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2550U -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2550U
CN212042550U CN202020328300.3U CN202020328300U CN212042550U CN 212042550 U CN212042550 U CN 212042550U CN 202020328300 U CN202020328300 U CN 202020328300U CN 212042550 U CN212042550 U CN 212042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ue
pipeline
communicated
casting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83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陆
杨忠林
苏建勇
田超群
刘建
王家飞
夏良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Jinbao Fou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Jinbao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Jinbao Fou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Jinbao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83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2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2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2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和浇注单元,所述浇注单元由直浇道、内浇道和铸造模具组成;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浇口杯连通,所述内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直浇道连通且垂直,所述内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造模具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直浇道直接与内浇道连通,利用直浇道中金属熔体的静压力直接对铸件进行补缩,且直浇道可持续给铸造模具中补热,形成铸造模具到浇道的顺序凝固,有利于铸件热结处的补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中无需再设置冒口,即保证了汽车悬架铸件的高性能,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浇注系统是将金属熔体通过流道引入至铸造模具中成型为铸件的系统,请参阅图1,传统的浇注系统通常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模具;浇口杯用于储存和输入金属熔体,直浇道的顶端与浇口杯连通,直浇道的底端垂直连通横浇道,内浇道的一端与横浇道连通,另一端与模具连通。但是,基于传统的浇注系统的结构,铸件在凝固成型时容易收缩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浇注系统的模具上设置一冒口,冒口是用来存贮金属熔体的空腔,在铸件凝固成型的过程中能补给金属熔体,冒口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
但是,针对汽车悬架产品(汽车悬架是车架与车轮之间用于传力和减震的连接部件),其要求具有高韧性和高硬度,而采用冒口进行补缩的传统浇注系统中,存在补缩通道过长,补缩效果不理想,导致汽车悬架产品铸件内部出现不致密的现象以及在热结处产生缩孔,难以满足汽车悬架的高性能要求。同时,在铸件成型后,需要对铸件上形成的冒口余料进行切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原料,还增加了劳动强度。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满足汽车悬架产品高性能要求的无冒口浇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生产效率高且原料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浇口杯和浇注单元,所述浇注单元由直浇道、内浇道和铸造模具组成;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浇口杯连通,所述内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直浇道连通且垂直,所述内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造模具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直浇道直接与内浇道连通,利用直浇道中金属熔体的静压力直接对铸件进行补缩,且由于金属熔体无需再经过横浇道可直接通过内浇道流入铸造模具中,直浇道可持续给铸造模具中补热,形成铸造模具到浇道的顺序凝固,有利于铸件热结处的补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中无需再设置冒口,即保证了汽车悬架铸件的高性能,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所述浇口杯连通,且所述分流道与至少两条直浇道连通,所述直浇道与所述分流道垂直。分流道将浇口杯的金属熔体分流到至少两条直浇道中,而每条直浇道可至少生产两个铸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铸造模具垂直设置在所述直浇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铸造模具通过至少两个内浇道与所述直浇道连通。铸造模具与至少两个内浇道连通,而从位于两个内浇道相对下方的内浇道中进入的金属熔体补缩压力大,即铸造模具的远端也获得了有效的补缩。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铸造模具中铸件的热结处。热结为铸件中因厚度较大而最后凝固的地方,将内浇道的出水口设置在铸件的热结处,而在热结处凝固时,内浇道可不断提供金属熔体进行补缩,因此,无需再在热结处设置冒口进行补缩。
