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3171U -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3171U
CN211913171U CN201921983322.7U CN201921983322U CN211913171U CN 211913171 U CN211913171 U CN 211913171U CN 201921983322 U CN201921983322 U CN 201921983322U CN 211913171 U CN211913171 U CN 211913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il
gas
separation device
centrifug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833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新文
孟超
陈志军
李志亮
张金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NGZ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NG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NGZ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NGZ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833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3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3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31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容器主体,容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连通孔,滤芯;中空的隔离筒,隔离筒罩接于连通孔的外周且隔离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顶部密封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油气混合物在第一腔体中进行离心分离,可以分离油气混合物中的绝大部油体,进而使得进入第二腔体中的油气混合物中的含油量大大减少,减少了滤芯吸附油体的吸附量,进而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有助于降低用户分离油气的成本,同时又避免用户频繁更换滤芯,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分离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油气分离器一般是通过在中空的罐体内部设置一滤芯,而罐体的上部和下部对应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油气混合物从进气口处进入罐体的内部并被滤芯过滤,此时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体则被滤芯所吸附,而过滤后的气体则可从出气口处排出。
该些油气分离器虽然能够去除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体,但是全靠滤芯吸附过滤油体,滤芯容易因吸附油体过多而导致其使用寿命耗尽,需要频繁更换滤芯,过滤成本高,而且用户需要时间监测滤芯的使用情况,而滤芯使用寿命耗尽后,若未能及时更换滤芯,则会导致油气分离器净化空气的性能丧失,因而用户需要频繁检测滤芯,使用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可以减少对滤芯的使用,有助于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互独立隔离,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第一腔体的形状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腔体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通道,
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且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连通孔处;
中空的隔离筒,所述隔离筒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所述隔离筒罩接于所述连通孔的外周且所述隔离筒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顶部密封相连接,所述隔离筒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进气通道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邻近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缘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盖合于所述连通孔处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通孔相连通的过气孔;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隔板上且所述滤芯覆盖所有的所述过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同时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回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气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维护孔,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壁上部还可拆卸安装有一用于封堵所述维护孔的顶部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部盖板相连通的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外周壁上的转动销轴座,所述转动销轴座中活动安装有一向上伸出的转动销,所述转动销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顶部盖板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体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排油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并与外界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体的中上部侧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压连通通道,所述气压连通通道处安装有气压表或泄压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腔体的中上部侧壁处开设有一用于观察其内部油液面水平高度的观察通道,所述观察通道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一基架,所述容器主体安装于所述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装置通过在容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形状呈圆柱体状,因此从进气通道处充入高压的油气混合物喷,油气混合物可射至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并沿着第一腔体的内壁作高速的周向旋转运动,此时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体被甩出并粘附于第一腔体的内壁上,实现油体与气体的初步分离,初步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沿着连通孔进入至第二腔体内并进行二次过滤,最后气体从第二腔体的出气通道排出。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油气混合物在第一腔体中进行离心分离,可以分离油气混合物中的绝大部油体,进而使得进入第二腔体中的油气混合物中的含油量大大减少,减少了滤芯吸附油体的吸附量,进而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有助于降低用户分离油气的成本,同时又避免用户频繁更换滤芯,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示出的油气分离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示出的油气分离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示出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三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一呈圆柱体状的容器主体100,容器主体100的内部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 110和第二腔体120,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相互独立隔离,第二腔体120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腔体110相连通的连通孔130,第一腔体110的形状呈圆柱状,且第一腔体1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1,第二腔体120 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通道121,第二腔体120的内部设置有滤芯(图中未绘示),滤芯安装于连通孔 130处,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滤芯可覆盖或填充整个连通孔130,第一腔体110的内部设置有一中空的隔离筒200,隔离筒200罩接于连通孔130的外周且隔离筒200的上端与第一腔体110的内壁顶部密封相连接,隔离筒200的下端延伸至进气通道111的下方。通过采用隔离筒200罩接于连通孔130的外周,可以防止从进气通道111处进入至第一腔体110 中的油气混合物直接从连通孔130处进入至第二腔体120中,保证油气混合物在第一腔体110中能够分离绝大部分的油体。
本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从进气通道 111处充入高压的油气混合物喷,油气混合物可喷射至第一腔体110的内壁上并沿着第一腔体110的内壁作高速的周向旋转运动,此时油气混合物中的油体被甩出并粘附于第一腔体110 的内壁上,实现油体与气体的初步分离,初步分离后的油气混合物沿着连通孔130进入至第二腔体120内并被滤芯进行二次过滤,最后气体从第二腔体120的出气通道121排出。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油气混合物在第一腔体110中进行离心分离,可以分离油气混合物中的绝大部油体,进而使得进入第二腔体120中的油气混合物中的含油量大大减少,减少了滤芯吸附油体的吸附量,进而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有助于降低用户分离油气的成本,同时又避免用户频繁更换滤芯,使用更方便。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为了使得从油气混合物可以更好地沿着第一腔体110的内壁作周向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111设置于第一腔体110邻近容器主体100的外周缘的位置处。因此,从进气通道111处充入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时,油气混合物可沿着近似与第一腔体110的内周壁相切的方向喷射至第一腔体110的内周壁上,此时油气混合物在第一腔体110内周壁的导向作用下,可沿着第一腔体110 的内周壁作高速的旋转运动,从而便于油气混合物将其内部的油体甩出并粘附于第一腔体110的内周壁上。
