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5731U -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5731U
CN211895731U CN201922307945.9U CN201922307945U CN211895731U CN 211895731 U CN211895731 U CN 211895731U CN 201922307945 U CN201922307945 U CN 201922307945U CN 211895731 U CN211895731 U CN 211895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trolley
wheel
spring
avo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79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迎九
肖强
郭树旺
郑雪峰
王悦民
童民慧
高翔
白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79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5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5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5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于上小车行车轮和上小车车架之间,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上小车行车轮的转轴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于下小车行车轮和下小车车架之间,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下小车行车轮的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限制上小车和下小车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振动,为上小车和下小车提高运行速度提供条件,有利于结构稳定安全,同时还能够防止上下两台小车互相干扰和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码头集装箱装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背景技术
港口码头是水陆交通的连接处,作为两种运输形式的枢纽,港口码头直接完成集装箱船的装卸,实现集装箱的水陆转运。港口码头的工作效率决定着集装箱船的装卸效率,影响集装箱船的停靠时间,因此,高效化一直是港口码头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为了节约运输过程中的成本,集装箱船在朝着大型化发展,载箱量24000TEU的3E级集装箱船已经投入使用,这对港口码头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港口码头绝大部分的集装箱装卸工作由岸桥完成,岸桥是一种直接对船作业的大型装卸设备,岸桥的装卸效率直接影响着港口码头的工作效率。传统的岸桥是通过一台行走在岸桥大梁上的岸桥小车及岸桥小车下方的岸桥小车吊具实现集装箱的吊取和转运,工作效率低下。穿越式岸桥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岸桥,设置了上下两台小车,上小车能够在下小车的框架内穿越运行,两台小车互不影响,能够极大地提高集装箱的装卸效率,穿越式岸桥是未来岸桥的主要发展方向。
岸桥小车吊具的起降速度和岸桥小车沿岸桥大梁的运行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岸桥的装卸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岸桥小车及岸桥小车吊具的速度过快会导致岸桥小车和岸桥大梁振动,速度越快,振幅越大,严重影响岸桥的运行安全。目前,岸桥小车吊具的极限起降速度为75m/min,岸桥小车沿岸桥大梁的极限移动速度为240m/min。为了进一步提高岸桥小车吊具的起降速度和岸桥小车的运行速度,需要对高速运行情况的振动进行有效控制,开发避振系统。安装避振装置是一种有效的减振措施,能够控制传统岸桥中岸桥小车高速运行时的振动,降低振幅,实现岸桥小车吊具和岸桥小车的进一步提速。
相比于传统岸桥,穿越式岸桥中的上小车在下小车的框架中穿越通过,直接使用传统岸桥的避振方法可能会导致上小车和下小车互相干扰,影响穿越式岸桥的结构稳定和运行安全,因此,需要对传统岸桥的避振措施进行改进,开发一种能够控制振动的穿越式岸桥,进一步提高穿越式岸桥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能够通过控制穿越式岸桥中上小车和下小车在运动时的振动和摇摆,为进一步提高上小车和下小车的运行速度提供条件,进而提高穿越式岸桥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上小车能够顺利在下小车的框架中穿越通行,上小车和下小车的运行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内侧的上小车轨道、行走于上小车轨道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外侧的下小车轨道、行走于下小车轨道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以及上小车车架和下小车车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所述上小车行车轮设于上小车车架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于上小车行车轮和上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与上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上小车行车轮的转轴连接。当上小车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上小车行车轮会与岸桥大梁上的上小车轨道发生碰撞,严重时还会导致脱轨,影响运行安全。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置在上小车行车轮和上小车车架之间,能够在上小车发生振动时提供缓冲,减弱上小车行车轮和上小车轨道之间的挤压,避免上小车行车轮弹起。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所述下小车车架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于下小车行车轮和下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与下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下小车行车轮的转轴连接。当下小车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时,不仅会造成下小车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还有可能因振动导致下小车框架内供上小车穿越的空间发生变化,干扰在下小车框架中穿越的上小车,影响上小车的安全运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设置在下小车行车轮和下小车车架之间,能够在下小车发生振动时提供缓冲,为下小车正常运行和上小车顺利穿越提供条件。
在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中,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上小车防偏轮支架、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下小车防偏轮、下小车防偏轮支架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与上小车防偏轮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与上小车车架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与上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是限制上小车行车轮摇晃的装置,防止上小车摇摆甚至倾覆。正常运行情况下,上小车防偏轮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轨头的侧面,起到限位的左右,但当上小车发生水平方向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的振动时,上小车防偏轮可能会与上小车轨道的轨头发碰撞挤压,破坏岸桥结构,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用于减弱上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的振动幅度,限制上小车防偏轮与上小车轨道之间的挤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与下小车防偏轮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与下小车车架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与下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的作用和上小车防偏轮的作用相同,防止下小车行车轮偏离下小车轨道。当下小车发生水平方向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的振动时不仅会影响下小车的运行,还会影响上小车的运行安全,可能导致上小车和下小车发生碰撞,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能够减弱下小车防偏轮与下小车轨道轨头的碰撞,限制下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的振动。
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还包括上小车牵引轮、上小车牵引轮支架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包括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所述上小车牵引轮设于上小车车架垂直于上小车轨道两边的外侧,上小车牵引轮支架与上小车牵引轮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设于上小车牵引轮与上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与上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上小车轨道,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固定连接。上小车牵引轮是完成上小车行走过程的滑轮,通过上小车牵引轮上绕过的牵引钢丝绳带动上小车沿岸桥大梁行走,当上小车高速运、启动或制动时,可能会发生水平面沿上小车轨道方向的振动或摇晃,导致牵引钢丝绳脱出上小车牵引轮轮槽,影响上小车正常运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为牵引轮和上小车车架之间提供了缓冲,能够避免牵引钢丝绳脱落的情况。
同样的,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还包括下小车牵引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包括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所述下小车牵引轮水平布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与下小车牵引轮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设于下小车牵引轮与下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与下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下小车轨道,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固定连接。下小车牵引轮与上小车牵引轮的作用相同,用于完成下小车沿岸桥大梁的运动,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能够减弱下小车在水平面内沿下小车轨道方向的振动,为下小车高速运行提供条件。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竖直布置,且设于上小车车架内部,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设于上小车起升滑轮两侧,且位于上小车起升滑轮与上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与上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竖直布置,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与上小车起升滑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上小车起升滑轮用于完成上小车吊具的上升或下降,当上小车吊具高速起降时会引起上小车和上小车吊具发生竖直方向的振动,影响上小车在下小车框架内穿越,可能会导致上小车吊具和下方吊取的集装箱与下小车碰撞,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提供竖直方向上的缓冲,降低上小车和上小车吊具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确保运行安全。
