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5291U - 靠背框架 - Google Patents

靠背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5291U
CN211995291U CN202020340079.3U CN202020340079U CN211995291U CN 211995291 U CN211995291 U CN 211995291U CN 202020340079 U CN202020340079 U CN 202020340079U CN 211995291 U CN211995291 U CN 211995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entral portion
fragile
weak
bac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400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宏司
今用和也
西原旨利
安江谅
潘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5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5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使轻量化也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充分地保护落座者的靠背框架。设置于交通工具所搭载的座椅的靠背部分的座椅靠背具备:左右一对侧框架,沿上下方向延伸;上框架,将一对侧框架的上部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板状的下框架,将一对侧框架的下部沿着上下方向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下框架具备:中央部,形成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及脆弱部,分别位于中央部的左右两侧,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下框架的截面中,与中央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相比,脆弱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较小。

Description

靠背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靠背框架,尤其涉及即使轻量化也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充分保护落座者的靠背框架。
背景技术
搭载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的靠背框架存在有在左右一对侧框架的下部连结有板状的下框架的靠背框架(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通过使下框架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分相对于下框架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前方伸出而形成为U字状,从而使下框架高刚性化,并且使该下框架与侧框架连结而成的靠背框架整体高刚性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66627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使靠背框架高刚性化的上述现有技术,期望使靠背框架的各部变薄而轻量化。另外,需要即使在使靠背框架变薄而低刚性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特别是后面碰撞时)充分保护落座者。
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轻量化也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充分保护落座者的靠背框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靠背框架是设置于交通工具所搭载的座椅的靠背部分的靠背框架,其具备:左右一对侧框架,沿上下方向延伸;上框架,将一对所述侧框架的上部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板状的下框架,将一对所述侧框架的下部沿着上下方向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下框架具备:中央部,形成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及脆弱部,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部的左右两侧,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所述下框架的截面中,与所述中央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相比,所述脆弱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较小。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靠背框架,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下框架的截面中,与中央部相对于前后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立轴)的截面惯性矩相比,脆弱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较小。因此,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下框架从落座者受到前后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在通过中央部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同时,通过脆弱部的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从而能够使下框架与侧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等不易破坏。其结果,即使将靠背框架轻量化而低刚性化,也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充分地保护落座者。
