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40997U - 线对板rf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对板rf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40997U CN213340997U CN202021734278.9U CN202021734278U CN213340997U CN 213340997 U CN213340997 U CN 213340997U CN 202021734278 U CN202021734278 U CN 202021734278U CN 213340997 U CN213340997 U CN 2133409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ing
- board
- signal transmission
- speed signal
- transmissi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线对板RF连接器,主要通过在容置空间内设置至少一中间屏蔽墙,以在至少两个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并通过由屏蔽壳体的一部分朝板端屏蔽端子弯折延伸而形成的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电性接触板端屏蔽端子,而将线对板RF连接器的屏蔽信号传输至板端连接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对板RF连接器的新型结构,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可提供有效屏蔽效果的线对板RF连接器。
背景技术
5G无线通信的世代即将于2020年后来临,依据无线千兆联盟(Wireless GigabitAlliance,缩写为WiGig)的规范可知,5G无线通信会使用从6GHz频段到55~67GHz频段的高频信号,甚至80GHz频段的超高频信号也可能会被使用。
由于5G无线通信是需要借由高频信号达成,而线对板RF连接器(又称线对板射频连接器)常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然而现有线对板RF连接器受限于机构的设计,使得线对板RF连接器内传输的不同高频信号容易彼此干扰,导致无法有效将高频信号做到长距离传输,通常现有线对板RF连接器只能用于传输 6GHz以下频段例如GPS或WIFI的低频信号。
因此,针对线对板RF连接器,如何避免内部传输的不同高速信号之间彼此干扰,实为所属技术领域人士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对板RF连接器,可提高屏蔽效果以避免内部传输的不同高速信号之间彼此干扰。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对板RF连接器,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分别提供将至少一第一同轴线缆、至少一第二同轴线缆和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屏蔽端子、至少一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至少一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和所述第二同轴线缆各自传输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至少一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至少一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屏蔽壳体、第一中间屏蔽墙以及屏蔽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所述屏蔽壳体组合所述连接器本体,并与所述连接器本体共同定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而在所述容置腔的外围为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电性屏蔽。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接合所述屏蔽壳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借由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所述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由所述屏蔽壳体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并朝所述板端屏蔽端子延伸,用于电性接触所述板端屏蔽端子,而将所述屏蔽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屏蔽端子。
可选择性地,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形成有用于为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屏蔽的第一屏蔽回路,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形成有用于为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屏蔽的第二屏蔽回路。
可选择性地,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为多个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为多个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
可选择性地,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还提供将至少一第三同轴线缆和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板端连接器还具有至少一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三同轴线缆传输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及第二中间屏蔽墙。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三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所述第二中间屏蔽墙接合所述屏蔽壳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二中间屏蔽墙借由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直接设置与屏蔽壳体接合的至少一中间屏蔽墙,以在至少两个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所述屏蔽壳体的一部分朝板端连接器弯折延伸而形成屏蔽信号传输端子,即将屏蔽信号传输端子整合于所述屏蔽壳体,令所述屏蔽壳体提供有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的作用,而可以在无需独立设置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的前提下,将线对板RF连接器的屏蔽信号传送至板端连接器,可以缩小线对板RF连接器的整体体积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至图2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与其电性连接的板端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至图5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图3中 A-A截切面的示意图;
图6至图7-1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的不同角度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至图9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的分解实施例图;
图10至图11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图10 中B-B截切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12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与其电性连接的板端连接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线对板RF连接器
101 容置腔
101a 第一容置空间
101b 第二容置空间
11 连接器本体
111 绝缘体
112 通道
12 屏蔽壳体
121 上壳体
122 下壳体
131 第一中间屏蔽墙
132 第二中间屏蔽墙
14 屏蔽信号传输端子
15 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16 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17 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21 第一同轴线缆
22 第二同轴线缆
23 第三同轴线缆
3 板端连接器
31 板端屏蔽端子
32 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33 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34 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
L1 第一屏蔽回路
L2 第二屏蔽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将搭配附图,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之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和功效。本申请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和应用,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和变更。尤其是,在附图中各个组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申请实施的实际状况。
