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6353U - 电动伞 - Google Patents

电动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6353U
CN212036353U CN202020163814.8U CN202020163814U CN212036353U CN 212036353 U CN212036353 U CN 212036353U CN 202020163814 U CN202020163814 U CN 202020163814U CN 212036353 U CN212036353 U CN 21203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assembly
rod
wi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63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胜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63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63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伞,包括驱动组件、第一牵引组件、第二牵引组件、伞杆组件、伞骨组件、固设于伞杆组件的一端的上巢、及可活动地套设于伞杆组件的下巢;伞骨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及连接于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之间的弹性件,第一伞骨的一端与下巢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伞骨的一端与上巢可转动地连接;伞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管杆、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驱动组件设于第一管杆,驱动组件通过第一牵引组件驱动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沿伞杆组件的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伞杆组件通过第二牵引组件带动下巢朝靠近上巢方向移动,上述电动伞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均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操作省力且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电动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动伞。
背景技术
伞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传统的伞具可分为全手动伞和半自动伞,其中,全手动伞的打开和关闭都需要人工操作,半自动伞则可实现自动打开,但在关闭时也需要人工进行。
全手动伞的开合操作和半自动伞的关闭操作均需要对伞具施加较大的操作力,这对老人或小孩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使用难度,而对正常成人来说,在手持其它物品的情况下也难以单手进行对全手动伞的开合操作或半自动伞的关闭操作,可见,传统的伞具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伞,旨在解决现有的伞具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伞,包括驱动组件、第一牵引组件、第二牵引组件、伞杆组件、伞骨组件、固设于所述伞杆组件的一端的上巢、及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伞杆组件的下巢;所述伞骨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二伞骨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下巢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上巢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伞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管杆、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管杆,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组件驱动所述第二管杆和所述第三管杆沿所述伞杆组件的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伞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带动所述下巢朝靠近所述上巢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伞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打开上述电动伞时,驱动组件运转,通过第一牵引组件拉动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沿伞杆组件的轴向向外伸出,同时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在伸出过程中通过第二牵引组件拉动下巢朝上巢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伞骨将第二伞骨撑起,同时使弹性件进入拉伸状态,此时,第二牵引组件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将下巢拉住,当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均完全伸出后,伞骨组件也随之完全撑起,即完成上述电动伞的打开操作;在关闭上述电动伞时,驱动组件反向运转,通过第一牵引组件拉动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沿伞杆组件的轴向向内回缩,在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回缩时,下巢失去第二牵引组件的拉力,弹性件的弹性力将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收折,并推动下巢朝远离上巢方向移动,当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均完全回缩后,即完成上述电动伞的关闭操作。上述电动伞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均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操作省力且使用便捷。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管杆的第二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杆的一端的第三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杆的另一端的第四线轮、及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及所述第四线轮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管杆的相对两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杆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段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和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且另一与所述第三管杆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器轴线竖直地设置,所述第一线轮轴线水平地设置,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管杆的第五线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五线轮的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所述下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杆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伞还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正向运转,所述第二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反向运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杆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设有握柄,所述握柄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控制器、所述按钮组件及所述驱动组件的容置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