根据第二方案的靠背框架,脆弱部的脆弱上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相对于脆弱上部向前方弯曲的脆弱下部从脆弱部的下端缘向上方延伸并形成至脆弱上部的下缘。并且,从脆弱上部的上缘向前方延伸的弯曲部形成至脆弱部的上端缘。如此,由于脆弱部在从下端缘向上方延伸到弯曲部的同时下侧的一部分向后方呈凸状弯曲,因此能够在碰撞以外的情况下使脆弱部不易变形,并且能够减小脆弱部的截面惯性矩。其结果,除了第一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使脆弱部容易变形,从而更易于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三方案的靠背框架,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脆弱部的下端缘位于比将上框架的重心与旋转轴进行连结的第一假想轴靠后方的位置处,所述旋转轴用于对侧框架相对于座椅的落座部分的角度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防止脆弱部的截面惯性矩变得过大的情况,因此除了第二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通过脆弱部的变形而容易地吸收交通工具的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四方案的靠背框架,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脆弱部的下端缘位于比第二假想轴靠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假想轴穿过旋转轴并与第一假想轴垂直。由此,能够增大脆弱部的上下尺寸,因此能够确保脆弱部的截面惯性矩。其结果,除了第三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以外的情况下使脆弱部更不易变形。
根据第五方案的靠背框架,由于弯曲部遍及包括中央部在内的下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全长而设置,因此能够在碰撞时以外的情况下使下框架不易变形。中央部形成为:第一中央部从弯曲部的后缘向下方延伸,第二中央部从第一中央部的下缘向前方弯曲,第三中央部从第二中央部的前缘向下方弯曲。由此,中央部形成为以第一中央部及第三中央部为凸缘、且以第二中央部为腹板的截面形状,因此能够相对于脆弱部的截面惯性矩而使中央部的截面惯性矩更大。其结果,除了第二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在通过中央部更可靠地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同时,通过脆弱部的变形而容易地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六方案的靠背框架,由于脆弱上部与脆弱下部之间的弯曲角度比第一中央部与第二中央部之间的弯曲角度大,因此能够相对于中央部的截面惯性矩而使脆弱部的截面惯性矩更小。其结果,除了第五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使脆弱部更容易变形,从而更易于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七方案的靠背框架,在第一中央部安装有儿童座椅固定用的系绳锚固件。第一中央部通过连结上下对置的弯曲部与第二中央部而被高刚性化,因此能够将儿童座椅可靠地固定于靠背框架。而且,由于在第三中央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因此能够使下框架轻量化。由于在第三中央部无需留有用于安装系绳锚固件的部位,因此能够形成较大的贯通孔。其结果,除了第五方案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易于在下框架的切出加工时或冲压加工时等同时形成贯通孔,从而能够削减下框架的形成工序。
根据第八方案的靠背框架,第三中央部的上下尺寸随着从左右方向中央朝向两端而变短。由此,中央部的截面惯性矩随着从左右方向中央朝向两端而变小。其结果,除了第五方案的效果以外,即使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通过脆弱部的变形无法完全吸收冲击,通过中央部从脆弱部侧逐渐变形,也能够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九方案的靠背框架,中央部的上下尺寸比脆弱部的上下尺寸短。由此,除了第一方案至第八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效果,还能够缩短具有难以变形的截面形状的中央部的上下尺寸而使下框架轻量化,并且增长具有容易变形的截面形状的脆弱部的上下尺寸从而在碰撞时以外的较小载荷的情况下使脆弱部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将下框架放大表示的靠背框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处的靠背框架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3的下框架部分放大后的靠背框架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处的靠背框架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靠背框架
2 侧框架
4 上框架
10 下框架
11 弯曲部
12 中央部
12a 第一中央部
12b 第二中央部
12c 第三中央部
13 脆弱部
13a 脆弱上部
13b 脆弱下部
15 系绳锚固件
17 贯通孔
A 旋转轴
B 第一假想轴
C 第二假想轴
G 重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靠背框架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靠背框架1是设置于座椅靠背的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是搭载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的靠背。
靠背框架1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侧框架(side frame)2、2;将一对侧框架2、2的上部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框架(upper frame)4;将一对侧框架2、2的下部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框架10(lower frame);以及架设于一对侧框架2、2之间、上框架4与下框架10之间的多个线材6。靠背框架1由侧框架2、2以及上框架4和下框架10形成为大致方形框状。
