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9873U -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9873U
CN212019873U CN202020527022.4U CN202020527022U CN212019873U CN 212019873 U CN212019873 U CN 212019873U CN 202020527022 U CN202020527022 U CN 202020527022U CN 212019873 U CN212019873 U CN 212019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rame
motorcycle
bottom fork
rear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70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照星
韦振艺
陈历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shengch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shengch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shengch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shengch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70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9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9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9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后平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承载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两个第一夹具,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平叉管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位于第一夹具之间,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安装座的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位于第二夹具靠近承载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摩托车后平叉的工件进行定位,使得摩托车后平叉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件的位置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位置进行焊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摩托车后平叉的焊接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后平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具有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等特点,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领域。在摩托车的生产过程中,摩托车的部件大多数都需要通过焊接加工形成。例如,摩托车后平叉,参照图3,是由减震安装座121、平叉管122以及连接管123焊接组成。
在现有的焊接处理过程中,生产工人需要将各个工件逐一调整位置,再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既需要焊接,又需要兼顾工件位置是否到位,这势必会造成各个工件之间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对此,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能够对摩托车后平叉的工件进行定位,使得摩托车后平叉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件的位置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位置进行焊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摩托车后平叉的焊接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承载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多个第一夹具,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平叉管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位于第一夹具之间,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安装座的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位于第二夹具靠近承载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摩托车后平叉的工件进行定位,使得摩托车后平叉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件的位置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位置进行焊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摩托车后平叉的焊接质量好;而且工作人员在焊接摩托车后平叉时,只需要进行焊接,不需要兼顾工件的位置,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承载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铰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手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部的一端铰接有移动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供移动杆穿过的套筒,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供移动杆穿过的导向柱,所述移动杆远离导向柱的一端设置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夹具,从而能够对摩托车的连接管其中一端进行固定,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在焊接的过程中出现连接管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夹具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放置块靠近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与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圆环,所述放置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夹具,从而能够将平叉管牢固的固定在机架上,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在焊接的过程中出现平叉管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夹具包括: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竖直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固定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连接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三夹具,从而能够将减震安装座牢固的固定在机架上,进而有效的避免了焊接的过程中出现减震安装座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靠近连接管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周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限位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固定杆,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设置定位销,定位销能够将限位杆与减震安装座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对减震安装座的位置进行了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连接管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安装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块以及放置槽,从而能够对连接管的另一端进行固定,进而与第一夹具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确保连接管位置的准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可与安装块相吸附的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磁铁,从而能够将安装块牢固的固定在放置槽内,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安装块与放置槽之间发生松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减震的方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方形块,能够增加机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机架支撑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摩托车后平叉的工件进行定位,使得摩托车后平叉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件的位置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位置进行焊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件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使得摩托车后平叉的焊接质量好;
2.设置固定杆,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设置定位销,定位销能够将限位杆与减震安装座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对减震安装座的位置进行了固定;
3.设置安装块以及放置槽,从而能够对连接管的另一端进行固定,进而与第一夹具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确保连接管位置的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支撑架;111、固定块;112、放置槽;113、安装块;114、磁铁;115、方形块;12、手柄;121、减震安装座;122、平叉管;123、连接管;13、连接杆;14、移动杆;15、套筒;16、凸块;2、承载板;21、导向柱;3、支撑块;4、放置块;41、限位块;42、圆环;43、凹槽;5、连接块;51、转杆;52、限位杆;521、圆柱;522、固定杆;53、定位孔;54、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包括:机架1,机架1由竖杆以及连接板组成,连接板安装在竖杆的顶部,在竖杆的底部安装有方形块115,一个竖杆对应一个方形块115,设置方形块115,能够增加竖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机架1的稳定性。