同样的,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还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竖直布置于下小车车架上,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设于下小车起升滑轮两侧,且位于下小车起升滑轮与下小车车架之间,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与下小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竖直布置,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与下小车起升滑轮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能够限制下小车和下小车吊具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下小车框架内的空间发生变化,影响上小车的穿越运行。
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中,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均包括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设于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充油腔和充气腔,所述充油腔位于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侧,充气腔位于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包括弹簧杆、橡胶弹簧和底座,所述弹簧杆的一端与橡胶弹簧连接,橡胶弹簧与底座连接,橡胶弹簧设于底座内。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都能提供缓冲,两者共同作用,既能够解决油气阻尼长时间工作发热严重的问题,有能克服橡胶减振器强度较低的问题。
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上小车行车轮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均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固定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均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固定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中,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均包括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设于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充油腔和充气腔,所述充油腔位于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侧,充气腔位于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包括弹簧杆、橡胶弹簧和底座,所述弹簧杆的一端与橡胶弹簧连接,橡胶弹簧与底座连接,橡胶弹簧设于底座内。
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与下小车行车轮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均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固定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中,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均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固定连接,油气阻尼中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橡胶减振器中的弹簧杆远离橡胶弹簧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铰接。
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中,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包括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设于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充油腔和充气腔,所述充油腔位于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侧,充气腔位于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包括弹簧杆、橡胶弹簧和底座,所述弹簧杆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连接,橡胶弹簧与底座连接,橡胶弹簧设于底座内。所述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固定连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与上小车起升滑轮的转动轴连接。
前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中,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包括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油气阻尼和橡胶减振器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体,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设于缸体内,所述缸体包括充油腔和充气腔,所述充油腔位于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侧,充气腔位于活塞与活塞杆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包括弹簧杆、橡胶弹簧和底座,所述弹簧杆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铰接,弹簧杆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连接,橡胶弹簧与底座连接,橡胶弹簧设于底座内。所述油气阻尼的缸体和橡胶减振器的底座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与下小车起升滑轮的转动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分别减弱上小车和下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岸桥大梁延伸方向上和水平面内垂直于岸桥大梁的方向上的振动幅度,有效限制上小车和下小车在高速运动时产生的振动,为上小车和下小车提高运行速度提供条件,避免穿越式岸桥结构碰撞,有利于结构稳定安全,同时还能够防止上下两台小车互相干扰和碰撞,保证上小车顺利穿越运行,进一步提高穿越式岸桥的工作效率和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车架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车架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油气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岸桥大梁,2-上小车轨道,3-上小车行车轮,4-下小车轨道,5-下小车行车轮,6-上小车车架,7-下小车车架,8-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10-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1-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2-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3- 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4-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5-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6-上小车防偏轮,17-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8-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9-下小车防偏轮,20-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1-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3-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5-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6-上小车牵引轮, 27-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8-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9-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0-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1-下小车牵引轮,32-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3-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 34-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5-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6-上小车起升滑轮,37-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8-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9-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0-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1-下小车起升滑轮,42-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3-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4-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5-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6- 油气阻尼,47-橡胶减振器,48-活塞杆,49-活塞,50-缸体,51-充油腔,52-充气腔,53-弹簧杆,54-橡胶弹簧,55-底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内侧的上小车轨道2、行走于上小车轨道2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3、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外侧的下小车轨道4、行走于下小车轨道4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5以及上小车车架6和下小车车架7。