靠背框架1(侧框架2)通过倾斜装置(未图示)以能够调节角度的方式固定于座椅的落座部分(未图示)。用于调整靠背框架1(侧框架2)相对于落座部分的角度的旋转轴A穿过形成在侧框架2的下部的孔部2e的中心。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如图3所示,在与靠背框架1的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将连结上框架4的重心G与旋转轴A的第一假想轴B的轴向设为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并且,将穿过旋转轴A并与第一假想轴B垂直的第二假想轴C的轴向设为靠背框架1的前后方向。即使靠背框架1相对于落座部分的角度改变,上述靠背框架1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也不发生变化。
如图1和图3所示,侧框架2具备:上部与上框架4相连的钢制的筒部2a;以及通过焊接与该筒部2a的下部接合的板部2b。板部2b是通过对钢制的板材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板部2b具备:从后端缘朝向一对侧框架2、2的左右方向内侧伸出的后表面凸缘2c;以及从前端缘朝向一对侧框架2、2的左右方向内侧伸出的前表面凸缘2d。由此,能够通过板部2b而使侧框架2的下部轻量化,并且通过后表面凸缘2c及前表面凸缘2d来确保侧框架2的刚性。
后表面凸缘2c和前表面凸缘2d也设置于比第二假想轴C靠下方的板部2b的下缘。该板部2b的下缘在沿左右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U字状。在板部2b的下缘,比第一假想轴B靠后方侧的是后表面凸缘2c,比第一假想轴B靠前方侧的是前表面凸缘2d。
上框架4为钢制的筒体,其一端与左侧的侧框架2的筒部2a一体成形。在上框架4安装有用于固定头枕(未图示)的固定件8。线材6用于支承安装于靠背框架1的作为缓冲材料的背垫(未图示)。
下框架10是将一对侧框架2、2沿着上下方向相互连结的钢制的板材。在将下框架10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脆弱部13)与后表面凸缘2c的内侧(前表面侧)重叠的状态下,该两端部与后表面凸缘2c的上下方向的多处被焊接。下框架10配置于比第一假想轴B靠后方侧。
如图2所示,下框架10具备:形成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的中央部12;分别位于中央部12的左右两侧的脆弱部13、13;以及分别连结中央部12与左右两侧的脆弱部13、13的连结部14、14。下框架10中的左右方向中央的给定区间为中央部12,下框架10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的给定区间为脆弱部13。
在下框架10的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中央部12的截面形状与脆弱部13的截面形状较大相同,将它们的截面彼此平滑地连接的连结部14的截面形状在左右方向上逐渐变化。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将各部分的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简称为各部分的截面来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中央部12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中央部12a;从第一中央部12a的下缘向前方弯曲的第二中央部12b;从第二中央部12b的前缘向下方弯曲的第三中央部12c;以及从第一中央部12a的上缘向前方延伸并形成至中央部12的上端缘的弯曲部11。
第一中央部12a为从弯曲部11的后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大致平板状,并沿着后表面凸缘2c形成。第一中央部12a与弯曲部11大致垂直地设置。第二中央部12b从第一中央部12a的下缘向前方延伸,从后表面凸缘2c逐渐离开。并且,关于第二中央部12b,其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分朝向第一中央部12a、第三中央部12c弯曲。第三中央部12c形成为从第二中央部12b的前缘向下方延伸的大致平板状。
如此,中央部12形成为以第一中央部12a及第三中央部12c为凸缘、且以第二中央部12b为腹板的截面形状,因此能够增大对下框架10施加有前后方向的载荷时的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即相对于前后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立轴)的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而且,通过从第一中央部12a的上缘向前方伸出的弯曲部11,能够进一步增大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指示,则将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下框架10的各部分的截面惯性矩简称为各部分的截面惯性矩来进行说明。
第一中央部12a与第二中央部12b之间的弯曲角度θ1以及第二中央部12b与第三中央部12c之间的弯曲角度θ2均为90°以上。这些弯曲角度θ1、θ2越接近90°,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越大。另外,所谓弯曲角度θ1,是指大致平板状的第一中央部12a与第二中央部12b的平板状部分之间的角度,所谓弯曲角度θ2,是指平板状的第三中央部12c与第二中央部12b的平板状部分之间的角度。
另外,与弯曲角度θ1、θ2小于90°的情况相比,在弯曲角度θ1、θ2为90°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大中央部12的上下尺寸L1(参照图2)。由此,能够提高中央部12的扭转刚性。而且,将弯曲角度θ2设定得比弯曲角度θ1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上下对置的弯曲部11与第二中央部12b进行连结的第一中央部12a的刚性。
如图1所示,弯曲部11遍及下框架10的左右方向的全长而设置。即,不仅设置于中央部12,还设置于脆弱部13及连结部14。另外,在第一中央部12a的后表面安装有儿童座椅固定用的系绳锚固件15。第一中央部12a通过连结上下对置的弯曲部11与第二中央部12b而被高刚性化,因此能够将儿童座椅可靠地固定于靠背框架1。
系绳锚固件15通过弯曲圆棒而形成为大致U字状,并焊接于使第一中央部12a的一部分凹陷而从后表面突出的安装部16。通过该安装部16,能够容易地将圆棒状的系绳锚固件15焊接于第一中央部12a,并且能够防止系绳锚固件15在第一中央部12a上的固定位置的偏差。
在第一中央部12a设置有将比安装部16靠左右方向的两端侧(连结部14侧)的部分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18。在第三中央部12c,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侧分别焊接线材6,在左右方向的中央设置有两个贯通孔17。贯通孔17、18是用于使下框架10轻量化的减重孔。
