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5708U - 吊具及吊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吊具及吊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5708U
CN211895708U CN202020273520.0U CN202020273520U CN211895708U CN 211895708 U CN211895708 U CN 211895708U CN 202020273520 U CN202020273520 U CN 202020273520U CN 211895708 U CN211895708 U CN 211895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connecting rod
arm
hoist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35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晓韬
占晨聪
冯珏
王轶清
周佶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rrc Shentong Rail Transit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tong Nanche Shanghai Track Traffic Vehicle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tong Nanche Shanghai Track Traffic Vehicle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tong Nanche Shanghai Track Traffic Vehicle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35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5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5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5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具及吊装设备,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吊装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吊装构件铰接于支撑框架;装夹构件形成有吊装空间,用于容纳电机转子,吊装空间的开口能够张开或闭合,用于释放或吊装电机转子。本申请提供吊具能够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吊装工作,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避免现有技术中常选用扁平吊带作为吊具,进而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电机转轴以及电机的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显著提高在吊装电机转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吊装效率。

Description

吊具及吊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具及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牵引电机作为地铁的牵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定子、转子、非传动端端盖、传动端端盖、轴承、总装零件、测速装置等几大部件构成。在牵引电机的检修过程中,需要将牵引电机各部件分解逐一检修,最后重新组装、试验。转子检修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吊运操作。
通常电机转子吊运时,主要选用扁平吊带作为吊具,这种吊具的优点主要是重量轻,使用相对简单方便,但是使用扁平吊带作为吊具吊运电机转子时,需要套在电机转轴上,安全性和稳定性不高,不仅吊装效率低,还很容易损坏电机转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及吊装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种专门用于吊装电机转子的吊具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
所述吊装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装夹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形成吊装空间;
所述吊装空间的开口能够张开或闭合,用于释放或吊装所述电机转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联动构件,所述吊装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装夹构件包括第一吊装臂、第二吊装臂、第三吊装臂以及第四吊装臂;
所述第一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吊装臂与所述第二吊装臂交叉设置;
所述第三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三吊装臂与所述第四吊装臂交叉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杆;
所述第一吊装臂与所述第二吊装臂的交叉点铰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吊装臂与所述第四吊装臂的交叉点铰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臂、所述第二吊装臂、所述第三吊装臂以及所述第四吊装臂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相连接直边段以及弧形段;
所述直边段远离所述弧形段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联动构件,所述弧形段用于形成所述吊装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吊具还包括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安装部和锁紧部;
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锁紧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锁紧部形成为钩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构件设置有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能够使所述锁紧构件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段包覆有柔性耐磨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吊装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吊具,因而,具有该吊具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其中,吊装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同时吊装构件铰接于支撑框架,并且装夹构件形成有吊装空间,当对吊装构件施加力的作用时,吊装构件能够从第一预定位置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并触发支撑框架带动装夹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吊装空间的开口张开,使得电机转子的至少部分能够容纳与吊装空间内,然后,再次对吊装构件施加力的作用,使得吊装构件从第二预定位置向第一预定位置运动,再次触发支撑框架带动装夹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吊装空间的开口收紧,也就是说,装夹构件能够紧实地夹持住电机转子,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吊装,当需要卸载电机转子时,再次使吊装构件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即可使吊装空间的开口舒张,进而释放电机转子。
具体地说,吊装构件可以为吊环并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当然不仅限于此,可以通过常用起重设备对其施力,此外,第一预定位置可以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上方,通过起重设备驱动吊装构件从第一预定位置向第二预定位置的运动过程为竖直向下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吊装空间的开口舒张,通过起重设备驱动吊装构件从第二预定位置向第一预定位置的运动过程为竖直向上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吊装空间的开口闭合。
