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83712U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83712U
CN211883712U CN201890000477.1U CN201890000477U CN211883712U CN 211883712 U CN211883712 U CN 211883712U CN 201890000477 U CN201890000477 U CN 201890000477U CN 211883712 U CN211883712 U CN 211883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intermediate section
cord
section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4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菲巴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83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83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具有:带有控制元件的内窥镜控制体(1);在内窥镜控制体(1)的远端侧处的柔性插入管(2);和,在内窥镜的远端端部处的弯曲部段(4)。靠近弯曲部段(4)设置有能控制的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作为柔性插入管(2)的部段。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具有:带有控制元件的内窥镜控制体;在内窥镜控制体的远端侧处的柔性插入管;以及,在内窥镜的远端端部处的弯曲部段。
背景技术
这种内窥镜可用于检查,例如肠道或食道又或者十二指肠、胆管、胆囊、胰管、胰腺等。
这种内窥镜被插入患者的身体部分(肠道、食道等)中,并且推进到要检查的部位为止。此时,在内窥镜推进期间,内窥镜的外壁几乎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身体部分(Koerpertrakt)的内壁。如果内窥镜施加到身体部分的内壁上的压力过大,身体部分的内壁就会被损伤,或者如果身体部分的内壁上的相同位置反复受到内窥镜挤压,身体部分的内壁就会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其中降低了插入有内窥镜的身体部分的内壁损伤的风险。
该目的通过一种内窥镜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窥镜具有带控制元件的内窥镜控制体、位于内窥镜控制体的远端侧处的柔性插入管、以及位于内窥镜远端端部处的弯曲部段。靠近弯曲部段设置有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作为柔性插入管的部段。
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能够实现柔性插入管的主动可控运动,以帮助柔性插入管插入到身体部分中。由此,通过柔性插入管的重复的主动可控运动,可以更好地克服由于特殊身体部分的形状造成的障碍。降低了身体部分内壁损伤的风险。
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可以与弯曲部段邻接。因此,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尽可能处于远端。首先将柔性插入管的远端部段插入到身体部分中。柔性插入管的较近的区域在身体部分中跟随柔性插入管的远端部段的运动。
至少一条拉绳可以在中间部段的壁区域中延伸,该拉绳可以从近端侧被控制,以便作为受控运动而产生中间部段的弯曲。因此,通过特别简单且易于操作的方式实现可运动中间部段的运动的主动控制过程。
至少一条拉绳可以在中间部段的延伸方向上螺旋形延伸。该螺旋形状带来可运动中间部段的特别简单但有效的可控制运动。
在中间部段的壁区域中可以设置多条拉绳。多条拉绳可以被交替操作。
一条或多条拉绳可以独立于内窥镜远端端部处的弯曲部段的一条或多条拉绳。因此,中间部段具有独有的单独控制部,其目的仅为操作中间部段的运动。
在内窥镜控制体中,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可以被设置用于拉绳控制。因此,用户易于控制中间部段的运动。用户习惯的是,控制元件存在于内窥镜控制体中。
用于拉绳控制的控制元件可以被手动操作。
可替代地,用于拉绳控制的控制元件具有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可以是马达,马达有节奏地、脉冲地控制相应的拉绳的相应张紧和放松。由此可以实现中间部段的有节奏的脉冲式运动。
中间部段的壁区域可以是弹性橡胶管,在弹性橡胶管中在纵向方向上形成用于相应的拉绳的螺旋通道。因此,拉绳不会增加柔性插入管的厚度。螺旋形状被明确且永久地预设定。
可替代地,在中间部段中设置有铰接系统,该铰接系统由能相对彼此枢转的相互固定的铰接链节(Gelenkgliedern)构成,拉绳在中间部段的纵向方向上能推移地以螺旋形延伸的方式锚定在铰接链节的外表面上。
至少在中间部段中,可以在中央轴向延伸有支撑元件。由此,可以支持中间部段的受控运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元件,例如工作通道、冲洗通道等都可以作为这种支撑元件。
内窥镜可以是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胃镜或支气管镜。但是,内窥镜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面可以适当地组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内窥镜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透明地示出了外护套。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为了更好理解,透明地示出了外护套并拉动拉绳。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的示意性外部透视图,其中拉动了第一拉绳。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的示意性外部透视图,其中拉动了第二拉绳。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中间部段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时的结肠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结肠的示意图,其中内窥镜处于与图8中相同的插入位置,并且通过拉动拉绳产生内窥镜管的波浪运动。
图10示出图8和图9的结肠,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相对于图9 的位置稍微继续推移,并且通过拉动拉绳继续产生内窥镜管的波浪运动。
下面根据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内窥镜的示意性透视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具有内窥镜控制体1和连接在内窥镜控制体 1远端的柔性插入管2,即内窥镜管。内窥镜管2具有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其连接在传统柔性插入管2的远端部段处。在内窥镜的远端端部处设置有弯曲部段4(bending section)。弯曲部段4设置在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的远端。
