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41521U -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41521U
CN212041521U CN202020376653.0U CN202020376653U CN212041521U CN 212041521 U CN212041521 U CN 212041521U CN 202020376653 U CN202020376653 U CN 202020376653U CN 212041521 U CN212041521 U CN 212041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tonator
rail
driving
workbench
f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66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琼
覃波勇
程恩轮
吴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teng Autom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teng Autom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teng Autom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teng Autom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766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41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41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41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雷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存放待检测电子雷管的上料装置、设有放置检测合格后电子雷管的出料装置以及回收不合格电子雷管的回收装置;还包括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检测点;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电子雷管在所述检测点、上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回收装置之间移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CCD检测装置和所述机械手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CCD检测装置、所述机械手、所述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代替人工作业、实现机械自动检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雷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电子雷管的桥丝是一根焊接在两条脚线/电极上的电阻丝,当电流通过后,使桥丝瞬间发热,并加热包裹在桥丝周围的对热敏感的点火药,当桥丝的温度达到点火药的着火点后,点火药发火从而实现部件功能。
此外,一种数码电子雷管的桥丝定位结构,该桥丝定位结构搭建有电极的正负极,该电极的正负极上分别设有弯折呈拱形设置的桥架,该桥架的弧形曲面的弯折内角设置有供桥丝嵌设的凹槽,通过凹槽与桥丝的插接插接配合,进而实现桥丝与桥架的连接目的,达到将桥丝于数码电子雷管上的安装;且该桥架的一端均通过料带连接,且料带上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插孔。
由于,数码电子雷管的桥丝直径是以微米来确认的,以确保桥丝有足够的电阻,如此细小的桥丝在安装以及与桥架连接时难度是极大的,目前在将桥丝安装到电子雷管上后,还需进一步对电子雷管的外观进行检测,以确保该电子雷管的大小体积符合生产及应用需求。
目前,一般的检测都是通过手工将装配好桥丝的单个电子雷管放置在 CCD检测装置上,以此来检测该电子雷管外观大小,进而确保该电子雷管的标准性,之后将检测合格的电子雷管存放至载带上,经过热压封合将载带与封边条封合起来,进而达到封存检测合格的电子雷管的目的,但是目前通过对电子雷管外观体积大小的检测和检测合格电子雷管的封装都是通过人工作业单独实现,这种半自动化人工检测和封装设备,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在作业时,又因为电子雷管的体积原本就小,使得人手工转移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具有代替人工作业、实现机械自动检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存放待检测电子雷管的上料装置、设有放置检测合格后电子雷管的出料装置以及回收不合格电子雷管的回收装置;
CCD检测装置,所述CCD检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检测点;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夹持电子雷管在所述检测点、上料装置、出料装置以及回收装置之间移动;
控制模块,所述CCD检测装置和所述机械手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CCD检测装置、所述机械手、所述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点、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以及所述回收装置于工作台上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机械手包括设于工作台上方的安装台以及在直线上滑动的气爪,所述安装台设有驱动气爪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安装台的第二轨道、第三轨道以及连通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轨道分别位于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三轨道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气爪滑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有驱动气爪滑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气爪、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输送轨道以及驱动输送轨道上料带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于工作台的滑动座、铰接于滑动座且与料带插接配合的拨动爪和设于滑动座且位于拨动爪铰接点一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拨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当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拨动爪与料带上的插孔插接配合;还包括驱动滑动座滑行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回收槽和位于回收槽上方的回收点。
