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1232U -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1232U
CN212001232U CN202020076552.1U CN202020076552U CN212001232U CN 212001232 U CN212001232 U CN 212001232U CN 202020076552 U CN202020076552 U CN 202020076552U CN 212001232 U CN212001232 U CN 212001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late
ground
steel
steel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65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敬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765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1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1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1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包括基础底板以及基础顶板,所述基础底板以及所述基础顶板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设置于所述基础底板上下表面的两个螺母实现与所述基础底板的相连接。该结构在安装地基时,只需在基坑周围开挖,开挖量小,可在现场处理大量剩余土体,抑制振动、噪声、粉尘的产生。由于无需浇筑混凝土,可大大缩短工期。拆除时不需要将混凝土和钢材分开,钢材易于再利用。可从两部位实现钢构桥立柱高度的调节,底梁可以保证基础主体与地面连接更加紧固。

Description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桥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构桥(steel bridge),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钢材的桥梁,即钢结构桥梁、钢桥。装配式钢桥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作为钢构桥建筑上部结构与土木工程基础结构接触点的柱子和基础的连接方法,其基础是钢筋混凝土,在基础中埋设地脚螺栓,钢柱及锚杆采用锚杆支护法施工。钢构桥的柱子在现场焊接到钢构桥的上端埋入地下,并通过螺栓等连接在一起。然而,当地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需要深入、广泛地挖掘地基,开挖工作量大,产生大量剩余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人力。另一个问题是振动、噪音和灰尘可能会引起环境问题。此外,浇筑混凝土和养护也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大的地基和大的地基,狭窄的地方施工往往是不方便的。再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拆除重建时混凝土部分和钢部分不易分离,钢很难再利用。
尤其一些临时使用的钢构桥,由于基础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其拆卸时十分麻烦,混凝土不易与钢构桥立柱实现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包括:
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包括基础底板以及基础顶板,所述基础底板以及所述基础顶板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设置于所述基础底板上下表面的两个螺母实现与所述基础底板的相连接,所述基础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基础顶板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轴线水平设置的底梁;
多根所述螺栓的底部用于实现与地面基础板的相抵接,以便所述基础底板与所述地面基础板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实现回填物的压入,所述螺栓以及两个所述螺母用于实现所述空隙高度的调节;所述底梁用于接受配置物的压载以便实现所述基础主体与地面的固定;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与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可拆卸相连接;
其中,所述基础底板、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梁均采用涂装有防腐层的金属型材制作而成。
优选地: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优选地: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通过穿过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调节板以及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螺栓组件实现可拆卸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地面基础板为形成于地面上的凹槽的底部的混凝土板。
优选地:所述地面上的凹槽的内部轮廓形状与所述基础底板的外部轮廓形状适配。
优选地:所述基础底板、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连接板为镀锌板。
优选地:所述底梁为镀锌H型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包括基础底板以及基础顶板,所述基础底板以及所述基础顶板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设置于所述基础底板上下表面的两个螺母实现与所述基础底板的相连接,所述基础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基础顶板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轴线水平设置的底梁;多根所述螺栓的底部用于实现与地面基础板的相抵接,以便所述基础底板与所述地面基础板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实现回填物的压入,所述螺栓以及两个所述螺母用于实现所述空隙高度的调节;所述底梁用于接受配置物的压载以便实现所述基础主体与地面的固定;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与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可拆卸相连接;其中,所述基础底板、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梁均采用涂装有防腐层的金属型材制作而成。该结构在安装地基时,只需在基坑周围开挖,开挖量小,可在现场处理大量剩余土体,抑制振动、噪声、粉尘的产生。另外,由于无需浇筑混凝土,可大大缩短工期。也可以在狭窄的场地施工。此外,拆除时不需要将混凝土和钢材分开,钢材易于再利用。可从两部位实现钢构桥立柱高度的调节,底梁可以保证基础主体与地面连接更加紧固。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础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础顶板与柱板连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础底板与地面基础板连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基础底板1、基础顶板2、连接板3、螺栓4、螺母5、第二通孔6、底梁7、调节板8、地面基础板9、柱板10、钢构桥立柱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结构包括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包括基础底板1以及基础顶板2,所述基础底板1以及所述基础顶板2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板3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螺栓4,所述螺栓4通过设置于所述基础底板1上下表面的两个螺母5实现与所述基础底板1的相连接,所述基础顶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6;所述基础顶板2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轴线水平设置的底梁7;
多根所述螺栓4的底部用于实现与地面基础板9的相抵接,以便所述基础底板1与所述地面基础板9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实现回填物的压入,所述螺栓4以及两个所述螺母5用于实现所述空隙高度的调节;所述底梁7用于接受配置物的压载以便实现所述基础主体与地面的固定;多个所述第二通孔6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2与钢构桥立柱11的柱板10的可拆卸相连接;
