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3046U -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3046U
CN211893046U CN202020104757.6U CN202020104757U CN211893046U CN 211893046 U CN211893046 U CN 211893046U CN 202020104757 U CN202020104757 U CN 202020104757U CN 211893046 U CN211893046 U CN 211893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ubstrate
conductive
mirror assembly
rearview mirr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47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贞虎
胡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N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N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N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Nin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47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3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3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3046U/zh
Priority to US17/639,534 priority patent/US2022034008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2512 priority patent/WO202114336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包括电致变色镜元件,该元件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第一边缘表面;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及第二边缘表面;密封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密封结合并限定一空腔;电致变色介质,设置在空腔中;以及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包括具有顶部外表面和顶部内表面的外壳顶部及具有侧部外表面和侧部内表面的外壳侧部,沿外壳顶部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设有一遮蔽层,当从凹形外壳外表面观察时,密封件隐藏在遮蔽层后面。本实用新型车辆后视镜组件兼具整体美观,视野开阔,安全防撞,不易破碎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有电致变色镜元件的车辆后视镜组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或者分子结构内部发生了电荷(电子或者离子)注入或抽出的变化,从而引起材料的光学性能比如透射率、吸收率和反射率等在可见光、红外光或紫外光等区域内发生了可逆的变化。该技术在建筑玻璃、车用智能变色窗、飞机舷窗、变色太阳眼镜、汽车防弦目后视镜、信息显示及军事技术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GB15084-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和ECE-R46法规《UNIFORM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AR-VIEW MIRRORS, AND OF MOTOR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INSTALLATION OF REAR-VIEW MIRRORS》中,均对后视镜的视野要求做出了规定,同时考虑乘客安全性,要求后视镜的前边缘包于保护框架内,且该边缘位置具有不小于2.5mm的曲率半径。
鉴于上述法规的要求,例如WO2004/098953和WO2005/082015所公布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具有前开口的塑料外壳设计,然后将电致变色镜元件固定在该前开口位置,该塑料外壳通常具有覆盖电致变色镜元件边缘表面的塑料边框,以满足法规所提出的安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项发明内容是提供一种装有电致变色镜元件的车辆后视镜组件,该电致变色镜元件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将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的密封件、装填在空腔中的电致变色介质和设置在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外围的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所述凹形外壳一体成型并设有遮蔽层,整体美观,视野开阔,安全防撞,不易破碎。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项发明内容是根据提供的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允许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灵活设计,形成各种形式的装有电致变色镜元件的后视镜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项发明内容是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用于电致变色镜元件的改进电极引出方式,以便快速、灵活地组装或拆卸导电电极。
附图说明
图1为外部后视镜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内部后视镜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内部后视镜组件的前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截取的包含有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第一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5为图4实施例改型后的第二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图5实施例改型后的第三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7为包含有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第四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8为图7实施例改型后的第五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9为图8实施例改型后的第六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0为包含有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第七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1为图10实施例改型后的第八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2为图4实施例改型后的第九个实施例剖视图;
