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4000U - 一种收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4000U
CN212024000U CN202020340384.2U CN202020340384U CN212024000U CN 212024000 U CN212024000 U CN 212024000U CN 202020340384 U CN202020340384 U CN 202020340384U CN 212024000 U CN212024000 U CN 212024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irculation
slide way
telescopic rod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03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超
徐方钢
仲有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403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4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4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40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料装置,包括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台面上设置有第一流转机构、第二流转机构和第三流转机构;所述第一流转机构用于实现多个零件的同时流转;所述第二流转机构用于实现多个零件的自动流转;所述第三流转机构用于实现零件的单个自动流转;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台面上设置有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用于实现零件的灌装和料管的收纳。这种收料装置通过第一流转机构和第二流转机构实现了零件的自动流转,通过第三流转机构实现了零件的单个流转,通过收料机构将单个零件流转至料管内,提高了零件的收料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收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厂在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加工好的零件放置在料管中进行存储,这就需要工人手动将流水线上的零件转移至用于存储零件的料管内。这种收料方式的效率非常的低,并且还需要工人付出一定量的劳动强度。同时,有些零件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在转移过程中需要辅以其他的工具,这就增加了工人在收料时的工作难度。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收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人工收料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收料装置来,包括:
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台面上设置有第一流转机构、第二流转机构和第三流转机构;
所述第一流转机构用于实现多个零件的同时流转;
所述第二流转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一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多个零件的自动流转;
所述第三流转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二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零件的单个自动流转;
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台面上设置有收料机构;
所述收料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三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零件的灌装和料管的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转机构包括第一流转滑道、第一气缸、第一滑轨和盖板气缸,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相互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流转滑道上设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一流转滑槽,所述第一流转滑道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流转孔;
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
所述第一滑轨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侧边,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
第一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推料块,所述第一推料块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流转孔与位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接触,所述第一推料块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实现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
所述盖板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侧,所述盖板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盖板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在所述盖板气缸的驱动下能够盖设在所述第一流转滑槽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流转机构包括第二流转滑道、摆台气缸和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流转滑道沿着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设置在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二流转滑槽,所述第二流转滑道靠近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纳槽;
所述摆台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侧边,所述摆台气缸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与所述摆台气缸的旋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在所述摆台气缸的驱动下从水平设置的初始状态转动至倾斜设置的第二状态,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贴紧设置,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流转滑槽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连通;
所述第一推料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将零件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推送至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所述第二流转滑道在所述摆台气缸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第一推料块位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上方的部分能够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穿过;
所述第二气缸垂直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流转机构包括第三流转滑道、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
所述第三流转滑道沿着第二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二流转滑道远离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所述第三流转滑道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三流转滑槽;
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台面的倾斜角度一致,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一致;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端部贴紧设置,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第二流转滑槽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连通;