在连接板的一侧水平安装有承载板2,在承载板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块3,连接管123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且能够延伸至承载板2的承载面上,同时连接管123与支撑块3相对的两侧相抵接。在承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一夹具,第一夹具能够对连接管123与支撑块3相抵接的一端进行固定。第一夹具为两组,分别位于支撑块3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第一夹具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板2的顶部,支撑架11的形状为T形;支撑架11的顶部铰接有手柄12,手柄12包括手持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铰接在支撑架11远离支撑块3的顶部,手持部安装在连接部靠近支撑块3的一端,手持部倾斜120°与连接部相固定;在连接部与手持部的连接处铰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数量为两个且与连接部相互平行,连接杆13位于连接部的两侧;在连接杆13靠近支撑块3的一端铰接有移动杆14,移动杆14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在支撑架11靠近支撑块3的顶部固定有套筒15,移动杆14活动套设在套筒15内,套筒15对移动杆14的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在承载板2的顶部竖直安装有导向柱21,导向柱21位于支撑块3与支撑架11的中间,移动杆14能够贯穿过导向柱21沿水平方向滑动;在连接杆13靠近支撑块3的一端安装有凸块16,拉动手持部,手持部能够带动连接杆13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移动杆14在套筒15与限位块41内运动,进而能够带动凸块16运动,使得凸块16对连接管123进行抵压,与此同时支撑块3对连接管123进行限位,从而实现对连接管123的一端进行定位。
参照图2,在连接板的承载面上安装有固定块111,固定块111位于连接管123远离支撑块3的一端且位于两个连接管123之间,在固定块111靠近连接管123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2,在放置槽112内活动设置有安装块113,安装块113能够穿过连接管123一端开设的条形槽抵接至放置槽112的底壁。在放置槽112的底壁安装有磁铁114,磁铁114能够与安装块113相互吸引,从而能够避免安装块113在放置槽112内发生松动的情况。
在连接板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二夹具,第二夹具位于第三夹具之间,第二夹具能够对平叉管122进行固定。
参照图1,本实施例,第二夹具包括:放置块4、限位块41以及凹槽43。放置块4安装在机架1的承载面上,放置块4位于连接管123之间;限位块41安装在放置块4靠近支撑块3的一侧,限位块41能够对平叉管122进行限位;凹槽43开设在放置块4的顶部,平叉管122能够与凹槽43相配合;在放置槽112远离限位块41的一侧安装有圆环42,圆环42能够增加放置块4对平叉管122的支撑面积。
在支撑块3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第三夹具,第三夹具位于第二夹具靠近支撑块3的一侧,第三夹具能够对减震安装座121进行固定。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三夹具包括:连接块5、转杆51以及限位杆52。连接块5竖直安装在支撑块3的承载面上,连接块5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转杆51转动连接在连接块5上;限位杆52的一端与转杆51相固定,限位杆52位于两个连接块5之间,限位杆52远离支撑块3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53,定位孔53与减震安装座121上的安装孔相互对应,在安装孔内穿插有定位销54,定位销54能够穿过安装孔延伸至定位孔53内。同时,在限位杆52靠近连接管123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圆柱521,圆柱521的周侧安装有固定杆522。转动固定杆522,能够带动与圆柱521相固定限位杆52旋转,使得限位杆52抵接在减震安装座的顶部,同时在安装孔以及定位孔53内穿插有定位销54,进而能够对减震安装座121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连接管123放置在机架1上,使得第一夹具能够对连接管123的一端进行固定;同时将安装块113穿过条形槽设置在放置槽112内,进而能够对连接管123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二夹具对平叉管122进行固定,同时利用第三夹具对减震安装座12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摩托车后平叉进行定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置有支撑块(3),所述承载板(2)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123)的两个第一夹具,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平叉管(122)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位于第一夹具之间,所述支撑块(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减震安装座(121)的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位于第二夹具靠近承载板(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安装在承载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铰接有手柄(12),所述手柄(12)包括手持部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靠近连接管的一端铰接有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远离连接部的一端铰接有移动杆(14),所述支撑架(11)的顶部设置有供移动杆(14)穿过的套筒(15),所述承载板(2)的顶部设置有供移动杆(14)穿过的导向柱(21),所述移动杆(14)远离导向柱(21)的一端设置凸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包括:放置块(4),所述放置块(4)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放置块(4)靠近支撑块(3)的一侧安装有限位块(41),所述放置块(4)与限位块(41)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圆环(42),所述放置块(4)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具包括:两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竖直安装在支撑块(3)的顶部,两个所述连接块(5)上转动连接有转杆(51),所述转杆(51)上固定套设有限位杆(52),所述限位杆(52)位于连接块(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52)靠近连接管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圆柱(521),所述圆柱(521)的周侧安装有固定杆(522),所述限位杆(52)远离连接块(5)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53),所述定位孔(53)内设置有定位销(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11),所述固定块(111)靠近连接管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2),所述放置槽(112)内设置有安装块(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12)内设置有可与安装块(113)相吸附的磁铁(1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减震的方形块(115)。
CN202020527022.4U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Active CN212019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7022.4U CN2120198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7022.4U CN2120198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9873U true CN212019873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90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7022.4U Active CN212019873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9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9752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浙江嘉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9752A (zh) * 2021-08-30 2021-11-16 浙江嘉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4020A (zh) 一种金属管道自动化焊接设备
CN102059467B (zh) 一种用于钢板制弯头圆弧坡口焊缝自动横焊装置
CN113751953A (zh) 一种可调式不锈钢管焊接用夹持装置
CN212019873U (zh)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焊接工装
CN110076492A (zh) 对接管激光跟踪焊接系统及焊接工艺
CN102489922B (zh) 摩托车车架头部组合焊接固定装置
CN109332979A (zh) 一种汽车后桥壳自动焊接装置
CN111922572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不锈钢门生产用焊接辅助架
CN205520243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及车身附件安装支架的组合焊接夹具
CN207205642U (zh) 一种多功能防错位钢管焊接设备
CN209815153U (zh) 层板自动化生产线
CN201543952U (zh) 一种气体保护焊焊接夹具
CN217193448U (zh) 一种煤矿用自动焊接机
CN110000508B (zh) 汽车减振器外筒上稳定杆支架的焊接工装
CN201026555Y (zh) 车架焊接夹具
CN202411754U (zh) 机器人焊接转动工作台及焊接系统
CN112296548A (zh) 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CN104551479A (zh) 一种工件焊接回转工装
CN219444043U (zh) 一种多角度斗杆焊接定位装置
CN220219552U (zh) 一种平板电脑背板塑料件注塑机械化取件夹具
CN211614765U (zh) 一种焊接工装的焊接夹固机构
CN219026531U (zh) 断路器大轴的焊接夹具
CN115680487B (zh) 一种大孔径长钻杆的小角度精准定向钻机
CN214978504U (zh) 一种六轴机械臂加地轨激光焊接设备
CN218612141U (zh) 一种汽车盖板焊接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