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2768A - 电动伞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2768A
CN113142768A CN202110339335.6A CN202110339335A CN113142768A CN 113142768 A CN113142768 A CN 113142768A CN 202110339335 A CN202110339335 A CN 202110339335A CN 113142768 A CN113142768 A CN 113142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umbrella
middle rod
power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93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顺龙
宋顺锋
陈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Mingho Brothers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Mingho Brothers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Mingho Brothers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Mingho Brothers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93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27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2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6Automatic openers, e.g. frames with spring mechanisms
    • A45B25/165Automatic openers, e.g. frames with spring mechanisms with fluid or electric actu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04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telescopic st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1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collapsible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6Umbrella runner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伞结构,包含:一中棒、一把手、一上巢、一下巢及一动力绳,该中棒包含多个管件,该多个管件由内至外依序可滑动地套接,该把手设于该中棒一端,该上巢设于该中棒远离该把手的一端,该下巢可滑动地套设于该中棒的外侧,动力绳是由一拉力线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而成,该动力绳绕经多个滚轮,一端固定于该把手,另一端固定于该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该电源线一端与一电池电性连接,该电源线另一端与一电机电性连接;藉此,可简化组装步骤,提升组装效率,并且开合伞时不会使电源线产生磨损、缠绕、干涉的情形,确保开合伞动作顺畅。

Description

电动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伞具,尤指一种可自动打开与收合的电动伞结构。
背景技术
早期的伞具在使用时,使用者必须一手握住握把,另一手将伞骨往上推至一定位置,使伞布随伞骨张开,收折时则将伞骨下拉,由于此类的伞具在开合时必须通过双手动作,若使用者在一手有拿物品或受伤不方便的情形下,即会产生伞具使用的不便,因此,有人便设计出一种在握柄处设有一按扭的伞具,按下该按钮即可自动将伞具打开,但不具有自动收伞功能,而需双手并用将伞具收折,使用上仍有不便之处,故近年来有可自动开合伞被设计出。
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CN109303396A号揭示的「开合结构、中棒及伞」,即为一种习知可自动开合伞,其开合结构用于打开或收合伞,所述伞包括中棒、设于中棒端的上巢、及可滑动地套设于中棒另一端的下巢,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设于上巢内的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及设于下巢的第二定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一定滑轮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相对设置,所述拉绳穿过中棒、并依次绕过滑轮、第二定滑轮及第一定滑轮,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蜗杆、及电机,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滑轮的连接杆上,所述电机与蜗杆连接,所述中棒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把手上的按钮、均设于把手内的电路板、开关及断电组件,所述开关及断电组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按钮能够与开关相触碰,所述按钮包括开伞按钮和收伞按钮,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池、设于电路板上的二端子、弹簧式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穿过中棒与电机连接,所述弹簧式电线的另一端与一端子连接,所述电池与另一端子连接,所述中棒包括外管、至少一中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至少一中管和外管由内至外依次可滑动地套接,所述中棒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容纳于内管中,所述弹簧式电线和部分拉绳贯穿所述弹簧。使用时,按下所述开伞按钮,接通电路,使得所述电机正转,以带动蜗杆、第一齿轮、滑轮、第二定滑轮及拉绳运动,使得下巢于中棒上沿靠近所述上巢的方向运动,达到开伞的目的;按下所述收伞按钮,接通电路,使得所述电机反转,以带动蜗杆、第一齿轮、滑轮、第二定滑轮及拉绳运动,使得下巢于中棒上沿远离所述上巢的方向运动,达到收伞的目的。
