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9953U -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9953U
CN211919953U CN202020308001.3U CN202020308001U CN211919953U CN 211919953 U CN211919953 U CN 211919953U CN 202020308001 U CN202020308001 U CN 202020308001U CN 211919953 U CN211919953 U CN 211919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garbage
movable
sports car
type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80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un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un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un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unb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80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9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9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9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涉及垃圾投放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的导轨,导轨的两端分别吊装有移动投放装置和移动压缩装置,导轨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垃圾桶,移动投放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跑车、吊杆、称重传感器和吊舱本体;第一移动跑车与导轨连接,吊杆的上端与第一移动跑车相互连接,吊杆的下端通过称重传感器与吊舱本体相互连接;移动压缩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跑车、电动压缩杆本体和压缩盘,第二移动跑车与导轨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的上端与第二移动跑车相互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的下端与压缩盘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投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垃圾房只是在智能垃圾箱基础上的扩大版,建了一个房子然后把智能垃圾箱功能移植过来,一般具有用户身份识别,自动开门。智能称重,满溢报警,数据上传等功能,除此之外并没有其它更多优化。
目前存在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1、小区现有垃圾房内除了每个投口下的垃圾桶外,需要放置周转桶,同时还需要腾出人工操作换桶的地方,不能最大限度有效利用空间。垃圾桶放的少,不够用。垃圾桶放的多,又会导致垃圾房占地面积过大,不但建设成本高。也不适合位置紧张的小区。
2、现有的垃圾房每个投口下面放一个垃圾桶,当居民把垃圾桶投满后,需要专职人员手工换上新桶,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需要定时值班。特别是采用定时投放且居民多,拥有有多个垃圾房的小区,在投放时间段更需要专人跑来跑去频繁的换桶。
3、其他垃圾因为体积蓬松,几袋厕所垃圾就能倒满一个桶,在有限的垃圾房空间内不可能有更多的周转桶,这样会导致环卫工人转运次数过多,浪费人力和运输能力。成本居高不下,垃圾运营企业或物业公司运营负担较大。
4、居民现在投放垃圾,如果有称重数据传输需求,现有技术是每个桶下方都需要放置一个固定秤来称重,成本过高。
5、现有垃圾房不能解决居民是否正确分类投错垃圾的问题。
为此,亟待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吊舱式垃圾投放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包括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的导轨,导轨的两端分别吊装有移动投放装置和移动压缩装置,导轨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垃圾桶,移动投放装置包括第一移动跑车、吊杆、称重传感器和吊舱本体;第一移动跑车与导轨连接,吊杆的上端与第一移动跑车相互连接,吊杆的下端通过称重传感器与吊舱本体相互连接;移动压缩装置包括第二移动跑车、电动压缩杆本体和压缩盘,第二移动跑车与导轨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的上端与第二移动跑车相互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的下端与压缩盘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导轨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第一移动跑车和第二移动跑车均包括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安装座和连接杆;固定板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两侧,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贯穿一侧的固定板后与主动轮相互连接,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贯穿另一侧的固定板后与从动轮相互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