其中,所述基础底板1、所述基础顶板2、所述连接板3以及所述底梁7均采用涂装有防腐层的金属型材制作而成。所述基础底板1、所述基础顶板2、所述连接板3为镀锌板。所述底梁7为镀锌H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顶板2与所述钢构桥立柱11的柱板10之间设置有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2与所述钢构桥立柱11的柱板10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基础顶板2与所述钢构桥立柱11的柱板10通过穿过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调节板以及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螺栓组件实现可拆卸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基础板为形成于地面上的凹槽的底部的混凝土板。所述地面上的凹槽的内部轮廓形状与所述基础底板的外部轮廓形状适配。
该结构在使用时,开挖地面形成预定形状的凹槽,该凹槽的内部轮廓形状可与基础底板的外部轮廓适配,并在凹槽的底部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竖立的位置上在铺设碎石或在碎石上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板,使基础底板上的螺栓的下端处于预定的施工位置,此时基础底板与所述地面基础板彼此由立柱相分离形成空隙,回填物可以压入基础底板和地面基础板之间的间隙中。该回填物可以是碎石、砂以及混凝土等。也可以将开挖凹槽时挖出的土壤用于回填。基础底板上的螺栓以及两个螺母可以实现对该缝隙的高度的调节,以适应对钢构桥立柱的二次高度调节。然后将基础顶板与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相连即可对刚构桥形成竖向支撑。在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中,钢构桥立柱的重量由独立基础主体支撑,荷载传递到下部地面基础板。连接完成后可以在底梁上放置配置物实现基础主体与地面的固定,该配重物可以是沙袋或者采用混泥土浇筑形成的配重物。这样在钢构桥使用结束后,可以将基础顶板与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相分离,然后将配重物取下,即可将基础主体移出地面凹槽内,基础主体可以重复使用。
由于基础主体以及底梁的表面涂覆防腐材料或镀锌,具有很高的防锈效果,即使直接放置在地上也不会腐蚀。因此,不必用混凝土来覆盖通常需要的地基主体的周边。因此,减少了模板、钢筋等工程量,同时对挖出的土也进行了回填,减少了待处理的挖出土。
当底梁未涂漆或镀锌时,可涂混凝土。
基础主体和底梁的表面涂覆或镀锌,具有很高的防锈效果,因此即使在地上直接放置,它们也不会腐蚀。其结果是,不需要用混凝土来覆盖基础主体的周边和布置在地面上的底梁。因此,减少了模板、钢筋等工程量,同时对挖出的土也进行了回填,减少了待处理的挖出土。
基础主体不限于镀锌钢板,也可由各种钢材制成。柱不限于正方形,但可以是各种钢柱,底梁不限于H型钢,也可以是各种钢。此外,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将砂浆压入基础底板和基础底板之间的间隙中。如果底梁未涂漆或镀锌,则可涂上混凝土。
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可方便地重复使用和回收,并可粉刷或镀锌地基,达到现场高度调整的目的。经处理的钢,涂覆在基础上或涂有镀锌钢板的地下梁,后板焊接到钢柱和基础板焊接到基础,并使用调节螺母和调节螺栓调整底板的高度;将调整板夹在底板和柱板之间,调整高度。
该结构在安装地基时,只需在基坑周围开挖,开挖量小,可在现场处理大量剩余土体,抑制振动、噪声、粉尘的产生。另外,由于无需浇筑混凝土,可大大缩短工期。也可以在狭窄的场地施工。此外,拆除时不需要将混凝土和钢材分开,钢材易于再利用。可从两部位实现钢构桥立柱高度的调节,底梁可以保证基础主体与地面连接更加紧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主体,所述基础主体包括基础底板以及基础顶板,所述基础底板以及所述基础顶板通过纵向设置的连接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基础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设置于所述基础底板上下表面的两个螺母实现与所述基础底板的相连接,所述基础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基础顶板上连接有至少一根轴线水平设置的底梁;
多根所述螺栓的底部用于实现与地面基础板的相抵接,以便所述基础底板与所述地面基础板之间形成空隙,所述空隙用于实现回填物的压入,所述螺栓以及两个所述螺母用于实现所述空隙高度的调节;所述底梁用于接受配置物的压载以便实现所述基础主体与地面的固定;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与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可拆卸相连接;
其中,所述基础底板、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底梁均采用涂装有防腐层的金属型材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用于实现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顶板与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通过穿过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调节板以及所述钢构桥立柱的柱板的螺栓组件实现可拆卸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基础板为形成于地面上的凹槽的底部的混凝土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上的凹槽的内部轮廓形状与所述基础底板的外部轮廓形状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所述基础顶板、所述连接板为镀锌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为镀锌H型钢。
CN202020076552.1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001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552.1U CN21200123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6552.1U CN21200123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1232U true CN212001232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6552.1U Active CN212001232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1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1231U (zh) 一种钢构桥立柱连接基础结构
KR100383268B1 (ko) 건물의 영구 구조부재를 흙막이용 버팀대로 사용하는지하구조물 구축방법
JP2014095279A (ja) 基礎の構造および鉄骨柱と基礎のジョイント構造
KR101414155B1 (ko) 선반을 이용한 자립식 가시설 흙막이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212001232U (zh) 一种钢构桥立柱与地面的连接结构
CN209873809U (zh) 一种基坑临边平台体系
JP3107716B2 (ja) 土留擁壁
CN113338321B (zh) 一种预应力墩基础施工方法
KR20020089690A (ko) 4.5 톤 이하 소형 자동차 통행용 조립식 고가도로 교각 구조
JP3185129B2 (ja) 柱一体型柱脚固定基礎構造並びにその施工方法
CN210459229U (zh) 一种深基坑内支撑装配式换撑施工工装
KR100351135B1 (ko) 철골철근콘크리트 아치교의 아치링 구축방법
CN213203667U (zh) 一种地库顶板跨后浇带临时车道支撑结构
KR100324704B1 (ko) 동바리를 받히지 않는 교량 상판 콘크리트용 거푸집 공사방법
CN210507464U (zh) 一种可用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环形撑板
JP2813605B2 (ja) 構築用基礎並びにその施工方法
JP2010229709A (ja) 仮設支柱の基礎構造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JPH0361810B2 (zh)
CN216108594U (zh) 一种用于330kV输电线路工程的装配式金属支架基础
CN114622590B (zh) 高陡边坡圆墩柱原位单桩上塔吊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36359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
CN217581421U (zh) 一种后浇带支撑系统
JPH08158341A (ja) 杭と梁との接合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116591043B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承台拼接面墩柱预埋筋的施工方法
CN112942629B (zh) 一种碰撞试验墙体及其预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