优选的,所述CCD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承载载带的输出轨道和设于工作台用于收卷载带的收卷机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由于对电子雷管的精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需对电子雷管的外观体积大小进行检测,该装置通过CCD检测装置对电子雷管进行一一检测,以此判断待检测电子雷管的合格性;首先,机械手通过抓取位于上料装置的待检测电子雷管,之后由机械手夹持待检测电子雷管在检测点通过 CCD检测装置检测,若:CCD检测装置检测电子雷管检测合格,机械手将电子雷管转移至出料装置;若:CCD检测仪检测电子雷管检测不合格,机械手将电子雷管丢弃致回收装置,进行废品回收,进而实现筛选出合格电子雷管的目的;且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使得机械手和CCD检测装置以及其他装置可以有序的进行工业化生产配合,实现了代替人工作业、机械自动检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CD检测装置和机械手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CD检测装置和机械手的正面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料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工作台;2、上料装置;21、输送轨道;22、驱动机构; 221、滑动座;222、拨动爪;223、限位板;224、弹性件;225、第一驱动组件;3、出料装置;31、输出轨道;32、收卷机轮;4、回收装置;41、回收点;42、回收槽;5、CCD检测装置;51、摄像头;52、检测点;6、机械手;61、安装台;62、气爪;7、控制模块;8、第二驱动组件;81、第一轨道;82、第二轨道;83、第三轨道;84、第一驱动件;85、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参见图1至图5,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设有存放待检测电子雷管的上料装置2、设有放置检测合格后电子雷管的出料装置3以及回收不合格电子雷管的回收装置4;
CCD检测装置5,所述CCD检测装置5的正下方设有检测点52;
机械手6,所述机械手6用于夹持电子雷管在所述检测点52、上料装置 2、出料装置3以及回收装置4之间移动;
控制模块7,所述CCD检测装置5和所述机械手6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7 电连接;所述CCD检测装置5、所述机械手6、所述控制模块7均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由于对电子雷管的精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需对电子雷管的外观体积大小进行检测,该装置通过 CCD检测装置5对电子雷管进行一一检测,以此判断待检测电子雷管的合格性;首先,机械手6通过抓取位于上料装置2的待检测电子雷管,之后由机械手6夹持待检测电子雷管在检测点52通过CCD检测装置5检测,若:CCD 检测装置5检测电子雷管检测合格,机械手6将电子雷管转移至出料装置 3;若:CCD检测仪检测电子雷管检测不合格,机械手6将电子雷管丢弃致回收装置4,进行废品回收;进而实现筛选出合格电子雷管的目的,且在控制模块7的控制下,使得机械手6和CCD检测装置5以及其他装置可以有序的进行工业化生产配合,实现了代替人工作业、机械自动检测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检测点52、所述上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3以及所述回收装置4于工作台1上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机械手6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安装台61以及在直线上滑动的气爪62,所述安装台61设有驱动气爪62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25。
气爪62夹持电子雷管在第一驱动组件225的推动下,在所述检测点 52、上料装置2、出料装置3以及回收装置4之间移动,该气爪62滑动连接于安装台61上,该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25包括设于安装台61的第二轨道82、第三轨道83以及连通第二轨道82和第三轨道83的第一轨道81,所述第二轨道 82、所述第三轨道83分别位于所述上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3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82、所述第三轨道83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气爪6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84,所述第一轨道81设置有驱动气爪62滑动的第二驱动件85;所述气爪62、所述第一驱动件84和所述第二驱动件85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气爪62在第二轨道82上,在第二驱动件85的驱动下向靠近上料装置2 靠近,以便气爪62提取上料装置2存放的电子雷管,夹持待检测电子雷管的气爪62在通过检测点52时,位于检测点52上方的CCD检测装置5用于配对事先存储好的合格标准数据,以此判断电子雷管是否合格,在控制模块7的配合下,进而进行下步命令操作,当:CCD检测装置5检测电子雷管检测合格,气爪62被第二驱动件85驱动逐渐靠近第三轨道83,之后在第一驱动件 84的驱动下将合格的电子雷管放置在出料装置3;当:CCD检测装置5检测电子雷管检测不合格,气爪62被第二驱动件85驱动至第一轨道81的末端,进而被丢弃致位于第一轨道81末端的回收装置4,进行废品回收。所述第一驱动件84和所述第二驱动件85均采用气缸。
具体的,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输送轨道21以及驱动输送轨道21上料带移动的驱动机构22,所述驱动机构22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
驱动机构22驱动料带持续供应待检测电子雷管,该设置结构简单。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滑动于工作台1的滑动座221、铰接于滑动座221且与料带插接配合的拨动爪222和设于滑动座221且位于拨动爪222 铰接点一侧的限位板223,所述限位板223与所述拨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224,当弹性件224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拨动爪222与料带上的插孔插接配合;还包括驱动滑动座221滑行的第二驱动组件8,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控制模块7控制第二驱动组件8的运行,驱动机构22在第二驱动组件8 的带动,使得滑动座221在工作台1上滑行,利用滑动座221在工作台1上往复滑行,在推进的过程中,利用滑动座221推进的力,使得拨动爪222与料带插接配合的同时,向前推进一个工位,进而实现驱动机构22用于传输料带的目的。
由于第二驱动组件8的驱动,滑动座221在工作台1表面做往复滑行,铰接于滑动座221且与料带插接配合的拨动爪222在滑动座221的带动下,料带由左向右间歇输送,位于拨动爪222铰接点一侧的限位板223限制了拨动爪222沿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使得滑动座221在往复运作的过程中,只能使得拨动爪222在被逆时针推动时,才会与料带上的插孔插接配合,使得料带持续的推进,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224采用弹簧。