均通过导轨承重,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板,连接杆位于导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两个固定板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紧固螺栓组件位于连接杆与导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吊舱本体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开口与垃圾房的投递口对齐,吊舱本体的下端配设有投递门,投递门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定位轴,定位轴的两端与吊舱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投递门的另一端与吊舱本体搭接,定位轴连接有动力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驱动电机,定位轴的一端贯穿吊舱本体的侧壁后与第一锥齿轮相互连接,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吊舱本体的外壁,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导轨上端设置有电缆组件,电缆组件包括电缆本体、导向块、连接块和滑环,导向块通过多个连接块与导轨上端相互连接,导向块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多个滑环与电缆本体相互连接,滑环的上端能在导向槽内滑动,电缆本体与第一移动跑车和第二移动跑车电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移动投放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物体视觉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导轨为直线型,垃圾桶呈直线型分布设置在导轨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导轨为S型,垃圾桶呈线性分布设置在导轨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地:导轨为井字型,垃圾桶呈横竖并排分布地设在导轨下方,导轨包括两个横梁、两个纵梁和滑移跑车,两个纵梁相互平行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两个横梁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纵梁的下端,横梁与纵梁之间通过滑移跑车相互连接,移动投放装置和移动压缩装置分别吊装在两个横梁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垃圾房内部上端架设导轨,在导轨的下方设置多个垃圾桶,通过移动投放装置对用户投递的垃圾进行运输,然后定点投放到垃圾桶内,然后通过移动压缩装置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充分利用垃圾房内部空间,节省小区占地,减少垃圾房制造成本;同样大小的垃圾房可以放数量更多的垃圾桶。无须预留人工操作空间,和现有技术相比,即使放置同样数量的垃圾桶,可以大大缩小垃圾房的面积,节省垃圾房制造成本。
2、通过移动投放装置对用户投递的垃圾进行转运,不需要在一个垃圾桶堆满后就立即需要人工对垃圾桶进行清理更换,减少环卫人工操作,解决垃圾定时投放时,高峰期需要频繁换桶,专人值守,减少和杜绝因换桶不及时导致居民不能及时投放垃圾的问题。
3、通过设置移动压缩装置,缩小垃圾体积,减少垃圾转运次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清运效率,本发明将极大的减轻垃圾运营企业的人力运营成本和清运成本。
4、在吊舱上端设置重力传感装置代替固定称重装置,不需要为每个垃圾桶配置固定称重装置,减少硬件投入。
5、导轨架设在垃圾房内部的上端,通过螺栓组件或者焊接即可,制造简单,扩大垃圾房内部空间,便于清洁和方便工人操作。移动投放装置和移动压缩装置安装在同一个轨道的一个平面上,大大降低硬件成本投入。
6、通过设置智能物体视觉识别装置,可实现对垃圾投放进行拍摄录像,自动识别,以及方便后台查看,使垃圾房外无需监督人员专人值守来监督分类准确性,摆脱对人的依赖,对投放垃圾可以精准溯源,拍照证据留存,分类不正确自动通知到后台,针对性监管,迫使居民主动进行正确分类。能促进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实现垃圾计量差别化收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移动跑车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导轨为S型时的示意图;
图7导轨为井字型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1-移动投放装置,110-第一移动跑车,120-吊杆,130-称重传感器,140-吊舱本体,141-开口,142-投递门,2-移动压缩装置,210-第二移动跑车,220-电动压缩杆本体,230-压缩盘,3-导轨,410-固定板,420-主动轮, 430-从动轮,440-安装座,450-第一驱动电机,460-连接杆,470-紧固螺栓组件,5-电缆组件,510-连接块,520-导向块,530-滑环,540-电缆本体,6- 动力组件,610-第一锥齿轮,620-第二锥齿轮,630-第二驱动电机,640-定位轴,7-纵梁,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包括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的导轨3,导轨3的两端分别吊装有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导轨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垃圾桶,移动投放装置1包括第一移动跑车110、吊杆120、称重传感器130和吊舱本体140;第一移动跑车110与导轨3连接,吊杆120的上端与第一移动跑车110相互连接,吊杆120的下端通过称重传感器130与吊舱本体140相互连接;移动压缩装置2包括第二移动跑车210、电动压缩杆本体220和压缩盘230,第二移动跑车210与导轨3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220的上端与第二移动跑车210相互连接,电动压缩杆本体220的下端与压缩盘230相互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在垃圾房内部上端架设导轨3,在导轨3的下方设置多个垃圾桶,通过移动投放装置1对用户投递的垃圾进行运输,然后定点投放到垃圾桶内,然后通过移动压缩装置2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充分利用垃圾房内部空间,节省小区占地,减少垃圾房制造成本;同样大小的垃圾房可以放数量更多的垃圾桶。