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所述上小车行车轮3设于上小车车架6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设于上小车行车轮3和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轴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用于限制上小车车架6和上小车行车轮3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行车轮3与上小车轨道2碰撞挤压。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所述下小车车架7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5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设于下小车行车轮 5和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轴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行车轮5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下小车车架7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会影响上小车正常穿越运行,因此,必须要通过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进行有效限制。chu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16、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下小车防偏轮19、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所述上小车防偏轮16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2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16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2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防偏轮16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 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方向的振动,防止上小车防偏轮 16对上小车轨道2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4、图6和图12所示,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所述下小车防偏轮19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4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19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4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防偏轮19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方向的振动,防止下小车防偏轮19对下小车轨道4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内侧的上小车轨道2、行走于上小车轨道2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3、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外侧的下小车轨道4、行走于下小车轨道4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5以及上小车车架6和下小车车架7。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所述上小车行车轮3设于上小车车架6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设于上小车行车轮3和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轴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用于限制上小车车架6和上小车行车轮3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行车轮3与上小车轨道2碰撞挤压。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所述下小车车架7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5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设于下小车行车轮5和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轴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行车轮5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下小车车架7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会影响上小车正常穿越运行,因此,必须要通过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进行有效限制。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16、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下小车防偏轮19、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所述上小车防偏轮16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2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16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2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防偏轮16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 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方向的振动,防止上小车防偏轮 16对上小车轨道2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4、图6和图12所示,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所述下小车防偏轮19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4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19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4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防偏轮19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方向的振动,防止下小车防偏轮19对下小车轨道4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1、图3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牵引轮26、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包括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所述上小车牵引轮26设于上小车车架6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两边的外侧,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与上小车牵引轮2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设于上小车牵引轮2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 的另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上小车牵引轮26的轮槽,保证上小车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4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下小车牵引轮31、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包括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所述下小车牵引轮31水平布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与下小车牵引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设于下小车牵引轮3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下小车车架7结构和重量较大,在高速运行时更容易发生振动摇摆,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 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下小车牵引轮31的轮槽。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 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在实际使用中,油气阻尼46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更好,但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配合使用的方式,缓解了油气阻尼46的发热问题,同时解决了橡胶减振器47的强度问题。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
如图11所示,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
如图13所示,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 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如图9和图10 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 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
如图12所示,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
