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5093U -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5093U
CN212025093U CN201922062045.2U CN201922062045U CN212025093U CN 212025093 U CN212025093 U CN 212025093U CN 201922062045 U CN201922062045 U CN 201922062045U CN 212025093 U CN212025093 U CN 212025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reatment system
waste water
sludg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20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华军
邵雁
向浩
刘子豪
刘颖
胡国峰
覃慧
姜明明
杨振
蒋庆肯
劳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y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20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5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5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5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以及降解机构;沉淀池连接有药剂管,药剂管用于向沉淀池内加入药剂,药剂能够将废水中未沉淀物质聚合,水解酸化池用于将沉淀池排出的废水分解,降解机构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并去除可降解物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收集到的废水直接进分解时,分解速率较低,导致投入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是污水处理中备受关注的难点问题。此类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污染物种类繁多且复杂、毒性大、浓度高、盐分高、可生化性低。如果这些物质不加处理直接排入环境系统,必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并且威胁人体健康,所以必须对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此类废水的处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外精细化工废水大多采用生物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等方式,依靠先进的技术、高昂的投资及运行费用使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但是上述方式需要投入的成本也高。而且,某些废水处理时,直接将收集的废水排入处理池内进行分子分解,此时,废水内含有各种杂质,导致分解速率低,投入成本更高。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收集到的废水直接进分解时,分解速率较低,导致投入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淀池、水解酸化池以及降解机构;
所述沉淀池连接有药剂管,所述药剂管用于向所述沉淀池内加入药剂,所述药剂能够将废水中未沉淀物质聚合,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将所述沉淀池排出的废水分解,所述降解机构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并去除所述可降解物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用于搅拌废水与所述药剂混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水解酸化池的进液口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降解机构包括至少一级的AO反应池,所述AO反应池的进液口与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液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反硝化池,所述反硝化池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所述AO反应池之间,且三者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氧化反应器和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AO反应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进液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包括铁基催化剂或铜基催化剂或钴基催化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泵,所述污水泵设置于所述AO反应池的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进液口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SBR 反应池,所述SBR反应池的进液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的出液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所述AO反应池的污泥出口以及所述SBR反应池的污泥出口均与所述污泥浓缩池污泥进口连通;
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清液出口,所述清液出口与所述AO反应池的进液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压滤机,所述压滤机的污泥进口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出口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系统,以缓解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离模块和上述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分离模块具有水相出口,所述水相出口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液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和降解机构,其中沉淀池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得废水中的未沉淀的物质聚沉淀。在实际使用时,沉淀池连接有药剂管,通过药剂管向沉淀池内加入药剂,药剂与废水中未沉淀物质接触,使得未沉淀物质聚合,进而降低废水中难沉淀物质所占的体积,更便于在水解酸化池内进行废水中大分子的分解,进而提高分解效率。当分解效率提高时,在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的耗时也会缩短,进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处理系统,能够实现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图标:11-水解酸化池;21-沉淀池;31-AO反应池;32-氧化反应器;33-臭氧发生器;34-SBR反应池;41-污泥浓缩池;42-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淀池21、水解酸化池11以及降解机构;沉淀池21连接有药剂管,药剂管用于向沉淀池21内加入药剂,药剂能够将废水中未沉淀物质聚合,水解酸化池11用于将沉淀池21排出的废水分解,降解机构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并去除可降解物质。
具体的,排出的废水需要先输送至沉淀池21内,并向沉淀池21 内加入药剂,以先进行物化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向沉淀池21内加入的药剂为絮凝剂,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使得废水中未沉淀的物质能够互相聚合形成胶体,形成的胶体又能够与废水中的杂质互相结合形成颗粒更大的絮凝体。其中,形成的絮凝体具有强大的吸附力,不仅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悬浮物,而且能够吸附废水中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通过絮凝体吸附周围的物质而形成大颗粒物质,进而实现对废水中某些杂质、悬浮物、胶体以及金属离子的预处理沉淀操作,以降低废水中上述物质的分散率,进而降低废水中未沉淀物质所占的体积,更便于在水解酸化池11内进行废水中大分子的分解,进而提高分解效率,从而更便于后续降解机构进行降解操作。其中,当分解效率提高时,在水解酸化池11进行水解的耗时也会缩短,进而降低成本。
