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476U -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476U
CN211973476U CN202020512927.4U CN202020512927U CN211973476U CN 211973476 U CN211973476 U CN 211973476U CN 202020512927 U CN202020512927 U CN 202020512927U CN 211973476 U CN211973476 U CN 211973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p
square pile
plates
plate
precas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29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g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g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g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gu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29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包括预制混凝土方桩和快速连接组件;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包括四个抱箍板和四个连接片,相邻两个所述抱箍板通过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四个抱箍板为直板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L形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四个连接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或所述四个连接片为直板结构,抱箍板为L形结构。通过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加强方桩连接强度,且可实现方桩快速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加快建筑的施工进度,现有的许多建筑地基都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桩基。预制混凝土桩基由多根预制混凝土桩体首尾固定连接形成,在预制混凝土桩基施工时,由打桩机将预制混凝土桩体打入建筑地面下,并将另一根预制混凝土桩体固定连接于已打入桩体的顶端增加桩基的长度,从而使桩基插入至地下深处。在现有技术中预制混凝土桩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圆桩和截面为正方形的方桩。相对于圆桩而言,同等直径的方桩外侧外表积比传统的圆桩大许多,且成方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接触面与角比圆桩大许多,可有效进步单桩的承载力。方桩为最近才广泛应用的新型桩体,缺少适用于两个方桩相连的连接结构,从而导致方桩连接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用于实现两个以上预制混凝土方桩快速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方形桩基,包括预制混凝土方桩和快速连接组件;
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截面为正方形,预制混凝土方桩的首尾两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外周设置有凸出部;
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具有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固定连接,每相连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的端板的外周设置有所述快速连接组件;
所述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包括四个抱箍板和四个连接片,所述抱箍板的内侧面设置有抱箍凹槽,相连的两个端板的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抱箍凹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抱箍板通过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四个抱箍板为直板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L形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四个连接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或所述四个抱箍板为L形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直板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四个连接片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为金属端板,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板内侧的所述抱箍凹槽为矩形凹槽。
进一步的,当所述端板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6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为16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为9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0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为b1,b1=2*X+2b2,其中,X为所述端板厚度。
进一步的,当所述端板的直径或边长大于600mm且小于或等于8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为23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为13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2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为b1,b1=2*x+2b2,其中,x为国标端板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板和所述连接片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抱箍板和所述连接片通过固定件插入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空心桩或实心桩。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和埋设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笼。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方桩快速连接组件,所述方桩快速连接组件为以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方形桩基中的所述快速连接组件。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四个抱箍板和四个连接片,所述四个抱箍板为直板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L形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四个连接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或所述四个抱箍板为L形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直板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四个连接片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从而使四个抱箍板和四个连接片能够紧贴在方桩的四个侧面和四个转角设置,大大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的连接强度,并且,四个抱箍板通过四个连接片固定连接,连接方便简单,可实现快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桩上下桩快速连接示意图;
图2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桩上下节桩快速连接示意图;
