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9734U -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9734U
CN211929734U CN202020585419.9U CN202020585419U CN211929734U CN 211929734 U CN211929734 U CN 211929734U CN 202020585419 U CN202020585419 U CN 202020585419U CN 211929734 U CN211929734 U CN 211929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requency signal
shielding
group
lin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54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发
黄宇成
赵振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umoto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umoto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umoto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umoto Technology Shen 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54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9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9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9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借由第一屏蔽构件以提供线组总成的两个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与线端连接器的两个金属壳电性连接以构成第一屏蔽结构,进而避免两个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还借由第二屏蔽构件通过提供包覆线组总成的低频信号线组的高频屏蔽材料,以避免两个高频信号线组传输高频信号时彼此干扰,因此,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可有效抑制干扰和防范溢波造成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能够提升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使高频信号能够进行长距离传输。

Description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技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有效避免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和发生溢波现象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背景技术
5G无线通信的世代即将于2020年后来临,依据无线千兆联盟(Wireless GigabitAlliance,缩写为WiGig)的规范可知,5G无线通信会使用从6GHz频段到55~67GHz频段的高频信号,甚至80GHz频段的超高频信号也可能会被使用。
由于5G无线通信是需要借由高频信号达成,然而高频信号的传输会因为信号间的干扰和溢波而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透过习用FPC及PCB上的电路传输高频信号时,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影响的状况最为严重,由于现有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受限于机构设计的屏蔽效果不佳,而有溢波造成信号衰减和干扰的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将高频信号做到长距离传输,通常只能用于传输6GHz以下频段例如GPS或WIFI的低频信号。因此,针对高频信号的传输,如何抑制干扰和防范溢波现象将是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可有效长距离传输高频信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有其必要性和急迫性,目前已经成为现在业界亟欲挑战克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可有效避免信号衰减,提升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该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包括线组总成、线端连接器以及屏蔽组件,该线组总成包含第一高频信号线组、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之间的低频信号线组,其中,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分别传输高频信号,该低频信号线组传输低频信号,且其中,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具有屏蔽导体;该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该线组总成,用于接收该线组总成传输的该高频信号和该低频信号,并具有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以及屏蔽组件,其包括:第一屏蔽构件,该第一屏蔽构件提供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该线端连接器的该第一金属壳和该第二金属壳,以使该第一金属壳和该第二金属壳构成环绕该线组总成的第一屏蔽结构,借由该第一屏蔽结构避免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以及第二屏蔽构件,该第二屏蔽构件布设于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之间,借以避免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彼此干扰。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第二屏蔽构件至少由包覆该低频信号线组的一部分的高频屏蔽材料所构成。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线组总成还包含屏蔽信号线组和供电信号线组,其中,该屏蔽信号线组传输屏蔽信号,该供电信号线组传输供电信号。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为由至少一同轴线所构成的线组,该低频信号线组为由至少一电子线所构成的线组。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线组总成还包括邻近该第一金属壳设置的第一子线组和邻近该第二金属壳设置的第二子线组,该第一子线组和该第二子线组各自包含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以及该低频信号线组,且其中,该屏蔽组件还包括:中间屏蔽件,该中间屏蔽件位于该第一子线组和该第二子线组之间;该第一屏蔽构件还包括提供该第一子线组中的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该线端连接器的该第一金属壳和该中间屏蔽件,以构成环绕该第一子线组的第一屏蔽子结构;以及该第一屏蔽构件还包括提供该第二子线组中的该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该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该线端连接器的该第二金属壳和该中间屏蔽件,以构成环绕该第二子线组的第二屏蔽子结构;其中,借由该中间屏蔽件避免该第一子线组和该第二子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彼此干扰。