图13为图4至图12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图4至图13实施例的替代方案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图4至图14实施例采用的第一种电极引出方式的剖视图;
图16为图4至图14实施例采用的第二种电极引出方式的剖视图;
图17为图4至图14实施例采用的第三种电极引出方式的剖视图;
图18为图4至图14实施例采用的第四种电极引出方式的剖视图。
图19为图7至图9实施例可拆卸电极引出方式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图1表示车辆外部后视镜组件,所述外部后视镜组件1000包括后盖1001、电路板1002、承载板1003、加热片1005和电致变色镜元件1004;所述后盖1001为中心空腔的结构件,所述承载板1003和后盖1001通过机械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1002设置在所述后盖1001和承载板1003之间,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1004包括基本透明的导电基材12和包覆导电基材12的凹形外壳5所组成,凹形外壳5的前部朝向观察者,导电基材12的背部通过胶接的方式连接加热片1005,再胶接在承载板1003上;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1004与电路板1002进行电连接,电路板1002通电后,可使电致变色镜元件1004在额定电压或者不同的电压下进行着色或褪色的状态变化,改变电致变色镜元件 1004的反射率,从而产生防眩目的效果。
图2表示车辆内部后视镜组件,所述内部后视镜组件2000包括后盖2001、电路板2002、承载板2003和电致变色镜元件2004;所述后盖2001为中心空腔的结构件,所述承载板2003和后盖2001通过机械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2002设置在所述后盖2001和承载板2003之间,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2004包括基本透明的导电基材 12和包覆导电基材12的凹形外壳5所组成,凹形外壳5的前部朝向观察者,导电基材12 的背部通过胶接的方式连接在承载板2003上;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2004与电路板2002 进行电连接,电路板2002通电后,可使电致变色镜元件2004在额定电压或者不同的电压下进行着色或褪色的状态变化,改变电致变色镜元件2004的反射率,从而产生防眩目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车辆后视镜组件还可以包括光源、内部照明组合件、数字语音处理系统、电源、全球定位系统、湿度传感器、信息显示器、光传感器、盲点灯、转向信号灯、导航系统、温度指示器、声控系统、麦克风、远程通信系统、导航辅助系统、偏离车道警告系统、适合的巡航控制系统和视觉系统中的至少一种器件。
在对于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可能是共同的结构元件进行了综述之后,下面对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3表示内部后视镜组件的前视图;图4表示图3中沿A-A方向截取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100的剖视图,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100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该第一导电基材由第一玻璃元件1和沉积在第一玻璃元件1上的透明导电层7 组成,为了便于描述,其中将第一导电基材朝向观察者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11a,将第一导电基材沉积有透明导电层7的后表面定义为第二表面11b,将与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邻接的边缘表面定义为第一边缘表面11c;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该第二导电基材由第二玻璃元件2和沉积在所述第二玻璃元件2上的薄膜叠层8组成,为了便于描述,其中将第二玻璃元件2沉积有薄膜叠层8的前表面定义为第三表面21b(该第三表面21b朝向观察者),将第二玻璃元件2的后表面定义为第四表面21a,将与第三表面21b 和第四表面21a邻接的边缘表面定义为第二边缘表面21c,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大小基本相同,两者的边缘表面沿周向基本对齐设置,近似于零偏移的设置;密封件3,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21b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a;电致变色介质4,设置在所述空腔4a中;以及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5,同样为了便于描述,其中将凹形外壳5中与第一表面11a相互平行的凹形底边部分定义为外壳顶部51,将凹形外壳5中与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靠近的侧边部分定义为外壳侧部52,所述外壳顶部51和外壳侧部52是一体成型的,并且将外壳顶部51朝向观察者的表面定义为顶部外表面51a,将外壳顶部51 背向观察者的表面定义为顶部内表面51b,将外壳侧部52朝向观察者的表面定义为侧部外表面52a,将外壳侧部52背向观察者的表面定义为侧部内表面52b,所述顶部内表面 51b与所述第一表面11a相贴合,所述侧部内表面52b完全覆盖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并与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且所述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与所述第二导电基板2的第四表面21a齐平,沿所述外壳顶部51 的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52设有一遮蔽层6,当从所述顶部外表面51a和侧部外表面52a观察时,所述密封件3隐藏在所述遮蔽层6的后面。所述顶部内表面51b与所述第一表面 11a相贴合的介质选用基本透明的黏合剂。所述侧部内表面52b与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的介质选用高性能胶。凹形外壳5的材质为基本透明的树脂材质,当后视镜组件受到外界撞击时,避免了玻璃材质破裂时给车内人员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当遮蔽层6设置在外壳顶部51的顶部内表面51b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52的侧部内表面 52b时,基本透明的外壳顶部51和外壳侧部52,给观察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形外壳5在靠近外周区域的外表面还具有半径大于2.5mm的周边弯曲边缘54。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110基本上与图4 中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超过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的第四表面21a。