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沿着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和第四气缸的伸缩杆均垂直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设置;
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位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之间适于放置一个零件。
作为优选,所述收料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壁、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二滑轨、推料气缸和气爪;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壁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并且与所述第二台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壁的相对设置的壁面上凹陷有第一存储槽和第二存储槽;
所述限位壁额朝向相背的壁面设置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限位壁,所述限位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凸起有垂直于所述限位壁设置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限位壁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存储槽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存储槽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料管口,所述第一存储槽和第二存储槽通过所述料管口连通;
所述第二存储槽的下端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壁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零件能够滑落至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止回机构,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的上方的料管掉落至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的下方;
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存储槽配合形成适于放置料管的第一存储空间,将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下端记为第一工位;两个所述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存储槽配合形成适于放置料管的第二存储空间,将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下端记为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料管能够水平穿过所述料管口移动至第二工位;
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台面伸出至所述第二台面的上方,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方;
所述推料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上表面,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位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料块,所述第二推料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推料块在所述推料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料管推送至所述第二工位;
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滑轨上配合滑动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推料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七气缸位于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位于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指向所述第三流转机构;
所述气爪固定在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气爪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气爪的上端设有两个抓取部,所述抓取部能够抓取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料管;
第六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台面伸出至所述第二台面的上方,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流转滑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沿着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吹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
所述第三流转滑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沿着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吹气孔,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吹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
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置有多个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吹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方的吹气管指向所述第一吹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上方的吹气管指向所述第二吹气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止回机构,所述第二止回机构设置在所述料管口的侧边,所述第二止回机构用于阻止从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料管从料管口返回所述第一工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第一油压缓冲器和两个第二油压缓冲器;
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下方,位于初始状态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将一个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压紧,位于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将另一个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压紧;
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
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设置在所述推料气缸的侧边,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能够将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压紧;
另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第二推料块将料管推送至第二工位时能够将另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收料装置通过第一流转机构和第二流转机构实现了零件的自动流转,通过第三流转机构实现了零件的单个流转,通过收料机构将单个零件流转至料管内,提高了零件的收料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收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流转机构,101、第一流转滑道,1011、第一流转滑槽,1012、第一流转孔,102、第一气缸,103、第一滑轨,104、第一推料块,105、盖板气缸,1051、第一盖板,2、第二流转机构,201、第二流转滑道,2011、第二流转滑槽,2012、第一容纳槽,202、摆台气缸,203、第二气缸,204、第一压板,2041、第一吹气孔,3、第三流转机构,301、第三流转滑道,3011、第三流转滑槽,302、第三气缸,303、第四气缸,304、第二压板,3041、第二吹气孔,4、收料机构,401、限位壁,4011、第一存储槽,4012、第二存储槽,4013、料管口,4014、进料口,4015、第一止回机构,4016、第二止回机构,402、限位气缸,4021、限位柱,403、第一托盘,404、第二托盘,405、第二滑轨,406、推料气缸,4061、第二推料块,407、气爪,5、第一台面,6、第二台面,7、吹气机构,701、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流转机构1、第二流转机构2、第三流转机构3和收料机构4。
