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1083A -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61083A
CN107061083A CN201710379633.1A CN201710379633A CN107061083A CN 107061083 A CN107061083 A CN 107061083A CN 201710379633 A CN201710379633 A CN 201710379633A CN 107061083 A CN107061083 A CN 107061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chamber
column
intake duct
air intake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96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兴明
何飞
戴瑞义
景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cin General Dynam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96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610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06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6108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vapour l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油箱盖包括外壳和罐体,罐体内具有用于吸附油蒸汽的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一使蒸汽由油箱内向上流动的柱状进气道和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连通的且充满碳粉的吸附室,柱状进气道的进气口位于底部,出气口位于顶部;本发明的柱状进气通道与油箱盖的罐体等高,具有足够的距离从而避免燃油直接进入吸附室,且该距离使得在柱状进气道设置除雾层(液滴吸附层)成为可能,进一步避免油液进入吸附室;有柱状进气道具有足够高度,对于吸附室的设置也具有使蒸汽流程加长的可能,使蒸汽通过全部碳粉,从而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满足对环保的要求,也满足CARB蒸发排放的要求。

Description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及发动机,特别涉及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背景技术
对于发动机油箱来说,通过油蒸汽吸附附件来平衡油箱内的压力,以保证充分供油。对于小型发动机来说,通过在油箱盖上设置吸附结构来完成上述过程。现有技术中,较多的是将油箱盖内部注满碳粉,当油箱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压力时,油箱里的油气通过碳粉腔排放到外界中以达到内外压力平衡,油气通过碳粉腔时,燃油被碳粉部分接收,过滤后的气体排放到外界,以达到净化燃油蒸汽的目的。这种结构在汽油蒸汽进入后,一般沿着较近的路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逸到大气中去,净化效果不理想,且燃油容易进入内部,会浸湿进气孔附近的炭粉,影响通气。为解决上述问题,还出现了在大腔室的底部设计一个容积很小的、带有迷宫结构的独立小腔室;虽然可以增加汽油液体进入炭粉所在的大腔室的路径,但是结构较为复杂,甚至这个单独的腔室还需要密封件来进行密封,并且吸附和净化效果也不明显,排放无法满足要求日益严格的环保指标,比如无法满足CARB蒸发排放的要求,影响国产发动机的世界市场。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装填碳粉的油箱盖进行改进,能够有效避免燃油进入碳粉填充区域,且能够保证吸附效果,也就保证净化气的指标,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能够有效避免燃油进入碳粉填充区域,且能够保证吸附效果,也就保证净化气的指标,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本发明的发动机油箱盖,包括外壳和罐体,罐体内具有用于吸附油蒸汽的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一使蒸汽由油箱内向上流动的柱状进气道和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连通的且充满碳粉的吸附室,所述柱状进气道的进气口位于底部,出气口位于顶部;柱状进气道一般采用竖直设置的方式,底部朝向油箱内部,由固定在罐体底部并向上延伸的空心柱形成(一般为一体成型),出气口由柱状进气道上端边沿开口形成;且柱状进气道与罐体等高,可根据需要在其周围设置吸附室;油箱盖的外壳和罐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柱状进气道中靠近出气口处设有除雾件;除雾件一般采用能够透气且能够有效挡住液体通过的材料制成,包括透气布层、泡棉等,优选泡棉,泡棉具有较好的透气能力,并且不会出现残渣掉落的问题,保证油箱内燃油的洁净;安装时,柱状进气道内壁位于顶部形成向下的沉台,所述除雾件(泡棉)被托于沉台之上,且被顶盖压住;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吸附室,结构简单,安装稳定;除雾件所占的柱状进气通道的长度在三分之一左右为最优,柱状进气通的中、下部是无任何填充物,可有效减轻汽油液体的向上爬升。
进一步,所述吸附室包括为多个,多个吸附室均充满碳粉且依次连通排列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后,其中首个吸附室连通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排出;吸附室为多个串联连通,增加流程长度,约束蒸汽的流动方向,利于保证吸附效果。