该结构设置方式,可以提供外壳侧部52的侧部内表面52b和端面53a与承载板的接触面积,有效保证凹形外壳5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120基本上与图5 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覆盖住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第四表面21a的外周区域。本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可进一步保证凹形外壳5包裹住导电基板,使凹形外壳5和导电基板之间的整体性更好,避免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翘曲、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的剖视图,为了避免过于重复的描述,本实施例电致变色镜元件200中各组成部件的表面定义和标识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200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该第一导电基材由第一玻璃元件1和沉积在第一玻璃元件1上的透明导电层7组成;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该第二导电基材由第二玻璃元件2和沉积在所述第二玻璃元件2上的薄膜叠层8组成,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小于第二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密封件3,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21b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a;电致变色介质4,设置在所述空腔4a中;以及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5,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顶部51和外壳侧部52,所述顶部内表面51b与所述第一表面11a相贴合,所述侧部内表面52b完全覆盖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并与第一边缘表面 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且所述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与所述第二导电基板2的第四表面21a齐平,沿所述外壳顶部51的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52设有一遮蔽层6,当从所述顶部外表面51a和侧部外表面52a观察时,所述密封件3隐藏在所述遮蔽层6的后面。所述顶部内表面51b与所述第一表面11a相贴合的介质选用基本透明的黏合剂。所述侧部内表面52b与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的介质选用高性能胶。与前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小于第二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第二导电基材的第二边缘表面21c超出第一导电基材的第一边缘表面11c。该结构设置方式,为电极引出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设置方式,既可以采用图15-图18所示的电极引出方式,也可以在图16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即无需在第三表面21b外周区域进行减薄处理即可进行可拆卸电极地设置;具体地说,如图19所示,第一导电夹91的一端可拆卸地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并与薄膜叠层8相接触形成电连通,而第一导电夹9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第二导电夹92的一端可拆卸地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并通过导电块31与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形成电连通,所述导电块31至少部分区域埋设在密封件3中,部分外露在密封件3外以便与第二导电夹进行电接触,而第二导电夹9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形外壳5在靠近外周区域的外表面还具有半径大于2.5mm的周边弯曲边缘54。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210基本上与图7 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 52的端面53a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超过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的第四表面21a。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220基本上与图8 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 52的端面53a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覆盖住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第四表面21a的外周区域。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的剖视图,为了避免过于重复的描述,本实施例电致变色镜元件300中各组成部件的表面定义和标识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所述电致变色镜元件300包括: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该第一导电基材由第一玻璃元件1和沉积在第一玻璃元件1上的透明导电层7组成;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该第二导电基材由第二玻璃元件2和沉积在所述第二玻璃元件2上的薄膜叠层8组成,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大于第二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密封件3,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21b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4a;电致变色介质4,设置在所述空腔4a中;以及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5,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顶部51和外壳侧部52,所述顶部内表面51b与所述第一表面11a相贴合,所述侧部内表面52b完全覆盖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并与第一边缘表面 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且所述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与所述第二导电基板2的第四表面21a齐平,沿所述外壳顶部51的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52设有一遮蔽层6,当从所述顶部外表面51a和侧部外表面52a观察时,所述密封件3隐藏在所述遮蔽层6的后面。所述顶部内表面51b与所述第一表面11a相贴合的介质选用基本透明的黏合剂。所述侧部内表面52b与第一边缘表面11c和第二边缘表面21c相贴合的介质选用高性能胶。