第一流转机构1、第二流转机构2和第三流转机构3设置在水平设置的第一台面5上,收料机构4设置在倾斜设置的第二台面6上,第二台面6与第一台面5贴紧设置。
第一流转机构1包括第一流转滑道101、第一气缸102、第一滑轨103和盖板气缸105,第一流转滑道101、第一气缸102和第一滑轨103相互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的第一流转滑道101上设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一流转滑槽1011。第一气缸102为设置在第一流转滑道101下方的无杆气缸,第一气缸102的活塞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第一滑轨103并排设置在第一气缸102的一侧,第一滑轨103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第一气缸102和第一滑轨10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气缸102的滑动块和第一滑块均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推料块104。
第一流转滑道101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流转孔1012,第一流转孔101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流转滑道10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推料块104呈倒置的L形,第一推料块104的竖直部分的下端弯折设置有连接部,第一推料块104通过连接部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位于第一流转孔1012的上方。
第一气缸102和第一滑轨10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台面5固定连接,第一流转滑道101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上水平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气缸102和第一滑轨103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
盖板气缸105水平设置在第一流转滑道101的侧边,盖板气缸105通过下方设置的L形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台面5固定连接。盖板气缸105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流转滑道101的长度方向,盖板气缸105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盖板1051。第一盖板1051在盖板气缸105的驱动下能够盖设在第一流转滑槽1011的上方,第一盖板1051与第一流转滑槽1011配合形成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一流转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转空间内最多能够容纳四个零件。
第一流转机构1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气缸102驱动第一气缸102的滑动块沿着第一气缸102的活塞杆运动,第一气缸102的滑动块带动第一连接块运动。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一滑块使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轨103运动。配合滑动的第一滑块能够增加第一推料块104在推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第一推料块104随着第一连接块的运动而移动,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沿着第一连接块的运动方向将设置在第一流转空间内的零件推出。
第二流转机构2包括第二流转滑道201、摆台气缸202和第二气缸203。
第二流转滑道201设置在第一流转滑道101的一端,第二流转滑道201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二流转滑槽2011。当第二流转滑道201水平设置时,第二流转滑道201的一端与第一流转滑道101的一端贴紧设置,第二流转滑槽2011与第二流转滑槽2011连通,位于第一流转滑槽1011内的零件能够被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推送至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转滑道201内最多能够容纳四个零件。
摆台气缸202位于第二流转滑道201的一侧,摆台气缸202固定在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的上端,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台面5固定连接。摆台气缸202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二流转滑道201的长度方向,第二流转滑道201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摆台气缸202的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流转滑道201与第二连接件的水平设置的部位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竖直设置的部位与摆台气缸202的旋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流转滑道201能够在摆台气缸202的驱动下从水平设置的第一状态变为倾斜设置的第二状态。
第二流转滑道201靠近第一流转滑道101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容纳槽2012,第一容纳槽20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容纳槽2012贯穿第二流转滑道201并且与第二流转滑道201的端部连通。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将零件推出至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时,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上方。在第二流转滑道201由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能够从第一容纳槽2012中穿过,保证第二流转滑道201的转动过程不受到第一推料块104的水平部分的阻碍。
第二气缸203位于第二流转滑道201远离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一端的上方,第二气缸203固定在第三连接件上,第三连接件固定在第二流转滑道201上。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垂直于第二流转滑道201设置,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被第二气缸203驱动至能够阻挡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的位置。
第二流转机构2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二气缸203伸出伸缩杆直至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能够阻挡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摆台气缸202工作驱动第二流转滑道201从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被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阻挡。第二流转滑道201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气缸203驱动第二气缸203收缩伸缩杆,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第二流转滑槽2011滑动。
第三流转机构3包括第三流转滑道301、第三气缸302和第四气缸303。
第三流转滑道301倾斜设置在第二流转滑道201的一端,第一流转滑道101、第二流转滑道201和第三流转滑道301依次设置。第三流转滑道301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三流转滑槽3011。第二流转滑道201位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流转滑道201远离第一流转滑道101的一端与第三流转滑道301的一端贴紧设置,第二流转滑槽2011与第三流转滑槽3011连通,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