在本申请中,如图1至图4所示,线对板RF连接器1分别提供将至少一第一同轴线缆21、至少一第二同轴线缆22和板端连接器3电性连接。然不以此为限,线对板RF连接器1可分别提供将两个以上的同轴线缆和板端连接器3电性连接,举例而言,如图12所示,线对板RF连接器1还提供将至少一第三同轴线缆23和板端连接器3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 和第三同轴线缆23各自传输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而线对板RF连接器1可分别传输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和第三同轴线缆23各自的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至板端连接器3。具体而言,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和第三同轴线缆23各自具有芯线,以借由该芯线传输高速信号,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和第三同轴线缆23各自具有编织层(未示出),以借由该编织层传输屏蔽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3具有板端屏蔽端子31、至少一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2和至少一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3(参考图4)。然不以此为限,板端连接器3可具有两个以上的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举例而言,如图12所示,板端连接器3还具有至少一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3。
如图4至图7-1所示,本申请的线对板RF连接器1主要包括连接器本体11、屏蔽壳体12、第一中间屏蔽墙131、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然不以此为限,线对板RF连接器1可具有两个以上的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一个以上的中间屏蔽墙,举例而言,如图12所示,线对板RF连接器1还具有至少一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与第二中间屏蔽墙132。
请参考图2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提供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同轴线缆21与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2,以将第一同轴线缆21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板端连接器3。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提供分别电性连接第二同轴线缆22与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3,以将第二同轴线缆 22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3。请参考图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提供分别电性连接第三同轴线缆23与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4,以将第三同轴线缆23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板端连接器3。
另应说明的是,于本申请中,线对板RF连接器1中的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的数量与板端连接器3中的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2、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3、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4的数量不以上述为限,因应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和第三同轴线缆23的实际数量,线对板RF连接器1 中的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的数量可以多个,且板端连接器3中的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2、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3、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34 的数量可以多个。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11包括绝缘体111,其中,绝缘体111 可借由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成形,以定位第一中间屏蔽墙131、第二中间屏蔽墙132、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和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使第一中间屏蔽墙131位于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之间,也使第二中间屏蔽墙位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与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之间。
屏蔽壳体12可组合连接器本体11,以借由屏蔽壳体12和连接器本体11共同定义出容置腔101(参考图11),并借由容置腔101以容置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各自的一部分,甚至可借由容置腔101容置与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的一部分,且屏蔽壳体12还可分别接收第一同轴线缆21和第二同轴线缆22的屏蔽信号,甚至屏蔽壳体12还可接收第三同轴线缆23的屏蔽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屏蔽壳体12包括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其中,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分别结合至连接器本体11的上下两侧以构成一整体结构(如图6、图7所示)。
再者,屏蔽壳体12与第一同轴线缆21、第二同轴线缆22和第三同轴线缆23 的编织层电性接触,以接收第一同轴线缆21和第二同轴线缆22各自的屏蔽信号,从而在容置腔101的外围为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提供电性屏蔽。
第一中间屏蔽墙131接合屏蔽壳体12以接收屏蔽信号,并位于容置腔101 中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之间,以在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与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之间提供电性屏蔽。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图10至图11,第一中间屏蔽墙131将容置腔101 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101a和第二容置空间101b,并借由第一中间屏蔽墙131在第一容置空间101a内形成独立的第一屏蔽回路L1,而为容置于其中的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5提供屏蔽。同样的,借由第一中间屏蔽墙131还在第二容置空间101b内形成独立的第二屏蔽回路L2,而为容置于其中的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提供屏蔽。
另应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屏蔽壳体12与第三同轴线缆23的编织层电性接触,以接收第三同轴线缆23的屏蔽信号,从而在容置腔101的外围为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提供电性屏蔽。
具体而言,第二中间屏蔽墙132接合屏蔽壳体12,并位于容置腔101中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与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之间,且第二中间屏蔽墙132借由屏蔽壳体12接收屏蔽信号,用于在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6与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17之间提供电性屏蔽。
请配合参考图4和图5,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由屏蔽壳体12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并朝板端屏蔽端子31延伸,当线对板RF连接器1与板端连接器3电性连接时,线对板RF连接器1的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可以与板端连接器3的板端屏蔽端子31电性接触,从而使屏蔽信号进一步传输至板端屏蔽端子31。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由上壳体121的一部分朝板端屏蔽端子31弯折延伸而形成,相应地,在连接器本体11的绝缘体111上开设有用于提供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通过的通道112,其中,当线对板RF连接器1与靠近其下壳体122一侧的板端连接器3相互连接时,屏蔽信号传输端子14可自上壳体121穿过连接器本体11的通道112而与位于下方的板端连接器3的板端屏蔽端子31电性接触,借以将屏蔽壳体12(上壳体121)所接收的屏蔽信号传输至板端连接器3,而为板端连接器3提供屏蔽。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线对板RF连接器的容置腔内部设置至少一中间屏蔽墙,可以在至少两个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以满足高速信号的传输需求。