与前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大于第二导电基材的尺寸面积,第一导电基材的第一边缘表面11c超出第二导电基材的第二边缘表面21c。该结构设置方式,为电极引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供实施的方式,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将图 18中的第二电极引线97一端以悬垂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表面11b上并与透明导电层7电接触,另一端通过电极引出通道延伸至第四表面21a外;而另一电极的引出方式同图18中的第一电极引线96的设置方式。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形外壳5在靠近外周区域的外表面还具有半径大于2.5mm的周边弯曲边缘54。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镜元件310基本上与图 10实施例的结构设置方式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凹形外壳5的外壳侧部52的端面53a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超过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的第四表面21a。
如图12所示,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致变色镜元件400 同样包括了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板、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板、密封件3、电致变色介质4和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5;该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第一导电基板由第一玻璃元件1和沉积在所述第一玻璃元件1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组成,将第一玻璃元件1第一表面11a的周边区域进行减薄处理,减薄处理的方法可选用化学蚀刻或者物理磨砂的方法进行,沿所述顶部内表面51b的外周区域和侧部内表面52b设有一遮蔽层6,所述外周区域与减薄处理的区域位置相对应设置,当从所述顶部外表面51a和侧部外表面52a观察时,所述密封件3隐藏在所述遮蔽层6的后面,通过第一玻璃元件1的减薄处理,可减少遮蔽层6在外周区域设置的宽度,从而扩大了电致变色镜元件中间视线区域的观察面积。
如图13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替代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电致变色镜元件500同样包括了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板、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板、密封件3、电致变色介质4和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5;该电致变色镜元件的遮蔽层6为在凹形外壳5 的外壳顶部51的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5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成的表面粗糙不平整的半透明物理层,该半透明物理层经过机械喷砂、手工研磨或化学腐蚀等表面处理后得到;该实施例通过凹形外壳部分区域的表面处理形成一层遮蔽层6,无需额外设置一层膜层作为屏蔽层,同样可以达到从凹形外壳5的外表面观察,密封件3和电极被隐藏不会被察觉到的技术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为了进一步优化电致变色镜元件,可以使用厚度较薄的凹形外壳5。
如图1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外壳5在靠近外周区域的外表面上具有半径大于2.5mm的周边外圆角55,所述周边外圆角55沿所述凹形外壳5的外壳顶部51周向延伸;所述周边外圆角55呈凸起状,即从凹形外壳外侧观察时,所述周边外周角55的最顶端不仅超出外壳侧部52的侧部外表面52a 而且超出外壳顶部51的顶部外表面51a。该周边外圆角55与外壳顶部51和外壳侧部52 是一体模塑成型的,所述周边外圆角55的设计,当电致变色镜元件组装在后视镜组件中时,视觉上可以部分地隐藏后视镜组件后端的塑料件,使后视镜组件整体更加美观。
当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如上述实施例所详细描述的电致变色镜元件结构并将其安装至后视镜外壳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后视镜时,还需要清楚知道所描述的电致变色镜元件的各组成部分所采用的可实施材料和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电极引出方式,同时为了描述清楚且避免关于电致变色镜各组成部件材料和电极引出方式的讨论过于冗繁,发明人在以下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玻璃元件1和第二玻璃元件2可选用普通电子级浮法钠钙玻璃或中硅铝玻璃或高硅铝玻璃或高硼硅玻璃;第一玻璃元件1和第二玻璃元件2为无色或浅色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元件1和第二玻璃元件2的厚度为0.2-3mm,更优选的是0.5-2mm。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板和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板可选用无色或浅色透明高分子材料替代无色或浅色的第一玻璃元件1和第二玻璃元件2。
透明导电层7可选用金属离子掺杂的ZnO、SnO2、In2O3、TiO2、HfO2、CuO或氟掺杂的Sn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属离子为Mg2+,Al3+,Ga3+,Sb3+,Nb4+,Ge3+,Zr4+中的至少一种。
透明导电层7也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膜层形式的复合膜层结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Nb2O5,Ta2O5,TiO2,WO3,ZnO,Al2O3,SnO2,SiO2,Zr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为Al,Ag,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透明导电层7可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得到。
薄膜叠层8包括反射层和导电层。所述反射层为金属膜层或金属氧化物膜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膜层为Al,Ag,Cr,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膜层结构为高折射率膜层/低折射率膜层/高折射率膜层;其中高折射率膜层材料为Nb2O5,Ta2O5,TiO2,ZrO2中的一种材料,低折射率为SiO2或MgF2。所述导电层可选用金属离子掺杂的ZnO、SnO2、In2O3、TiO2、HfO2、CuO或氟掺杂的Sn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金属离子为Mg2+,Al3+,Ga3+,Sb3+,Nb4+,Ge3+,Zr4+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采用金属氧化物/金属/金属氧化物膜层形式的复合膜层结构,所述金属氧化物为Nb2O5,Ta2O5,TiO2,WO3,ZnO,Al2O3,SnO2,SiO2,ZrO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为Al, Ag,Cu,Ir,Ni,Ti,Pb,Pt,Ru,Rh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金材料。所述薄膜叠层8 可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得到。