但是,该习知自动开合伞,其中棒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可滑动地套接的内管、至少一中管和外管,因而该内管的内部空间有限,要同时于该内部空间穿设弹簧、弹簧式电线及拉绳,具有一定的困难度,以致组装不易,组装效率差,制造成本高,并且进行开合伞时,由于弹簧式电线和拉绳都穿设于弹簧内,导致弹簧式电线易在中棒内产生磨损或与弹簧发生缠绕、干涉的情形,造成开合伞动作出现停顿、缓慢或卡住等不顺畅的问题,故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伞结构,其具有可避免电源线在中棒内产生磨损或与弹簧发生缠绕、干涉的情形,确保开合伞动作顺畅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伞结构,包含:
一中棒,包含多个管件,该多个管件由内至外依序可滑动地套接;
一把手,设于所述中棒一端,一电池设于所述把手内;
一上巢,设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
一电机和一驱动轮,都设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该电机带动该驱动轮;
一下巢,设于所述把手与所述上巢之间,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棒的外侧,该下巢设有一滑动装置;
多个伞骨组件,所述伞骨组件配合设于所述上巢与下巢之间,该伞骨组件上固定有伞布;
还包括一动力绳,该动力绳是由一拉力线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而成,该动力绳绕经所述滑动装置与驱动轮及穿过该中棒,该动力绳的该拉力线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该动力绳的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该电源线一端与该把手内的电池电性连接,该电源线另一端与该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驱动轮装设于所述上巢内。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为装设于下巢上的一第一滑轮。
优选的,所述中棒包含一内管、至少一中管及一外管,该内管一端内装设一承抵件,该把手设于该内管装设该承抵件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动力绳的该拉力线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把手,所述动力绳的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动力绳于所述拉力线一端设置一第一卡固部,利用该第一卡固部卡扣固定于所述把手内,该动力绳于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一第二卡固部,利用该第二卡固部卡扣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
优选的,另包含一控制单元及一驱动单元,该控制单元装设于所述把手内,该控制单元包含有一控制按钮、一充电口及所述电池,该控制按钮及该充电口通过一电路板与该电池电性连接,该控制按钮露出于该把手外侧,该驱动单元装设于该上巢内,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蜗杆、一齿轮、一连接杆、所述电机及所述驱动轮,该蜗杆通过一变速箱与该电机连动,该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对设置,该驱动轮与该齿轮以该连接杆穿设连结,该齿轮与该蜗杆啮合,而可由该电机通过该蜗杆、该齿轮及该连接杆带动该驱动轮正向或反向转动。
优选的,另包含一弹簧,该弹簧穿设于该中棒内,该弹簧一端设于该内管与该把手相接处,另一端设于该外管与该上巢相接处,该弹簧供该动力绳穿过。
优选的,所述伞骨组件包含有一第一伞骨、一第二伞骨及一拉簧,该第一伞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该第二伞骨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该第二伞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该第一伞骨连接,该拉簧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伞骨及该第二伞骨。
本发明电动伞结构的主要效果,在于其动力绳是由一拉力线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而成,使得电源线与拉力线结合成一体,而可简化组装步骤,便利快速进行组装,藉以提升组装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电动伞结构的次一效果,在于其进行开合伞时,由于电源线包覆结合于拉力线内部,而可避免电源线在中棒内产生磨损或与弹簧发生缠绕、干涉的情形,确保开合伞动作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A1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开伞动作示意图一。
图10是图9A2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开伞动作示意图二。
图12是图11A3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收伞动作示意图一。
图14是图13A4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收伞动作示意图二。
图16是图15A5部分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   中棒
11   内管
111   承抵件
12   中管
13   外管
20   把手
30   上巢
40   下巢
41   第一滑轮
50   控制单元
51   控制按钮
52   充电口
53   电池
60   驱动单元
61   电机
62   蜗杆
63   驱动轮