图3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桩上下节桩快速连接剖面图;
图3b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方桩上下节桩快速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方桩上下桩快速连接的快速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方桩上下桩快速连接的快速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实心方桩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空心方桩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端板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端板外圈的尺寸详图;
图10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抱箍板的尺寸详图;
图11为图1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片的尺寸详图;
图12为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抱箍板的尺寸详图;
图13为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片的尺寸详图;
图14为具体实施方式抱箍板的断面尺寸详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方桩;
11、上端板;
111、钢筋承头孔;
112、中空通道;
113、焊接槽口;
114、抱箍槽口;
115、凸出部;
12、下端板;
125、凸出部;
13、焊缝;
2、快速连接组件;
21、抱箍板;
211、固定孔;
212、抱箍凹槽;
22、连接片;
221、固定孔;
2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桩快速连接组件,以及使用该方桩快速连接组件的方形桩基。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使用该方桩快速连接组件的方形桩基具体实施方式,方形桩基包括两个以的上预制混凝土方桩1,以及连接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快速连接组件2。如图1所示,其中,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截面为正方形,预制混凝土方桩1由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笼包括多根沿桩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主筋,以及环绕各主筋设置的肋筋。在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两个端还分别设置有端板11和端板12,其中,端板11为上端板,位于预制混凝土方桩1顶端,端板12为下端板,位于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底端。如图6和图7所示,在端板1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预应力钢筋承头孔111,同样的,钢筋承头孔111用于方桩内部钢筋的穿束及钢筋头锚固,在端板12的端面上也设置有相同的钢筋承头孔。在端板11的外周设置有凸出部115,在端板12的外周设置有凸出部125。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1可以为实心桩也可以为空心桩,如图7所示,空心桩的端板11中部设置有中空通道112,桩体的中部也设置有对应的中空通道。
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上方的预制混凝土方桩1为上节桩,位于下方的预制混凝土方桩1为下节桩,上节桩和下节桩通过速连接组件2连接。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端板11(即上端板)和端板12(即下端板)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端板11(即上端板)和端板12(即下端板)的连接处通过焊接形成焊缝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端板11和端板12可在端面设置卡接结构卡接,或在端面设置螺纹孔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所述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快速连接组件2包括抱箍板21和连接片22,相邻两个所述抱箍板21通过所述连接片22固定连接,从而使抱箍板21能够固定环绕在,端板11和端板12的外周。
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为通过快速连接组件2连接上下节桩的剖面图,图3b为上下节桩快速连接处的放大图。从图3a和图3b可以看出,抱箍板21的内侧面设置有抱箍凹槽212,相连的两个端板11的凸出部115和端板12的所述凸出部125伸入至所述抱箍板21的抱箍凹槽212内,从而加强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1连接强度。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两个不同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快速连接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快速连接组件2均包括:包括四个抱箍板21和四个连接片22,四个抱箍板21依次首尾相对的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外周(即端板11和端板12的外周),且相邻两个抱箍板21之间通过连接片22固定连接,使快速连接组件2形成与预制混凝土方桩1外周形状相适配的抱箍结构。
在图4和图5所示两个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所述四个抱箍板21为直板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22为L形结构,并且四个抱箍板21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1的四个侧面(即正方形的四个边对应的面)相对,四个连接板22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而在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所述四个抱箍板21为L形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22为直板结构,四个抱箍板21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四个连接片22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
其中,为了方便连接片22与抱箍板21固定连接,可在连接片22上设置有固定孔221,在抱箍板21设置有对应的固定孔221,并且通过螺栓等固定件依次插入连接片22上的固定孔221和抱箍板21上的固定孔211,实现连接片22与抱箍板21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固定销与连接片22上的固定孔221和抱箍板21上的固定孔211过盈适配,实现连接片22与抱箍板21固定连接。
无论是在上述图4还是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四个抱箍板21和四个连接片22形成的快速连接组件均能够紧贴在方桩1的四个侧面和四个转角设置,从而能够很好的适配方桩的外周形状,实现两个方桩的固定连接,大大提高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的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所述四个抱箍板为L形结构,或四个连接片为L形结构,因此相邻抱箍板21通过连接片22固定连接时,连接操作方便简单,可实现快速连接。
如图10和图3b所示,所述抱箍板21内侧的所述抱箍凹槽212为矩形凹槽。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端板11(上端板)的外周的凸出部115的上表面与端板11的上表面形成阶梯状的焊接槽口113,凸出部115的下表面与端板11的下表面形成阶梯状的抱箍槽口114。下端板12中焊接槽口和抱箍槽口的位置与上端板正好相反,因此,在上节桩一下节桩连接时,端板11和端板12的焊接槽口靠近在一起,从而通过焊接固定在一下。端板11的厚度t=x+4mm,x为国标端板厚度;
当端板直径或边长B小于或等于600mm时,其中,焊接槽口的高度t1=4mm,凸出部的高度b1=9mm;
当端板直径或边长B小于或等于800mm时,其中,t1=4mm,b1=12mm。
如图3b所示,并且,上端板11的凸出部115和下端板12的凸出部125插入至抱箍凹槽212内,上端板11的抱箍槽口114与抱箍凹槽212下侧内壁相抵,下端板12的抱箍槽口与抱箍凹槽212上侧内壁相抵。
