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3257U -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3257U
CN212003257U CN202020766695.5U CN202020766695U CN212003257U CN 212003257 U CN212003257 U CN 212003257U CN 202020766695 U CN202020766695 U CN 202020766695U CN 212003257 U CN212003257 U CN 212003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enter tube
water
tunnel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66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婷
岳岭
吕刚
付博文
邢军朝
刘建友
彭斌
王杨
魏盼
张宇宁
凌云鹏
陈静
郭治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66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3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3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3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地下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出站通道和进站通道,所述站台隧道设置在进站通道的下方,所述出站通道和进站通道的侧壁外侧设置有纵向透水盲管,所述纵向透水盲管与第一中心管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与第二中心管相连,所述第二中心管与第四中心管相连,第四中心管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横管与设置在越行隧道底部的第三中心管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站通道、出站通道、站台隧道和越行隧道的渗透水都汇入越行隧道中部的第三中心管,通过中心管将渗透水排出,实现与车站内的粪便污水、冲洗水和消防用水等污水分别处理,能够适应地下站洞室交错,结构复杂的情况保证车站整体的排水路径通畅。

Description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地下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地下车站污水主要来源有车站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冲洗水、消防用水及结构渗漏水等。虽然目前地下车站采用全包防水系统,但是结构渗漏现象一直存在,无法避免,常规车站通常考虑堵漏或防排结合措施,将地下水排放至污水系统内,一般渗漏水量不大,对污水系统不产生较大影响。
随着地铁、国铁等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深埋地下车站开始逐渐增多,受地下水影响,随着埋深增加,水压增大,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将水排入污水系统内,会增加污水排放负担,除了增加建设投资外,也不利于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出站通道和进站通道,所述出站通道设置在进站通道的上方,所述进站通道通过楼梯与站台隧道相连,所述站台隧道设置在进站通道的下方,站台隧道有两个,两个站台隧道中间设置有越行隧道;所述出站通道和进站通道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横向透水盲管和纵向透水盲管,所述横向透水盲管和纵向透水盲管均通过第一横管与设置在进站通道底部的第一中心管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出水端与设置在楼梯底部的第二中心管相连,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横管与设置在站台隧道底部的第四中心管相连,所述第四中心管的出水端通过设置在深埋地下车站端部的第三横管与设置在越行隧道底部的第三中心管相连。
可选地,所述站台隧道设置有纵向的废水排水沟,站台隧道的末端设置有废水泵房,所述废水泵房内设置有废水池和通过排水管将废水排出地下车站的潜水泵,所述废水排水沟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横管与废水池相连。
可选地,所述楼梯的坡度为23%,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坡度为23%。
可选地,所述楼梯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的出水端通过第四横管与第二中心管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心管、第三中心管和第四中心管的坡度均为3‰,满足最小排水要求。
可选地,所述进站通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检查井,所述第一检查井沿第一中心管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
可选地,所述越行隧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检查井,所述第二检查井沿第三中心管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站通道、出站通道、站台隧道和越行隧道的渗透水都汇入越行隧道中部的第三中心管,通过中心管将渗透水排出,实现与车站内的粪便污水、冲洗水和消防用水等污水分别处理,能够适应地下站洞室交错,结构复杂的情况保证车站整体的排水路径通畅。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进站通道和出站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站台隧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站台隧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出站通道;2、进站通道;3、第一中心管;4、楼梯;5、第二中心管;6、越行隧道;7、站台隧道;8、第三中心管;9、第二检查井;10、第一检查井;11、第一横管;12、纵向透水盲管;13、第四中心管;14、废水排水沟;15、第二横管;16、废水池;17、潜水泵;18、废水泵房;19、排水管;20、第三横管;21、横向透水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包括出站通道1和进站通道2,所述出站通道1设置在进站通道2的上方,所述进站通道2通过楼梯4与站台隧道7相连,所述站台隧道7设置在进站通道2的下方,站台隧道7有两个,两个站台隧道7中间设置有越行隧道6;所述出站通道1和进站通道2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横向透水盲管21和纵向透水盲管12,所述横向透水盲管21和纵向透水盲管12通过第一横管11与设置在进站通道2底部的第一中心管3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3的出水端与设置在楼梯4底部的第二中心管5相连,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横管20与设置在站台隧道7底部的第四中心管13相连,所述第四中心管13的出水端通过设置在深埋地下车站端部的第三横管20与设置在越行隧道6底部的第三中心管8相连。
可选地,所述站台隧道7设置有纵向的废水排水沟14,站台隧道7的末端设置有废水泵房18,所述废水泵房18内设置有废水池16和通过排水管19将废水排出地下车站的潜水泵17,所述废水排水沟14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横管15与废水池16相连。通过废水泵房18解决深埋地下车站污水处理及排放问题,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楼梯4的坡度为23%,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坡度为23%。第二中心管5顺着楼梯4进行布设,能够有效利用楼梯4的支撑力,保证第二中心管(5)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楼梯4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的出水端通过第四横管与第二中心管5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心管3、第三中心管8和第四中心管13的坡度均为3‰,满足最小排水要求。