进一步,所述柱状进气道位于罐体中部,多个吸附室围绕于柱状进气道周围排列且相邻吸附室之间以及每个吸附室与柱状进气道之间共用侧壁,每个吸附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隔着碳粉区域上下相对,使得气体在吸附室内的流程通过整个碳粉区域;本结构中,进气口和出气口中间隔着碳粉区域并且还处于上下相对的位置,使得每个吸附室内的流动的蒸汽穿过整个碳粉区域,形成对碳粉的较为完全利用;同时,在有限的区域内设置多个吸附室,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增加吸附流程,结合单个吸附室内碳粉的有效利用,避免了一个大吸附室存在的碳粉利用不完全的问题,极大地保证了吸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油箱盖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蒸发油蒸汽的充分净化,并使使用该油箱盖以及油箱的发动机符合CARB蒸发排放要求。
进一步,所述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通过设置于尾端吸附室内的柱状排气通道排出,所述柱状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上端并使气体由上向下流向位于柱状排气通道底部的排气口,所述尾端吸附室的进气口与柱状排气通道隔着碳粉区域相对且靠近底部,尾端吸附室的出气口即为柱状排气通道的进气口;柱状排气通道同样由固定在罐体底部并向上延伸的空心柱形成(一般为一体成型),柱状排气通道底部设置排气口,该排气口直径小于柱状排气通道的直径;位于底部的排气口更利于防止外物进入,利于防水。
进一步,针对于各个吸附室靠近底部具有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该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呈上下的条状结构或者距离底部具有设定距离;即所有吸附室中,分别具有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只要是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的,均呈上下的条状结构或者距离底部具有设定距离,使用过程中,炭粉细化后的微粒在振动作用下会沉积在吸附室的底部,该结构可避免细化后的碳粉沉底后堵塞进气口和出气口;由此,设计过程中,一般会设定条状结构的高度以及其他结构开口的高度要高于预测的细化后的碳粉的高度;本发明优选的是条状结构的开口,增加通气量且避免堵塞,保证油蒸汽以及平衡气体的流通顺畅。
进一步,所述柱状进气道一体成型于罐体,所述柱状进气道的底部向内部形成弧面凹陷变形,所述柱状进气道的进气口位于该弧面凹陷变形的中心;弧面凹陷变形能够增加进气口的高度,且凹陷的边缘可阻挡燃油液滴的进入,保证了使用效果;同时,弧面凹陷变形还能使附着的油液向下流回油箱。
进一步,所述罐体具有顶盖,所述顶盖密封压合于罐体上方开口并将柱状进气道以及每个吸附室的上方开口密封,每个吸附室的碳粉上方压有透气的防震材料层,所述首个吸附室的防震材料层与碳粉之间还隔有透气的阻碳层;所述柱状排气通道内填充有透气的隔离层;防震材料一般采用通气性能较好的泡棉,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且透气性较好,有效减轻或延长炭粉在发动机振动作用下的细化和微粒化,以保证碳粉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起到不被阻塞。阻碳层的目的是了防止炭粉微粒通过柱状进气通道的出气口进入该通道,并进一步进入油箱,从而影响燃油的正常使用;阻碳层一般采用无纺布等具有较好透气效果以及一定强度的材料,优选为无纺布;所述吸附室为二到八个,能够满足吸附条件,并且围绕在柱状进气道周围,形成紧凑的结构,并能够实现较好的净化效果;虽然吸附室数量越多吸附效果会更好,但也会增加阻力,对油箱内部平衡以及油蒸汽的排出吸附造成困难,并对于制造过程造成较大的困难;经最终的实验证明,二到八个吸附室能够完全的满足所需的吸附效果,满足本发明目的,并能达到良好的平衡要求。
进一步,所述吸附室为四个,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在柱状进气道周围,分别为第一吸附室、第二吸附室、第三吸附室和第四吸附室,所述第一吸附室作为首个吸附室,第四吸附室为尾端吸附室;所述第一吸附室、第三吸附室的出气口靠近底部且对应作为第二吸附室和第四吸附室的进气口,第二吸附室的出气口靠近顶部且作为第三吸附室的进气口;采用四个吸附室的结构,且相对对称,利于整体布置,并便于加工,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四个吸附室围绕在柱状进气通道周围且均与其共用侧壁,同时,四个吸附室相邻的也共用侧壁,直接在侧壁上上下交错开设进气口或者出气口,结构简单紧凑,保证足够的吸附流程。
沿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设有连续的凸起,所述顶盖盖在罐体上后对应于所述连续的凸起在顶盖和罐体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罐体的上端面包括罐体的边沿的上端面、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以及柱状进气道的侧壁的上端面,该连续的凸起沿罐体的边沿的上端面、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以及柱状进气道的侧壁的上端面的长度方向上连续设置,所述顶盖盖在罐体上后对应于所述连续的凸起在顶盖和罐体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所述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以及各个吸附室靠近顶部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均由侧壁上部的开口形成,所述连续的凸起避开所述开口。
实际使用时,所述顶盖设有向下的连续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与罐体的边沿的上端面以及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对应,所述上端面嵌入环形限位槽后使得连续的凸起与限位槽槽底接触,顶盖和罐体之间位于环形限位槽槽底和罐体的上端面的连续的凸起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如图所示,顶盖盖在顶部后形成相对独立的吸附室以及柱状进气通道,除了通过更进气口和出气口进行连通,别无通道,保证了吸附流程。