无须预留人工操作空间,和现有技术相比,即使放置同样数量的垃圾桶,可以大大缩小垃圾房的面积,节省垃圾房制造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导轨3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第一移动跑车110和第二移动跑车210均包括固定板410、第一驱动电机450、主动轮420、从动轮430、安装座440和连接杆460;固定板410 分别设置在导轨3的两侧,第一驱动电机450的驱动轴贯穿一侧的固定板410 后与主动轮420相互连接,安装座440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贯穿另一侧的固定板410后与从动轮430相互连接,主动轮420和从动轮430均通过导轨 3承重,所连接杆460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板410,连接杆460位于导轨3的下方。两个固定板410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470,紧固螺栓组件470位于连接杆460与导轨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动跑车110、第二移动跑车210和滑移跑车的结构一致,在本申请中仅仅是为了进行区别描述而加以区别,现以第一移动跑车 110为示例进行说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移动跑车110以及第一移动跑车110下端连接的机构的重力均依靠主动轮420和从动轮430传递到导轨3上。第一移动跑车 110在移动过程中,主动轮420在第一驱动电机450的作用下与导轨3发生相对移动,即实现第一移动跑车110在导轨3上的移动,当第一移动跑车110 安装完毕后,通过紧固螺栓组件470可实现对两侧的固定板410的相对距离进行固定,进而保证主动轮420与从动轮430不会脱离导轨3,进而保证第一移动跑车11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导杆和电动压缩杆本体220均通过连接杆 460分别与第一移动跑车110和第二移动跑车210相互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吊舱本体140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141,开口141与垃圾房的投递口对齐,吊舱本体140的下端配设有投递门142,投递门142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定位轴640,定位轴640的两端与吊舱本体140的侧壁转动连接,投递门142的另一端与吊舱本体140 搭接,定位轴640连接有动力组件6。动力组件6包括第一锥齿轮610、第二锥齿轮620和第二驱动电机630,定位轴640的一端贯穿吊舱本体140的侧壁后与第一锥齿轮610相互连接,第二驱动电机630安装在吊舱本体140的外壁,第二锥齿轮620套设在第二驱动电机630的输出轴上,第一锥齿轮610和第二锥齿轮620相互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吊舱本体140的下端铰接设置的投递门142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630进行起闭,能够将用户投递的垃圾进行储存,并且转移到指定的垃圾桶进行投放,实现垃圾的转运。投递门142位于吊舱本体140的下端,方便对吊舱本体140内部的垃圾进行全部投递倾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移动投放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物体视觉识别装置。物体视觉识别装置可采用视觉识别系统;也可以采用摄像机对投递口进行监控,通过机器自动学习和算法自动识别,可把有问题的照片推送给后台管理人员方便查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导轨3为直线型,垃圾桶呈直线型分布设置在导轨3下方。导轨3为S型,垃圾桶呈线性分布设置在导轨3下方。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在同一根导轨3的首尾两端分别设定两个初始位置,首端初始位置安装移动投放装置1,尾端初始位置安装移动压缩装置2。轨道沿线按设定距离进行排序编号,设定N个位置点,轨道位置点对应下方沿线固定放置区域的垃圾桶进行对应排序编号,设定N个垃圾桶。并按照程序事先设置的优先序列顺序,当首端移动吊舱感知到垃圾投放,匹配投递者身份等信息,上传云端数据库用户投递信息,称重数据和投放拍照影像资料,同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跑车沿轨道对悬挂吊舱进行位移,到达轨道沿线设定位置点后关闭跑车电机,启动刹车装置停车,打开移动吊舱吊舱卸料口,往下方对应的垃圾桶倾倒垃圾,关闭卸料口,系统命令悬挂吊舱回归到轨道首端初始位置,周而复始,当探测单元检测到垃圾桶满桶后,系统命令轨道尾端的移动压缩装置2沿着同一个轨道从相反方向位移至满桶垃圾桶上方对应的轨道位置点,启动电动压缩杆本体220工作,执行压缩程序。例如:当编号X的垃圾桶满桶后,系统命令第一移动跑车110沿轨道自动位移到达编号X的垃圾桶上方对应的轨道固定位置点,刹车。命令电动压缩杆本体220开始执行压缩程序。压缩程序执行完毕后,移动压缩装置2回到轨道尾端初始出发原点,若压缩结束后,满桶感应装置感应到编号X的垃圾桶不在满桶状态,当再次有新的垃圾投放时,会指令移动投放装置1继续把垃圾倾倒在编号X的垃圾桶内。若编号X的垃圾桶被检测到处于满桶状态,会指令吊舱装置把垃圾倾倒在其沿线相邻最近编号 Y的垃圾桶内,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垃圾桶满桶为止。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的进一步优化如下:
导轨3为井字型,垃圾桶呈横竖并排分布地设在导轨3下方,导轨3包括两个横梁8、两个纵梁7和滑移跑车,两个纵梁7相互平行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两个横梁8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纵梁7的下端,横梁8与纵梁7之间通过滑移跑车相互连接,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分别吊装在两个横梁8的下端。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为: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两个纵梁7和和两个横梁8呈井字分布安装,横梁8的两端分别通过滑移跑车与两个纵梁7相互连接,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分别吊装在两个横梁8的下端。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能跟随横梁8沿着平行纵梁7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而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本身能沿着平行横梁8的方向进行移动,即实现了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在平面空间上的移动。第一移动跑车 110、第二移动跑车210和滑移跑车的结构一样,只是为了分别描述而对命名进行区分。
在纵梁7和横梁8上先根据距离分别设定N个位置点,向下垂直投射到下方矩形范围内,每个轨道位置点对应地面一个垃圾桶位置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可以位移到预先设定的任意一个位置点所对应的垃圾桶上方进行投放和压缩。
横梁8和纵梁7所组成的矩形范围内设置不同的位置点,纵梁7上的位置点控制横梁8的位移,横梁8上的位置点控制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的位移,每一个位置点下方都放置有对应的垃圾桶,按设定的序列号排列。
例如;吊舱本体140知到垃圾投放后。横梁8先沿着纵梁7纵向位移到纵梁7设定位置点;然后吊舱本体140沿着横梁8横向移动到设定位置点,吊舱自动打开投放口进行投放;垃圾投放完毕后,横梁8先回到纵梁7上初始出发位置,然后第一移动跑车110带动移动投放装置1回到横梁8上初始出发位置;当某个垃圾桶测到满桶后,同理,滑动跑车带动另一横梁8先纵向移动到纵梁 7指定位置,第二移动跑车210带动移动压缩装置2横向移动到横梁8上的位置点,该位置点对应满桶的垃圾桶上方,执行压缩程序,压缩完成后横梁8 和移动压缩装置2各自回到初始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的导轨(3),所述导轨(3)的两端分别吊装有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所述导轨(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垃圾桶,所述移动投放装置(1)包括第一移动跑车(110)、吊杆(120)、称重传感器(130)和吊舱本体(140);所述第一移动跑车(110)与导轨(3)连接,所述吊杆(120)的上端与第一移动跑车(110)相互连接,所述吊杆(120)的下端通过称重传感器(130)与吊舱本体(140)相互连接;所述移动压缩装置(2)包括第二移动跑车(210)、电动压缩杆本体(220)和压缩盘(230),所述第二移动跑车(210)与导轨(3)连接,所述电动压缩杆本体(220)的上端与第二移动跑车(210)相互连接,所述电动压缩杆本体(220)的下端与压缩盘(230)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所述第一移动跑车(110)和第二移动跑车(210)均包括固定板(410)、第一驱动电机(450)、主动轮(420)、从动轮(430)、安装座(440)和连接杆(460);所述固定板(410)分别设置在导轨(3)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50)的驱动轴贯穿一侧的固定板(410)后与主动轮(420)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440)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贯穿另一侧的固定板(410)后与从动轮(430)相互连接,所述主动轮(420)和从动轮(430)均通过导轨(3)承重,所述连接杆(460)的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板(410),所述连接杆(460)位于导轨(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板(410)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组件(470),所述紧固螺栓组件(470)位于连接杆(460)与导轨(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本体(140)的一侧壁开设有开口(141),所述开口(141)与垃圾房的投递口对齐,所述吊舱本体(140)的下端配设有投递门(142),所述投递门(142)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定位轴(640),所述定位轴(640)的两端与吊舱本体(140)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投递门(142)的另一端与吊舱本体(140)搭接,所述定位轴(640)连接有动力组件(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第一锥齿轮(610)、第二锥齿轮(620)和第二驱动电机(630),所述定位轴(640)的一端贯穿吊舱本体(140)的侧壁后与第一锥齿轮(610)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30)安装在吊舱本体(140)的外壁,所述第二锥齿轮(620)套设在第二驱动电机(63