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端与直浇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铸造模具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截面为圆,且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从其进口端至出口端逐渐增大。当内浇道直接与直浇道连通时,从内浇道流出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较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通常采用球铁浇注形成,而当内浇道出口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太大时,铁液容易发生紊流,导致在最终成型的铸件表面形成二次渣。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内浇道设置成管径逐渐增大的多段式结构,不仅可以降低内浇道出水口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有效减小铸件表面的二次渣的生成,还可以增大铸件冷却时内浇道的散热面积,进而减小铸件的缩松和缩孔倾向。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道为一球形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道中设有泡沫陶瓷过滤器。在过渡管道中部设置泡沫陶瓷过滤器,可以使金属熔体流进该过滤器后由紊流状态变为层流状态,进一步减缓金属熔体的线速度,有效地防止铸件表面二次渣的生成;同时将过渡管道设置为球形管道,可以提高金属熔体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长度比为1:1-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陶瓷管,且所述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浇注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浇道的结构图;
附图说明:1-浇口杯、2-分流道、3-直浇道、4-内浇道、5-铸造模具、41-第一管道、42-过渡管道、43-第二管道、44-泡沫陶瓷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在利用球铁铸造生产汽车悬架时发现,传统的浇注系统中通过冒口对铸件进行补缩的工艺不仅无法满足汽车悬架等安保件的高性能需求,还造成生产效率低和原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急需开发和设计一种新的浇注系统。
申请人发现传统的浇注系统中,通常在直浇道的底部设置一横浇道,再通过横浇道给内浇道输送金属熔体,而金属熔体在多浇道中输送时,不仅生产效率降低,金属熔体在输送过程中液体压力也会减弱。因此,申请人将直浇道和内浇道直接连通,利用直浇道中金属熔体的静压力可以直接对铸件进行补缩,且直浇道可持续给铸造模具中补热,形成铸造模具到浇道的顺序凝固,有利于铸件热结处的补缩。但是,当将直浇道和内浇道直接连通时,从内浇道流出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较大,而汽车悬架通常采用球铁浇注形成,当内浇道出口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太大时,铁液容易发生紊流,导致在最终成型的铸件表面形成二次渣。因此,申请人改变内浇道的结构与直浇道配合,通过将内浇道设置成管径逐渐增大的多段式结构,不仅可以降低内浇道出水口的金属熔体的线速度,有效减小铸件表面的二次渣的生成,还可以增大铸件冷却时内浇道的散热面积,进而减小铸件的缩松和缩孔倾向。
进一步,申请人还发现,铸件中由于存在因厚度较大而最后凝固的地方,称为热结,传统的浇注系统中通常在热结处设置一冒口进行补缩,而冒口补缩工艺的补缩效果不理想。因此,申请人特别将内浇道的出水口设置在铸件的热结处,而在热结处凝固时,内浇道可不断提供金属熔体进行补缩,达到了很好的补缩效果。
基于上述构思,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请参阅图2,包括浇口杯1、分流道2和浇注单元,所述浇注单元由直浇道3、内浇道4和铸造模具5组成;所述直浇道3与所述浇口杯1连通,所述内浇道4的一端与所述直浇道3连通且垂直,所述内浇道4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造模具5连通。
具体地,所述浇口杯1用于储存并输送金属熔体,所述浇口杯1的底部与所述分流道2连通;所述分流道2呈水平设置,所述分流道2与直浇道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道2与两条直浇道3连通,所述分流道2用于将浇口杯1中的液体分流至不同的直浇道3中;每条所述直浇道3与所述分流道2垂直,在空间上,每条所述直浇道3与地面垂直,且两条直浇道3相互平行且呈一定间距设置。所述内浇道4设置在所述直浇道3的两侧,每条内浇道4均与所述直浇道3垂直,所述内浇道4的末端与铸造模具5连通,用于将金属熔体输送至所述铸造模具5中。所述铸造模具5设置在每条所述直浇道3的两侧,由此形成至少两个铸造工位;而在两条直浇道3的两侧分别形成至少四个铸造工位。而每个铸造模具5至少通过两条内浇道4与所述直浇道3连通。作为优选地,所述内浇道4的出水口设置在铸造模具5中铸件的热结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铸造模具5为汽车悬架,呈长方形,在空间上,所述铸造模具5与地面垂直;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汽车悬架中,分别有两个热结6位于汽车悬架的同一侧的长边中,因此,本实施例中将两条内浇道4的出水口分别与两个热结6连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内浇道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41,过渡管道42和第二管道43,所述第一管道41的前端与直浇道3连通,所述第二管道43的末端与所述铸造模具5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1为一圆管,所述过渡管道42为一球形管道,且所述过渡管道42的中部设有泡沫陶瓷过滤器44,作为优选地,所述泡沫陶瓷过滤器44设置在所述球形管道横截面面积最大的位置,即所述球形管道的中部。所述第二管道43的横截面为圆,且所述第二管道43的直径从其入口处至出口处逐渐增大。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41与第二管道43的长度比为1:1-1.5;所述第一管道41、过渡管道42和第二管道43均为陶瓷管,且所述第一管道41、过渡管道42和第二管道43为一体成型结构。