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下方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上端与第三流转滑道301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台面5固定连接。第三流转滑道3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台面6,第三流转滑道301的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下端与第二台面6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的上端与第三流转滑道301固定连接。
第三气缸302和第四气缸303按照零件的流转顺序依次设置在第三流转滑道301的另一端的上方,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和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均垂直于第三流转滑道301设置。第三流转滑道30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四连接件,第三气缸302和第四气缸303均与第四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能够被第三气缸302驱动至能够阻挡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的位置,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能够被第四气缸303驱动至能够阻挡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的位置,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与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之间正好能够放置一个零件。
第三流转机构3的工作过程如下:
第四气缸303伸出伸缩杆使得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能够阻挡滑动设置在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在零件从第二流转滑槽2011滑入第三流转滑槽3011后,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被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阻挡。
将此时与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贴紧设置的零件记为第一零件,将此时贴紧第一零件设置的零件记为第二零件。第三气缸302伸出伸缩杆使得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能够阻挡滑动设置在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此时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正好位于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之间,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能够阻挡第二零件的滑动,不阻挡第一零件的滑动。
第四气缸303收缩伸缩杆,第一零件不再受到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的阻挡后沿着第三流转滑槽3011流转至收料机构4。然后,第四气缸303伸出伸缩杆,第三气缸302收缩伸缩杆,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继续滑动直至被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阻挡。将此时与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贴紧设置的第二零件记为第一零件,将此时贴紧第一零件设置的零件记为第二零件。第三气缸302伸出伸缩杆,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能够阻挡第二零件的滑动,不阻挡第一零件的滑动。继续循环执行此段的步骤使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一个一个的流转至收料机构4。
第三流转机构3能够实现零件的单个流转,避免了多个零件同时流转时出现的堆叠和卡位问题,让零件的流转过程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零件包括壳体,壳体的两侧分别水平伸出有第一管脚,有且只有一个第一管脚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管脚。第一流转滑槽1011、第二流转滑槽2011和第三流转滑槽3011均包括凹陷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用于设置壳体,第二滑槽用于设置第二管脚。
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朝向第二流转滑道201的投影落在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第一滑槽上,第三气缸302的伸缩杆朝向第三流转滑道301的投影落在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第二滑槽上,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朝向第三流转滑道301的投影落在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第一滑槽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板204,第一压板204与第二流转滑道201固定连接,第一压板204与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第一滑槽配合形成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二流转空间。第二流动滑道倾斜设置时,零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第二流转空间内滑动,第一压板204能够防止零件在滑动过程中滑出第二流转滑槽2011。
第一压板204上沿着第二流转滑槽20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吹气孔2041,第二气缸203的伸缩杆能够穿过第一吹气孔2041阻挡位于第二流转滑槽2011内的零件。
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板304,第二压板304与第三流转滑道301固定连接。第二压板304与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第一滑槽配合形成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三流转空间,零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第三流转空间内滑动,第二压板304能够防止零件在滑动过程中滑出第三流转滑槽3011。
第二压板304上沿着第三流转滑槽30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吹气孔3041,第四气缸303的伸缩杆能够穿过第二吹气孔3041阻挡位于第三流转滑槽3011内的零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04和第二压板304上方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吹气机构7,每个吹气机构7均包括一个吹气管701。第一压板204上方的吹气管701均指向第一吹气孔2041并且均与第二流转滑道201形成一个锐角夹角。第二压板304上方的吹气管701均指向第二吹气孔3041并且均与第三流转滑道301形成一个锐角夹角。
零件在第二流转空间和第三流转空间内滑动时,个别零件会出现卡在第二流转空间和第三流转空间内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影响零件的正常流转。吹气机构7能够通过向位于第二流转空间和第三流转空间内的零件吹风的方式强行改变零件在第二流转空间和第三流转空间内的位置,既能够在零件卡住时帮助零件脱离卡住的情况,又能够在正常流转过程中夹块零件的流转速度。
收料机构4包括相对固定设置在第二台面6上的两个限位壁401。
限位壁401垂直于第二台面6设置,两个限位壁401的相对设置的侧面上均凹陷有第一存储槽4011和第二存储槽4012,第一存储槽4011和第二存储槽4012均垂直于第二台面6设置,第一存储槽4011的上端和第二存储槽4012的上端均与限位壁401的上壁面连通。
两个限位壁401的朝向相背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气缸402,限位气缸402通过L形的第五连接件与限位壁401固定连接。限位气缸402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上凸起有限位柱4021,限位柱4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限位气缸402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限位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柱4021垂直于限位壁401穿过限位孔伸入第一存储槽4011内。两个第一存储槽4011相对设置并且配合形成第一存储空间,将第一存储空间的最下端记为第一工位。第一存储空间内堆叠设置有多个内部没有装零件的料管,两个限位柱4021分别插设在位于第一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两端使料管能够固定设置在第一存储空间内。