在实际使用时,药剂选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是由丙烯酰胺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或者,药剂选择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对水中胶体和颗粒物具有高度电中和以及桥联作用,并可强力去除微有毒物及重金属离子,性状稳定;聚合氯化铝具有喷雾干燥稳定性好、适应水域宽、水解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形成矾花大、质密沉淀快、出水浊度低、脱水性能好等优点。
需要补充的是,并不仅限于上述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中的一种,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也可以配合使用,其只要能够实现废水中未沉淀物质聚合沉淀即可。当二者配合使用时,聚合氯化铝先完成中和电荷或胶体脱稳形成细小絮体之后,进一步加大絮体的体积,有利于物质的充分沉淀。
在一些实施例中,沉淀池21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用于搅拌废水与药剂混合。即:搅拌器能够使得废水中的未沉淀物质与加入的药剂充分的接触,进而与药剂充分作用形成絮凝体,加快沉淀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解酸化池11内设置有曝气管。废水经过沉淀池21的预处理后,输送至水解酸化池11中,在水解酸化池11中将废水中的大分子开环断链成小分子,也就是在含有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的条件下,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水解酸化池11内设置的曝气管能够对通入的气体进行压缩后排放至水解酸化池11中,进而使得排放至水解酸化池11内的气体处于高压状态,能够在水解酸化池11内泛起水花,起到对水解酸化池11 内废水的搅拌作用。
优选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提升泵,提升泵设置于沉淀池21 的出液口与水解酸化池11的进液口之间。即:提升泵用于产生动力,使得沉淀池21内的废水输送至水解酸化池11,进而加快废水的输送效率。
请继续参考图1,优选的,降解机构包括一级的AO反应池31, AO反应池31的进液口与水解酸化池11的出液口连通。具体的,AO 反应池31内通过AO工艺(Anoxic Oxic,厌氧好氧工艺)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即:使得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再次降解,实现有机物的脱氮效果。
需要补充的是,AO反应池31也可以选择多级AO工艺,进而提高对废水的生化处理效果,提高废水的生化性。
在实际使用时,降解机构还包括反硝化池,反硝化池设置于水解酸化池11与AO反应池31之间,且三者连通。具体的,在废水进入 AO反应池31之前需要先经过反硝化池,反硝化池内设置有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同时,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亚硝态氮和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请继续参考图1,优选的,降解机构还包括氧化反应器32和臭氧发生器33,臭氧发生器33的出气口与氧化反应器32的进气口连通,AO反应池31的出液口与氧化反应器32的进液口连通。
具体的,臭氧发生器33是利用高压电离,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转变过程。臭氧与水作用产生羟基自由基,OH根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将小分子有机物氧化为最简单的CO2(二氧化碳)分子和H2O(水)分子。经过臭氧发生器33产生的臭氧能够通过通气管道输入至氧化反应器32中,同时AO 反应池31进行生化处理的废水能够输送至氧化反应器32中,在氧化反应器32中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得废水中难降解的烃类断链变成小分子,进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微生物进行处理。
在实际使用时,氧化反应器32中进行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包括铁基催化剂、铜基催化剂和钴基催化剂中的一种。当然,上述铁基催化剂、铜基催化剂和钴基催化剂也可以混合使用,其只要能够实现氧化反应的催化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水泵,污水泵设置于 AO反应池31的出液口与氧化反应器32的进液口之间。即:污水泵用于产生动力,使得AO反应池31内的废水能够快速的输送至氧化反应器32,进而加快废水的输送。
请继续参考图1,优选的,降解机构还包括SBR反应池34,SBR 反应池34的进液口与氧化反应器32的出液口连通。具体的,SBR反应池34采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ctivated Sludge Process,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实现脱氮除磷功能。
请继续参考图1,优选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41,沉淀池21的污泥出口、AO反应池31的污泥出口以及SBR反应池34 的污泥出口均与污泥浓缩池41的污泥进口连通;污泥浓缩池41设置有清液出口,清液出口与AO反应池31的进液口连通。
具体的,废水经过沉淀——水解酸化——AO生化——催化氧化——SBR生化的过程中,在沉淀池21、AO反应池31以及SBR反应池 34内均会产生污泥,这些污泥均能够从各自对应的污泥出口排出至污泥浓缩池41中暂存。待存放在污泥浓缩池41内的污泥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污泥中混杂的废水位于污泥的上方,进而将这些废水从污泥浓缩池41的清液出口排出,被输送至AO反应池31,进行再次生化操作,以实现对废水的充分处理。
请继续参考图1,优选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压滤机42,压滤机42的污泥进口与污泥浓缩池41的污泥出口连通。具体的,污泥浓缩池41内静置余下的污泥能够从污泥出口排出,被输送至压滤机42,通过压滤机42对污泥进行压滤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水解酸化池11、反硝化池、AO反应池31、氧化反应器32、臭氧发生器33、SBR反应池34以及压滤机42具体如何工作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也不属于本申请的改进点,故而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如图1所示,该废水处理系统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产生的废水先输送至沉淀池21中,向沉淀池21中加入絮凝剂,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使得废水中未沉淀的物质聚合形成大颗粒物质,沉淀在沉淀池21的底部。而后,将经过沉淀池21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提升泵输送至水解酸化池11内,在水解酸化池11内进行水解酸化反应,进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开环断链变成小分子,使得废水的生化性得以提高。而后将经水解酸化池11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AO反应池31中,通过A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达到脱氮目的。而后,将废水通过污水泵输送至氧化反应器32中,通过臭氧发生器 33产生的臭氧以及加入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使得废水中难降解的烃类断链变成小分子,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而后将经过催化氧化的废水输送至SBR反应池34,通过SBR工艺对废水进一步生化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实现脱氮除磷功能,进而使得废水的生化性提高至可以排放的范围值内,以便于排放处理。其中,沉淀池 21、AO反应池31以及SBR反应池34内产生的污泥能够从各自对应的污泥出口排出至污泥浓缩池41中暂存,暂存在污泥浓缩池41内的污泥静置出的废水能够从清液出口排出至AO反应池31,以进行再次生化操作,静置出的污泥能够输送至压滤机42内,进行压滤处理。
