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38924U -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38924U
CN211938924U CN202020417560.8U CN202020417560U CN211938924U CN 211938924 U CN211938924 U CN 211938924U CN 202020417560 U CN202020417560 U CN 202020417560U CN 211938924 U CN211938924 U CN 211938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uld
die
cas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75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Yawang Crankshaf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Yawang Crankshaf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Yawang Crankshaf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Yawang Crankshaf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0204175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38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38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389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杆,四个所述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四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共同贯穿设置有第一移动座,且滑杆与第一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与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为相互对称的两个。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棒、出气孔,出气孔能够使下模具和上模具形成的模具腔里面的气体溢出,从而可以使浇注流畅,电热棒能够对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加热,防止冷热交替产生气泡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尤其涉及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但大都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价格较为昂贵,且体积较大,不利于广泛使用,使用的时候铸造的铸件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杆,四个所述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四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共同贯穿设置有第一移动座,且滑杆与第一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与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模具框架,所述模具框架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为相互对称的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共同嵌入设置有电热棒,两个所述模具框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下模具与上模具,两个所述模具框架分别与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且两个模具框架分别通过连接杆与下模具和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浇注孔与出气孔,所述模具框架对应第二浇注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浇注孔,所述第一浇注孔与第二浇注孔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且第一浇注孔通过连接管与第二浇注孔相通,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对应第一浇注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模具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分别位于两个模具框架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对应过滤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注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第一移动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八角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下模具、上模具、第一移动座、过滤口、对接管、模具框架、模具腔、液压缸、电热棒、过滤网、第一浇注孔、连接管、第二浇注孔、出气孔的设置,首先打开液压缸,液压缸能够推动第一移动座升降,第一移动座能够通过模具框架推动下模具升降,从而使下模具与上模具吻合连接在一起,然后打开两个电热棒,使两个电热棒分别对下模具与上模具进行预热,最后将浇注液体通过对接管注入到过滤口里面,浇注液体通过过滤口里面的过滤网进行过滤,浇注液体再通过第一浇注孔注入到连接管里面,浇注液体再通过第二浇注孔注入到下模具和上模具之间合成的模具腔里面,浇注过程中,模具腔里面的气体通过出气孔排出,从而可以提高铸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棒、出气孔,出气孔能够使下模具和上模具形成的模具腔里面的气体溢出,从而可以使浇注流畅,电热棒能够对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加热,防止冷热交替产生气泡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的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的图1中C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下模具;3、上模具;4、滑杆;5、第一移动座;6、固定座;7、过滤口;8、浇注器;9、对接管;10、模具框架;11、连接杆;12、模具腔;13、液压缸;14、固定架;15、电热棒;16、过滤网;17、第一浇注孔;18、连接管;19、第二浇注孔;20、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四个滑杆4远离底座1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四个滑杆4的外表面共同贯穿设置有第一移动座5,且滑杆4与第一移动座5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座5与固定座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模具框架10,模具框架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为相互对称的两个,两个固定架14的顶部共同嵌入设置有电热棒15,两个模具框架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下模具2与上模具3,两个模具框架10分别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1,且两个模具框架10分别通过连接杆11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3固定连接,上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浇注孔19与出气孔20,模具框架10对应第二浇注孔1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浇注孔17,第一浇注孔17与第二浇注孔19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8,且第一浇注孔17通过连接管18与第二浇注孔19相通,固定座6的外表面对应第一浇注孔17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口7,过滤口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6。
下模具2与上模具3之间设置有模具腔12,能够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浇注制作部件;下模具2和上模具3分别位于两个电热棒15的正上方,能够便于使电热棒15对下模具2与上模具3进行预热;固定座6的顶部对应过滤口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接管9,对接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注器8,能够对输入的浇注液体进行过滤;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且液压缸13与第一移动座5固定连接,能够便于使下模具2和上模具3吻合对接在一起,从而使对其中的模具腔12进行浇注;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八角螺母,能够便于将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面。
工作原理:首先打开液压缸13,液压缸13能够推动第一移动座5升降,第一移动座5能够通过模具框架10推动下模具2升降,从而使下模具2与上模具3吻合连接在一起,然后打开两个电热棒15,使两个电热棒15分别对下模具2与上模具3进行预热,最后将浇注液体通过对接管9注入到过滤口7里面,浇注液体通过过滤口7里面的过滤网16进行过滤,浇注液体再通过第一浇注孔17注入到连接管18里面,浇注液体再通过第二浇注孔19注入到下模具2和上模具3之间合成的模具腔12里面,浇注过程中,模具腔12里面的气体通过出气孔20排出,从而可以提高铸件的质量,操作简单,有一定的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杆(4),四个所述滑杆(4)远离底座(1)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四个所述滑杆(4)的外表面共同贯穿设置有第一移动座(5),且滑杆(4)与第一移动座(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5)与固定座(6)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模具框架(10),所述模具框架(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4),且固定架(14)为相互对称的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14)的顶部共同嵌入设置有电热棒(15),两个所述模具框架(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下模具(2)与上模具(3),两个所述模具框架(10)分别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3)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1),且两个模具框架(10)分别通过连接杆(11)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3)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浇注孔(19)与出气孔(20),所述模具框架(10)对应第二浇注孔(1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浇注孔(17),所述第一浇注孔(17)与第二浇注孔(19)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8),且第一浇注孔(17)通过连接管(18)与第二浇注孔(19)相通,所述固定座(6)的外表面对应第一浇注孔(17)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口(7),所述过滤口(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与上模具(3)之间设置有模具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和上模具(3)分别位于两个模具框架(10)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的顶部对应过滤口(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对接管(9),所述对接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浇注器(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且液压缸(13)与第一移动座(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八角螺母。
CN202020417560.8U 2020-03-27 2020-03-27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8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7560.8U CN211938924U (zh) 2020-03-27 2020-03-27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7560.8U CN211938924U (zh) 2020-03-27 2020-03-27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38924U true CN21193892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756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38924U (zh) 2020-03-27 2020-03-27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38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38924U (zh) 防止铸件产生气孔的铸造模具
CN213856928U (zh) 一种通过砂型铸造生产阀门模具
CN211516005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铸造用砂箱结构
CN116174660B (zh) 一种用于矿车平衡轴的高精度铸造装置
CN211135422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无缩孔无缩松铸造的砂型结构
CN100404169C (zh) 铝合金柴油机机座铸造模具及铸造方法
CN216575474U (zh) 一种法兰铸造模具
CN211386811U (zh) 进气逆止阀模具
CN20984983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系统轴承盖的砂型结构
CN210730937U (zh) 一种生产逆向底油的压铸模具
CN211990822U (zh) 一种大尺寸复杂结构消失模铸造系统
CN21038747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的砂型结构
CN108515145B (zh) 一种基于静压铸造半轴的工艺
CN206779426U (zh) 一种用于镁铝合金活络模具花纹块的单块低压铸造模具
CN210477662U (zh) 一种用于饮料盖加工的多腔体注塑模具
CN218611626U (zh) 一种铸焊结构法兰铸件的低压铸造模具
CN213198532U (zh) 一种气动双工位免缸射蜡机
CN215531367U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质的巧克力生产浇模成型机
CN219004493U (zh) 一种用于三方向四管式排气歧管的铸造模型结构
CN220679284U (zh) 一种用于制造厚大铸件的浇铸模具
CN210283289U (zh) 一种进气接管高效成型装置
CN213729291U (zh) 一种光滑型阀体铸件
CN216325030U (zh) 一种模具铸造装置
CN218080282U (zh) 一种双进水口垂直造型线浇注模具
CN215998591U (zh) 一种活块式补缩冒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