图4至图12及图14所设置的遮蔽层6为在所述外壳顶部51的外周区域和所述外壳侧部52上沉积的一膜层。所述膜层为Ag、Ti、Al、Cr、Ni、Mo、Ru、Rh、Ir、Pd、Pt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膜层可采用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等物理气相沉积方法,或化学电镀方法制备得到。通过上述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得到的遮蔽层,使设置在导电基材上的密封件和电极得以隐藏,进而使后视镜组件整体视觉上更加美观。
凹形外壳5选自基本透明材质的树脂。所述基本透明材质的树脂为无色或浅色透明高分子材料,具体可选用本身具有透明特性或者改性后具有透明特性的丙烯酸树脂、聚碳酸脂、聚酰亚胺、有机硅树脂、交联透明聚氨酯、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凹形外壳5的外壳顶部51厚度选用0.5mm-5mm,优选的是1-3mm。
所述密封件3为环氧类胶黏剂,进一步优选的,可以选用以含芳氨基化合物或氰酸树脂化合物或酸酐化合物为固化剂的环氧类胶黏剂。
高性能胶可选用有机胶黏剂或无机胶黏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胶黏剂为环氧胶黏剂、酚醛胶黏剂、聚氨酯胶黏剂、有机硅胶黏剂、氰基丙烯酸胶黏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胶粘剂为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或硼酸盐类无机胶黏剂中的至少一种。
基本透明的黏合剂选自PVB类、丙烯酸类、聚氨酯类、有机硅类或环氧类胶黏剂中的一种。
电致变色介质4的材料为包含阳极电活性材料和阴极电活性材料的溶液;所述阳极电活性材料选自三苯胺、取代的三苯胺、二茂铁、取代的二茂铁、二茂铁盐、取代的二茂铁盐、吩噻嗪、取代的吩噻嗪、噻嗯、取代的噻嗯、吩嗪和取代的吩嗪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阴极电活性材料选自紫精、取代的紫精、蒽醌和取代的蒽醌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15所示,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外壳5的侧部内表面52b与所述第二边缘表面21c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电极引出通道,所述电极采用u型导电夹的方式夹在第二导电基材上,所述u型导电夹包括第一导电夹91和第二导电夹92,所述第一导电夹91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与第三表面21b上的薄膜叠层8相接触形成电连通,同时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密封件3中并固定于此,而第一导电夹9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与电路板电连通所需的导电线束(未示出),另外,将第二表面1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透明导电层7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一不导电区域7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同时,所述第二导电夹92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与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接触形成电连通,所述第二导电夹 92一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密封件3中并固定于此,而第二导电夹9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与电路板电连通所需的导电线束(未示出),另外,将第三表面2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薄膜叠层8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二不导电区域8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该实施例中的u型导电夹组装完成后,另外还需要在延伸到第四表面21a的导电夹表面点焊至少一根电极引线,以便与引自电路板的电极引线进行电连接。
如图16所示,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外壳5的侧部内表面52b与第二边缘表面21c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电极引出通道,所述电极采用 u型导电夹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导电基材上,所述u型导电夹包括第一导电夹91 和第二导电夹92;该电致变色镜元件的第二导电基板由第二玻璃元件2和沉积在所述第二玻璃元件2第三表面21b上的薄膜叠层8组成,将第二玻璃元件2第三表面21b的部分周边区域进行减薄处理形成凹槽21,以限定出可容纳u型导电夹一端外壳侧部52厚度的空间,减薄处理的方法可选用化学蚀刻或者物理磨砂的方法进行,第三表面21b减薄处理的周边区域宽度小于等于密封件3在该周边区域的宽度,以防止电致变色介质4从凹槽 21位置渗漏出空腔4a中,从而无法保证电致变色镜正常工作;薄膜叠层8沉积在第三表面21b并延伸至减薄处理后的凹槽21内,从而提供u型导电夹与薄膜叠层8的有效接触面积,且该u型导电夹与凹槽21部分是紧密配合的,从而有效保证薄膜叠层8和u型导电夹的电连通;所述第一导电夹91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凹槽21位置,并与凹槽21上的薄膜叠层8相接触形成电连通,而第一导电夹91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 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与电路板电连通所需的导电线束 (未示出),另外,将第二表面1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透明导电层7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一不导电区域7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同时,所述第二导电夹92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凹槽21位置,并通过导电块31与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形成电连通,所述导电块31至少部分区域埋设在密封件3中,以更好地固定导电块31在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21b之间,从而有效保证第二导电夹 92与透明导电层7形成电连通,而第二导电夹9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四表面21a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进一步地通过在该位置处设置与电路板电连通所需的导电线束(未示出),另外,将第三表面2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薄膜叠层8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二不导电区域8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所述导电块可选用含有铜、银、镍等导电金属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导电部件。该实施例中的u型导电夹组装完成后,另外还需要在延伸到第四表面21a的导电夹表面点焊至少一根电极引线,以便与引自电路板的电极引线进行电连接。上述改进的电极引出方式,通过第一导电夹 91和第二导电夹92在凹槽21位置可灵活拆卸使用,并非通过密封件3完全固定在第二导电基板上而无法拆卸,或者说,该u型导电夹无需在涂覆密封件3时,即将u型导电夹固定在第二导电基板上,而是可以在整体密封件3涂覆并固化完成后,再进行u型导电夹灵活、快速、分批地进行组装完成,该技术构思可使电致变色镜引出电极的组装和更换更加方便灵活,使损坏后的电极更换成为可能。