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第一屏蔽结构包含该第一屏蔽子结构和该第二屏蔽子结构。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第一子线组和该第二子线组为上下叠设。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中间屏蔽件为从该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延伸并夹设于该第一子线组和该第二子线组之间的金属板。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同轴线具有同轴线连接端部,该同轴线连接端部外露该同轴线的同轴线中心导体,以电性连接该线端连接器,该线端连接器还包含隔离构件,该隔离构件使该同轴线中心导体的外露部分与该第一金属壳或该第二金属壳电性隔离。
可选择的,在上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中,该电子线具有电子线连接端部,该电子线连接端部外露该电子线的电子线中心导体,以电性连接该线端连接器,该线端连接器还包含隔离构件,该隔离构件使该电子线中心导体的外露部分与该第一金属壳或该第二金属壳电性隔离。
由上可知,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借由第一屏蔽构件电性所构成的第一屏蔽结构以避免两个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同时,还借由第二屏蔽构件构成的第二屏蔽结构,以避免两个高频信号线组传输高频信号时彼此干扰,因此,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可有效抑制干扰和防范溢波造成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能够提升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使高频信号能够进行长距离传输,而解决现有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无法有效长距离传输高频信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4及图11为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的组装过程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13为图12所示构件沿AA线段截切的截面图;以及
图14为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符号说明:
1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11 线组总成
11A 第一子线组
11B 第二子线组
111 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同轴线)
1111 屏蔽导体
1112 同轴线连接端部
1113 同轴线中心导体
112 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同轴线)
1121 屏蔽导体
1122 同轴线连接端部
1123 同轴线中心导体
113 低频信号线组(电子线)
1131 电子线连接端部
1132 电子线中心导体
114 屏蔽信号线组(电子线)
115 屏蔽信号线组(电子线)
12 线端连接器
121 第一金属壳
122 第二金属壳
123 端口
123A 第一子端口
123B 第二子端口
125 绝缘座体
126 隔离构件
13 屏蔽组件
131 第一屏蔽构件
132 第二屏蔽构件
133 中间屏蔽件
211~219 连接端子
S1 第一屏蔽结构
S11 第一屏蔽子结构
S12 第二屏蔽子结构
S2 第二屏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附图,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和效果。本申请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和应用,在不背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饰和变更。尤其是,在附图中各个组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申请实施的实际状况。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1主要包括线组总成11、线端连接器12和屏蔽组件13。
如图2所示,线组总成11包含有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以及设置于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之间的低频信号线组113。其中,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用于传输高频信号,而低频信号线组113用于传输低频信号,且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各自具有屏蔽导体1111、1121。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高频信号线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例如为由至少一同轴线所构成的线组,上述屏蔽导体1111、1121例如为同轴线中的屏蔽层(即编织层),此外,上述的低频信号线组113例如为由至少一电子线所构成的线组。
请参阅图9,线端连接器12电性连接线组总成11,用于接收线组总成11的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传输的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线组113传输的低频信号。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通过将线端连接器12插置于板端连接器中,以将上述的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传输至板端连接器中。
在本申请中,如图2所示,线端连接器12还具有第一金属壳121和第二金属壳12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壳121和第二金属壳122例如为设置于线端连接器12的上下两侧的上金属壳和下金属壳。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组总成11还包括邻近第一金属壳121设置的第一子线组11A和邻近第二金属壳122设置的第二子线组11B,其中,第一子线组11A和第二子线组11B各自包含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以及设置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低频信号线组113。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子线组11A和第二子线组11B例如为上下叠设配置。须说明的是,线组总成11中线组层的叠设层数并不以此为限,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进行变更。
请参阅图5至图9,在线组总成11设计为双层扁平电缆结构的情况下,屏蔽组件13还包括中间屏蔽件133,其位于第一子线组11A和第二子线组11B之间。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中间屏蔽件133例如为设置在第一子线组11A和第二子线组11B之间的金属板。