第二存储槽4012的下端的两侧的侧壁上均凹陷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止回机构4015。
第一止回机构4015包括第一止回块和第一止回板,盖设在安装槽上的第一止回板上开设有圆形的第一安装孔,安装槽远离第一止回板的壁面上凹陷有圆形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止回块上设有圆形的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同轴设置。第三安装孔内过盈配合有第一转动轴,第一止回块通过第一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
第一止回块包括第一导向斜面,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止回块的上表面水平设置,第一导向斜面倾斜设置,第一止回块的上表面与安装槽的侧壁凸起的顶块贴紧设置。位于两个第一止回块下方的料管在沿着第二存储槽4012运动时能够与第一导向斜面抵顶接触,两个第一止回块能够在料管的抵顶作用下转动。当料管运动至第一止回块上方时,两个第一止回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的第一止回块的下表面与顶块抵顶设置阻止第一止回块转动,进而阻止位于第二止回块上方的料管掉落至第一止回块下方。
两个第二存储槽4012相对设置并且配合形成第二存储空间,第二存储空间内堆叠设置有多个内部装有零件的料管,将第二存储空间的最下端记为第二工位。
第一存储槽4011的下端与第二存储槽4012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料管口4013,料管能够从第一工位水平穿过料管口4013移动至第二工位。
靠近第三流转机构3的第二存储槽4012的下端开设有贯穿限位壁401的进料口4014,料管的端部卡设在进料口4014中后,从第三流转滑槽3011滑出的零件能够穿过进料口4014进入位于第二存储空间的下端的料管内。
第二台面6上设置有两个第五气缸和两个第六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均固定在第二台面6的下方。第五气缸的伸缩杆和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均垂直穿过第二台面6位于第二台面6的上方,第五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一托盘403,第六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二托盘404。两个第一托盘403均位于第一储存空间的下方,两个第二托盘404均位于第二储存空间的下方。
第二台面6上相对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二滑轨405,第二滑轨405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第二台面6的上表面凹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槽,第二滑轨405固定设置在固定槽内。
第二台面6上固定设置有推料气缸406,推料气缸406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滑轨405的长度方向。推料气缸406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二推料块4061,第二推料块4061横跨在两个第二滑轨405的上方并且和两个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推料块406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推料气缸406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第二推料块4061的长度平行于位于第一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
收料机构4还包括第七气缸和气爪407;
第七气缸与第二台面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七气缸位于第二工位的下方,第七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位于第二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气爪407竖直固定在第七气缸的伸缩杆上,气爪407的上端设置有两个能够转动的抓取部。第二台面6上开设有抓取孔,处于张开状态的两个抓取部位于第二工位的下方,处于抓取状态的两个抓取部能够穿过抓取孔夹紧位于第二工位的料管。
收料机构4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位于第一限位空间内的最下方的料管记为第一空管,将贴紧第一空管设置在第一空管上方的料管记为第二空管,第一空管的两端被两个限位柱4021固定。
两个第五气缸驱动两个第一托盘403上升直至两个第一托盘403的上表面与第一空管的下表面接触;限位气缸402收缩伸缩杆使两个限位柱4021不再插设在第一空管的两端;第五气缸驱动第一托盘403下降一个料管厚度的距离;限位气缸402伸出伸缩杆使两个限位柱4021插设在第二空管的两端;第五气缸驱动第一托盘403下降直至第一托盘403上的料管位于第一工位。
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4061位于第一工位远离第二工位的一侧。推料气缸406驱动第二推料块4061沿着两个第二滑轨405运动,第二推料块4061将位于第一工位的料管推送至第二工位上。此时位于第二工位下方的气爪407的抓取部处于张开的状态,处于张开状态的抓取部位于第二工位的下方。
料管在第二推料块4061的推动下沿着料管口4013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气爪407驱动两个抓取部抓取位于第二工位的料管,此时料管靠近第三流转机构3的一端与料管口4013贴紧设置但是并未卡设在进料口4014内。第七气缸伸出伸缩杆驱动气爪407朝向靠近第三流转机构3的方向运动,气爪407带动料管运动使料管的端部卡设在进料口4014内,从第三流转滑槽3011滑出的零件穿过进料口4014进入料管内。
料管装满后,第七气缸收缩伸缩杆驱动气爪407朝向远离第三流转机构3的方向运动,气爪407带动料管运动使装满零件的料管的端部远离进料口4014,装满零件的料管重新位于第二工位上。气爪407驱动两个抓取部进入张开状态,装满零件的料管不再被气爪407固定。
两个第六气缸驱动两个第二托盘404上升,两个第二托盘404托举位于第二工位并且装满零件的料管沿着第二存储槽4012运动直至料管的两端均位于第一止回机构4015的上方。料管的两端进过第一止回机构4015时,料管的两个端部分别将两个第一止回块抵顶转动,料管的两端均位于第一止回机构4015的上方后,第一止回机构4015能够阻止料管掉落,收料过程完成。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两个料管口4013的侧边均设置有第二止回机构4016。
第二台面6上开设有止回孔,第二止回机构4016位于止回孔内并且通过L形的第六连接件与第二台面6固定连接。第二止回机构4016包括第二止回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的上表面凹陷有止回槽,第二止回块竖直设置在止回槽内。止回槽的壁面上凹陷有两个盲孔,第二止回块的侧壁上凸起有两个第一转动轴,第二止回块与第二限位块转动连接。
第二止回块的上表面凸起有一个第二导向斜面。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第二止回块的位于第二导向斜面下方的部位能够与止回槽配合形成适于第二止回块转动的止回空间,止回空间内设置有弹簧。
当料管从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时,料管与第二导向斜面接触并且对第二导向斜面施加压力,第二止回块转动使止回空间缩小直至料管能够从料管口4013通过,位于止回空间内的弹簧被压缩。料管通过料管口4013后,不再有外力施加于第二导向斜面,第二止回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使料管不能够从第二工位水平移动至第一工位。
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第二流转滑道20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一油压缓冲器,两个第一油压缓冲器均朝上设置,第二流转滑道20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压块。当第二流转滑道201位于水平设置的第一状态时,压块能够与一个第一油压缓冲器贴紧设置使一个第一油压缓冲器被压紧。当第二流转滑道201位于倾斜设置的第二状态时,压块能够与另一个第一油压缓冲器贴紧设置使另一个第一油压缓冲器被压紧。
第二台面6上还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油压缓冲器,第二油压缓冲器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滑轨405的长度方向。
一个第二油压缓冲器位于第一工位远离第二工位的侧边,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4061能够将压紧一个第二油压缓冲器。另一个第二油压缓冲器位于第二工位的下方,当第二推料块4061将料管推送至第二工位时,第二推料块4061能够压紧另一个第二油压缓冲器。