杆与所述第二管杆之间及所述第二管杆与所述第三管杆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伞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伞还包括电量指示器,所述电量指示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伞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伞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动伞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伞的半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伞的完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驱动组件,11、驱动器,111、电池,12、第一线轮,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20、第一牵引组件,21、第二线轮,22、第三线轮,23、第四线轮,24、第一拉线,241、第一线段,242、第二线段,30、第二牵引组件,31、第五线轮,32、第二拉线,40、伞杆组件,41、第一管杆,411、握柄,4111、容置腔,42、第二管杆,43、第三管杆,50、伞骨组件,51、第一伞骨,52、第二伞骨,53、弹性件,54、第三伞骨,55、第四伞骨,56、第一肋骨,57、第二肋骨,60、下巢,70、上巢,80、控制器,90、按钮组件,91、第一按钮,92、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动伞,包括驱动组件10、第一牵引组件20、第二牵引组件30、伞杆组件40、伞骨组件50、固设于伞杆组件40的一端的上巢70、及可活动地套设于伞杆组件40的下巢60;伞骨组件50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伞骨51和第二伞骨52、及连接于第一伞骨51和第二伞骨52之间的弹性件53,第一伞骨51的一端与下巢6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伞骨52的一端与上巢70可转动地连接;伞杆组件40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管杆41、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驱动组件10设于第一管杆41,驱动组件10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0驱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沿伞杆组件40的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伞杆组件40通过第二牵引组件30带动下巢60朝靠近上巢70方向移动。
在打开上述电动伞时,驱动组件10运转,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0拉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沿伞杆组件40的轴向向外伸出,同时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在伸出过程中通过第二牵引组件30拉动下巢60朝上巢70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伞骨51将第二伞骨52撑起,同时使弹性件53进入拉伸状态,此时,第二牵引组件30克服弹性件53的弹性力将下巢60拉住,当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均完全伸出后,伞骨组件50也随之完全撑起,即完成上述电动伞的打开操作;在关闭上述电动伞时,驱动组件10反向运转,通过第一牵引组件20拉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沿伞杆组件40的轴向向内回缩,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回缩时,下巢60失去第二牵引组件30的拉力,弹性件53的弹性力将第一伞骨51和第二伞骨52收折,并推动下巢60朝远离上巢70方向移动,当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均完全回缩后,即完成上述电动伞的关闭操作。上述电动伞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均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参与,操作省力且使用便捷。
其中,弹性件53可选为拉簧,当然,弹性件53的类型有多种,如气压杆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伞骨组件50还包括第一肋骨56、第二肋骨57和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三伞骨54和第四伞骨55,第三伞骨54远离第四伞骨55的一端与第二伞骨5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肋骨56的一端与第一伞骨51可转动地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伞骨5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肋骨57的一端与第二伞骨52可转动地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伞骨54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器11和连接于驱动器11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线轮12;第一牵引组件2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管杆41的第二线轮21、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管杆42的一端的第三线轮2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管杆42的另一端的第四线轮23、及依次绕设于第一线轮12、第二线轮21、第三线轮22及第四线轮23的第一拉线24,第一拉线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管杆43的相对两端。其中,驱动器11可选为电机。
为方便理解上述实施例,下面定义第一拉线24位于第一线轮12和第二线轮21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活动段、位于第二线轮21和第三线轮22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活动段、位于第三线轮22和第四线轮23之间的部分为第三活动段、位于第四线轮23和第三管杆43之间的部分为第四活动段、位于第一线轮12和第三管杆43之间的部分为第五活动段,以对上述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打开上述电动伞时,驱动器11驱动第一线轮12转动,此时,第一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第二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二线轮21方向输送,第三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靠近第三线轮22方向输送,第四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四线轮23方向输送,第五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如此,由于第二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二管杆42向外伸出,由于第四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三管杆43向外伸出,而第五活动段随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的伸出而延长;另外,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伸出过程中,通过第二牵引组件30拉动下巢60朝靠近上巢70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伞骨51将第二伞骨52撑起,此时,弹性件53拉伸形变,为关闭电动伞储蓄势能;在关闭上述电动伞时,驱动器11驱动第一线轮12反向转动,此时,第一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远离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第二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二线轮21方向输送,第三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远离第三线轮22方向输送,第四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四线轮23方向输送,第五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如此,第四活动段失去了作用于第三管杆43的伸出拉力,第二活动段失去了作用于第二管杆42的伸出拉力,而由于第五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三管杆43向内回缩,当第三管杆43回缩至与第二管杆42顶压位置时,第五活动段拉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一起回缩,直至第二管杆42回缩至与第一管杆41顶压位置,即实现伞杆组件40完全回缩;另外,在第三管杆43回缩过程中,第二牵引组件30失去了作用于下巢60的拉力,此时,弹性件53收缩以拉动第一伞骨51和第二伞骨52收折,从而推动下巢60朝远离上巢70方向移动,直至伞骨组件50完全收折。