该废水处理系统将物化工艺和生化工艺有机结合,进行提高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处理效率,使得废水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减小物化过程中加入物料的使用量,进而降低处理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离模块和上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分离模块具有水相出口,水相出口与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液端连通。分离模块用于将垃圾进行分类,例如以固液两相的方式分类,或者以固相、水相以及油相这三相的方式进行分类。其中,经过分离模块分离出的水相能够从水相出口排放至废水处理系统,进而进行水相的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且连通的沉淀池(21)、水解酸化池(11)以及降解机构;
所述沉淀池(21)连接有药剂管,所述药剂管用于向所述沉淀池(21)内加入药剂,所述药剂能够将废水中未沉淀物质聚合,所述水解酸化池(11)用于将所述沉淀池(21)内排出的废水分解,所述降解机构用于将废水中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并去除所述可降解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包括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机构包括至少一级的AO反应池(31),所述AO反应池(31)的进液口与所述水解酸化池(11)的出液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反硝化池,所述反硝化池设置于所述水解酸化池(11)与所述AO反应池(31)之间,且三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氧化反应器(32)和臭氧发生器(33),所述臭氧发生器(33)的出气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3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AO反应池(31)的出液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32)的进液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32)中进行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包括铁基催化剂或铜基催化剂或钴基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机构还包括SBR反应池(34),所述SBR反应池(34)的进液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32)的出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41),所述沉淀池(21)的污泥出口、所述AO反应池(31)的污泥出口以及所述SBR反应池(34)的污泥出口均与所述污泥浓缩池(41)污泥进口连通;
所述污泥浓缩池(41)设置有清液出口,所述清液出口与所述AO反应池(31)的进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压滤机(42),所述压滤机(42)的污泥进口与所述污泥浓缩池(41)的污泥出口连通。
10.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模块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分离模块具有水相出口,所述水相出口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液端连通。
CN201922062045.2U 2019-11-25 2019-11-25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025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2045.2U CN21202509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2045.2U CN21202509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5093U true CN21202509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2045.2U Active CN212025093U (zh) 2019-11-25 2019-11-25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5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0081C (zh) 含硝基苯、苯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631818A (zh) 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CN111410374A (zh) 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系统和方法
CN208071546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系统
CN109534601A (zh) 一种生化结合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CN112939352B (zh) 一种工业园区综合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4086049B (zh) 一种没食子酸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的方法
CN212293212U (zh) 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系统
CN106810017B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
CN219194742U (zh) 一种低能耗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6764640U (zh) 赤泥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
CN212025093U (zh) 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
CN216236438U (zh) 一种垃圾挤压渗滤液的预处理系统
CN108623096B (zh)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污水的处理工艺
CN113880358B (zh) 一种有机硅废水中有效去除硅氧烷和cod的方法
CN112110606B (zh) 去除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废水总氮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367952A (zh) 高盐污水事故污水和低盐高浓度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365027A (zh)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80587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20098801U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3171935U (zh) 一种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16236576U (zh) 一种垃圾挤压水的高效处理系统
CN211999364U (zh) 一种毛纺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12374721B (zh) 一种利用改性右旋糖酐处理粘胶纤维污泥的方法
CN216550047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uo Huajun

Inventor after: Jiang Qingken

Inventor after: Shao Yan

Inventor after: Xiang Hao

Inventor after: Liu Zihao

Inventor after: Liu Ying

Inventor after: Hu Guofeng

Inventor after: Hui Qin

Inventor after: Jiang Mingming

Inventor after: Yang Zhen

Inventor before: Guo Huajun

Inventor before: Jiang Qingken

Inventor before: Lao Deping

Inventor before: Shao Yan

Inventor before: Xiang Hao

Inventor before: Liu Zihao

Inventor before: Liu Ying

Inventor before: Hu Guofeng

Inventor before: Hui Qin

Inventor before: Jiang Mingm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