具体的,所述回收装置4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回收槽42和位于回收槽 42上方的回收点41。
CCD检测装置5判断电子雷管不合格后,不合格电子雷管由气爪62夹持到回收点41,气爪62由控制模块7控制将不合格电子雷管丢弃至回收槽 42。
具体的,所述CCD检测装置5包括摄像头51,所述摄像头51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摄像头51用于拍摄检测点52的待检测电子雷管,与事先存储好的标准匹配,用以判断电子雷管是否合格生产标准。
具体的,所述出料装置3包括设于工作台1承载载带的输出轨道31和设于工作台1用于收卷载带的收卷机轮32。收卷机轮32在控制模块7的控制下,持续收卷载带。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设有存放待检测电子雷管的上料装置(2)、设有放置检测合格后电子雷管的出料装置(3)以及回收不合格电子雷管的回收装置(4);
CCD检测装置(5),所述CCD检测装置(5)的正下方设有检测点(52);
机械手(6),所述机械手(6)用于夹持电子雷管在所述检测点(52)、上料装置(2)、出料装置(3)以及回收装置(4)之间移动;
控制模块(7),所述CCD检测装置(5)和所述机械手(6)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所述CCD检测装置(5)、所述机械手(6)、所述控制模块(7)均设于所述工作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检测点(52)、所述上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3)以及所述回收装置(4)于工作台(1)上的投影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机械手(6)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方的安装台(61)以及在直线上滑动的气爪(62),所述安装台(61)设有驱动气爪(62)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25)包括设于安装台(61)的第二轨道(82)、第三轨道(83)以及连通第二轨道(82)和第三轨道(83)的第一轨道(81),所述第二轨道(82)、所述第三轨道(83)分别位于所述上料装置(2)、所述出料装置(3)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轨道(82)、所述第三轨道(83)远离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气爪(6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84),所述第一轨道(81)设置有驱动气爪(62)滑动的第二驱动件(85);所述气爪(62)、所述第一驱动件(84)和所述第二驱动件(85)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输送轨道(21)以及驱动输送轨道(21)上料带移动的驱动机构(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滑动于工作台(1)的滑动座(221)、铰接于滑动座(221)且与料带插接配合的拨动爪(222)和设于滑动座(221)且位于拨动爪(222)铰接点一侧的限位板(223),所述限位板(223)与所述拨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24),当弹性件(224)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拨动爪(222)与料带上的插孔插接配合;还包括驱动滑动座(221)滑行的第二驱动组件(8),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回收装置(4)包括设于工作台(1)上的回收槽(42)和位于回收槽(42)上方的回收点(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CCD检测装置(5)包括摄像头(51),所述摄像头(51)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料装置(3)包括设于工作台(1)承载载带的输出轨道(31)和设于工作台(1)用于收卷载带的收卷机轮(32)。
CN202020376653.0U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Active CN212041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6653.0U CN21204152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6653.0U CN21204152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41521U true CN212041521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6653.0U Active CN212041521U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415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8725B (zh) 一种电芯保持架安装设备
CN107175506B (zh) 一种车载镜头生产组装线
CN108493497B (zh) 一种铅酸电池全自动集成加工线及加工方法
CN109261542B (zh) 一种电芯检测分拣方法
CN110587290A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的自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09386752A (zh) Led t8灯管自动化生产线
CN110890581A (zh) 一种电池自动装配机
CN215268191U (zh) 一种连接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11871854A (zh) 锂电池自动测试机
CN212041521U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电子雷管装置
CN210155287U (zh) 成品测试机电池供应运送检测装置
CN113909861A (zh) 电池安装保压设备
CN110052729B (zh) 电池套标二次热缩整形机构及其电池组合焊接机
CN110581426B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组装设备的密封圈组装装置
CN219456349U (zh) 一种自动插电测试设备
CN213001299U (zh) 一种五金端子校正短路缺失检测设备
CN107322299B (zh) 顶灯装配及检测装置
CN210604410U (zh) 人工智能自动视觉检外观装置
CN210052688U (zh) 直流接触器生产线
CN115070386A (zh) 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
CN115008180A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210546419U (zh) 一种用于圆柱锂电池的电阻检测装置
CN112357548A (zh) 物料自动定位输送设备及其输送方法
CN219417632U (zh) 一种耐压测试装置
CN208304350U (zh) 一种led玻璃灯管全自动组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