由于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相对于从系绳锚固件15施加于第一中央部12a的载荷,从线材6施加于第三中央部12c的载荷较小,因而能够使第三中央部12c的贯通孔17比第一中央部12a的贯通孔18大。即,由于在第三中央部12c不安装系绳锚固件15,因而能够形成较大的贯通孔17。其结果,能够在下框架10的切出加工时或冲压加工时等同时形成贯通孔17,因此能够削减下框架10的形成工序。
如图5所示,脆弱部13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脆弱上部13a;从脆弱上部13a的下缘向前方弯曲的脆弱下部13b;以及从脆弱上部13a的上缘向前方延伸并形成至脆弱部13的上端缘的弯曲部11。脆弱上部13a为从弯曲部11的后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大致平板状,并沿着后表面凸缘2c形成。脆弱上部13a与弯曲部11大致垂直地设置。
脆弱下部13b是从脆弱部13的下端缘向上方延伸并形成至脆弱上部13a的下缘的部位。关于脆弱下部13b,其与脆弱上部13a连接的连接部分朝向后方呈凸状弯曲,该连接部分以外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并且沿着后表面凸缘2c形成。
如此,由于脆弱部13从下端缘向上方延伸到弯曲部11,并且下侧的一部分向后方呈凸状弯曲,因而能够减小脆弱部13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更详细而言,能够使图5所示的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小于图4所示的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
由此,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尤其是后面碰撞时)下框架10从落座者受到前后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能够在通过中央部12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同时,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其结果,即使由于减薄靠背框架1的各部分以轻量化而致使靠背框架1低刚性化,也难以破坏下框架10与侧框架2之间的连结部分(焊接部分)等,能够可靠地通过下框架10支承落座者,因此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充分地保护落座者。
尤其在除去两者共同的弯曲部11的情况下,脆弱部13的大致整体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一部分向后方呈凸状弯曲的后表面凸缘2c形成,与此相对,中央部12的第一中央部12a沿着后表面凸缘2c,并且第二中央部12b从后表面凸缘2c逐渐离开。由此,能够相对于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而使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更大。其结果,能够在通过中央部12可靠地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同时,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而容易地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进而,对于在除去弯曲部11的情况下,以第一中央部12a及第三中央部12c为凸缘且以第二中央部12b为腹板的截面形状的中央部12、和仅下侧的一部分向后方呈凸状弯曲的脆弱部13来说,能够进一步增大它们的截面惯性矩的差。其结果,能够在通过中央部12更可靠地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的同时,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而更容易地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由于在脆弱部13的上侧形成有相对于脆弱上部13a向前方弯曲的弯曲部11,因此能够防止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变得过小,从而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以外的情况下使脆弱部13不易变形。并且,由于弯曲部11遍及下框架10的左右方向的全长而设置,因此能够在碰撞时以外的较小的载荷的情况下使下框架10整体都不易变形。
由于脆弱部13的下端缘位于比第二假想轴C靠下方,因而能够增大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参照图2)。因此,能够确保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以外的情况下使脆弱部13更不易变形。而且,由于脆弱部13的下端缘位于比第一假想轴B靠后方,因此能够防止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变得过大,从而能够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而容易地吸收交通工具的碰撞时的冲击。
而且,下框架10(脆弱部13)与侧框架2连结到比第二假想轴C更靠下方处。由此,在从倾斜装置(未图示)向靠背框架1输入左右方向的振动时,能够抑制以旋转轴A附近为支点的侧框架2相对于下框架10的左右方向的振动。
脆弱上部13a与脆弱下部13b之间的弯曲角度θ3为90°以上。另外,所谓弯曲角度θ3,是指大致平板状的脆弱上部13a与脆弱下部13b的平板状部分之间的角度。该弯曲角度θ3比第一中央部12a与第二中央部12b之间的弯曲角度θ1、第二中央部12b与第三中央部12c之间的弯曲角度θ2大。由此,能够相对于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而使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更小。其结果,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使脆弱部13更容易变形,从而更容易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在图2所示的下框架10的正面观察(沿前后方向观察)时,中央部12的上下尺寸L1比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短。由此,能够缩短具有难以变形的截面形状的中央部12的上下尺寸L1而使下框架10轻量化,并且增长具有容易变形的截面形状的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从而在碰撞时以外的较小载荷的情况下使脆弱部13不易变形。