如图14所示,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内侧的上小车轨道2、行走于上小车轨道2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3、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外侧的下小车轨道4、行走于下小车轨道4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5以及上小车车架6和下小车车架7。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所述上小车行车轮3设于上小车车架6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设于上小车行车轮3和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轴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用于限制上小车车架6和上小车行车轮3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行车轮3与上小车轨道2碰撞挤压。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所述下小车车架7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5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设于下小车行车轮 5和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轴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行车轮5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下小车车架7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会影响上小车正常穿越运行,因此,必须要通过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进行有效限制。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16、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下小车防偏轮19、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所述上小车防偏轮16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2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16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2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防偏轮16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 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方向的振动,防止上小车防偏轮16对上小车轨道2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4、图6和图12所示,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所述下小车防偏轮19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4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19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4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防偏轮19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方向的振动,防止下小车防偏轮19对下小车轨道4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1、图3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牵引轮26、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包括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所述上小车牵引轮26设于上小车车架6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两边的外侧,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与上小车牵引轮2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设于上小车牵引轮2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 的另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上小车牵引轮26的轮槽,保证上小车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4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下小车牵引轮31、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包括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所述下小车牵引轮31水平布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与下小车牵引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设于下小车牵引轮3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下小车车架7结构和重量较大,在高速运行时更容易发生振动摇摆,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 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下小车牵引轮31的轮槽。
如图4、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41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41竖直布置于下小车车架7上,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设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两侧,且位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竖直布置,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起升滑轮41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的穿越空间因下小车车架7振动发生变化,导致上小车和下小车发生碰撞,影响安全运行。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 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在实际使用中,油气阻尼46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更好,但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配合使用的方式,缓解了油气阻尼46的发热问题,同时解决了橡胶减振器47的强度问题。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 11铰接。
如图11所示,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
如图13所示,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 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如图9和图10 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 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
如图12所示,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
如图14所示,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
如图18、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活塞杆48的另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弹簧杆53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 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所述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 的底座55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内侧的上小车轨道2、行走于上小车轨道2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3、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外侧的下小车轨道4、行走于下小车轨道4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5以及上小车车架6和下小车车架7。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所述上小车行车轮3设于上小车车架6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设于上小车行车轮3和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轴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用于限制上小车车架6和上小车行车轮3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行车轮3与上小车轨道2碰撞挤压。
如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所述下小车车架7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5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设于下小车行车轮 5和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轴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行车轮5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下小车车架7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会影响上小车正常穿越运行,因此,必须要通过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进行有效限制。
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16、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下小车防偏轮19、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所述上小车防偏轮16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2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16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2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防偏轮16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 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方向的振动,防止上小车防偏轮 16对上小车轨道2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4、图6和图12所示,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所述下小车防偏轮19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4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19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4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防偏轮19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水平面上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方向的振动,防止下小车防偏轮19对下小车轨道4的轨头侧面过度挤压和碰撞。