可见,本申请提供吊具能够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吊装工作,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避免现有技术中常选用扁平吊带作为吊具,进而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电机转轴以及电机的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显著提高在吊装电机转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吊装效率。当然,本申请提供的吊具能够完美适配电机转子的吊装,但不代表仅能够应用于电机转子的吊装,同样能够用于其他结构、构件的吊装。
本申请提供的吊装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吊具,因而,通过本吊具能够安全、平稳地完成电机转子的吊装,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进而能够保证吊装效率,大幅度降低电机转子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具的另一视角图。
附图标记:
1-吊装构件,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第三连接件,8-第四连接件,9-第四连杆,10-锁紧构件,11-第二吊装臂,12-第三吊装臂,13-第四吊装臂,14-操作部,15-垫圈,16-第一吊装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吊具及吊装设备。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1;吊装构件1设置于支撑框架;吊装构件1设置于支撑框架;装夹构件形成有吊装空间,用于容纳电机转子;当吊装构件1在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运动时,吊装空间的开口能够张开或闭合,用于释放或吊装电机转子。
本申请提供的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1;其中,吊装构件1设置于支撑框架,同时吊装构件1铰接于支撑框架,并且装夹构件形成有吊装空间,当对吊装构件1施加力的作用时,吊装构件1能够从第一预定位置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并触发支撑框架带动装夹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吊装空间的开口张开,使得电机转子的至少部分能够容纳于吊装空间内,然后,再次对吊装构件1施加力的作用,使得吊装构件1从第二预定位置向第一预定位置运动,再次触发支撑框架带动装夹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吊装空间的开口收紧,也就是说,装夹构件能够紧实地(即紧密牢固地)夹持住电机转子,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吊装,当需要卸载电机转子时,再次使吊装构件1运动至第二预定位置即可使吊装空间的开口舒张,进而释放电机转子。
具体地说,吊装构件1可以为吊环并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当然不仅限于此,可以通过常用起重设备对其施力,此外,第一预定位置可以位于第二预定位置的上方,通过起重设备驱动吊装构件1从第一预定位置向第二预定位置的运动过程为竖直向下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吊装空间的开口舒张,通过起重设备驱动吊装构件1从第二预定位置向第一预定位置的运动过程为竖直向上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吊装空间的开口闭合。
可见,本申请提供吊具能够完成对电机转子的吊装工作,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便捷,避免现有技术中常选用扁平吊带作为吊具,进而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对电机转轴以及电机的其他结构造成损坏,显著提高在吊装电机转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吊装效率。当然,本申请提供的吊具能够完美适配电机转子的吊装,但不代表仅能够应用于电机转子的吊装,同样能够用于其他结构、构件的吊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框架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以及第三连杆4的联动构件,吊装构件1设置于第二连杆3;
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相连接,第二连杆3与第三连杆4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7和第四连接件8;
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6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第三连接件7的一端与第三连杆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第四连接件8的一端与第三连杆4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件8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以及第三连杆4三者之间通过四个连接件进行连接,且四个连接件分别与三个连杆转动连接,具体地,四个连接件均具有杆状结构,并且任意一个连接件的两端均形成有连接耳,用于套射连杆并通过螺母锁紧,避免连接件脱落,当对设置于第二连杆3的吊装构件1(吊环)施力时,如向上的拉力,第二连杆3竖直向上运动,四个连接件分别相对连杆发生转动,使得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相互靠近,反之,对吊装构件1施加向下的力时,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从相互靠近的状态向原始相互远离的状态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装夹构件包括第一吊装臂16、第二吊装臂11、第三吊装臂12以及第四吊装臂13;
第一吊装臂16铰接于第一连杆2的第一端,第二吊装臂11铰接于第三连杆4的第一端,且第一吊装臂16与第二吊装臂11交叉设置;
第三吊装臂12铰接于第一连杆2的第二端,第四吊装臂13铰接于第三连杆4的第二端,且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交叉设置。
进一步地,联动构件还包括与第二连杆3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杆9;
第一吊装臂16与第二吊装臂11的交叉点铰接于第四连杆9的第一端;
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的交叉点铰接于第四连杆9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第一吊装臂16、第二吊装臂11、第三吊装臂12以及第四吊装臂1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相连接直边段以及弧形段;
直边段远离弧形段的一端铰接于联动构件,即铰接于对应的连杆,弧形段用于形成吊装空间,即第一吊装臂16、第二吊装臂11、第三吊装臂12以及第四吊装臂13的对应四个弧形段围成吊装空间。
进一步地,弧形段包覆有柔性耐磨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吊装臂16的弧形段的开口朝向与第二吊装臂11的弧形段的开口朝向相对,即第一吊装臂16的弧形段的开口面对第二吊装臂11的弧形段的开口,第三吊装臂12的弧形段的开口朝向与第四吊装臂13的弧形段的开口朝向相对,即第三吊装臂12的弧形段的开口面对第四吊装臂13的弧形段的开口,并且第一吊装臂16与第三吊装臂12对称设置、第二吊装臂11与第四吊装臂13对称设置,使得四个吊装臂之间形成吊装空间,且吊装空间在最大程度上与电机转子的形状进行适配,确保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并且直接与电机转子接触的弧形段包覆有柔性耐磨材料,避免与电机转子发生剐蹭,其中,柔性耐磨材料可以为皮带布,当然,不仅限于此。
具体地,由于第一吊装臂16、第三吊装臂12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2,第二吊装臂11、第四吊装臂13分别铰接于第三连杆4,并且第一吊装臂16与第二吊装臂11还同时铰接于第四连杆9的一端,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还同时铰接于第四连杆9的另一端,当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相互靠近时,由于铰接作用,第一吊装臂16与第二吊装臂11的弧形段远离直边段的一端部相互远离,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的弧形段远离直边段的一端部也相互远离,即吊装空间的开口舒张,反之当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相互远离时,吊装空间的开口趋向闭合,具体不作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理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吊具还包括锁紧构件10,锁紧构件10包括安装部和锁紧部;