如图17所示,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外壳5的侧部内表面52b与所述第二边缘表面21c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电极引出通道,所述电极采用L型电极带的方式设置在第二导电基材上,具体的说,所述L型电极带包括第一电极带93和第二电极带94,所述第一电极带93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与第三表面21b上的薄膜叠层8相接触形成电连通,同时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密封件3中并固定于此,而第一电极带93的另一端为多个并排凸起的母线插头95,其在电极引出通道内延伸并未完全超出第四表面21a,亦或继续向外延伸超出第四表面21a而整体外露出来,通过该母线插头95与从电路板引出的公线插座(未示出)的快速插接,而形成电连通,公线插座上设有与母线插头95凸起部分相摩擦配合的多个并排下凹部分,另外,将第二表面1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透明导电层7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一不导电区域7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同时,所述第二电极带 94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与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接触形成电连通,所述第二电极带94一端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密封件3中并固定于此,而第二电极带9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带93的设置方式相同,均通过快速插接的方式进行电连通,另外,将第三表面2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薄膜叠层8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二不导电区域8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L型电极带靠近第一表面11a的一端设置的多个并排凸起的母线插头95,不仅可与引自电路板的公线插座进行快速插接,完成快速组装和电连接,同时通过母线插头95和公线插座上多个并排设置的电触点的摩擦配合,使电极引线的电连接更加可靠,保证了电致变色镜元件的长期稳定运行。
如图18所示,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形外壳5的侧部内表面52b与所述第二边缘表面21c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电极引出通道,所述电极的一端通过该电极引出通道向外延伸,另一端固定在密封件3中,具体的说,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引线96和第二电极引线97,所述第一电极引线96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 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固定在密封件3中,与第三表面21b上的薄膜叠层8相接触形成电连通,第一电极引线96的另一端通过电极引出通道向外延伸,与引自电路板的电极线束进行连接后形成电连通,另外,将第二表面1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透明导电层7 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一不导电区域7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同时,所述第二电极引线97的一端延伸到第三表面21b上的外周区域的部分位置,并与第二表面11b上的透明导电层7接触形成电连通,所述第二电极引线97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引线96的设置方式相同,另外,将第三表面21b上沉积的至少部分薄膜叠层8采用蚀刻或者掩蔽的方式形成第二不导电区域81,以使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进行电绝缘。在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中,电极引线可以选用导电铜线、银线等可以电导通的金属线条,该电极引线在制造初期,一端就预埋在密封件3中与密封件3形成电连通,而整体引线通过外面包裹的绝缘保护线套引出至电致变色镜元件的背面,以方便与引自电路板的引线进行灵活地电连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为选自含有铜、银、镍等导电金属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电接触器。
通过在第二表面11b和第三表面21b的不同位置进行相应的蚀刻或者掩蔽形成不导电区域,可有效防止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之间发生短路现象,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可以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不导电区域相应地填充有不导电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之间的电绝缘性能;通过上述导电夹的电极引出和电绝缘方式的设置,最终完成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与电路板的电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以上电致变色镜元件中的相关材料和电极引出方式,均可应用于图4-图14中上述实施例所详细描述的结构中,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知晓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
电致变色镜元件,所述元件包括:
基本透明的第一导电基材,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邻接的第一边缘表面;
基本透明的第二导电基材,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与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邻接的第二边缘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