对应的,如图4所示,线端连接器12的端口123还包括第一子端口123A和第二子端口123B,其中,第一子端口123A提供电性连接第一子线组11A,第二子端口123B提供电性连接第二子线组11B。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线端连接器12还包括绝缘座体125,其中,电性连接有第一子线组11A的第一子端口123A和电性连接有第二子线组11B的第二子端口123B可分别安装在绝缘座体125。此外,绝缘座体125还分别提供第一金属壳121和第二金属壳122安装于其上,以组装形成线端连接器12的整体架构。
请配合参阅图10至图14,屏蔽组件13包括有第一屏蔽构件131和第二屏蔽构件132。
第一屏蔽构件131用于提供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各自的屏蔽导体1111、1121分别电性连接线端连接器12的第一金属壳121和第二金属壳122,以使第一金属壳121和第二金属壳122构成环绕线组总成11的第一屏蔽结构S1(参考图14),借由第一屏蔽结构S1以避免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因此,针对高频信号的传输,可有效抑制干扰和防范溢波造成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屏蔽结构S1还包含有第一屏蔽子结构S11和第二屏蔽子结构S12。具体而言,第一屏蔽构件131还用于提供第一子线组11A中的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各自的屏蔽导体1111、1121分别电性连接线端连接器12的第一金属壳121和中间屏蔽件133,以构成环绕第一子线组11A的第一屏蔽子结构S11,从而避免第一子线组11A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同时,第一屏蔽构件131还提供第二子线组11B中的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各自的屏蔽导体1111、1121分别电性连接线端连接器12的第二金属壳122和中间屏蔽件133,以构成环绕第二子线组11B的第二屏蔽子结构S12,从而避免第二子线组11B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
此外,中间屏蔽件133的设置也可有效避免第一子线组11A和第二子线组11B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彼此干扰。
对应地,如图2所示,线组总成11还包含用于传输屏蔽信号的屏蔽信号线组114、115,以及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供电信号线组118、119。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组总成11中的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例如为由至少一同轴线所构成的线组,其分别与端口123的连接端子211、212电性连接;线组总成11中的屏蔽信号线组114、115例如为由接地用途的至少一电子线(即接地线)所构成的线组,其分别与端口123的连接端子213、214电性连接;低频信号线组113例如为由传输低频信号用途的电子线所构成的线组,低频信号线组113与端口123的连接端子215电性连接。
如图14所示,第二屏蔽构件132包括包覆低频信号线组113的一部分的高频屏蔽材料,以构成形成在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之间的第二屏蔽结构S2,进而避免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传输高频信号时彼此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高频屏蔽材料例如为能够在高频信号的传输环境下产生磁场的特殊材料,可在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传输高频信号时,提供信号屏蔽的技术效果,以避免第一高频信号线组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传输高频信号时彼此干扰。
请参阅图4,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同轴线111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各自具有同轴线连接端部1112、1122,其中,同轴线连接端部1112可外露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同轴线111的同轴线中心导体1113,而同轴线连接端部1122可外露第二高频信号线组112的同轴线中心导体1123,以达成电性连接线端连接器12,且其中,线端连接器12还包含隔离构件126(参考图11),以借由隔离构件126使得同轴线中心导体1113、1123的外露部分与线端连接器12的第一金属壳121或第二金属壳122之间电性隔离,以提供绝缘的技术效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低频信号线组113具有电子线连接端部1131,电子线连接端部1131可外露低频信号线组113的电子线中心导体1132,以达成电性连接线端连接器12,且其中,如图11所示,线端连接器12的隔离构件126还可使得电子线中心导体1132的外露部分与线端连接器12的第一金属壳121或第二金属壳122之间电性隔离,以提供绝缘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中,上述用于电性隔离电子线中心导体1132的外露部分和用于电性隔离同轴线中心导体1113、1123的外露部分的隔离构件126可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绝缘结构,亦或是由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绝缘件所构成。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通过屏蔽组件的设置,可有效抑制干扰和防范溢波造成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如此不但可避免线组总成中的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的信号传输受到干扰,还可避免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传输高频信号时彼此影响,借以提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使高频信号能够长距离传输。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和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和范畴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和改变。因此,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10)

1.一种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所述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包括:
线组总成,所述线组总成包含第一高频信号线组、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之间的低频信号线组,其中,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分别传输高频信号,所述低频信号线组传输低频信号,且其中,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具有屏蔽导体;
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线组总成,用于接收所述线组总成传输的所述高频信号和所述低频信号,并具有第一金属壳和第二金属壳;以及
屏蔽组件,其包括:
第一屏蔽构件,所述第一屏蔽构件提供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所述第一金属壳和所述第二金属壳,以使所述第一金属壳和所述第二金属壳构成环绕所述线组总成的第一屏蔽结构,借由所述第一屏蔽结构避免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受到干扰;以及
