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0253U -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0253U
CN212030253U CN202020523045.8U CN202020523045U CN212030253U CN 212030253 U CN212030253 U CN 212030253U CN 202020523045 U CN202020523045 U CN 202020523045U CN 212030253 U CN212030253 U CN 212030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utilization
flue gas
main body
util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30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西建
苏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Yue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ue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ue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ue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30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0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0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0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余热回收内部的机构在热量的运输上,存在热能消耗较大的问题。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烟气传输管道,所述烟气传输管道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机构,所述烟气传输管道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所述烟气传输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固套件,且加固套件设置有两个,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口端,所述物料进口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封盖板,所述第二封盖板通过旋转铰链与物料进口端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设备应用领域为纺织印染行业定型机和涂层机。热定型机或涂层机是利用高温的空气对纺织物进行干燥和整理使产品定型。一般热定型机内生产所需的空气温度约为200度左右,同时要不断引入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的废气。为顺利进行生产热定型机需用风机不断引入新鲜空气并排出一部分的废气,该废气的温度一般也能达到140到180度左右。该部分废气被直接排入大气中,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但是,现有余热回收内部的机构在热量的运输上,存在热能消耗较大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余热回收内部的机构在热量的运输上,存在热能消耗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烟气传输管道,所述烟气传输管道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机构,所述烟气传输管道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所述烟气传输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固套件,且加固套件设置有两个,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口端,所述物料进口端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封盖板,所述第二封盖板通过旋转铰链与物料进口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封盖板,所述第一封盖板的前端面设置有握持手把,且握持手把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通过五角螺栓机构与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机构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机构,所述第一保温层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且辅助加热管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所述过滤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电极板机构。
优选的,所述电极板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棒机构,且电极棒机构设置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所述第二内腔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动轴,所述中心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且搅拌叶设置有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保温层机构、辅助加热管、第二保温层机构和加热机构的设置,使余热利用装置可以在烟气热能传输的时候,最大化的减小热能消耗,以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
2、通过中心转动轴和搅拌叶的设置,当热能进入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内后,可以使得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中的物料通过搅拌进行充分的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2、烟气进口端;3、加固套件;4、烟气传输管道;5、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6、第一封盖板;7、握持手把;8、物料进口端;9、第二封盖板;10、旋转铰链;11、观察窗口;12、五角螺栓机构;13、第一内腔体;14、第一保温层机构;15、辅助加热管;16、电极板机构;17、第二保温层机构;18、第二内腔体;19、加热机构;20、中心转动轴;21、搅拌叶;22、电极棒机构;23、伺服电机;24、过滤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烟气传输管道4,烟气传输管道4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机构17,烟气传输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烟气传输管道4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固套件3,且加固套件3设置有两个,加固套件3可以使得安装接口更加紧密,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下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23,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口端8,物料进口端8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封盖板9,第二封盖板9通过旋转铰链10与物料进口端8转动连接。
进一步,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2,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封盖板6,第一封盖板6的前端面设置有握持手把7,且握持手把7设置有两个,握持手把7使得元件拿出和安装有地点进行发力。
进一步,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11,观察窗口11通过五角螺栓机构12与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机构12设置有若干个,五角螺栓机构12使得安装和拆卸都较为便捷。
进一步,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13,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机构14,第一保温层机构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15,且辅助加热管15设置有若干个,第一保温层机构14和辅助加热管15可以减少热能在传输的时候消耗的问题。
进一步,第一内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24,过滤网机构24的上方设置有电极板机构16,过滤网机构24可以对粉尘进行有效的过滤。
进一步,电极板机构16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棒机构22,且电极棒机构22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棒机构22可对烟气中的金属粉末进行吸附,减少金属粉末对其他元件的损伤。
进一步,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8,第二内腔体18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机构19,第二内腔体18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动轴20,中心转动轴20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21,且搅拌叶21设置有六个,搅拌叶21对反应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烟气进口端2将炉窑烟气余热传输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内部,炉窑烟气到达第一内腔体13中后,内部设置的过滤网机构24和电极板机构16可以有效的对烟气中的灰尘和金属粉末进行过滤,设置的第一保温层机构14、辅助加热管15、第二保温层机构17和加热机构19可以最大化的减少热能在传输过程中消耗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烟气传输管道(4),所述烟气传输管道(4)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保温层机构(17),所述烟气传输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所述烟气传输管道(4)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固套件(3),且加固套件(3)设置有两个,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下端面设置有伺服电机(23),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进口端(8),所述物料进口端(8)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封盖板(9),所述第二封盖板(9)通过旋转铰链(10)与物料进口端(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烟气进口端(2),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封盖板(6),所述第一封盖板(6)的前端面设置有握持手把(7),且握持手把(7)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11),所述观察窗口(11)通过五角螺栓机构(12)与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机构(12)设置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腔体(13),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一主体(1)内壁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机构(14),所述第一保温层机构(14)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加热管(15),且辅助加热管(15)设置有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体(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24),所述过滤网机构(24)的上方设置有电极板机构(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机构(16)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棒机构(22),且电极棒机构(22)设置有若干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装置第二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腔体(18),所述第二内腔体(18)内部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机构(19),所述第二内腔体(18)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转动轴(20),所述中心转动轴(20)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21),且搅拌叶(21)设置有六个。
CN202020523045.8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Active CN212030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3045.8U CN21203025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3045.8U CN21203025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0253U true CN21203025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3045.8U Active CN212030253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0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37791U (zh) 高温热回收转轮
WO2010057444A1 (zh) 一种密闭式离解脱硫反应器及其系统
CN210367390U (zh) 分段式含油污泥热解处理装置
CN212030253U (zh) 一种炉窑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3542535U (zh) 一种具有热量转换功能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7169608U (zh) 一种工业烟气余热回收水循环装置
CN205710858U (zh) 一种稀土回收用焙烧炉
CN207688706U (zh) 一种改进的烟气热量的热回收器
CN102410766A (zh) 自清洁式定型机余热回收器
CN102320711A (zh) 环保资源化污泥处理系统
CN212408709U (zh) 一种金锅炉压力容器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CN102517835A (zh) 组合式定型机余热回收器
CN212356528U (zh) 一种化工用回转反应炉
CN203754782U (zh) 贵金属回收热解炉
CN210921406U (zh) 一种高效固废处理装置
CN2908793Y (zh) 二氧化碳工质炉窑余热发电技术装备
CN220098833U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泥热解处理设备的节能型螺旋体装置
CN213021098U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6448164U (zh) 一种固废处理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512084U (zh) 一种六级连续热解处理含油污泥装置
CN212409109U (zh) 一种吡唑醇生产线用热能回收装置
CN218478787U (zh) 一种热处理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20206399U (zh) 一种水泥窑节能减排装置
CN220926541U (zh) 一种节能的高温处理机
CN213481034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