如图10至图14所示,当端板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6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t1为16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t2为9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0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b1=2*X+2b2,其中,x为国标端板厚度。其中,h1为连接片22的高度,l1为连接片22的长度,
当端板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8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为t1为23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t2为13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2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为b1,b1=2*x+2b2,其中,x为国标端板厚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方桩快速连接组件,所述方桩快速连接组件为以上任一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所述快速连接组件2,所述快速连接组件2包括抱箍板21和连接片22。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方桩和快速连接组件;
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截面为正方形,预制混凝土方桩的首尾两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外周设置有凸出部;
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具有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固定连接,每相连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方桩的端板的外周设置有所述快速连接组件;
所述快速连接组件包括:包括四个抱箍板和四个连接片,所述抱箍板的内侧面设置有抱箍凹槽,相连的两个端板的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抱箍凹槽内,相邻两个所述抱箍板通过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
所述四个抱箍板为直板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L形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四个连接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或所述四个抱箍板为L形结构,所述四个连接片为直板结构,四个抱箍板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转角相对,四个连接片分别与预制混凝土方桩的四个侧面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金属端板,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首尾端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板内侧的所述抱箍凹槽为矩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板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6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为16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为9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0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为b1,b1=2*X+2b2,其中,X为所述端板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板的直径或边长大于600mm且小于或等于800mm时,所述抱箍板的厚度为23mm,所述抱箍凹槽底部至抱箍板外侧面的厚度为13mm,所述抱箍凹槽内侧壁至对应侧外侧壁的厚度b2为22mm,所述抱箍板的宽度为b1,b1=2*x+2b2,其中,x为国标端板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板和所述连接片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抱箍板和所述连接片通过固定件插入所述固定孔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空心桩或实心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方桩包括混凝土和埋设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笼。
9.一种方桩快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桩快速连接组件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形桩基中的所述快速连接组件。
CN202020512927.4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Active CN211973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2927.4U CN21197347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2927.4U CN21197347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476U true CN211973476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3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2927.4U Active CN211973476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0810B (zh) 上层钢管柱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转换节点及施工方法
US6254314B1 (en) Covering plate assembly for steel pipe piles
CN112609860A (zh) 一种新型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211973476U (zh) 一种方形桩基及快速连接组件
KR20090032471A (ko) 조적식 벽돌
CN111173028A (zh) 一种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989955U (zh) 上层钢管柱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转换节点
JP7243400B2 (ja) Clt構造物
CN215801588U (zh) 一种榫卯式抗拔桩
JPH0288832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との接合工法
CN214273030U (zh) 混凝土框架加固结构
CN210459199U (zh) 一种锥形抗剪切圆桩桩尖及其连接结构
KR100465287B1 (ko) 말뚝지정용 에이치 빔의 두부 보강장치
JP4478102B2 (ja) 通し柱構造
CN215563518U (zh) 一种具有连接结构的剪力墙预制板
CN220225280U (zh) 一种预制管桩接桩构造
KR200158925Y1 (ko) 강관 말뚝용 덮개판
CN212896975U (zh) 钢梁与对穿螺栓多腔钢管混凝土抗震墙连接节点
CN218233437U (zh) 一种注浆钢管桩
CN211080212U (zh) 一种路基复合地基桩帽施工机构
CN217150616U (zh) 一种采用连接器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211898349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的端面机械连接结构
CN219753247U (zh) 支护梁和冠梁组件
CN215977233U (zh) 一种增强型贴板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结构
CN218643355U (zh) 一种预制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