密封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材和第二导电基材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
电致变色介质,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以及
基本透明的凹形外壳,包括具有顶部外表面和顶部内表面的外壳顶部及具有侧部外表面和侧部内表面的外壳侧部,所述顶部内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贴合,所述侧部内表面完全覆盖第一边缘表面和第二边缘表面并与第一边缘表面和第二边缘表面相贴合,沿所述外壳顶部的外周区域和外壳侧部设有一遮蔽层,当从所述顶部外表面和侧部外表面观察时,所述密封件隐藏在所述遮蔽层的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基材由基本透明的第一基材和沉积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的透明导电层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基材由基本透明的第二基材和沉积在所述第二基材上的薄膜叠层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叠层包括反射层和导电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外壳的外表面具有半径大于2.5mm的周边弯曲边缘或周边外圆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外壳的外壳侧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的第四表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外壳的外壳侧部的端面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超过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的第四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外壳的外壳侧部的端面向外延伸并至少部分地覆盖住所述第二导电基板第四表面的外周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外壳的侧部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边缘表面之间的至少部分区域设有电极引出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第一导电基材电连通;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二导电基材电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导电基材上。
CN202020104757.6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Active CN211893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4757.6U CN21189304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US17/639,534 US20220340080A1 (en) 2020-01-17 2020-11-28 Vehicl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PCT/CN2020/132512 WO2021143367A1 (zh) 2020-01-17 2020-11-28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4757.6U CN21189304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3046U true CN211893046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30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4757.6U Active CN211893046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30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3367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3367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6009B (zh) 包含改进的薄膜涂层和光电元件的后视镜组件
EP0434453B1 (en) Perimeter coated electro-optic mirror
US7894120B2 (en) Electrochemical and/or electrocontrollable device, of the glazing type, having variable optical and/or energetic properties
US7310178B2 (e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JP6116688B2 (ja) 電気的な接触接続部を備える複合ガラス板
EP3198335B1 (en) Electro-optic element with ablation-formed indicia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4504630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型電気化学装置又は光起電装置及びその電気的接続手段
EP1591827B1 (en) Electrochromic mirror
KR20170039280A (ko) 전기 가열 영역을 갖는 패널
CN211893046U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WO2012006422A4 (en) Automotive rearview mirror with capacitive switches
CN114271026A (zh) 具有用于传感器和摄像系统的可电加热的通信窗口的玻璃板
CN212353817U (zh) 一种电致变色镜元件及后视镜组件
CN208384316U (zh) 一种改进型电致变色汽车后视镜镜片
CN113135147A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CN210894937U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组件
CN113352990A (zh) 一种电致变色镜元件及后视镜组件
WO2021143367A1 (zh) 一种车辆后视镜组件
CN212675327U (zh)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元件及包含该元件的后视镜组件
CN115390328A (zh) 一种柔性电致变色电子薄膜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4295775U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用的电致变色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CN214299895U (zh)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
CN111142303A (zh) 电致变色后视镜的改良结构
CN213545009U (zh) 一种防止线路反接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CN221023477U (zh) 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