如图1、图3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牵引轮26、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包括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所述上小车牵引轮26设于上小车车架6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两边的外侧,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与上小车牵引轮2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设于上小车牵引轮2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 的另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车架6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上小车牵引轮26的轮槽,保证上小车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4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下小车牵引轮31、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包括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所述下小车牵引轮31水平布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与下小车牵引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设于下小车牵引轮3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下小车车架7结构和重量较大,在高速运行时更容易发生振动摇摆,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 的作用是限制下小车车架7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和摇摆,防止牵引钢丝绳脱离下小车牵引轮31的轮槽。
如图3、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36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36竖直布置,且设于上小车车架6内部,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设于上小车起升滑轮36两侧,且位于上小车起升滑轮3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竖直布置,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与上小车起升滑轮3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如图4、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41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41竖直布置于下小车车架7上,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设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两侧,且位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竖直布置,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用于限制下小车车架7和下小车起升滑轮41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防止上小车的穿越空间因下小车车架7振动发生变化,导致上小车和下小车发生碰撞,影响安全运行。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 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在实际使用中,油气阻尼46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更好,但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发热的现象,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配合使用的方式,缓解了油气阻尼46的发热问题,同时解决了橡胶减振器47的强度问题。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 11铰接。
如图11所示,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
如图13所示,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 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如图9和图10 所示,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 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
如图12所示,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
如图14所示,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 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
如图17、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活塞杆48的另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弹簧杆53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 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所述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 的底座55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固定连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与上小车起升滑轮36的转动轴连接。
如图18、图19和图20所示,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活塞杆48的另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弹簧杆53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 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所述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 的底座55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穿越式岸桥中设置了两台小车,上小车在下小车的框架内穿越通过,为了防止上小车和下小车互相影响,穿越式岸桥中的上小车和下小车无法达到传统单小车岸桥的运行速度,高速运行情况下的振动对穿越式岸桥的安全运行也有更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在克服振动幅度过大的同时还需要解决上小车和下小车互相干扰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和模拟中,穿越式岸桥上小车和下小车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幅度是最明显的,也最容易发生上小车和下小车相互碰撞的情况,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的作用就是限制上小车和下小车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因此,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要的避振措施。
除此之外,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和下小车在水平面内垂直于岸桥大梁1方向上的振动,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和下小车在岸桥大梁1延伸方向上的振动,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的作用是限制上小车、上小车吊具、下小车和下小车吊具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以上避振装置共同作用能够为提高穿越式岸桥中上小车和下小车的运行速度提供条件。

Claims (10)

1.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包括岸桥支撑结构、设置于岸桥支撑结构上的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内侧的上小车轨道(2)、行走于上小车轨道(2)上且竖直布置的上小车行车轮(3)、铺设于两条平行岸桥大梁(1)外侧的下小车轨道(4)、行走于下小车轨道(4)上且竖直布置的下小车行车轮(5)以及上小车车架(6)和下小车车架(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包括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和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所述上小车行车轮(3)设于上小车车架(6)的外侧,上小车车轮避振装置(8)设于上小车行车轮(3)和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竖直布置,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轴连接;
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包括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和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所述下小车车架(7)为向上开口的框形结构,下小车行车轮(5)设于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装置(9)设于下小车行车轮(5)和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竖直布置,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防偏轮(16)、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下小车防偏轮(19)、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包括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所述上小车防偏轮(16)水平设置于两条上小车轨道(2)的内侧,上小车防偏轮(16)的弧形面抵触上小车轨道(2)轨头的侧面,所述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防偏轮(16)固定连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18)设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的另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