如图所示,环形凸起的断面为三角形,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该环形凸起溶化后与顶盖焊接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节约制造成本,并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用发动机,发动机采用了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所述发动机油箱盖用于所述发动机的油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油箱盖的排气机构的进气通道采用一使蒸汽由油箱内向上流动的柱状进气道,该柱状进气通道与油箱盖的罐体等高,具有足够的距离从而避免燃油直接进入吸附室,且该距离使得在柱状进气道设置除雾层(液滴吸附层)成为可能,进一步避免油液进入吸附室;有柱状进气道具有足够高度,对于吸附室的设置也具有使蒸汽流程加长的可能,使蒸汽通过全部碳粉,从而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满足对环保的要求,也满足CARB蒸发排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油箱盖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组装成油箱盖);
图3为图1沿B-B向剖视图(组装成油箱盖);
图4为图2C处放大图;
图5为顶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油箱盖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组装成油箱盖),图3为图1沿B-B向剖视图(组装成油箱盖),图4为图2C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油箱盖,包括外壳14和罐体1,罐体1内具有用于吸附油蒸汽的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一使蒸汽由油箱内向上流动的柱状进气道2和与柱状进气道2的出气口8连通的且充满碳粉的吸附室,所述柱状进气道2的进气口23位于底部,出气口位于顶部;柱状进气道一般采用竖直设置的方式,底部朝向油箱内部,由固定在罐体底部并向上延伸的空心柱形成(一般为一体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出气口由柱状进气道上端边沿开口形成;且柱状进气道与罐体等高,可根据需要在其周围设置吸附室;油箱盖的外壳和罐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状进气道2中靠近出气口8处设有除雾件28;除雾件28一般采用能够透气且能够有效挡住液体通过的材料制成,包括透气布层、泡棉等,优选泡棉,泡棉具有较好的透气能力,并且不会出现残渣掉落的问题,保证油箱内燃油的洁净;安装时,柱状进气道内壁位于顶部形成向下的沉台,所述除雾件(泡棉)被托于沉台之上,且被顶盖压住;有效防止液体进入吸附室,结构简单,安装稳定;除雾件所占的柱状进气通道的长度在三分之一左右为最优,柱状进气通的中、下部是无任何填充物,可有效减轻汽油液体的向上爬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室包括为多个,多个吸附室均充满碳粉且依次连通排列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后,其中首个吸附室连通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排出;吸附室为多个串联连通,增加流程长度,约束蒸汽的流动方向,利于保证吸附效果。
图中为4个吸附室,填充的碳粉分别为15、16、17、18。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状进气道2位于罐体1中部,多个吸附室围绕于柱状进气道2周围排列且相邻吸附室之间以及每个吸附室与柱状进气道2之间共用侧壁,每个吸附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隔着碳粉区域上下相对,使得气体在吸附室内的流程通过整个碳粉区域;本结构中,进气口和出气口中间隔着碳粉区域并且还处于上下相对的位置,使得每个吸附室内的流动的蒸汽穿过整个碳粉区域,形成对碳粉的较为完全利用;同时,在有限的区域内设置多个吸附室,在圆周方向上有效增加吸附流程,结合单个吸附室内碳粉的有效利用,避免了一个大吸附室存在的碳粉利用不完全的问题,极大地保证了吸附效果,使得本发明的油箱盖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蒸发油蒸汽的充分净化,并使使用该油箱盖以及油箱的发动机符合CARB蒸发排放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通过设置于尾端吸附室内的柱状排气通道5排出,所述柱状排气通道5的进气口13位于上端并使气体由上向下流向位于柱状排气通道5底部的排气口12,所述尾端吸附室的进气口与柱状排气通道隔着碳粉区域相对且靠近底部,尾端吸附室的出气口即为柱状排气通道的进气口;柱状排气通道5同样由固定在罐体底部并向上延伸的空心柱形成(一般为一体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柱状排气通道5底部设置排气口12,如图所示,排气口12直接加工于罐体1底部与柱状排气通道5对应的位置;该排气口12直径小于柱状排气通道的直径,避免内部物质流出,还易于在柱状排气通道内填充物质;位于底部的排气口更利于防止外物进入,利于防水。
