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3413U - 一种前舱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舱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3413U
CN211893413U CN201922466283.XU CN201922466283U CN211893413U CN 211893413 U CN211893413 U CN 211893413U CN 201922466283 U CN201922466283 U CN 201922466283U CN 211893413 U CN211893413 U CN 211893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ont hatch
inner panel
outer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66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澎
周鸣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66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3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3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3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舱盖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梁均设有侧边梁凸起加强筋,内板的后边梁与两侧边梁的搭接区均设有搭接筋,所述内板上的铰链安装面设有纵横相交的台阶状结构。在提升前舱盖整体模态刚度及强度的同时,又不会降低行人保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前舱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舱盖结构。
背景技术
前舱盖系统是汽车车身结构中相对独立的总成,用于保护前舱内动总、电子电器等部件,还起到空气导流作用。同时,前舱盖又是一个安全部件,碰撞时可以有效保护行人头部损伤程度。
前舱盖是四门两盖中结构最简单的系统,但所承接的作用却不亚于其它门系统。前舱盖通常由内板、外板、铰链加强板、锁加强板、外板支撑板及气弹簧加强板组成。外板位于整个系统最上端,内板位于最下端,外边缘通过翻边连接,内部内板上支撑筋通过隔震胶粘接到外板上。加强板位于内外板中间,通过焊点及胶与内外板连接。外板主要影响抗压及行人头部碰撞相关性能要求,内板及各连接区域加强板决定了模态刚度及连接强度性能。设计出一种综合性能的结构,对提高前舱盖模态刚度强度及行人保护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颠簸、刹车、转弯及扭转等路况下,前舱盖会受到铰链、锁及缓冲块处较大的力,如果模态刚度及强度不足,会带来前舱盖系统的振动及干涉问题,长此以往,还会带来疲劳强度问题,导致焊点、钣金的破坏甚至是零部件的失效。在行人头部碰撞时,如果前舱盖外板过硬,不能有效的通过外板变形来吸收能量,行人头部损伤值会增大,造成严重的后果。
前舱盖作为车身结构中主要的零部件,其结构较为简单,焊点数量及零部件较少。但是,内板结构受布置影响较大,外板受造型影响较大,内外板间截面较小,从而导致前舱盖模态刚度较低。在这些限制的条件下,需要合理布置前舱盖各部分的结构,平衡各项性能参数,从而提高前舱盖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舱盖结构,目的是提升前舱盖模态刚度及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舱盖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梁均设有侧边梁凸起加强筋,内板的后边梁与两侧边梁的搭接区均设有搭接筋,所述内板上的铰链安装面设有纵横相交的台阶状结构。
所述内板与外板间形成有空腔结构,内板与外板的外边缘通过翻边连接,内板内部通过支撑筋与外板粘接,位于空腔结构内部的内板相应位置上设有铰链加强板、气弹簧加强板、锁加强板及外板支撑板。
所述外板支撑板包括设于内板前端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和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的中间外板支撑板,所述锁加强板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所述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斜跨内板前边梁且与前边梁形成一个闭环结构,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内板搭接,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外板通过横向筋及纵向筋粘接。
所述中间外板支撑板与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形成梯形结构。
所述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内板搭接成单个触脚的结构形式。
所述内板内设有交错式支撑筋。
所述交错式支撑筋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减重孔。
所述内板的后边梁设有第二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侧边梁区域增加凸起的加强筋,并在侧边梁与后边梁搭接区域增加加强筋搭接,铰链安装平面设置成纵横相交不同高度的台阶形式,在提升前舱盖整体模态刚度及强度的同时,又不会降低行人保护性能。
2、本实用新型在内板内部区域布置交错式支撑筋,提升外板抗压的同时又能增强行人保护性能。
3、本实用新型在内板支撑筋上表面及后边梁侧面开设减重孔,不仅能降低前舱盖重量,提升行人保护性能,同时还能保证模态刚度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外板支撑板分成三段布置,总体形状成梯形样式。两侧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斜跨前边梁,与前边梁形成一个闭环结构。中间支撑板与内板搭接设计成单个触脚形式,与外板通过两根横向筋及四根纵向筋粘接。采用这种形式的布置,能够在满足强度及行人保护性能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降低前舱盖的重量。
5、对于不同车型的前舱盖结构,均可按照此思路进行开发,有一定通用性,不仅可以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还能够平衡结构强度与行人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舱盖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外板,2、内板,3、侧边梁凸起加强筋,4、搭接筋,5、台阶状结构,6、铰链加强板,7、气弹簧加强板,8、锁加强板,9、侧边外板支撑板,10、中间外板支撑板,11、第一减重孔,12、第一竖向筋,13、第二竖向筋,14、第三竖向筋,15、第四竖向筋,16、第五竖向筋,17、第一横向筋,18、第二横向筋,19、第三横向筋,20、第四横向筋,21、第五横向筋,22、第六横向筋,23、第七横向筋,24、第八横向筋,25、第二减重孔,26、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至“第八”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前舱盖结构,包括外板1和内板2,内板与外板的外边缘通过翻边连接,内板内部通过支撑筋与外板粘接在一起。内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梁均设有侧边梁凸起加强筋3,内板的后边梁与两侧边梁的搭接区均设有搭接筋4,内板上的铰链安装面设有纵横相交的台阶状结构5。台阶状结构是在铰链安装面设置成纵横相交不同高度台阶形式。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提升前舱盖整体模态刚度及强度的同时,又不会降低行人保护性能。铰链安装面有两处,分别位于内板的后侧两端,在两个铰链安装面上设置有铰链安装点。前舱盖在内板的铰链安装点处通过铰链26与车身连接。
如图2所示,内板2与外板1间形成有空腔结构,位于空腔结构内部的内板相应位置上设有铰链加强板6、气弹簧加强板7、锁加强板8及外板支撑板。
如图2所示,外板支撑板分成三段布置,外板支撑板包括设于内板2前端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9和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的中间外板支撑板10,锁加强板8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9斜跨内板前边梁且与前边梁形成一个闭环结构,中间外板支撑板10与内板2搭接,中间外板支撑板10与外板1通过横向筋及纵向筋粘接。其中,中间外板支撑板与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形成梯形结构形式。中间支撑板与内板搭接设计成单个触脚的结构形式,与外板通过两根横向筋及四根纵向筋粘接。采用这种形式的布置,能够在满足强度及行人保护性能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降低前舱盖的重量。
