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5240U -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5240U
CN211975240U CN202020398356.6U CN202020398356U CN211975240U CN 211975240 U CN211975240 U CN 211975240U CN 202020398356 U CN202020398356 U CN 202020398356U CN 211975240 U CN211975240 U CN 211975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avity
exhaust
delivery system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83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良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angli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angli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angli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anglia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83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524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0292 priority patent/WO2021189812A1/zh
Priority to US17/294,694 priority patent/US1177383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5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5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燃料腔室,所述燃料腔室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排气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与所述燃料腔室相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输送系统,可避免燃油由排气管中飞溅而出。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传输系统,尤其涉及用于燃料传输系统的外置于油箱的燃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CN107542599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抗振翻转阀的系统和方法,并具体公开了:止挡件位于通过壁提供并且在排气管下方的空腔中。在车辆/发动机翻转的情况下,止挡件移动以处于位于排气管的入口处的座中一阻止和/或封堵燃料等的任何流出,通过排气管,例如进入环境。当发动机回到正常的直立位置时,止挡件可以移回到空腔以解除对排气管的阻塞。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杯定位在空腔的下部以支承止挡件。下杯提供空腔的底板,用于止挡件的搁置。底板的凸部在底板的大致平坦的平面上突出,使得止挡件不能搁置在底板的凸部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杯可以位于形成三个交替间隔的流动通路开口的三个等间隔的腿部内。可以使用其他数量的腿部和流动通路,并且他们不需要间隔,例如取决于实施方式。流动通路允许蒸汽从燃料泵模块流向环境或发动机的其他部分,例如,当浮动机构打开时。
上述专利中的翻转阀,排气管下方设置一个空腔,空腔内放置止挡件,并且所述空腔通过壁抱住壁下方的下杯,抱住下杯的腿部与下杯之间形成流动通路,可方便燃油的进出。翻转时通过止挡件对排气管的阻塞以避免燃油有排气管中流出。但是上述专利中存在的缺陷是:其流动通路是通过腿部与下杯之间的空隙形成的。这样设置的燃油通路直接与下部的油腔相通,在运行过程中燃油泵的震动将会导致燃油由流动通路中飞溅入空腔中。并且当发生翻转时燃油也会第一时间流入到空腔中,依然会有小部分燃油通过排气管流出,造成浪费和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油排放效果好的燃油输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燃料腔室,所述燃料腔室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排气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与所述燃料腔室相通。通过上述设置,将缺口设置在底板之上的侧壁上,可避免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导致飞溅的燃油进入到排气空腔之中,也进一步避免了在翻转时排气空腔中存在燃油由排气管溢出的问题,防止了燃油由排气管泄漏且提高了燃油输送系统的使用安全性能。
优选的, 所述止挡件为球体,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所述排气管内径。
优选的,所述侧壁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朝下延伸直至贴近所述底板。
优选的,所述侧壁具有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向下且向外延伸的锥形壁,所述锥形壁开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圆筒壁,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壁上。
为进一步提高排气效果,所述缺口由所述圆筒壁顶部延伸到圆筒壁底部,且所述缺口为沿所述圆筒壁周向设置的几个。
为进一步避免燃油飞溅入排气空腔,所述底板为燃料输送系统的调压阀的阀座延伸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周围设置有挡油板,所述挡油板上设置有排油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燃料输送系统,能够避免发生翻转或倾倒时,油腔内的燃油通过排气管排出到外部空间。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料输送系统还可避免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导致飞溅的燃油进入到排气空腔之中,既避免了污染外部环境也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油输送系统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料输送系统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放大视图B;
图5为图2的右视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料输送系统中调压阀及阀座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燃料输送系统的盖体结构图。