本实施例中,针对于各个吸附室靠近底部具有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该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呈上下的条状结构或者距离底部具有设定距离;即所有吸附室中,分别具有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只要是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的,均呈上下的条状结构或者距离底部具有设定距离,使用过程中,炭粉细化后的微粒在振动作用下会沉积在吸附室的底部,该结构可避免细化后的碳粉沉底后堵塞进气口和出气口;由此,设计过程中,一般会设定条状结构的高度以及其他结构开口的高度要高于预测的细化后的碳粉的高度;本发明优选的是条状结构的开口,增加通气量且避免堵塞,保证油蒸汽以及平衡气体的流通顺畅。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状进气道2一体成型于罐体1,所述柱状进气道2的底部向内部形成弧面凹陷变形31,所述柱状进气道5的进气口23位于该弧面凹陷变形的中心,且直径小于柱状进气道的内径;如图所示,进气口直接加工于罐体底部与柱状进气通道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进气通道的底部;弧面凹陷变形31能够增加进气口的高度,易于引导油蒸汽进入,且凹陷的边缘可阻挡燃油液滴的进入,保证了使用效果;同时,弧面凹陷变形还能使附着的油液向下流回油箱。
如图所示,位于罐体1底部与柱状进气道2的进气口23相对应还设有挡板27,该挡板27设有通孔24,用于进入油蒸汽,同时,还可对油液进行初步阻挡,进一步避免油液进入柱状进气道。同时,该挡板还是用来把油箱盖旋紧在油箱上的承力结构件,其上的通孔24时条状的,宽度为2mm左右;如图所示,该挡板27通过铆钉铆接于罐体1底部,铆钉穿透罐体并在罐体内与一设置加强板25铆接,所述加强板25沿圆周方向嵌入柱状进气通道侧壁的根部设置的环形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室为二到八个,采用围绕在柱状进气道周围的结构,能够满足吸附条件,并且围绕在柱状进气道周围,形成紧凑的结构,并能够实现较好的净化效果;虽然吸附室数量越多吸附效果会更好,但也会增加阻力,对油箱内部平衡以及油蒸汽的排出吸附造成困难,并对于制造过程造成较大的困难;经最终的实验证明,二到八个吸附室能够完全的满足所需的吸附效果,满足本发明目的,并能达到良好的平衡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具有顶盖26,所述顶盖26密封压合于罐体1上方开口并将柱状进气道2以及每个吸附室的上方开口密封,每个吸附室的碳粉上方压有透气的防震材料层,图中为四个吸附室,防震材料层分别为19、20、21、22;所述首个吸附室的防震材料层与碳粉之间还隔有透气的阻碳层29;所述柱状排气通道5内填充有透气的隔离层30,一般为将柱状排气通道5填满,形成有效阻隔,避免材料泄漏或者外物进入;防震材料一般采用通气性能较好的泡棉,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且透气性较好,有效减轻或延长炭粉在发动机振动作用下的细化和微粒化,以保证碳粉的使用寿命,并保证起到不被阻塞。阻碳层的目的是了防止炭粉微粒通过柱状进气通道的出气口进入该通道,并进一步进入油箱,从而影响燃油的正常使用;阻碳层29一般采用无纺布等具有较好透气效果以及一定强度的材料,优选为无纺布。
在本实施例中:防震材料层粘贴在顶盖26上,使用时直接安装,厚度是2-3mm;阻碳层的厚度是5-7mm,保证第一腔室碳粉总量量,且使碳粉微粒不容易穿透或越过该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室为四个,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在柱状进气道周围,分别为第一吸附室6、第二吸附室7、第三吸附室3和第四吸附室4,所述第一吸附室作为首个吸附室,第四吸附室为尾端吸附室;所述第一吸附室6、第三吸附室3的出气口靠近底部且对应作为第二吸附室7和第四吸附室4的进气口,如图所示,所述第一吸附室6的出气口9作为第二吸附室7进气口,所述第三吸附室3的出气口11作为第四吸附室4进气口;第二吸附室7的出气口10靠近顶部且作为第三吸附室3的进气口,靠近顶部的进气口由相邻吸附室之间的侧壁上端开口形成,易于加工;采用四个吸附室的结构,且相对对称,利于整体布置,并便于加工,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四个吸附室围绕在柱状进气通道周围且均与其共用侧壁,同时,四个吸附室相邻的也共用侧壁,直接在侧壁上上下交错开设进气口或者出气口,结构简单紧凑,保证足够的吸附流程。
沿所述罐体1的上端面设有连续的凸起1a,所述顶盖26盖在罐体1上后对应于所述连续的凸起1a在顶盖和罐体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罐体1的上端面包括罐体的边沿的上端面、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以及柱状进气道的侧壁的上端面,该连续的凸起沿罐体的边沿的上端面、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以及柱状进气道的侧壁的上端面的长度方向上连续设置,所述顶盖盖在罐体上后对应于所述连续的凸起在顶盖和罐体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所述柱状进气道2的出气口以及各个吸附室(第一吸附室6、第二吸附室7、第三吸附室3和第四吸附室4)靠近顶部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第二吸附室的出气口)均由侧壁上部的开口形成,顶盖盖上之后则形成完整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所述连续的凸起避开所述开口。
实际使用时,所述顶盖26设有向下的连续的限位槽26a,该限位槽26a与罐体1的边沿的上端面以及各个吸附室的侧壁的上端面对应,所述上端面嵌入环形限位槽26a后使得连续的凸起1a与限位槽26a槽底接触,顶盖26和罐体1之间位于环形限位槽26a槽底和罐体1的上端面的连续的凸起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如图所示,顶盖盖在顶部后形成相对独立的吸附室以及柱状进气通道,除了通过更进气口和出气口进行连通,别无通道,保证了吸附流程。
由于防震材料层粘贴在顶盖26上直接安装,并且与各个吸附室相对应,限位槽不但利于安装和焊接,还能保证顶盖上的防震材料与各个吸附室对应,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所示,焊接后,罐体的边沿、吸附室的侧壁以及柱状进气通道的侧壁顶部平齐,顶盖盖在顶部后形成相对独立的吸附室以及柱状进气通道,除了通过更进气口和出气口进行连通,别无通道,保证了吸附流程。