64   齿轮
65   连接杆
70   弹簧
80   动力绳
81   拉力线
82   电源线
83   第一卡固部
84   第二卡固部
90   伞骨组件
91   第一伞骨
92   第二伞骨
93   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式进一步说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发明相关技术的人士,得依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电动伞结构,包含:一中棒10、一把手20、一上巢30、一下巢40、一控制单元50、一驱动单元60、一弹簧70、一动力绳80及多个伞骨组件90。
该中棒10包含多个管件,于本实施例该多个管件为一内管11、至少一中管12及一外管13,该内管11、该至少一中管12及该外管13由内至外依序可滑动地套接,该内管11一端内装设一承抵件111。
该把手20设于该中棒10的内管11装设该承抵件111的一端。
该上巢30设于该外管13远离该把手20的一端。
该下巢40设于该把手20与该上巢30之间,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外管13的外侧,该下巢40设有一第一滑轮41。
该控制单元50装设于该把手20内,该控制单元50包含有一控制按钮51、一充电口52及一电池53,该控制按钮51及该充电口52通过一电路板(图中未示)与该电池53电性连接,该控制按钮51露出于该把手20外侧。
该驱动单元60装设于该上巢40内,该驱动单元60包含有一电机61、一蜗杆62、一驱动轮63、一齿轮64及一连接杆65,该蜗杆62通过一变速箱(图中未示)与该电机61连动,该驱动轮63与该第一滑轮41相对设置,该驱动轮63与该齿轮64以该连接杆65穿设连结,该齿轮64与该蜗杆62啮合,而可由该电机61通过该蜗杆62、该齿轮64及该连接杆65带动该驱动轮63正向或反向转动。
该弹簧70穿设于该中棒10内,该弹簧70一端设于该内管11与该把手20相接处,并弹抵于该内管11的承抵件111,另一端设于该外管13与该上巢30相接处。
该动力绳80是由一拉力线81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82而成,该拉力线81供传递两端的拉伸力,该电源线82供传递两端的电力,该动力绳80绕经第一滑轮41与该驱动轮63及穿过该中棒10,该动力绳80于该拉力线81一端设置一第一卡固部83,利用该第一卡固部83卡扣固定于该把手20内,该动力绳80于该拉力线81另一端设置一第二卡固部84,利用该第二卡固部84卡扣固定于该外管13远离该把手20的一端,组装时,该动力绳80以该拉力线81一端固定于该把手20,该动力绳80另一端穿过该中棒10内的弹簧70、依序绕过该驱动轮63及该第一滑轮41,该动力绳80以该拉力线81另一端固定于外管13远离该把手20的一端,并且该电源线82一端穿出该拉力线81通过该控制单元50的控制按钮51与该电池53电性连接,该电源线82另一端穿出该拉力线81与该驱动单元60的电机61电性连接。
该伞骨组件90包含有一第一伞骨91、一第二伞骨92及一拉簧93,该第一伞骨91的一端连接于该上巢30,该第二伞骨92的一端连接该下巢40,该第二伞骨92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该第一伞骨91连接,该拉簧93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伞骨91及该第二伞骨92。
进行开伞动作时,如图8至图12所示,按压控制按钮51接通开伞电路,启动电机61输出正转动力,而由电机61带动蜗杆62、齿轮64及驱动轮63转动,进而由驱动轮63带动动力绳80运动,使得下巢40于中棒10上沿靠近该上巢30的方向滑动,以使伞骨组件90张开,同时配合弹簧70的弹力,带动中棒10伸长,达到开伞的目的。
进行收伞动作时,如图13至图16所示,按压控制按钮51接通收伞电路,启动电机61输出反转动力,而由电机61带动蜗杆62、齿轮64及驱动轮63转动,进而由驱动轮63带动动力绳80运动,使得下巢40于中棒10上沿远离该上巢30的方向滑动,以使伞骨组件90收合,同时带动中棒10缩短、弹簧70压缩,达到收伞的目的。
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本发明电动伞结构,其动力绳80是由一拉力线81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82而成,使得电源线82与拉力线81结合成一体,而可简化组装步骤,同时其进行开合伞时,避免电源线82在中棒10内产生磨损或与弹簧70发生缠绕、干涉的情形,而可确保开合伞动作顺畅,减少故障与使用寿命延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例如,本实施例的电机、驱动轮及驱动单元是装设于所述上巢内,当然也可以装设于中棒的外管与上巢连接的端部内,或者装设于中棒与上巢之间,只要是装设于中棒远离把手的一端,相对把手而设的即可。又如,本实施例的动力绳的拉力绳一端固定于所述把手,另一端固定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当然所述拉力绳的一端也可固定于与把手连接的内管处,另一端可固定于外管与上巢之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动伞结构,包含:
一中棒,包含多个管件,该多个管件由内至外依序可滑动地套接;
一把手,设于所述中棒一端,一电池设于所述把手内;
一上巢,设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
一电机和一驱动轮,都设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该电机带动该驱动轮;
一下巢,设于所述把手与所述上巢之间,并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中棒的外侧,该下巢设有一滑动装置;
