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过滤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和/或,所述旋转过滤件中形成有用于在气流冲击下驱动所述旋转过滤件旋转的迎风驱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100)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油烟通道(22)的通道内壁的内壁接油槽(27),所述内壁接油槽(27)用于承接从所述旋转过滤件朝向所述通道内壁甩出的滤油。
CN202020221736.2U 2020-02-27 2020-02-27 集成灶 Active CN212081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1736.2U CN212081348U (zh) 2020-02-27 2020-02-27 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1736.2U CN212081348U (zh) 2020-02-27 2020-02-27 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1348U true CN212081348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1736.2U Active CN212081348U (zh) 2020-02-27 2020-02-27 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1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2523B (zh) 过滤组件和油烟净化装置
CN111380095A (zh) 集成灶
CN108980927B (zh) 抽油烟机
CN212081348U (zh) 集成灶
CN212618504U (zh) 集成灶
CN212108559U (zh) 集成灶
CN111503678A (zh) 集成灶
CN111351082A (zh) 集成灶
CN110887078A (zh) 一种油烟机无油网风道结构及油烟机
CN202253853U (zh) 自净式环保型除油烟机
CN111380096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2108556U (zh) 滤油件和集成灶
CN110848777B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212108560U (zh) 滤油件和集成灶
CN108980946B (zh) 吸油烟机
CN111306594A (zh) 集成灶
CN20740741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853905A (zh) 吸油烟机
CN215062266U (zh) 集成灶
CN220728310U (zh) 一种桌面油烟机
CN220135549U (zh) 烟灶一体机
CN216619947U (zh) 油烟机
CN216814285U (zh) 油烟分离装置及吸油烟机
WO2015027582A1 (zh) 吸油烟机
CN22050681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1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Gangqian Road,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