第一油压缓冲器能够使转动中的第二流转滑道201平衡有效的停止,能够提高第二流转滑道201与第一流转滑道101和第三流转滑道301进行精准的对接。第二油压缓冲器能够使移动中的第二推料块4061平衡有效的停止,能够提高第二推料块4061推送料管时的精确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台面上设置有第一流转机构、第二流转机构和第三流转机构;
所述第一流转机构用于实现多个零件的同时流转;
所述第二流转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一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多个零件的自动流转;
所述第三流转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二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零件的单个自动流转;
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台面上设置有收料机构;
所述收料机构用于实现从所述第三流转机构流转过来的零件的灌装和料管的收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转机构包括第一流转滑道、第一气缸、第一滑轨和盖板气缸,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相互平行设置;
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流转滑道上设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一流转滑槽,所述第一流转滑道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流转孔;
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动块;
所述第一滑轨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侧边,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
第一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一滑轨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推料块,所述第一推料块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流转孔与位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接触,所述第一推料块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实现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
所述盖板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侧,所述盖板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盖板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在所述盖板气缸的驱动下能够盖设在所述第一流转滑槽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转机构包括第二流转滑道、摆台气缸和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流转滑道沿着第一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设置在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二流转滑槽,所述第二流转滑道靠近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纳槽;
所述摆台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侧边,所述摆台气缸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与所述摆台气缸的旋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在所述摆台气缸的驱动下从水平设置的初始状态转动至倾斜设置的第二状态,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贴紧设置,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二流转滑槽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连通;
所述第一推料块能够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将零件从所述第一流转滑槽推送至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所述第二流转滑道在所述摆台气缸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第一推料块位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上方的部分能够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穿过;
所述第二气缸垂直于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流转机构包括第三流转滑道、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
所述第三流转滑道沿着第二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二流转滑道远离第一流转滑道的一端,所述第三流转滑道上设置有适于零件滑动的第三流转滑槽;
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二台面的倾斜角度一致,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倾斜角度一致;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一流转滑道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端部贴紧设置,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流转滑道的第二流转滑槽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连通;
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沿着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零件的流转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远离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和第四气缸的伸缩杆均垂直于所述第三流转滑道设置;
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能够在所述第四气缸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位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之间适于放置一个零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料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壁、第五气缸、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二滑轨、推料气缸和气爪;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壁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并且与所述第二台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壁的相对设置的壁面上凹陷有第一存储槽和第二存储槽;
所述限位壁额朝向相背的壁面设置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限位壁,所述限位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上凸起有垂直于所述限位壁设置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限位壁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第一存储槽的下端和所述第二存储槽的下端之间设置有料管口,所述第一存储槽和第二存储槽通过所述料管口连通;
所述第二存储槽的下端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壁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的零件能够滑落至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止回机构,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的上方的料管掉落至所述第一止回机构的下方;