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610)和第二锥齿轮(620)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上端设置有电缆组件(5),所述电缆组件(5)包括电缆本体(540)、导向块(520)、连接块(510)和滑环(530),所述导向块(520)通过多个连接块(510)与导轨(3)上端相互连接,所述导向块(520)的下端开设有导向槽,多个滑环(530)与电缆本体(540)相互连接,所述滑环(530)的上端能在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电缆本体(540)与第一移动跑车(110)和第二移动跑车(21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投放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物体视觉识别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直线型,所述垃圾桶呈直线型分布设置在导轨(3)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S型,所述垃圾桶呈线性分布设置在导轨(3)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为井字型,所述垃圾桶呈横竖并排分布地设在导轨(3)下方,所述导轨(3)包括两个横梁(8)、两个纵梁(7)和滑移跑车,两个纵梁(7)相互平行安装在垃圾房内部上端,两个横梁(8)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两个纵梁(7)的下端,横梁(8)与纵梁(7)之间通过滑移跑车相互连接,移动投放装置(1)和移动压缩装置(2)分别吊装在两个横梁(8)的下端。
CN202020308001.3U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Active CN211919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001.3U CN21191995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8001.3U CN21191995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9953U true CN211919953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4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8001.3U Active CN211919953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9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820A (zh) * 2021-04-19 2021-05-28 常州柯勒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垃圾收集设备及干垃圾收集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9820A (zh) * 2021-04-19 2021-05-28 常州柯勒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垃圾收集设备及干垃圾收集站
CN112849820B (zh) * 2021-04-19 2022-05-13 常州柯勒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垃圾收集设备及干垃圾收集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8550U (zh) 一种智能垃圾收集站
CN105109466B (zh) 一种基于移动式的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更换的控制方法
CN108725405B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自动充换系统
CN111591637A (zh) 公园垃圾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CN111319889B (zh) 一种基于数据平台下的垃圾清运系统及方法
CN107117417B (zh) 一种楼道垃圾自动收集车
CN102887315A (zh) 一种装载运输垃圾的车辆
CN211919953U (zh)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垃圾装置
CN111620005A (zh) 高层建筑分类垃圾投放及传输系统结构
CN211109160U (zh) 一种垃圾分拣箱
CN105460470A (zh) 多功能封闭式勾臂车箱
CN112722650A (zh) 一种可扩展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332662A (zh) 一种悬挂吊舱式移动称重投放方法
CN209291230U (zh) 一种智能餐厨收运装置
CN212638664U (zh) 一款分类垃圾投放收集与传输系统
CN114455013B (zh)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设备及方法
CN214240567U (zh) 一种工地用具有跟踪功能的原料配送装置
CN112875110B (zh) 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的复合式卸料单元及垃圾转运方法
CN212638665U (zh) 高层建筑分类垃圾投放及传输系统结构
CN212767884U (zh) 一种可配置多种垃圾卸料方式的小型垃圾压缩机系统
CN206155613U (zh) 一种特殊用途的电动垃圾桶转运车
EP3261959B1 (en) Dynamic movable integrated system for waste collection
CN210456106U (zh) 负压式垃圾收集压缩箱及其系统
CN210652014U (zh) 地埋转盘移动式垃圾分类垂直压缩装置
CN207903214U (zh) 一种高楼垃圾收集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