具体地,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驱动器11轴线竖直地设置,第一线轮12轴线水平地设置,传动组件的一端与驱动器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线轮1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以改变驱动器11的传动方向,使第一线轮12的轴线均与驱动器11的输出轴线和伞杆组件40的轴线垂直,当驱动器11驱动第一线轮12转动时,第一线轮12沿伞杆组件40的轴向将第一拉线24释放或收回。
其中,传动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如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3和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13与驱动器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14与第一线轮固定连接;又如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蜗杆和蜗轮,蜗杆与与驱动器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蜗轮与第一线轮固定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二牵引组件30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三管杆43的第五线轮31和绕设于第五线轮31的第二拉线32,第二拉线32的一端与下巢6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管杆42固定连接。
下面将第一牵引组件20和第二牵引组件30的运转过程结合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打开上述电动伞时(此时处于图5所示状态),驱动器11驱动第一线轮12转动,此时,第一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第二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二线轮21方向输送,第三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靠近第三线轮22方向输送,第四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四线轮23方向输送,第五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如此,由于第二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二管杆42向外伸出,由于第四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三管杆43向外伸出,而第五活动段随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的伸出而延长;另外,由于第三管杆43在向外伸出时,会带动第二拉线32拉动下巢60朝靠近上巢70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伞骨51将第二伞骨52撑起,并使弹性件53拉伸形变,而弹性件53拉伸后产生的弹性力依次经下巢60和第二牵引组件30传递到第三管杆43上,即当第四活动段拉动第三管杆43向外伸出时,同时也需要克服弹性件53的弹力,而第二管杆42除自身重力和摩擦力外并未受到其它外力作用,因此,当第一线轮12转动时,第一拉线24先拉动第二管杆42向外伸出,当第二管杆42完全伸出后(此时处于图4所示状态),第一拉线24继续拉动第三管杆43向外伸出,而在第三管杆43伸出过程中,第五线轮31随第三管杆43朝远离第一线轮12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拉线32拉动下巢60朝靠近上巢70方向移动,使第一伞骨51将第二伞骨52撑起,并使弹性件53拉伸形变,为关闭电动伞储蓄势能(此时处于图1所示状态);在关闭上述电动伞时(此时处于图1所示状态),驱动器11驱动第一线轮12反向转动,此时,第一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远离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第二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二线轮21方向输送,第三活动段的长度不变且朝远离第三线轮22方向输送,第四活动段的长度增加且朝远离第四线轮23方向输送,第五活动段的长度缩短且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输送,如此,第四活动段失去了作用于第三管杆43的伸出拉力,第二活动段失去了作用于第二管杆42的伸出拉力,而由于第五活动段的长度缩短,拉动第三管杆43向内回缩,而第五线轮31跟随第三管杆43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移动,使第二拉线32也失去作用于下巢60的拉力,此时,弹性件53回复使第一伞骨51和第二伞骨52收折,以推动下巢60朝靠近第一线轮12方向移动,当第三管杆43回缩至与第二管杆42顶压位置时(此时处于图4所示状态),第五活动段拉动第二管杆42和第三管杆43一起回缩,直至第二管杆42回缩至与第一管杆41顶压位置,即实现伞杆组件40完全回缩和伞骨组件50完全收折(此时处于图5所示状态)。
由前述内容可知,不论电动伞是处于打开过程还是处于关闭过程,第一牵引组件20的第一拉线24和第二牵引组件30的第二拉线32均始终保持紧绷状态,当驱动器11运转时,第一牵引组件20和第二牵引组件30随即先后响应,使电动伞整体运转响应及时,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电动伞还包括控制器80及与控制器80电连接的按钮组件90,驱动组件10与控制器80电连接。用户通过操作按钮组件90向控制器80发送指令,以使控制器80控制驱动组件10正向运转或反向运转。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电动伞从关闭状态至完全打开状态时,驱动组件10发生堵转,控制器80会检测到大电流,从而控制驱动组件10断电;反之,当上述电动伞从打开状态至完全关闭状态时,驱动组件10同样发生堵转,控制器80也会检测到大电流,从而控制驱动组件10断电。当然,控制器80控制驱动组件10断电的方式有多种,如通过检测驱动组件10的转动圈数控制驱动组件10断电;又如通过检测驱动组件10的运转时间控制驱动组件10断电;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按钮组件90包括第一按钮91和第二按钮92,第一按钮91用于控制驱动组件10正向运转,第二按钮92用于控制驱动组件10反向运转。当用户按下第一按钮91时,控制器80控制驱动组件10正向运转,以将电动伞打开(关闭),当用户按下第二按钮92时,控制器80控制驱动组件10反向运转,以将电动伞关闭(打开),操作简单便捷。
其中,第一按钮91和第二按钮92的类型均有多种,如机械按钮、触摸按钮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管杆41远离上巢70的一端设有握柄411,握柄411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控制器80、按钮组件90及驱动组件10的容置腔4111。将控制器80、按钮组件90及驱动组件10均容置在握柄411的容置腔4111内,可避免上述部件外露,使上述电动伞的外观规整,有效提高上述电动伞的观感。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管杆41与第二管杆42之间及第二管杆42与第三管杆43之间均设有限位结构。通过设置限位结构,防止第二管杆42在完全伸出后与第一管杆41脱离和第三管杆43在完全伸出后与第二管杆42脱离,提高上述电动伞的可靠性。
其中,限位结构有多种,如在第一管杆41远离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第一卡口,在第二管杆42靠近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用于第一卡口相配合的第一卡点且在另一端设置第二卡口,并在第三管杆43靠近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用于第二卡口相配合的第二卡点;又如在第一管杆41远离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第一卡环,在第二管杆42靠近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用于第一卡环相抵接的第二卡环且在另一端设置第三卡环,并在第三管杆43靠近驱动组件10的一端设置用于第三卡环相抵接的第四卡环;只要可实现第一管杆41与第二管杆42之间相互扣合和第二管杆42与第三管杆43相互扣合的限位结构均可应用于上述电动伞中,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电动伞还包括电池111,电池111与驱动组件10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池111为电动伞持续供电,方便用户将电动伞携带外出使用。