第二屏蔽构件,所述第二屏蔽构件布设于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之间,借以避免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彼此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屏蔽构件至少由包覆所述低频信号线组的一部分的高频屏蔽材料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线组总成还包含屏蔽信号线组和供电信号线组,其中,所述屏蔽信号线组传输屏蔽信号,所述供电信号线组传输供电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为由至少一同轴线所构成的线组,所述低频信号线组为由至少一电子线所构成的线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
所述线组总成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金属壳设置的第一子线组和邻近所述第二金属壳设置的第二子线组,所述第一子线组和所述第二子线组各自包含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以及所述低频信号线组,且其中,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
中间屏蔽件,所述中间屏蔽件位于所述第一子线组和所述第二子线组之间;
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还包括提供所述第一子线组中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所述第一金属壳和所述中间屏蔽件,以构成环绕所述第一子线组的第一屏蔽子结构;以及
所述第一屏蔽构件还包括提供所述第二子线组中的所述第一高频信号线组和所述第二高频信号线组各自的屏蔽导体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所述第二金属壳和所述中间屏蔽件,以构成环绕所述第二子线组的第二屏蔽子结构;其中,
借由所述中间屏蔽件避免所述第一子线组和所述第二子线组的高频信号的传输彼此干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包含所述第一屏蔽子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子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子线组和所述第二子线组为上下叠设。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中间屏蔽件为从所述线端连接器的本体延伸并夹设于所述第一子线组和所述第二子线组之间的金属板。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同轴线具有同轴线连接端部,所述同轴线连接端部外露所述同轴线的同轴线中心导体,以电性连接所述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含隔离构件,所述隔离构件使所述同轴线中心导体的外露部分与所述第一金属壳或所述第二金属壳电性隔离。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其中,所述电子线具有电子线连接端部,所述电子线连接端部外露所述电子线的电子线中心导体,以电性连接所述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还包含隔离构件,所述隔离构件使所述电子线中心导体的外露部分与所述第一金属壳或所述第二金属壳电性隔离。
CN202020585419.9U 2020-04-17 2020-04-17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Active CN211929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419.9U CN211929734U (zh) 2020-04-17 2020-04-17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419.9U CN211929734U (zh) 2020-04-17 2020-04-17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9734U true CN211929734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5419.9U Active CN211929734U (zh) 2020-04-17 2020-04-17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9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CN201576781U (zh) 连接器、设有连接器的电路板以及电路板连接结构
US9444192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CN110401074A (zh) 多极连接器
US7563136B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interior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suppres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W201924161A (zh) 高頻極細同軸rf連接構件及其高頻極細同軸rf跳線與板端連接器
CN113809514B (zh) 天线设备及电子装置
CN214254926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双通道射频连接器组件
CN210723404U (zh) 板对板连接器总成
CN211929734U (zh)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KR20230127958A (ko) 두 개의 상호 연결된 무선 주파수 구성 요소를 갖는 무선 주파수 장치
US2014005129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0723408U (zh) 连接器总成及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
CN113540846A (zh)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US7578680B1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interior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suppres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JP202014994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4957642U (zh) 单排焊线结构
CN211929735U (zh)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CN112086785B (zh) 用于传输超高频信号的紧凑型连接器
CN113540844A (zh)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CN213340997U (zh) 线对板rf连接器
CN212342865U (zh)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CN216818851U (zh) Usb连接器
CN216436183U (zh) 多极连接器
CN210668873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连接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