此外,利用线对板RF连接器的外壳传输屏蔽信号,并透过线对板RF连接器的外壳的一部分形成屏蔽信号传输端子以将屏蔽信号传导至板端连接器,即将屏蔽信号传输端子整合于线对板RF连接器的外壳,令线对板RF连接器的外壳提供有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的作用,而无需如习知技术一般需在线对板RF连接器设置独立的屏蔽信号传输端子方可实现上述功效,因此可以有效减小线对板 RF连接器的整体体积,亦可简化线对板RF连接器的制作工艺以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习此项技术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和改变。因此,本申请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权利要求所列。
Claims (4)
1.一种线对板RF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分别提供将至少一第一同轴线缆、至少一第二同轴线缆和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板端连接器具有板端屏蔽端子、至少一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至少一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同轴线缆和所述第二同轴线缆各自传输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
至少一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一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一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
至少一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二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二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
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组合所述连接器本体,并与所述连接器本体共同定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而在所述容置腔的外围为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和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电性屏蔽;
第一中间屏蔽墙,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接合所述屏蔽壳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借由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以及
屏蔽信号传输端子,所述屏蔽信号传输端子由所述屏蔽壳体的一部分弯折而形成并朝所述板端屏蔽端子延伸,用于电性接触所述板端屏蔽端子,而将所述屏蔽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屏蔽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RF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屏蔽墙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形成有用于为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屏蔽的第一屏蔽回路,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中形成有用于为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屏蔽的第二屏蔽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RF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为多个第一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为多个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对板RF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还提供将至少一第三同轴线缆和板端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板端连接器还具有至少一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三同轴线缆传输高速信号与屏蔽信号,所述线对板RF连接器还包括:
至少一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提供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同轴线缆与所述第三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以将所述第三同轴线缆的高速信号传输至所述板端连接器;以及
第二中间屏蔽墙,所述第二中间屏蔽墙接合所述屏蔽壳体,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二中间屏蔽墙借由所述屏蔽壳体接收所述屏蔽信号,用于在所述第二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与所述第三线端高速信号传输端子之间提供电性屏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4278.9U CN21334099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线对板rf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34278.9U CN21334099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线对板rf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40997U true CN213340997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97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34278.9U Active CN213340997U (zh) | 2020-08-14 | 2020-08-14 | 线对板rf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40997U (zh) |
-
2020
- 2020-08-14 CN CN202021734278.9U patent/CN2133409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86784B (zh) | 用于传输超高频信号的同轴线缆阳连接器 | |
KR101933890B1 (ko) | 플러그 커넥터 | |
US6273753B1 (en) | Twinax coaxial flat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EP2562888B1 (en) |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and backward compatible contactless socket connector system | |
KR20060135964A (ko) | 저 인덕턴스 차폐 커넥터 | |
US9425564B2 (en) | Connector | |
CN110401074A (zh) | 多极连接器 | |
US7892028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2086827B (zh) | 用于传输超高频信号的紧凑型同轴线缆连接器 | |
JP2003163058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101800377B (zh) | 用于连接器和电缆组件的应力消除件 | |
US6966797B2 (en) | High-speed cable assembly | |
CN109411967A (zh) | 高频rf连接构件及其高频rf跳线与板端连接器 | |
US20100221933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 |
TWM517932U (zh) | 連續接地改善串音的高頻連接器 | |
CN214254926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双通道射频连接器组件 | |
CN207459353U (zh) | 高频rf连接构件及其高频rf跳线与板端连接器 | |
CN213340997U (zh) | 线对板rf连接器 | |
EP4395085A1 (en) | Plug connector and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assembly | |
US6417812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antenna | |
US12003061B2 (en) | Ground structure for a cable card assembly of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1929734U (zh) | 线对板信号传输机构 | |
CN210723408U (zh) | 连接器总成及其线端连接器与板端连接器 | |
CN112086785B (zh) | 用于传输超高频信号的紧凑型连接器 | |
CN110768037A (zh) | 超高频极细同轴rf连接器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