使用时,浇口杯中储存的金属熔体流入分流道中,再通过分流道流入两条直浇道中,每条直浇道中的金属熔体通过其两侧的内浇道分别流入位于直浇道两侧的铸造模具中,而金属熔体在内浇道的流动过程中,金属熔体通过第一管道后进入过渡管道中并通过泡沫陶瓷过滤器,此时,金属熔体由紊流状态变为层流状态再进入第二管道,基于第二管道的结构,金属熔体在第二管道中流出时线速度降低,最终流入铸造模具中冷却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直浇道直接与内浇道连通,利用直浇道中金属熔体的静压力直接对铸件进行补缩,且由于金属熔体无需再经过横浇道可直接通过内浇道流入铸造模具中,直浇道可持续给铸造模具中补热,形成铸造模具到浇道的顺序凝固,有利于铸件热结处的补缩;同时,铸造模具与至少两个内浇道连通,而从位于两个内浇道相对下方的内浇道中进入的金属熔体补缩压力大,即铸造模具的远端也获得了有效的补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中无需再设置冒口,即保证了汽车悬架铸件的高性能,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和浇注单元,所述浇注单元由直浇道、内浇道和铸造模具组成;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浇口杯连通,所述内浇道的一端与所述直浇道连通且垂直,所述内浇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铸造模具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分流道,所述分流道与所述浇口杯连通,且所述分流道与至少两条直浇道连通,所述直浇道与所述分流道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垂直设置在所述直浇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模具通过至少两个内浇道与所述直浇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铸造模具中铸件的热结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端与直浇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铸造模具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截面为圆,且所述第二管道的直径从其进口端至出口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道为一球形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道中设有泡沫陶瓷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长度比为1:1-1.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陶瓷管,且所述第一管道、过渡管道和第二管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020328300.3U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Active CN212042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8300.3U CN212042550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8300.3U CN212042550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2550U true CN212042550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2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8300.3U Active CN212042550U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25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960A (zh) * 2021-11-26 2022-03-04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后扭梁悬架纵臂总成的制备方法
CN116809892A (zh) * 2023-07-20 2023-09-29 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960A (zh) * 2021-11-26 2022-03-04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后扭梁悬架纵臂总成的制备方法
CN114130960B (zh) * 2021-11-26 2024-04-12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后扭梁悬架纵臂总成的制备方法
CN116809892A (zh) * 2023-07-20 2023-09-29 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镁合金压铸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42550U (zh) 一种无冒口的汽车悬架浇注系统
CN102554130B (zh) 一种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排气歧管铸造方法
CN101733386A (zh) 一种压铸模浇注系统
CN202129409U (zh) 浇注系统
CN205414318U (zh) 铝合金管状带法兰铸件金属型重力浇注模具的浇道结构
CN202291267U (zh) 一种长条形产品压铸模具浇注系统
CN107891124B (zh) 一种设有多道拱桥横浇道的装载机缸头消失模及浇铸工艺
CN203649321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的铸造模具
CN111421115B (zh) 一种耐热铸钢薄壁排气歧管的铸造方法及其铸造用砂型
CN208288957U (zh) 一种铸造大型数控卧式加工中心床身特种冷铁结构
CN203764893U (zh) 一种中空凸轮轴铸造模具
CN204724801U (zh) 全幅式带槽皮带轮铸造模具
CN211564460U (zh) 一种压铸发动机支架的模具浇排系统
CN201217059Y (zh) 铝合金轮毂的低压铸造模具结构
CN201324826Y (zh) 一种发动机悬挂支架铝合金压铸件浇排结构
CN210547852U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凸轮轴用浇注系统
CN203495174U (zh) 一种用于安全带本体铸件成型的压铸系统
CN209006615U (zh)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浇铸模具
CN203830692U (zh) 一种制动气室壳体压铸模具
CN212945277U (zh) 一种环形铸件浇注系统
CN204711111U (zh) 皮带轮铸造模具
CN114130958B (zh) 高强度轮毂的低碳铸造装置
CN213496404U (zh) 一种暖气片成型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11638268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压铸模芯结构
CN203565828U (zh) 中心距1600mm钢铝复合成型散热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