可选地,所述进站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检查井10,所述第一检查井10沿第一中心管3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
可选地,所述越行隧道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检查井9,所述第二检查井9沿第三中心管8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第一检查井10和第二检查井9的设置保证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清理及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站通道(1)和进站通道(2),所述出站通道(1)设置在进站通道(2)的上方,所述进站通道(2)通过楼梯(4)与站台隧道(7)相连,所述站台隧道(7)设置在进站通道(2)的下方,站台隧道(7)有两个,两个站台隧道(7)中间设置有越行隧道(6);所述出站通道(1)和进站通道(2)的侧壁外侧设置有横向透水盲管(21)和纵向透水盲管(12),所述横向透水盲管(21)和纵向透水盲管(12)通过第一横管(11)与设置在进站通道(2)底部的第一中心管(3)相连,所述第一中心管(3)的出水端与设置在楼梯(4)底部的第二中心管(5)相连,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出水端通过第三横管(20)与设置在站台隧道(7)底部的第四中心管(13)相连,所述第四中心管(13)的出水端通过车站端部的第三横管(20)与设置在越行隧道(6)底部的第三中心管(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隧道(7)设置有纵向的废水排水沟(14),站台隧道(7)的末端设置有废水泵房(18),所述废水泵房(18)内设置有废水池(16)和通过排水管(19)将废水排出地下车站的潜水泵(17),所述废水排水沟(14)的出水端通过第二横管(15)与废水池(1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4)的坡度为23%,所述第二中心管(5)的坡度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4)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的出水端通过第四横管与第二中心管(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管(3)、第三中心管(8)和第四中心管(13)的坡度均为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检查井(10),所述第一检查井(10)沿第一中心管(3)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越行隧道(6)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检查井(9),所述第二检查井(9)沿第三中心管(8)沿线每隔30米设置一个。
CN202020766695.5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Active CN212003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6695.5U CN212003257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6695.5U CN212003257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3257U true CN212003257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6695.5U Active CN212003257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3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949A (zh) * 2021-09-13 2021-12-31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既有洞室的水池施工方法
CN114183197A (zh) * 2021-11-15 2022-03-15 粤水电建筑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用内置式泵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3949A (zh) * 2021-09-13 2021-12-31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既有洞室的水池施工方法
CN113863949B (zh) * 2021-09-13 2023-05-16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既有洞室的水池施工方法
CN114183197A (zh) * 2021-11-15 2022-03-15 粤水电建筑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用内置式泵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6287B2 (ja) 雨水排水システム
CN212003257U (zh) 一种深埋地下车站防排水系统
CN206538789U (zh) 一种综合管廊
JP2009257005A (ja) 高架道路の雨水利用システム
CN210737511U (zh) 塔式地下水压力回灌设备
CN113233525A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流场的硫铁矿山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方法
KR102004140B1 (ko) 우수관로 월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도심지 침수 방지를 위한 자연 압송식 배수공법 및 우수저류조 유입공법
CN215329049U (zh) 一种整体道床内设排水泵站的轨道结构
Little A comparison of sewer reticulation system design standards gravity, vacuum and small bore sewers
CN206956917U (zh) 一种自汇集污泥的自清洁泵站底座
CN212534412U (zh) 无砟轨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
CN207776074U (zh) 适于城市合流管涵的溢流式防倒灌导流三通井
CN217679540U (zh) 一种大口径高落差紧凑型复合式排水消能直线跌水井
CN219992663U (zh) 快速泄洪防污排水井
CN218990362U (zh) 一种适用于巷道的雨污分流管渠
CN207672363U (zh) 一种窨井处的市政道路结构
CN212316962U (zh) 一种地下室降排水装置
CN103556841B (zh) 一种中空式住宅卫生间底层结构
CN217462247U (zh) 一种公路隧道施工防水排水结构
CN216586818U (zh) 一种预制卫生间底盘的排水结构
CN210086674U (zh) 一种地铁车辆段大型上盖屋面雨水排水结构
Gregory et al. Intercepting sewers and storm stand-by tanks at Columbus, Ohio
CN114575922A (zh) 一种机械法盾构叠线侧式地铁站废水泵房布置及排水系统
JP3137594U (ja) 家庭用排水経路の伏越し構造
CN113482714A (zh) 一种长距离高渗水隧道大反坡施工清污分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