如图所示,环形凸起1a的断面为三角形,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该环形凸起溶化后与顶盖焊接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节约制造成本,并保证整体的密封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用发动机,发动机采用了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所述发动机油箱盖用于所述发动机的油箱。
本发明在使用时:
汽油蒸汽到大气的路线:如图中箭头所示,蒸汽从柱状进气通道底部的进气口,上升到顶部排气口,通过该排气口进入第一吸附室;再从第一吸附室底部的出气口(第二吸附室的进气口)进入第二吸附室;再从第二吸附室顶部的出气口(第三吸附室的进气口)进入第三吸附室;再从第三吸附室底部的出气口(第四吸附室的进气口)进入第四吸附室;最后从柱状排气通道顶部的进气口进入柱状排气通道,由柱状排气通道底部的排气口排出。
在汽油蒸汽途径的路线上,四个吸附室的炭粉会对其进行充分的吸附,减少最后逸散到大气中的汽油蒸汽,从而满足蒸发排放的法规要求。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新鲜空气从外部进入则流程相反,必要时还可进行反吹;从而实现油箱的内、外部的压力平衡,保证发动机的正常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罐体,罐体内具有用于吸附油蒸汽的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一使蒸汽由油箱内向上流动的柱状进气道和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连通的且充满碳粉的吸附室,所述柱状进气道的进气口位于底部,出气口位于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进气道中靠近出气口处设有除雾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室包括为多个,多个吸附室均充满碳粉且依次连通排列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后,其中首个吸附室连通于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进气道位于罐体中部,多个吸附室围绕于柱状进气道周围排列且相邻吸附室之间以及每个吸附室与柱状进气道之间共用侧壁,每个吸附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隔着碳粉区域上下相对,使得气体在吸附室内的流程通过整个碳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吸附室将净化气最终通过设置于尾端吸附室内的柱状排气通道排出,所述柱状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上端并使气体由上向下流向位于柱状排气通道底部的排气口,所述尾端吸附室的进气口与柱状排气通道隔着碳粉区域相对且靠近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针对于各个吸附室靠近底部具有的进气口或出气口,该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呈上下的条状结构或者距离底部具有设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进气道一体成型于罐体,所述柱状进气道的底部向内部形成弧面凹陷变形,所述柱状进气道的进气口位于该弧面凹陷变形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具有顶盖,所述顶盖密封压合于罐体上方开口并将柱状进气道以及每个吸附室的上方开口密封,每个吸附室的碳粉上方压有透气的防震材料层,所述首个吸附室的防震材料层与碳粉之间还隔有透气的阻碳层;所述柱状排气通道内填充有透气的隔离层;所述吸附室为二到八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室为四个,沿圆周方向等分排列在柱状进气道周围,分别为第一吸附室、第二吸附室、第三吸附室和第四吸附室,所述第一吸附室作为首个吸附室,第四吸附室为尾端吸附室;所述第一吸附室、第三吸附室的出气口靠近底部且对应作为第二吸附室和第四吸附室的进气口,第二吸附室的出气口靠近顶部且作为第三吸附室的进气口;
沿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设有连续的凸起,所述顶盖盖在罐体上后对应于所述连续的凸起在顶盖和罐体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
所述柱状进气道的出气口以及各个吸附室靠近顶部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均由侧壁上部的开口形成,所述连续的凸起避开所述开口。
10.一种通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发动机采用了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动机油箱盖,所述发动机油箱盖用于所述发动机的油箱。
CN201710379633.1A 2017-05-25 2017-05-25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Withdrawn CN1070610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9633.1A CN107061083A (zh) 2017-05-25 2017-05-25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9633.1A CN107061083A (zh) 2017-05-25 2017-05-25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61083A true CN107061083A (zh) 2017-08-18

Family