标号说明:1壳体,2盖体,3燃料腔室,4燃料输入管,5燃料输出管,6排气管,7底板,8侧壁,9排气空腔,10缺口,11钢球,12泵,13调压阀,14阀座,15延伸板,16挡油板,17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燃料输送系统,一般来说是设置在燃油箱与发动机之间,用于将燃油箱中燃油加压后泵入到发动机中。因此也可称之为置于油箱之外的外置式燃油泵或燃料输送系统。而所述发动机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小型通用内燃机,如除草机、扫雪机等多种用途的其他小型车辆。所述燃料输送系统通常包括一个壳体1与盖体2,壳体与盖体相匹配形成燃料腔室3,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燃料输入管4,用于与油箱连接,燃料通过管道将油箱内的燃料输送到燃料腔室之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燃料输出管5,所述燃料输出管通过管道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将燃料加压后输送到发动机之中。另外,在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竖直向上伸出的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燃料腔室相通,用于将燃料腔室中的燃料因蒸发产生的气体排除到外部环境中,或者通过附件的连接器,将排气管中的燃料蒸汽导入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之中。正常使用情况下,排气管竖直朝上,腔室内的燃料无法通过排气管排出到外部。但是当发生严重抖动或者是燃料输送系统发生倾倒或翻转的情况下,燃料极易通过排气管排出到外部,这样一来,将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发生其他危险如燃烧等情况。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7和侧壁8,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9,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10,所述排气缺口与所述燃料腔室相通。
其中,所述止挡件作为翻转或倾倒时能够堵塞排气管开口的部件,可设置为直径大于排气管内径的球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为钢球11。当发生翻转时,所述钢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堵塞住排气管的排气口。避免燃油由所述排气管溢出。且本实施例中将缺口设置在侧壁上,可避免燃油输送系统正常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导致飞溅的燃油进入到排气空腔之中,也进一步避免了在翻转时排气空腔中存在燃油由排气管溢出的问题,防止了燃油由排气管泄漏且提高了燃油输送系统的使用安全性能。
实施例2: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在油箱和发动机通机之间的燃油输送系统,所述燃油输送系统包括盖体2和壳体1,所述盖体和壳体相匹配形成了燃料腔室3,在所述燃料腔室内还设置有泵12用于对燃料加压。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燃料输入管4,油箱通过管道与燃料输入管连接用于将油箱里的燃油输入到燃油输送系统的燃料腔室之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燃料输出管5,所述燃料输出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用于将经泵加压后的燃料输送至发动机之中。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向上竖直伸出的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所述排气管用于将燃料腔室中的燃料蒸发气体排出到外部空间之中,而所述防翻转机构用于防止当燃料输送系统发生震动、翻转或倾倒时燃油由所述排气管中溢出。具体而言,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7和侧壁8,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9,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10与所述腔室相通。其中,所述止挡件作为翻转或倾倒时能够堵塞排气管开口的部件,可设置为直径大于排气管内径的球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为钢球11。当发生翻转时,所述钢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堵塞住排气管的排气口。避免燃油由所述排气管溢出。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侧壁为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朝下延伸贴近所述底板的一段回转壁。其中所述侧壁具有两段,一段是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出向下且下外延伸的锥形壁81,另一段是由所述锥形壁开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圆筒壁82。从制造角度考虑,可将所述锥形壁设置在盖体外,所述圆筒壁设置在盖体内。进而将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壁上。而所述缺口可设置的大小可更具实际情况而定,一个原则是不能允许所述钢球由所述缺口中脱落,且不能允许所述钢球卡在所述缺口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由所述圆筒壁顶部,也就是盖体内侧顶壁延伸到圆筒壁底部,且所述缺口为沿所述圆筒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可选择但不限于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侧壁向下延伸贴近所述底板可指所述侧壁底面已经与所述底板贴合,也可指所述侧壁底面与所述底板接近但为贴合。
实施例3: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在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的燃油输送系统,所述燃油输送系统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盖体和壳体形成了燃料腔室,在所述燃料腔室内还设置有泵用于对燃料加压。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燃料输入管,油箱通过管道与燃料输入管连接用于将油箱里的燃油输入到燃油输送系统的燃料腔室之中。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燃料输出管,所述燃料输出管通过管道与所述发动机/通机连接用于将经泵加压后的燃料输送至发动机之中。另外,在所述燃料腔室中还设置有调压阀13,所述调压阀作用于所述燃料输出管,用于调节燃料的输出量。所述调压阀通过阀座14安装在所述燃料腔室之中。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向上竖直伸出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所述排气管用于将燃料腔室中的燃料蒸发气体排出到外部空间之中,而所述防翻转机构用于防止当燃料输送系统发生震动、翻转或倾倒时燃油由所述排气管中溢出。具体而言,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与所述腔室相通。其中,所述止挡件作为翻转或倾倒时能够堵塞排气管开口的部件,可设置为直径大于排气管内径的球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为钢球。当发生翻转时,所述钢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堵塞住排气管的排气口。避免燃油由所述排气管溢出。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侧壁为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朝下延伸贴近所述底板的一段回转壁。其中所述侧壁具有两段,一段是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出向下且下外延伸的锥形壁,另一段是由所述锥形壁开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圆筒壁。从制造角度考虑,可将所述锥形壁设置在壳体外,所述圆筒壁设置在壳体内。进而将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壁上。