内板2内设有交错式支撑筋。提升外板抗压的同时又能增强行人保护性能。具体而言,交错式支撑筋包括设于内板内的围合空间内且交错连接的横向筋单元和竖向筋单元。交错式支撑筋,提升外板抗压的同时又能增强行人保护性能。如图1所示,交错式支撑筋包括八条横向筋和五条竖向筋,具体而言,竖向筋单元包括从前舱盖横向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于围合空间内的第一竖向筋12、第二竖向筋13、第三竖向筋14、第四竖向筋15和第五竖向筋16,横向筋单元包括第一横向筋17、第二横向筋18、第三横向筋19、第四横向筋20、第五横向筋21、第六横向筋22、第七横向筋23和第八横向筋24,第一纵向筋12通过与第一横向筋17相交错设置的第二横向筋18及第三横向筋19与第二竖向筋13连接,第二竖向筋13通过与第二横向筋18及第二横向筋19相交错设置的第四横向筋20及第五横向筋21与第四竖向筋15连接,第四竖向筋15通过与第四横向筋20及第五横向筋21相交错设置的第六横向筋22及第七横向筋23与第五竖向筋16连接,第五竖向筋16通过第八横向筋24与围合空间的同侧竖向内壁连接,第一竖向筋12通过第一横向筋17与围合空间的同侧竖向内壁连接,第五横向筋21通过第三竖向筋14与围合空间的横向前端内壁连接。上述横向筋及竖向筋均为小截面结构,在满足抗凹性能的前提下,满足行人保护性能;横向筋和竖向筋两两交错,有利于发盖内板溃缩变形。
交错式支撑筋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减重孔11。内板的后边梁设有第二减重孔25。不仅能降低前舱盖重量,提升行人保护性能,同时还能保证模态刚度性能。
上述结构是根据有限元优化结果对常规前舱盖各个区域进行优化后的结构,同时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能相应提升生产节拍;常规的前舱盖结构较为简单,焊点数量及零部件较少。其主要缺点是模态刚度及强度较高的情况下,行人保护性能较差。或者是一味的追求行人保护性能,导致模态刚度及强度较弱,两者之间很难达到一个平衡。而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兼顾前舱盖模态刚度强度与行人保护性能的平衡问题。对于不同车型的前舱盖结构,均可按照此思路进行开发,有一定通用性,不仅可以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还能够平衡结构强度与行人保护性能。
上述内容所涉及的前端、后端、横向、竖向等方位词,横向、纵向分别表示汽车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各个部件的前端是指靠近车头的一端,后端是指靠近车尾的一端。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前舱盖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梁均设有侧边梁凸起加强筋,内板的后边梁与两侧边梁的搭接区均设有搭接筋,所述内板上的铰链安装面设有纵横相交的台阶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与外板间形成有空腔结构,内板与外板的外边缘通过翻边连接,内板内部通过支撑筋与外板粘接,位于空腔结构内部的内板相应位置上设有铰链加强板、气弹簧加强板、锁加强板及外板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包括设于内板前端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和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的中间外板支撑板,所述锁加强板设于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之间,所述两个侧边外板支撑板斜跨内板前边梁且与前边梁形成一个闭环结构,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内板搭接,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外板通过横向筋及纵向筋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外板支撑板与两侧的侧边外板支撑板形成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外板支撑板与内板搭接成单个触脚的结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内设有交错式支撑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错式支撑筋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舱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后边梁设有第二减重孔。
CN201922466283.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前舱盖结构 Active CN211893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6283.XU CN2118934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前舱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66283.XU CN2118934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前舱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3413U true CN211893413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66283.XU Active CN211893413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前舱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3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6721B (zh) 车身结构
KR101382791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 힌지 장치
CN108674488A (zh)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N113195310B (zh) 能量吸收构件以及具有这种能量吸收构件的保险杠横梁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111845951B (zh) 一种发动机舱盖结构及车辆
CN104828150A (zh) 后轮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6240508A (zh) 电动汽车的车身碰撞吸能结构
CN204587033U (zh) 发动机罩内板及发动机罩
CN208469944U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前机盖结构
CN211893413U (zh) 一种前舱盖结构
CN207416953U (zh) 副车架结构
JP6228623B2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21119637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及汽车
CN204998630U (zh) 汽车行李箱盖铰链安装结构
CN109533029B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CN215513885U (zh) 一种用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总成结构
CN20156066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板固定铰链座
CN205916199U (zh) 顶盖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0380601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内支架
KR101982863B1 (ko) 차량의 프런트루프레일과 프런트필러인너의 연결구조 및 방법
CN205523588U (zh)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CN205632675U (zh) 车架结构和车辆
CN111038598A (zh) 一种发盖内板结构
CN219544900U (zh) 发动机罩内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