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存储槽配合形成适于放置料管的第一存储空间,将所述第一存储空间的下端记为第一工位;两个所述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存储槽配合形成适于放置料管的第二存储空间,将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下端记为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料管能够水平穿过所述料管口移动至第二工位;
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台面伸出至所述第二台面的上方,所述第五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托盘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方;
所述推料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上表面,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位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料块,所述第二推料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二推料块在所述推料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料管推送至所述第二工位;
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滑轨上配合滑动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推料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七气缸位于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位于所述第二存储空间内的料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指向所述第三流转机构;
所述气爪固定在所述第七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气爪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气爪的上端设有两个抓取部,所述抓取部能够抓取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料管;
第六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的下方,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垂直于所述第二台面设置,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二台面伸出至所述第二台面的上方,所述第六气缸的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托盘,所述第二托盘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转滑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上沿着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吹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槽内;
所述第三流转滑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沿着所述第三流转滑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吹气孔,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吹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转滑槽内;
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置有多个吹气机构,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吹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压板上方的吹气管指向所述第一吹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上方的吹气管指向所述第二吹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止回机构,所述第二止回机构设置在所述料管口的侧边,所述第二止回机构用于阻止从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的料管从料管口返回所述第一工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两个第一油压缓冲器和两个第二油压缓冲器;
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流转滑道的下方,位于初始状态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将一个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压紧,位于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二流转滑道能够将另一个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压紧;
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面上,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
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设置在所述推料气缸的侧边,初始状态下的第二推料块能够将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压紧;
另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下方,第二推料块将料管推送至第二工位时能够将另一个所述第二油压缓冲器压紧。
CN202020340384.2U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收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4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0384.2U CN212024000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收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40384.2U CN212024000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收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4000U true CN212024000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038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24000U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收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4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2321B (zh) 一种转子磁钢片装配机
CN107672850A (zh) 智能分料流水线
CN110921317A (zh) 一种用于产品内部芯片测试的装置
CN210795006U (zh) 一种堆叠式收料装置
CN212024000U (zh) 一种收料装置
CN111085704B (zh) 一种定制盘状金属零件循环开孔设备
CN211889711U (zh) 一种磁铁自动供料与极性换向装置
CN209205800U (zh) 一种智能物流自动化分拣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CN215601179U (zh) 一种转子磁钢片装配机
CN111532505A (zh) 一种乳化炸药包装自动撑开装置及工艺
CN109941724A (zh) 自动收集码放橡胶管设备
CN214374848U (zh) 一种血样试管转移系统
CN113979043A (zh) 一种有框玻璃窗自动化组装及码垛设备
CN212245227U (zh) 一种钢管自动供料机
CN111376023A (zh) 主板内存条插装机构
CN112357245A (zh) 一种全自动装框机的自动放隔条装置
CN220051016U (zh) 一种小管上料机构及倒角机
CN215032389U (zh) 一种冷拔精密无缝钢管下料装置
CN116533391B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云母片生产装置
CN219053489U (zh) 摄影脚架组装设备
CN216234732U (zh) 微通道上料机
CN218311842U (zh) 一种变量油泵叶片装配系统
CN214732507U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托盘自动上料机构
CN216834467U (zh) 自动下管器
CN217647889U (zh) 一种刀头组件装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