进一步地,电动伞还包括电量指示器(图中未示),电量指示器与电池111电连接。当电池111电量低时,指示器及时提醒用户充电或更换电池111,进一步提高上述电动伞的使用便捷度。
实施例二
请结合图1、图4和图5所示,第一拉线24包括第一线段241和第二线段242,第一线段241的一端与第一线轮1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管杆43远离驱动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线段242依次绕设于第二线轮21、第三线轮22和第四线轮23,第二线段242的一端与第一线轮12固定连接且另一与第三管杆43靠近驱动组件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牵引组件20的运转过程与实施例一得第一牵引组件20的运转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第一牵引组件、第二牵引组件、伞杆组件、伞骨组件、固设于所述伞杆组件的一端的上巢、及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伞杆组件的下巢;所述伞骨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伞骨和所述第二伞骨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下巢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上巢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伞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的第一管杆、第二管杆和第三管杆,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管杆,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组件驱动所述第二管杆和所述第三管杆沿所述伞杆组件的轴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伞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带动所述下巢朝靠近所述上巢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管杆的第二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杆的一端的第三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管杆的另一端的第四线轮、及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线轮、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和所述第四线轮的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管杆的相对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线包括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杆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段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二线轮、所述第三线轮和所述第四线轮,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且另一与所述第三管杆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器轴线竖直地设置,所述第一线轮轴线水平地设置,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三管杆的第五线轮和绕设于所述第五线轮的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的一端与所述下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伞还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按钮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包括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正向运转,所述第二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反向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杆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设有握柄,所述握柄的内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控制器、所述按钮组件及所述驱动组件的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伞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伞还包括电量指示器,所述电量指示器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CN202020163814.8U 2020-02-11 2020-02-11 电动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3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3814.8U CN212036353U (zh) 2020-02-11 2020-02-11 电动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63814.8U CN212036353U (zh) 2020-02-11 2020-02-11 电动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6353U true CN212036353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3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638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36353U (zh) 2020-02-11 2020-02-11 电动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63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5658A (zh) * 2021-12-02 2022-03-08 上海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cu芯片的智能共享伞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5658A (zh) * 2021-12-02 2022-03-08 上海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cu芯片的智能共享伞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32786A1 (zh) 自动雨伞
CN2859447Y (zh) 电动卷尺
CN212036353U (zh) 电动伞
CN101836786B (zh) 一种自动开合伞具
CN113243640A (zh) 电动伞
TWI500402B (zh) 電動升降控制傘具結構
CN207167245U (zh) 一种背负式伸缩高枝果树套袋装置
CN103120448A (zh) 全自动开收直骨伞
CN210094885U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14710934U (zh) 电动伞的自动伸缩结构
CN213785858U (zh) 箱包用电动拉杆组件
CN111772309A (zh) 全自动开收伞
CN212368512U (zh) 全自动开收伞
CN112932042A (zh) 电动伞的自动伸缩结构
CN214759561U (zh) 电动伞结构
CN201270868Y (zh) 电动开闭伸缩折伞
CN109998243B (zh) 一种电动轮椅防雨遮阳伞
CN113142768A (zh) 电动伞结构
CN208747399U (zh) 柔性件收卷装置
CN220069056U (zh) 一种自动开合式直骨伞
CN210564306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遮阳帘收放器
CN214625614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母线额定电流自动设定装置
CN111671213A (zh) 一种升降式拾物拐杖
CN208281445U (zh) 一种新型电机驱动式伸缩杆
CN216723468U (zh) 伞杆装置和电动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220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