与侧框架2连结的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为100mm以上且150mm以下。由于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为100mm以上,因此能够使侧框架2相对于下框架10难以在左右方向上振动。而且,由于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为150mm以下,因此不易使落座者感到脆弱部13的上端缘抵靠于落座者的后背等异物感。
另外,由于通过脆弱部13的上下尺寸L2和中央部12的截面形状,能够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以外的情况下确保下框架10的刚性,因此能够不需要对一对侧框架2的下部(旋转轴A附近)进行连结的轴状部件。由此,与通过该轴状部件来确保靠背框架整体的刚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靠背框架1轻量化。
连结部14平滑地连结截面形状、上下尺寸L1、L2不同的中央部12和脆弱部13。由此,连结部14的截面惯性矩比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小、且比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大,并且连结部14的截面惯性矩随着朝向脆弱部13而变小。因此,即使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仅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不能完全吸收冲击,连结部14也会从脆弱部13侧逐渐变形从而能够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而且,平板状的第三中央部12c的上下尺寸L3随着从左右方向中央朝向两端而逐渐变短。即,作为凸缘的第三中央部12c变短,因此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随着从左右方向中央朝向两端而逐渐变小。由此,即使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仅通过脆弱部13、连结部14的变形不能完全吸收冲击,中央部12也能够从脆弱部13侧逐渐变形而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在第一中央部12a的左右方向中央,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设置有为了安装系绳锚固件15而向后方凹陷的两个安装部16。由此,即使中央部12从脆弱部13侧逐渐变形,也能够使比安装部16靠左右方向中央侧的中央部12不易变形。其结果,能够通过该不易变形部分的中央部12可靠地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
脆弱部13与侧框架2连结,在脆弱部13设置有将比该连结部分靠左右方向内侧的部分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脆弱孔19。脆弱孔19为位于脆弱部13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由此,能够使比与侧框架2连结的连结部分靠左右方向内侧的脆弱部13容易变形,并且能够使比脆弱孔19靠左右方向内侧的脆弱部13的变形难以向脆弱孔19的外侧传递,因此能够使该连结部分更难以破坏。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容易地推测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任何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也可以适当变更侧框架2、上框架4的形状。另外,只要脆弱部13的截面惯性矩小于中央部12的截面惯性矩,则也可以适当变更中央部12、脆弱部13的截面形状。另外,不限于将脆弱部13连结于侧框架2的情况,也可以将设置于脆弱部13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位连接于侧框架2。
在上述方式中,对大致平板状的部位位于第二中央部12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仅由与第一中央部12a相连并向后方呈凸状弯曲的部分、和与第三中央部12c相连并向前方呈凸状弯曲的部分构成第二中央部12b。在该情况下,在中央部12的截面中,第二中央部12b的拐点的切线与大致平板状的第一中央部12a、第三中央部12c之间的角度分别为弯曲角度θ1、θ2。另外,不限于大致平板状的部位位于脆弱下部13b的情况,也可以使脆弱下部13b整体向后方呈凸状弯曲。在该情况下,在脆弱部13的截面中,脆弱下部13b的下端缘处的切线与大致平板状的脆弱上部13a之间的角度为弯曲角度θ3。另外,也可以使第一中央部12a、第三中央部12c、脆弱上部13a的一部分或整体弯曲。
在上述方式中,对不存在连结一对侧框架2、2的下部的轴状部件的靠背框架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将一对侧框架2、2的下部用与脆弱部13相比为低刚性/低强度的轴状部件进行连结。由此,在交通工具的碰撞时,能够容易通过下框架10承受来自落座者的载荷,并且能够通过脆弱部13的变形而容易地吸收碰撞时的冲击。
在上述方式中,对在第一中央部12a设置有两个贯通孔18,在第三中央部12c设置有两个贯通孔17,在左右的脆弱部13分别设置有一个脆弱孔1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贯通孔17、18、脆弱孔19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适当变更贯通孔17、18、脆弱孔19的形状。
在上述方式中,对靠背框架1的各部分主要为钢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由钢以外的金属构成靠背框架1的各部分。

Claims (9)

1.一种靠背框架,是设置于交通工具所搭载的座椅的靠背部分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左右一对侧框架,沿上下方向延伸;
上框架,将一对所述侧框架的上部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
板状的下框架,将一对所述侧框架的下部沿着上下方向相互连结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下框架具备:
中央部,形成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以及
脆弱部,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部的左右两侧,