ID=5961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9633.1A Withdrawn CN107061083A (zh) 2017-05-25 2017-05-25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6108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6041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北京理工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固体推进剂燃气过滤装置
CN113431715A (zh) * 2021-06-25 2021-09-24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积液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590A (zh) * 2010-07-01 2010-11-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油蒸汽吸附装置
CN202108629U (zh) * 2011-06-02 2012-01-11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通机油箱盖
CN202124085U (zh) * 2011-05-23 2012-01-25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及其油箱盖
CN202345379U (zh) * 2011-11-16 2012-07-25 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防止燃料蒸发的油箱盖
CN205770896U (zh) * 2016-05-18 2016-12-07 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油箱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590A (zh) * 2010-07-01 2010-11-1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油蒸汽吸附装置
CN202124085U (zh) * 2011-05-23 2012-01-25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及其油箱盖
CN202108629U (zh) * 2011-06-02 2012-01-11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通机油箱盖
WO2012163077A1 (zh) * 2011-06-02 2012-12-06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汽油机油箱盖
CN202345379U (zh) * 2011-11-16 2012-07-25 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防止燃料蒸发的油箱盖
CN205770896U (zh) * 2016-05-18 2016-12-07 浙江康思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碳粉油箱盖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6041A (zh) * 2018-06-01 2018-10-12 北京理工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固体推进剂燃气过滤装置
CN108636041B (zh) * 2018-06-01 2020-11-13 北京理工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固体推进剂燃气过滤装置
CN113431715A (zh) * 2021-06-25 2021-09-24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积液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2893U (zh) 燃料箱帽
US20090139495A1 (en) Carbon canister with purge buffer system
CN106523215A (zh) 一种碳罐油箱盖总成
CN107061083A (zh) 发动机油箱盖及通用发动机
CN104210357A (zh) 一种新型的碳灌油箱盖
CN104696121B (zh) 一种直通式漏斗形碳罐油箱盖
CN104210748A (zh) 一种分离式碳灌油箱盖
CN206770081U (zh) 碳粉油箱盖及发动机
CN104675589A (zh) 一种直通式快速回油碳罐油箱盖
CN109973256A (zh) 一种提高进气纯净度的碳罐
CN20789273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碳罐
US10907584B2 (en) Vaporiz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CN204553018U (zh) 一种直通式漏斗形碳罐油箱盖
CN109139304A (zh) 组合式炭罐
CN206158897U (zh) 一种碳罐油箱盖总成
CN201076684Y (zh) 水过滤防尘口罩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05514364U (zh) 一种镜面吸水器
CN108547805B (zh) 油箱呼吸器及油箱
CN204553019U (zh) 一种直通式快速回油碳罐油箱盖
CN106704059B (zh) 带有碳罐功能的油箱盖
CN206426729U (zh) 一种黑板用粉尘净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黑板、黑板擦
CN208236476U (zh) 具有锯齿形回油挡板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17558948U (zh) 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透气塞
CN206175096U (zh) 一种新型orvr活性炭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