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包括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所述下小车防偏轮(19)水平设置于两条下小车轨道(4)的外侧,下小车防偏轮(19)的弧形面抵触下小车轨道(4)轨头的侧面,所述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防偏轮(19)固定连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装置(21)设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水平布置,且垂直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牵引轮(26)、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包括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所述上小车牵引轮(26)设于上小车车架(6)垂直于上小车轨道(2)两边的外侧,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与上小车牵引轮(2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28)设于上小车牵引轮(2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上小车轨道(2),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的另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小车牵引轮(31)、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包括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所述下小车牵引轮(31)水平布置,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与下小车牵引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装置(33)设于下小车牵引轮(3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水平布置,且平行于下小车轨道(4),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36)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包括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和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36)竖直布置,且设于上小车车架(6)内部,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37)设于上小车起升滑轮(36)两侧,且位于上小车起升滑轮(36)与上小车车架(6)之间,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与上小车车架(6)固定连接,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竖直布置,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的另一端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与上小车起升滑轮(3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41)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包括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和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41)竖直布置于下小车车架(7)上,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装置(42)设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两侧,且位于下小车起升滑轮(41)与下小车车架(7)之间,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与下小车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竖直布置,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的另一端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和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
所述上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0)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连接,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2)与上小车行车轮(3)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1)铰接;
所述上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2)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防偏轮支架(1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3)铰接;
所述上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29)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均与上小车牵引轮支架(27)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上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0)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和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均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
所述下小车车轮避振弹簧(13)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连接,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杆(15)与下小车行车轮(5)的转动轴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车轮避振连接座(14)铰接;
所述下小车防偏轮避振弹簧(2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防偏轮支架(20)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防偏轮避振连接座(25)铰接;
所述下小车牵引轮避振弹簧(34)中,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均与下小车牵引轮支架(32)固定连接,油气阻尼(46)中的活塞杆(48)远离活塞(49)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橡胶减振器(47)中的弹簧杆(53)远离橡胶弹簧(54)的一端与下小车牵引轮避振连接座(35)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38)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活塞杆(48)的另一端与活塞(49) 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39)铰接,弹簧杆(53)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所述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固定连接,上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0)与上小车起升滑轮(36)的转动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弹簧(43)包括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油气阻尼(46)和橡胶减振器(47)平行布置,所述油气阻尼(46)包括活塞杆(48)、活塞(49)和缸体(50),所述活塞杆(48)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活塞杆(48)的另一端与活塞(49)连接,活塞(49)设于缸体(50)内,所述缸体(50)包括充油腔(51)和充气腔(52),所述充油腔(51)位于活塞(49)远离活塞杆(48)的一侧,充气腔(52)位于活塞(49)与活塞杆(48)连接的一侧;所述橡胶减振器(47)包括弹簧杆(53)、橡胶弹簧(54)和底座(55),所述弹簧杆(53)的一端与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座(44)铰接,弹簧杆(53)的另一端与橡胶弹簧(54)连接,橡胶弹簧(54)与底座(55)连接,橡胶弹簧(54)设于底座(55)内;所述油气阻尼(46)的缸体(50)和橡胶减振器(47)的底座(55)经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固定连接,下小车起升滑轮避振连接杆(45)与下小车起升滑轮(41)的转动轴连接。
CN201922307945.9U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Active CN211895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7945.9U CN211895731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7945.9U CN211895731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5731U true CN211895731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3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7945.9U Active CN211895731U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57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3410A (zh) * 2019-12-19 2021-06-22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3410A (zh) * 2019-12-19 2021-06-22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5731U (zh)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CN107791882A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及其走行部
CN108349712A (zh) Sts多小车门座式龙门集装箱起重机
CN113003410A (zh) 一种穿越式避振高速岸桥
CN110667635A (zh) 一种轴箱内置式转向架构架
CN104261253B (zh) 一种新型下小车系统
CN107686057A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用吊具防摆装置
CN112408169B (zh) 一种用于高速电梯的减震装置及其减震系统
CN107738657A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及其无纵梁结构的走行部
CN211444746U (zh) 一种用于高速岸桥小车的避振系统
CN209567688U (zh) 一种侧置型家用梯土建结构
CN210393453U (zh) 一种缓冲型起重机
CN202717479U (zh) 一种超高速电梯重量补偿装置
CN203754182U (zh) 一种低振动垂直电梯
CN204111190U (zh) 一种新型下小车系统
RU2483017C2 (ru) Способ замены ходовых колес балансирных тележек мостового кран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2744699A (zh) 一种用于高速岸桥小车的避振系统
CN215048157U (zh) 一种穿越式高速化平衡重节能岸桥
CN210340101U (zh) 一种特大型钢结构制造车间行车减震支撑梁
CN205990140U (zh) 一种具有减震龙门架的无机房客梯
CN214192299U (zh) 一种穿越式高速平衡重节能岸桥
CN214192298U (zh) 一种穿越式高速减速箱节能岸桥
CN205873649U (zh) 一种可调节台阶
CN211056536U (zh) 一种起重机端梁行走轮装置
CN215101346U (zh) 一种补偿装置自适应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100160 8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6, East Road,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11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6,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