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4890U -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4890U
CN211894890U CN202020255240.7U CN202020255240U CN211894890U CN 211894890 U CN211894890 U CN 211894890U CN 202020255240 U CN202020255240 U CN 202020255240U CN 211894890 U CN211894890 U CN 211894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haft
jacking
rod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552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德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e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e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e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552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4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4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4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顶升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轴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以及呈环状套设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传送件,且每相邻两传送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沿传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若干顶杆,不同顶杆与不同空隙正对设置。该传送装置免除了添置机械臂所消耗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避免因机械臂夹持物料造成的物料外形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传送装置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因此还可在输送线路上配置其他加工设备,以在输送机输送的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例如,完成各种食品行业的烘干、去湿、冷冻等、热处理等。
在传送装置运载物料抵达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时,由于加工设备的工位高度有所差异,会产生需要临时抬升物料高度配合加工设备进行加工的需求。而该过程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机械臂从传送装置上拾取物料进行加工,完成加工后再放回传送装置。操作步骤繁琐的同时,增加了添置机械臂的成本和维护机械臂的费用,且搬运物料过程中易对物料的外形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在传送装置中增加顶升机构,在需要将物料抬升高度以配合加工时,顶升机构能够从传送平面的空隙中伸出将物料抬升高度,加工完成后顶升机构收回,物料重新落在传送平面的表面继续由传送装置运载。避免了添置机械臂所消耗的成本,且无需夹持物料,避免对物料外形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顶升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轴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以及呈环状套设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传送件,且每相邻两传送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沿传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若干顶杆,不同顶杆与不同空隙正对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物料由传送装置传送至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下方时,伸缩组件驱动顶杆从相邻两传送件之间的空隙伸出,使顶杆承托起物料上升高度至加工设备所需高度,由加工设备对物料实行加工,完成后伸缩组件驱动顶杆下降,直至物料与若干传送件组成的传送平面接触,转由传送平面承载物料,顶杆继续下降而由相邻两传送件之间的空隙收缩至传送平面以下,避免影响传送装置继续运输物料。该传送装置免除了添置机械臂所消耗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避免因机械臂夹持物料造成的物料外形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同端;所述调节轴与所述从动轴的设置高度相同,且二者的直径相同;任一传送件同时套设于主动轴、从动轴和调节轴,由所述从动轴与调节轴支撑的传送件上表面形成传送平面。
在传送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入调节轴,使调节轴与从动轴构成传送平面的两个支撑点,能够优化传送件在拆卸、换洗时的操作步骤。当需要拆卸传送件时,可先改变调节轴的位置,撤销各轴对传送件的支撑,便于取出传送件。当需要安装时,先将传送件套设在主动轴、从动轴和调节轴上,再通过改变调节轴的位置使传送件绷紧,且通过调节轴的位置调整传送平面的平整度。同时通过改变调节轴的位置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的传送件出现形变而长度增加,导致传送件与各轴的配合出现松动影响传送效率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端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组;所述调节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组内。
第一条形槽组能够作为调节轴的滑动调节轨道,同时能够作为调节轴的限位结构,使调节轴在调整过程中保持预设高度,从而节省校准传送平面平整度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机架另一端的端部两侧还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组;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组内。