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所述下框架的截面中,与所述中央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相比,所述脆弱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较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部具备:
脆弱上部,沿上下方向延伸;
脆弱下部,从所述脆弱部的下端缘向上方延伸并形成至所述脆弱上部的下缘,并且相对于所述脆弱上部向前方弯曲;以及
弯曲部,从所述脆弱上部的上缘向前方延伸并形成至所述脆弱部的上端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部的下端缘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比将所述上框架的重心与旋转轴进行连结的第一假想轴靠后方的位置处,所述旋转轴用于对所述侧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的落座部分的角度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部的下端缘在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中,位于比第二假想轴靠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假想轴穿过所述旋转轴并与所述第一假想轴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遍及包括所述中央部在内的所述下框架的左右方向的全长而设置,
所述中央部具备:
第一中央部,从所述弯曲部的后缘向下方延伸;
第二中央部,从所述第一中央部的下缘向前方弯曲;以及
第三中央部,从所述第二中央部的前缘向下方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上部与所述脆弱下部之间的弯曲角度比所述第一中央部与所述第二中央部之间的弯曲角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中央部安装有儿童座椅固定用的系绳锚固件,
在所述第三中央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中央部的上下尺寸随着从左右方向中央朝向两端而变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部的上下尺寸比所述脆弱部的上下尺寸短。
CN202020340079.3U 2019-04-08 2020-03-18 靠背框架 Active CN2119952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3467A JP7240230B2 (ja) 2019-04-08 2019-04-08 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19-073467 2019-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5291U true CN21199529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282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40079.3U Active CN211995291U (zh) 2019-04-08 2020-03-18 靠背框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40230B2 (zh)
CN (1) CN21199529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4909B2 (ja) 2012-11-19 2016-10-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6175212A1 (ja) 2015-04-27 2016-11-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40230B2 (ja) 2023-03-15
JP2020172120A (ja)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5190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4643480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JP5625831B2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JP5176555B2 (ja) フレーム構造
US7677669B2 (en) Metal structure and vehicle seat
US8100462B2 (en) Floor underframe of vehicles
JP527562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79983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WO2012005298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4033963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0004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211995291U (zh) 靠背框架
JP556339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21000848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736762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65827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8163539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14475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57246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20166577A1 (ja) 車両のボディ構造
JP609233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0289645A (ja) 車両のリアフレーム
JP55724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91712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3083506A (ja) シートフレー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