多个伞骨组件,所述伞骨组件配合设于所述上巢与下巢之间,该伞骨组件上固定有伞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动力绳,该动力绳是由一拉力线内部包覆结合一电源线而成,该动力绳绕经所述滑动装置与驱动轮及穿过该中棒,该动力绳的该拉力线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上巢的一端,该动力绳的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中棒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该电源线一端与该把手内的电池电性连接,该电源线另一端与该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驱动轮装设于所述上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为装设于下巢上的一第一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包含一内管、至少一中管及一外管,该内管一端内装设一承抵件,该把手设于该内管装设该承抵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绳的该拉力线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把手,所述动力绳的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绳于所述拉力线一端设置一第一卡固部,利用该第一卡固部卡扣固定于所述把手内,该动力绳于该拉力线另一端设置一第二卡固部,利用该第二卡固部卡扣固定于所述外管远离该把手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控制单元及一驱动单元,该控制单元装设于所述把手内,该控制单元包含有一控制按钮、一充电口及所述电池,该控制按钮及该充电口通过一电路板与该电池电性连接,该控制按钮露出于该把手外侧,该驱动单元装设于该上巢内,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蜗杆、一齿轮、一连接杆、所述电机及所述驱动轮,该蜗杆通过一变速箱与该电机连动,该驱动轮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对设置,该驱动轮与该齿轮以该连接杆穿设连结,该齿轮与该蜗杆啮合,而可由该电机通过该蜗杆、该齿轮及该连接杆带动该驱动轮正向或反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弹簧,该弹簧穿设于该中棒内,该弹簧一端设于该内管与该把手相接处,另一端设于该外管与该上巢相接处,该弹簧供该动力绳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组件包含有一第一伞骨、一第二伞骨及一拉簧,该第一伞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巢,该第二伞骨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巢,该第二伞骨的另一端可滑动地与该第一伞骨连接,该拉簧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伞骨及该第二伞骨。
CN202110339335.6A 2021-03-30 2021-03-30 电动伞结构 Pending CN1131427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9335.6A CN113142768A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动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9335.6A CN113142768A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动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2768A true CN113142768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9335.6A Pending CN113142768A (zh) 2021-03-30 2021-03-30 电动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27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104A (zh) * 2019-04-30 2019-07-19 吕孙宝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5104A (zh) * 2019-04-30 2019-07-19 吕孙宝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4465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for umbrella combining automatic and non-automatic modes
CN101836786B (zh) 一种自动开合伞具
EP3434138B1 (en) Electric folding/unfolding multi-fold umbrella
US10847983B2 (en)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window covering and method of charging electric window covering with the same
CN113142768A (zh) 电动伞结构
US6910515B2 (en) Electricity-operated window blind
CN214759561U (zh) 电动伞结构
CN109303396B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EP1500776A2 (en) Electricity-operated window blind
CN114837500B (zh) 具有电动柔顺开启支链和电动吸合支链的新型汽车门锁
CN210958033U (zh) 一种具有断电应急功能的电动推杆
CN212036353U (zh) 电动伞
CN109043761B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12529342U (zh) 充电终端及充电场站
CN209788759U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210747677U (zh) 一种太阳能收缩伞
CN215189749U (zh) 一种电动伞
CN111358134A (zh) 开合结构、中棒及伞
CN110994883A (zh) 一种具有断电应急功能的电动推杆
CN215127947U (zh) 一种用于擦窗机器人的线缆连接器和擦窗机器人系统
TWM614071U (zh) 電動傘結構改良
CN215899520U (zh) 一种马桶座圈连接结构
CN212698723U (zh) 手柄组件及具有其的立式吸尘器
KR101185785B1 (ko) 전동 우산
CN109617214A (zh) 太阳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