而所述缺口可设置的大小可更具实际情况而定,一个原则是不能允许所述钢球由所述缺口中脱落,且不能允许所述钢球卡在所述缺口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由所述圆筒壁顶部,也就是盖体内侧顶壁延伸到圆筒壁底部,且所述缺口为沿所述圆筒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可选择但不限于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等。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侧壁向下延伸贴近所述底板可指所述侧壁底面已经与所述底板贴合,也可指所述侧壁底面与所述底板接近但为贴合。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板7为所述调压阀的阀座延伸板15。所述调压阀座包括座体,在所述座体上设置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的外壁向一侧延伸形成了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周围设置有竖直的挡油板16,所述挡油板用于避免在震动过程中燃油飞溅到排气空腔中。另外,所述挡油板一侧还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为排油口17。当燃料输送系统发生翻转时,燃料难免会进入到调压阀座之上以及排气空腔之中,所述排油口是便于将燃料输送系统扶正之后将多余的燃料从该排油口回流到下部的燃料腔室之中。
在工作时,油箱内的燃油加压后通过管道由燃料输入管输入到燃料腔室内,并通过燃料腔室内的泵加压后由燃料输出管输出,通过调压阀可调节燃料输出管的输出流量大小,而通过排气管可排除在燃料腔室中产生的蒸发气体。通过防翻转机构可避免终端应用机械在发生翻转或偏移或剧烈抖动时燃料由排气管中溢出。进一步的,还可在所述燃料腔室内设置有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作用于燃料输入端,当腔室内的燃油到达一定高度后,浮动机构上浮以堵塞燃料输入端,避免燃料再进入燃料腔室中。另外,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泵的接线端,用于与电源连接启动。
采用本实施例的燃料输送系统,能够避免燃油输送系统正常使用过程中因震动导致飞溅的燃油进入到排气空腔之中,也进一步避免了在翻转时排气空腔中存在燃油由排气管溢出的问题,防止了燃油由排气管泄漏且提高了燃油输送系统的使用安全性能。

Claims (7)

1.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燃料腔室,所述燃料腔室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下部的燃料腔室内设置有防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翻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排气管下方的底板和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形成了排气空腔,所述排气空腔与所述排气管相通,所述排气空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止挡件,且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排气缺口,所述排气缺口与所述燃料腔室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为球体,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所述排气管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朝下延伸贴近直至所述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由所述排气管的下部开口处向下且向外延伸的锥形壁,所述锥形壁开口处具有向下延伸的圆筒壁,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圆筒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由所述圆筒壁顶部延伸到圆筒壁底部,且所述缺口为沿所述圆筒壁周向设置的几个。
6.如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燃料输送系统的调压阀的阀座延伸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燃料输送系统的调压阀的阀座延伸板。
CN202020398356.6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Active CN211975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8356.6U CN21197524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PCT/CN2020/120292 WO2021189812A1 (zh) 2020-03-25 2020-10-12 一种外置式燃油泵及用于燃油泵的阀座
US17/294,694 US11773836B2 (en) 2020-03-25 2020-10-12 External fuel pump and valve seat for the fuel pu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8356.6U CN21197524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5240U true CN21197524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8356.6U Active CN211975240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5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96698B1 (ko) 통합 제트 펌프를 갖는 액체 트랩
US4572394A (en) Fuel tank for use in a motor vehicle
JP2005335691A (ja) 給油時の蒸気回収装置
US3726310A (en) Fluid amplified auxiliary reservoir
KR100625891B1 (ko) 분사 펌프 내의 공동 현상 제거 장치
CN211975240U (zh)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KR100265136B1 (ko) 차량용 연료탱크의 벤트 밸브
JP3683139B2 (ja) 燃料タンク
KR20160136329A (ko) 연료 탱크용 밸브 장치
CN212054946U (zh) 一种外置式燃油泵及用于燃油泵的阀座
WO2017163661A1 (ja) 燃料タンク用通気制御弁
US11773836B2 (en) External fuel pump and valve seat for the fuel pump
US7509949B2 (en) Vaporized fuel processing devic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KR101271337B1 (ko) 자동차용 연료탱크의 버블생성 억제장치
KR100632255B1 (ko) 연료 증발가스 배출 제어시스템
WO1998042615A1 (en) Drop tube with gas separator for refilling liquid storage tanks
JP5516886B2 (ja) 車両搭載タンク
CN214396407U (zh) 一种小体积的翻转阀
KR100428102B1 (ko) 연료주입시의 조기 공급중단방지장치
JPS60199729A (ja)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KR200142102Y1 (ko) 연료탱크의 밸브장치
KR100463058B1 (ko) 밴트 밸브 구조
JP6446016B2 (ja) 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KR200196341Y1 (ko) 차량의 연료경고램프 오작동 방지장치
KR100188541B1 (ko) 연료 주입 시스템의 베이퍼 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