从动轴同样采用类同于调节轴的安装方式,采用第二条形槽组进行限位约束,使从动轴只能在限定高度做水平调整,节省校准传送平面平整度的步骤。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组件,任一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限位套筒、与所述调节轴或从动轴的端部连接的联轴器、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并穿设于限位套筒的限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筒配合实现限位杆定位的螺母。
限位组件用于使调节轴和/或从动轴在位置调整过后能够进行位置固定,避免调节轴和/或从动轴的位置无法固定而导致的传送件无法绷紧,影响传送装置的传送效率。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相抵;所述支撑杆的杆体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过所述导向孔设置。
导向组件用于使顶杆的预设位置固定,避免顶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移而无法从固定的空隙中伸出传送平面。支撑杆作为固定在机架上的基座,导向杆作为顶杆的纵向限位结构和连接伸缩组件的连接结构。伸缩组件顶压导向杆的底端,导向杆沿导向孔向上滑动,带动水平的顶杆从传送平面的空隙中伸出,实现顶升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相抵。
伸缩组件为气缸、液压缸或机械螺杆等具有伸缩效果的结构,在启动时会产生震动或由于外部原因产生偏移。若导向杆始终与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保持固定连接,震动和偏移会造成导向杆弯折或结构损坏,从而影响顶升效果。因此缩短导向杆的长度,且设置限位块限制导向杆向下滑动的距离。当伸缩组件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与导向杆的底端呈分离状态。如此,在伸缩组件启动/停止时产生的震动便不会传递至导向杆,且伸缩组件发生偏移时也不会对导向杆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侧壁沿垂直于传送方向开设有第三条形槽组,所述第三条形槽组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顶块与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通过限位螺栓连接。
根据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可自由调整顶杆的预设位置。导向杆在支撑杆上的安装位置随之改变。而伸缩组件的结构复杂,移动过程繁琐,因此在伸缩组件的输出端安装可以横向滑动的顶块作为伸缩组件的输出端与导向杆底端接触的媒介,第三条形槽组作为顶块在高度上的限位结构,同时能够作为顶块在水平方向的滑动轨道结构。实现在不移动伸缩组件的前提下与导向杆配合的目的。为使顶块移动后位置能够固定,因此在第三条形槽组中配备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栓体穿过第三条形槽组的槽孔将顶块与伸缩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块与所述导向杆相抵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导向杆的外直径。
根据加工工位的大小,所需抬升的顶杆数量有所不同,为避免不必要的顶杆同时抬升影响加工,在顶块的表面开设避让孔。避让孔的位置与不需要抬升的顶杆所连接的导向杆位置对应。伸缩组件推动顶块抬升时只顶升必要的导向杆将必要的顶杆伸出传送平面,不需要抬升的顶杆所连接的导向杆底端伸入避让孔中保持位置不变。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
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为主动轴提供动力使主动轴旋转,带动传送件旋转,实现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顶升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顶升传送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顶升传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顶升传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
1机架;2传送机构;3顶升机构;
11第一条形槽组;12第二条形槽组;13限位组件;14导向组件;
21主动轴;22从动轴;23传送件;24空隙;25调节轴;26驱动电机;
31伸缩组件;32顶杆;
131限位套筒;132联轴器;133限位杆;134螺母;
141支撑杆;142导向杆;143限位块;
311顶块;312第三条形槽组;313限位螺栓;314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
实施例1: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顶部的传送机构2、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2下方的顶升机构3;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分别轴接于所述机架1两端的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以及呈环状套设于所述主动轴21和从动轴22上的若干传送件23,且每相邻两传送件23之间留有空隙24;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的伸缩组件31,所述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安装有沿传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若干顶杆32,不同顶杆32与不同空隙24正对设置。
物料由传送装置传送至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下方时,伸缩组件31驱动顶杆32从相邻两传送件23之间的空隙24伸出,使顶杆32承托起物料上升高度至加工设备所需高度,由加工设备对物料实行加工,完成后伸缩组件31驱动顶杆32下降,直至物料与若干传送件23组成的传送平面接触,转由传送平面承载物料,顶杆32继续下降而由相邻两传送件23之间的空隙24收缩至传送平面以下,避免影响传送装置继续运输物料。该传送装置免除了添置机械臂所消耗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避免因机械臂夹持物料造成的物料外形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使顶杆32能够平稳顶升同时避免歪斜晃动,根据两点固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一根顶杆32同时至少与两个伸缩组件31配合。至少两个伸缩组件31支撑顶杆32的能够提升顶杆32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如下改进:
在一实施例中,为避免传送件23与各轴的配合出现松动影响传送效率,所述传送机构2还包括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的调节轴25;所述调节轴25与所述主动轴21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同端;所述调节轴25与所述从动轴22的设置高度相同,且二者的直径相同;任一传送件23同时套设于主动轴21、从动轴22和调节轴25,由所述从动轴22与调节轴25支撑的传送件23上表面形成传送平面。在传送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入调节轴25,使调节轴25与从动轴22构成传送平面的两个支撑点,能够优化传送件23在拆卸、换洗时的操作步骤。当需要拆卸传送件23时,可先改变调节轴25的位置,撤销各轴对传送件23的支撑,便于取出传送件23。当需要安装时,先将传送件23套设在主动轴21、从动轴22和调节轴25上,再通过改变调节轴25的位置使传送件23绷紧,且通过调节轴25的位置调整传送平面的平整度。同时通过改变调节轴25的位置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的传送件23出现形变而长度增加,导致传送件23与各轴的配合出现松动影响传送效率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为减少调节轴25的校准步骤,提升效率,所述机架1的端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组11;所述调节轴25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组11内。第一条形槽组11能够作为调节轴25的滑动调节轨道,同时能够作为调节轴25的限位结构,使调节轴25在调整过程中保持预设高度,从而节省校准传送平面平整度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为减少从动轴22的校准步骤,提升效率,所述机架1另一端的端部两侧还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组12;所述从动轴2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组12内。从动轴22同样采用类同于调节轴25的安装方式,采用第二条形槽组12进行限位约束,使从动轴22只能在限定高度做水平调整,节省校准传送平面平整度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调节轴25或从动轴22的定位,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组件13,任一所述限位组件13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限位套筒131、与所述调节轴25或从动轴22的端部连接的联轴器132、与所述联轴器132固定连接并穿设于限位套筒131的限位杆133、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133与限位套筒131配合实现限位杆133定位的螺母134。限位组件13用于使调节轴25和/或从动轴22在位置调整过后能够进行位置固定,避免调节轴25和/或从动轴22的位置无法固定而导致的传送件23无法绷紧,影响传送装置的传送效率。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如下改进: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顶杆32精准地从空隙24中伸出,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14;所述导向组件14包括支撑杆141和导向杆142;所述支撑杆141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42的一端与顶杆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相抵;所述支撑杆141的杆体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142滑动穿过所述导向孔设置。导向组件14用于使顶杆32的预设位置固定,避免顶杆32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移而无法从固定的空隙24中伸出传送平面。支撑杆141作为固定在机架1上的基座,导向杆142作为顶杆32的纵向限位结构和连接伸缩组件31的连接结构。伸缩组件31顶压导向杆142的底端,导向杆142沿导向孔向上滑动,带动水平的顶杆32从传送平面的空隙24中伸出,实现顶升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顶杆32在未顶升的状态下与伸缩组件31分离,避免结构损坏,所述导向杆142的杆体上设置有限位块143,所述限位块143与所述支撑杆141的上表面相抵。伸缩组件31为气缸、液压缸或机械螺杆等具有伸缩效果的结构,在启动时会产生震动或由于外部原因产生偏移。若导向杆142始终与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保持固定连接,震动和偏移会造成导向杆142弯折或结构损坏,从而影响顶升效果。因此缩短导向杆142的长度,且设置限位块143限制导向杆142向下滑动的距离。当伸缩组件31处于完全收缩状态时,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与导向杆142的底端呈分离状态。如此,在伸缩组件31启动/停止时产生的震动便不会传递至导向杆142,且伸缩组件31发生偏移时也不会对导向杆142造成损伤。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伸缩组件31能够在不移动位置的前提下与改变位置的导向杆142配合,所述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块311,所述顶块311的侧壁沿垂直于传送方向开设有第三条形槽组312,所述第三条形槽组312内设置有限位螺栓313,所述顶块311与所述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通过限位螺栓313连接。根据加工设备的加工工位,可自由调整顶杆32的预设位置。导向杆142在支撑杆141上的安装位置随之改变。而伸缩组件31的结构复杂,移动过程繁琐,因此在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安装可以横向滑动的顶块311作为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与导向杆142底端接触的媒介,第三条形槽组312作为顶块311在高度上的限位结构,同时能够作为顶块311在水平方向的滑动轨道结构。实现在不移动伸缩组件31的前提下与导向杆142配合的目的。为使顶块311移动后位置能够固定,因此在第三条形槽组312中配备有限位螺栓313,限位螺栓313的栓体穿过第三条形槽组312的槽孔将顶块311与伸缩组件31的输出端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为避免不需要的顶杆32被伸缩组件31顶升,所述顶块311与所述导向杆142相抵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避让孔314,所述避让孔314的孔径大于所述导向杆142的外直径。根据加工工位的大小,所需抬升的顶杆32数量有所不同,为避免不必要的顶杆32同时抬升影响加工,在顶块311的表面开设避让孔314。避让孔314的位置与不需要抬升的顶杆32所连接的导向杆142位置对应。伸缩组件31推动顶块311抬升时只顶升必要的导向杆142将必要的顶杆32伸出传送平面,不需要抬升的顶杆32所连接的导向杆142底端伸入避让孔314中保持位置不变。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如下改进:
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传送机构2的驱动效果,所述传送机构2还包括驱动电机26,所述驱动电机26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轴2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6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为主动轴21提供动力使主动轴21旋转,带动传送件23旋转,实现传动效果。
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Claims (10)

1.一种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下方的顶升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分别轴接于所述机架两端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以及呈环状套设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若干传送件,且每相邻两传送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沿传送方向水平设置的若干顶杆,不同顶杆与不同空隙正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的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与所述主动轴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同端;所述调节轴与所述从动轴的高度相同,且二者的直径相同;任一传送件同时套设于主动轴、从动轴和调节轴,由所述从动轴与调节轴支撑的传送件上表面形成传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端部两侧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一条形槽组;所述调节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条形槽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另一端的端部两侧还对称开设有沿传送方向设置的第二条形槽组;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条形槽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组件,任一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机架的限位套筒、与所述调节轴或从动轴的端部连接的联轴器、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并穿设于限位套筒的限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筒配合实现限位杆定位的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相抵;所述支撑杆的杆体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过所述导向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杆体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侧壁沿垂直于传送方向开设有第三条形槽组,所述第三条形槽组内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顶块与所述伸缩组件的输出端通过限位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与所述导向杆相抵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导向杆的外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顶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
CN202020255240.7U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Active CN211894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240.7U CN2118948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55240.7U CN2118948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4890U true CN211894890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55240.7U Active CN211894890U (zh) 2020-03-04 2020-03-04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4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2680B (zh) 自适应压装机、自动化压装系统及其压装方法
CN106516683B (zh) 物料传输转移系统
KR101387004B1 (ko) 대형 프레스 자동화 생산라인의 고효율 소재 이송장치
CN209367194U (zh) 一种用于载具循环的流水线
CN216402761U (zh) 棒料送料装置
CN112061686A (zh) 一种轴承生产用提升设备
CN211894890U (zh) 一种顶升传送装置
CN214348815U (zh) 一种热交换器折弯机的送料机构及应用其的折弯机
CN107298306B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12474888U (zh) 一种板材排布装置
CN211192209U (zh) 自动钥匙双面铣槽机
CN116135738A (zh) 一种激光器bar条测试设备上料辅助装置
CN205187103U (zh) 一种叠板机支撑输送装置
CN115489928B (zh) 一种水培自动化系统及其运输装置
CN219018647U (zh) 一种马达定子线圈整形装置
CN108811343B (zh) 纤板和铜板组装移栽装置
CN217807419U (zh) 一种转运架装置和玻璃转运系统
CN116275983A (zh) 一种旋变转子压装机构
CN111558835B (zh) 冲钻孔自动化一体装卸设备
CN210480038U (zh) 板材加工生产线及其下料装置
CN115971830A (zh) 一种治具横向移载换线装置及其治具换线工艺
CN220925474U (zh) 一种对位归中装置
CN114348658B (zh) 一种tft-lcd玻璃基板分片移栽机
CN110560766A (zh) 自动钥匙双面铣槽机
CN211168797U (zh) 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