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二连杆3的第一端,锁紧部能够卡接于第四连杆9的第一端,或者,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至第二连杆3的第二端,锁紧部能够卡接于第四连杆9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锁紧构件10设置有操作部14,操作操作部14能够使锁紧构件10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锁紧构件10的锁紧部具有挂钩结构,当通过操作操作部14,使锁紧部挂至第四连杆9的端部,即可使第二连杆3与第四连杆9两者位置相对固定,此时即便对吊装构件1施加力的作用,第二连杆3也不会发生位置变化,而在需要进行吊装时,操作操作部14,使锁紧部脱离第四连杆9的端部,此时对吊装构件1施加力的作用即可进行吊装工作。
此外,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连杆9的第二端延伸贯穿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两者,并使得第三吊装臂12与第四吊装臂13两者能够以第四连杆9的第二端为铰接点枢转,而锁紧构件10的锁紧部挂钩于第四连杆9的第二端。
具体地,可以在第四连杆9的两端均设置锁紧构件10,也可以在两端中的其中一端设置锁紧构件10。
此外,锁紧构件10的安装部与第四连杆9之间设置有垫块以及垫圈15,一方面避免锁紧构件10与第四连杆9刚性接触造成磨损,另一方面填补两者之间的缝隙,避免锁紧构件10松脱。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吊装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吊具,因而,具有该吊具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吊具,用于吊装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装夹构件以及吊装构件;
所述吊装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装夹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形成吊装空间;
所述吊装空间的开口能够张开或闭合,用于释放或吊装所述电机转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联动构件,所述吊装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构件包括第一吊装臂、第二吊装臂、第三吊装臂以及第四吊装臂;
所述第一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吊装臂与所述第二吊装臂交叉设置;
所述第三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吊装臂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三吊装臂与所述第四吊装臂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的第四连杆;
所述第一吊装臂与所述第二吊装臂的交叉点铰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
所述第三吊装臂与所述第四吊装臂的交叉点铰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臂、所述第二吊装臂、所述第三吊装臂以及所述第四吊装臂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相连接直边段以及弧形段;
所述直边段远离所述弧形段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联动构件,所述弧形段用于形成所述吊装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锁紧构件,所述锁紧构件包括安装部和锁紧部;
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锁紧部能够卡接于所述第四连杆的第一端;所述锁紧部形成为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构件设置有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能够使所述锁紧构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包覆有柔性耐磨材料。
10.一种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吊具。
CN202020273520.0U 2020-03-06 2020-03-06 吊具及吊装设备 Active CN211895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3520.0U CN211895708U (zh) 2020-03-06 2020-03-06 吊具及吊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3520.0U CN211895708U (zh) 2020-03-06 2020-03-06 吊具及吊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5708U true CN211895708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1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3520.0U Active CN211895708U (zh) 2020-03-06 2020-03-06 吊具及吊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5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610A (zh) * 2021-10-27 2022-01-04 潍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工件夹持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8610A (zh) * 2021-10-27 2022-01-04 潍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工件夹持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5708U (zh) 吊具及吊装设备
CN113086835A (zh) 一种径向夹持支撑辊吊具
CN214167170U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安装用吊装装置
CN213894915U (zh) 一种大型构件用x形吊具
JP4863045B2 (ja) 金型反転フック並びに金型反転基台
CN209601942U (zh) 单叶片吊具
CN210102961U (zh) 一种可旋转的拉臂钩
CN111431085B (zh) 高压输电线路作业装置
CN217578148U (zh) 一种吊钩桥式起重机用滑轮组
CN219860128U (zh) 一种板件翻转吊具
CN216328308U (zh) 一种吊挂式助力平衡机械臂
CN215886036U (zh) 一种稳定砂轮吊装装置
CN218538978U (zh) 一种汽车底盘总成吊升工装
CN220564182U (zh) 一种微型款高空作业电动葫芦
CN216155311U (zh) 一种便于取放卷料的吊具
US666951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 boat gimbal housing
CN216336146U (zh) 一种钢管吊具
CN217172965U (zh) 一种针织面料卷转运夹持结构
CN216638639U (zh) 一种重力式夹钳
CN214170323U (zh) 一种便于辅助开合的双层人防门装置
CN211814680U (zh) 一种电镀设备升降机构
CN216737168U (zh) 一种适用于塞拉门驱动机构的吊装装置
CN214350600U (zh) 一种稳压器翻身装置
CN210480641U (zh) 一种起重机防护装置
CN220811632U (zh) 一种电机运输设备用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0 room 1001, 41 Lane 588, Shuping Road, Juyuan New District,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RRC Shentong Rail Transit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0 room 1001, 41 Lane 588, Shuping Road, Juyuan New District,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ENTONG NANCHE (SHANGHAI) TRACK TRAFFIC VEHICLE MAINTENAN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