为了更好地承托芯片,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二腔体120的内部设置有一盖合于连通孔130处的隔板140,隔板140上开设有多个与连通孔130相连通的过气孔141;滤芯安装于隔板140上且滤芯覆盖所有的过气孔141。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利用隔板140承托滤芯,防止滤芯意外掉落于第一腔体110中,同时又可使得经初步分离的油气混合物能够穿过过气孔141并进入至第二腔体120中。
参照图3至图5,进一步,为了使得滤芯处吸附过滤的油体能够回落于第一腔体110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隔板140上开设有多个同时与第一腔体110相连通的回油孔 142。因此滤芯处吸附的油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可沿着回油孔 142滴落于第一腔体110中,同时又可以避免油体浸泡滤芯而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更换滤芯,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出气通道121开设于第二腔体120的侧壁上,第二腔体12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维护孔122,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部还可拆卸安装有一用于封堵维护孔122的顶部盖板300。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用户可打开维护孔122,从而更换滤芯或对第二腔体120内部进行维护,简单方便。
参照图1和图5,进一步,为了便于移动顶部盖板300,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顶部盖板300相连通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的转动销轴座400,转动销轴座400中活动安装有一向上伸出的转动销410,转动销410 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420,连接杆420另一端与顶部盖板300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需要移动顶部盖板300时,只需要施加水平推力于顶部盖板300上,即可驱动顶部盖板300绕着转动销410水平移动,简单方便,省力。
参照图1和图3,为了便于将积聚于第一腔体110中的油体排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0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排油的排油孔112,排油孔112贯穿第一腔体110 的侧壁并与外界相连通。通过设置上述的排油孔112,可快速将第一腔体110中的油体排出,简单方便。
为了便于监测或调节第一腔体110内部的气压,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0的中上部侧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压连通通道113,气压连通通道113 处安装有气压表或泄压阀(图中未绘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0的中上部侧壁处设置有两条气压连通通道113,其中一条气压连通通道113上安装有气压表,另一条气压连通通道113上安装有泄压阀或阀门。用户可通过气压表监测第一腔体110内的气压,若压力过大时,则可以通过泄压阀或阀门进行泄压,保证安全。
参照图1和图4,为了便于用户及时监测第一腔体110内部的液位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0 的中上部侧壁处开设有一用于观察其内部油液面水平高度的观察通道114,观察通道114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布置。用户通过上述的观察通道114即观察到第一腔体110内部的液位情况,防止第一腔体110内部的液位过高而影响第一腔体110分离油体的效果。
为了可以更好地放置容器主体100,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的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基架,容器主体100安装于基架上。通过上述的基架可使得容器主体100可以更加平衡地安装于支撑面上,保证安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主体(100),所述容器主体(100)的内部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120),所述第一腔体(110)和所述第二腔体(120)相互独立隔离,所述第二腔体(120)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110)相连通的连通孔(130),所述第一腔体(110)的形状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一腔体(11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1),所述第二腔体(120)的中上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气通道(121),
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20)的内部,且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连通孔(130)处;
中空的隔离筒(200),所述隔离筒(200)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0)的内部,所述隔离筒(200)罩接于所述连通孔(130)的外周且所述隔离筒(2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腔体(110)的内壁顶部密封相连接,所述隔离筒(200)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进气通道(11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通道(11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0)邻近所述容器主体(100)的外周缘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120)的内部设置有一盖合于所述连通孔(130)处的隔板(140),所述隔板(140)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通孔(130)相连通的过气孔(141);
所述滤芯安装于所述隔板(140)上且所述滤芯覆盖所有的所述过气孔(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140)上开设有多个同时与所述第一腔体(110)相连通的回油孔(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通道(121)开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20)的侧壁上,
所述第二腔体(12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维护孔(122),
所述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部还可拆卸安装有一用于封堵所述维护孔(122)的顶部盖板(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部盖板(300)相连通的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100)的外周壁上的转动销轴座(400),所述转动销轴座(400)中活动安装有一向上伸出的转动销(410),所述转动销(410)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连接杆(420),所述连接杆(420)另一端与所述顶部盖板(30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110)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排油的排油孔(112),所述排油孔(112)贯穿所述第一腔体(110)的侧壁并与外界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110)的中上部侧壁处至少开设有一个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压连通通道(113),所述气压连通通道(113)处安装有气压表或泄压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110)的中上部侧壁处开设有一用于观察其内部油液面水平高度的观察通道(114),所述观察通道(114)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基架,所述容器主体(100)安装于所述基架上。
CN201921983322.7U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Active CN211913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322.7U CN21191317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83322.7U CN21191317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3171U true CN211913171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9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83322.7U Active CN211913171U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31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9487B (zh) 泡沫形成组件以及挤压发泡器
CN211913171U (zh) 一种采用离心力分离油气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3277351A (zh) 液压油箱呼吸器
CN2828332Y (zh) 油气分离器
CN101839159B (zh) 汽车柴油机的油气分离器
CN205994452U (zh)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CN101063417B (zh) 油气分离器
CN105903320A (zh) 一种医用气源处理组合件
CN104279359A (zh) 通气装置
CN20789273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碳罐
JP3961694B2 (ja) 吸湿呼吸装置
CN211896809U (zh) 一种航空燃油过滤分离器
CN208892291U (zh) 手动式便携咖啡机
CN211486872U (zh) 一种具有双重过滤功能的油气分离器
CN211189336U (zh) 一种用于立盘的新型气液预分离分配头
CN201078291Y (zh) 空气滤清器
US9759167B2 (en) Carbon canister including liquid separator
CN205779727U (zh) 螺杆空压机l型油气分离装置
CN214390166U (zh) 一种油水分离反应装置
CN201771878U (zh) 多功能液压油箱呼吸器
CN102410061A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器装置
CN209985166U (zh) 具有油气分离功能的干燥罐及带有该干燥罐的车辆
CN209362043U (zh) 油分罐结构
CN107061083A (zh)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CN108709002B (zh) 一种高速透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