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3588U -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23588U CN205523588U CN201620226744.XU CN201620226744U CN205523588U CN 205523588 U CN205523588 U CN 205523588U CN 201620226744 U CN201620226744 U CN 201620226744U CN 205523588 U CN205523588 U CN 2055235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oof beam
- collision
- utility
- prevention gird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包括V字形的侧板、平面的底板和横截面为弧形的盖板,所述侧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侧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板和盖板焊接在一起形成中空的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防撞梁主体的两端还焊接有侧封板,防撞梁主体内填充有泡沫铝材料,所述侧封板侧面连接有扇形钢板,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主体抗弯抗断裂性好,在侧板变形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撞击能,再配合泡沫铝材料良好的缓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乘客的安全,且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结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而碰撞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各大汽车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在汽车的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偏置碰撞中,由于车门结构的变形会大大影响司机或乘客的受伤程度,严重时会威胁到司机或乘客的生命安全。
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车门内板上加装防撞杆或防撞板,来加强门板的强度和刚度,改善车门的受力状况和力的传递路径,减少车门的变形,提高车门的吸能特性。但是,在传统结构中,无论是“杆”式结构还是“梁”式结构,均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杆”式防撞梁一般是一根圆管,两端通过连接支架连接到车门内板上。这种结构防护空间较小,并且在断裂处有可能形成尖角,对乘员的安全形成隐患,而且其焊接性能也较差。在侧碰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支架脱落或者焊接失效,使吸能效果大大降低。“板”式结构尽管设计与布置都较简单,但是由于采用开口截面设计,抗弯或抗扭刚度较差,很难达到目前汽车车门理想的防撞要求。
申请号为201120253687.1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为等截面一体式滚压梁,但是该种防撞梁的抗撞击能力差,吸收的能量少,使用效果不佳。
申请号为201420157557.1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防撞梁采用变截面,防撞梁的中间位置厚度大于防撞梁两端位置的厚度。因为在实际的碰撞过程中,防撞梁中间位置受到的冲击最大,并且冲击力逐渐向两端减少,这种特殊的变截面设计不仅保证了防撞梁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并且能节省材料的使用,降低防撞梁的制造成本,实现防撞梁轻量化,提高汽车行驶性能。但是由于其采用的是管状的,该种防撞梁在被撞击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断裂,不能充分吸收撞击能,给乘客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包括V字形的侧板、平面的底板和横截面为弧形的盖板,所述侧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侧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板和盖板焊接在一起形成中空的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防撞梁主体的两端还焊接有侧封板,防撞梁主体内填充有泡沫铝材料,所述侧封板侧面连接有扇形钢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壁上延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条。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焊接有V字形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采用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在发生撞击的过程中,侧板会发生变形收缩,盖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其强度和刚度增大,进而提高了其抗弯抗断裂性,且在侧板变形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撞击能,再配合泡沫铝材料良好的缓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乘客的安全,由于车门在被撞击的过程中,防撞梁主体的中间部分会承受较大的撞击力,因此所述盖板和底板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使得其强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所述加强筋条和加强筋可进一步提高防撞梁主体的抗弯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中底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中盖板延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剖视图。
其中:1—防撞梁主体,11—侧板,12—底板,13—盖板,2—侧封板,3—扇形钢板,4—加强筋条,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包括V字形的侧板11、平面的底板12和横截面为弧形的盖板13,所述侧板11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侧板1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板12和盖板13焊接在一起形成中空的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1,防撞梁主体1的两端还焊接有侧封板2,防撞梁主体1内填充有泡沫铝材料,所述侧封板2侧面连接有扇形钢板3,该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采用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1,在发生撞击的过程中,侧板11会发生变形收缩,盖板13和底板12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其强度和刚度增大,进而提高了其抗弯抗断裂性,且在侧板11变形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撞击能,再配合泡沫铝材料良好的缓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乘客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门在被撞击的过程中,防撞梁主体1的中间部分会承受较大的撞击力,因此,在设计时,可对盖板13和底板12的厚度进行改进,如盖板13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亦或者底板12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使得防撞梁主体1的强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的内壁上延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条4,所述侧板11的外侧面焊接有V字形的加强筋5。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梁主体1抗弯抗断裂性好,在侧板11变形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撞击能,再配合泡沫铝材料良好的缓冲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乘客的安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5)
1.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V字形的侧板、平面的底板和横截面为弧形的盖板,所述侧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侧板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板和盖板焊接在一起形成中空的横截面为沙漏状的防撞梁主体,防撞梁主体的两端还焊接有侧封板,防撞梁主体内填充有泡沫铝材料,所述侧封板侧面连接有扇形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厚度从中间至两边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壁上延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焊接有V字形的加强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26744.XU CN205523588U (zh) | 2016-03-19 | 2016-03-19 |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226744.XU CN205523588U (zh) | 2016-03-19 | 2016-03-19 |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23588U true CN205523588U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8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22674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3588U (zh) | 2016-03-19 | 2016-03-19 |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235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15735A (zh) * | 2016-12-14 | 2018-06-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支架一体式双层门防撞梁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 |
-
2016
- 2016-03-19 CN CN201620226744.XU patent/CN2055235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15735A (zh) * | 2016-12-14 | 2018-06-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支架一体式双层门防撞梁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 |
CN108215735B (zh) * | 2016-12-14 | 2023-02-1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支架一体式双层门防撞梁及其制造装置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5310B (zh) | 能量吸收构件以及具有这种能量吸收构件的保险杠横梁 | |
CN201296297Y (zh) | 车身前围板加强结构和车身前围板总成 | |
RU2686287C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аднего участк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05691165A (zh) |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5524489U (zh) |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 |
CN210760994U (zh) | 一种轻量化前门环加强结构 | |
CN206537121U (zh) | 一种新型车门防撞杆 | |
EP3271237B1 (en) | Rockers for vehicles and vehicles comprising such rockers | |
CN201633784U (zh) | 一种汽车车身侧围门槛加强结构 | |
CN205523588U (zh) | 一种高性能车门防撞梁 | |
CN105730513B (zh) | 车身a立柱上铰链加强结构 | |
CN102619448B (zh) |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 |
CN206187110U (zh) | 汽车前纵梁总成吸能隔音结构 | |
CN107010116A (zh) | 汽车碰撞缓冲吸能梁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 |
CN212950848U (zh) | A柱加强件及汽车 | |
CN108556919A (zh) |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架 | |
CN205652224U (zh) | 车身门槛加强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汽车车身结构 | |
CN103448803B (zh) | 一种地板后横梁加强结构 | |
CN107554465A (zh) | 一种抗冲击的轻质材料前防撞梁及其工艺方法 | |
CN215513885U (zh) | 一种用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总成结构 | |
CN107176124A (zh) | 一种设有尾部防撞装置的汽车 | |
CN205440240U (zh) | 一种带有吸能结构的车架 | |
CN207809523U (zh) | 一种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 | |
CN205737368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5524082U (zh) |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汽车防撞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