弯曲部段4在其远端侧具有内窥镜头5。弯曲部段4由未示出的控制金属线操作,控制金属线由安装在内窥镜控制体1处的控制元件、例如第一控制轮11和第二控制轮12控制。未示出的控制金属线延伸穿过内窥镜,即穿过内窥镜控制体1、柔性插入管2和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例如可以设置四条用于弯曲部段4的控制金属线。特别地,通过操作控制元件(转动第一控制轮11),用于弯曲部段4的控制金属线被拉紧或放松,使得弯曲部段4沿期望的方向弯曲。在弯曲部段4的远端端部处设置有内窥镜头5。
内窥镜控制体1通过电缆10与内窥镜插头连接。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
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形成内窥镜管2的一部分。具体地说,中间部段3形成内窥镜管2的远端部段并与弯曲部段4邻接。
内窥镜管2形成为护套元件(中空管),必要的装置穿过该护套元件延伸到弯曲部段4和内窥镜头5,例如,工作通道、用于弯曲部段4的拉绳(鲍登线Bowdenzuege)、用于相机和照明装置的信号线、以及其他内窥镜供应线等。作为内窥镜管2的材料,使用橡胶或塑料。
因此,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具有由橡胶或塑料制成的护套。在该护套中形成拉绳通道,其仅被设置用于中间部段3的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这些拉绳通道各自沿中间部段3 的纵向方向呈螺旋形延伸。在实施例中,设置四个用于每条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的拉绳通道。拉绳通道各自具有彼此相同的螺旋形状,并且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错开90度。
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在远端侧处具有环元件30。第一拉绳 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的远端端部锚定在环元件 30处并且通到它们的相应拉绳通道中并且在近端方向上呈螺旋形延伸。
在中间部段3的近端端部处,拉绳通道终止。从中间部段3的近端端部起,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优选地直线延伸到在其下游的所描述的控制元件。
图2从外侧示出了中间部段3和弯曲部段4,其中示出了假想母线3A 在中间部段3处的位置。
图3示出了处于与图2相同位置的中间部段3和弯曲部段4,其中为了清晰起见,相应的外护套被透明地示出。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间部段3中的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的螺旋形延伸。此外,在图3中还可以看到,离开在中间部段3中形成的其拉绳通道的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如何在近端方向上呈直线地延伸。
在横截面中看到的中间部段3的中间,(未示出的)支撑元件沿轴向方向延伸。该支撑元件至少在中间部段3中沿着中间部段3的中心轴线延伸。工作通道或存在于内窥镜中的其他元件可以用作为这种支撑元件。
在图2和3中,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 34处于未被操作的位置。换而言之,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都没有被拉动。
图4示出了以下状态,其中,从图3中的位置开始,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之一,即第一拉绳31,在近端方向上被拉动,参见箭头F。拉绳的拉动通过后续阐述的控制装置(未示出) 实现。
从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拉绳31在被拉动时以直线伸出。因此,被拉动的第一拉绳31将一个力施加到其拉绳通道的通道壁上,该力在中间部段3的弹性护套中拉拽出拉绳通道的螺旋形状。换而言之,被拉动的第一拉绳31的拉绳通道弹性地缩短。中间部段3的平均长度保持不变(恒定)。作为结果,中间部段3螺旋地变形。
在图5可以看到由于拉动第一拉绳31而使中间部段3的母线3A螺旋变形。
因此,通过拉动拉绳在中间部段3中产生波浪运动。
如果被拉动的第一拉绳31再次被放松并且第二拉绳32被拉动,则中间部段3的波浪形因此变为另一螺旋,其中被拉动的第二拉绳32的拉绳通道被拉伸,参见图6。
换句话说,通过依次拉动不同的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并放松先前拉伸的拉绳,中间部段3中的弯曲位置被转移。在此,一个螺旋形状与另一螺旋形状相交替。如果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以固定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被拉动,则一个螺旋形状与在中间部段3的横截面中错开90度的另一个螺旋形状相交替。
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可以通过布置在内窥镜控制体1处的控制元件交替地被拉动和释放。
第二实施例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中间部段3的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布置在它们的螺旋形的拉绳通道中,拉绳通道形成在中间部段3的护套中。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部段3不是设计为弹性管而是设计为一种节连链。
如图7所示,中间部段3具有节连链以作为与远端的环30邻接的铰接系统。
节连链(Gliederkette)由相互铰接地支撑的各个中间部段元件35形成,其用作节连链节或铰接环。每个节连链节35都是环形的。节连链节 35的环形形状具有作为第一侧的端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每个节连链节35都具有两个相对的径向延伸的铰接凸起36。铰接凸起36设置在节连链节35的环形的第一侧处。在第二侧,节连链节35具有两个相对的轴向远离环形延伸的铰接法兰37,每个铰接法兰37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穿口。在相应的节连链节35处,铰接法兰37相对于铰接凸起36不仅在相对侧处布置,而且在周向方向上转动90度布置。铰接凸起36与相邻的节连链节35的铰接法兰37的开口啮合。因此,节连链节35彼此经由铰接凸起 36和铰接法兰37连接成为长链并且彼此铰接地支撑。
每个节连链节35在其外周表面上具有四个孔眼38,孔眼在相同的圆周线上等距地间隔开。孔眼38的开口在近端/远端方向上对齐。
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各自沿着中间部段3的纵向方向呈螺旋形地延伸穿过孔眼38,如图7所示。
因此,每条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 在每个节连链节35的外环周处被支撑和引导,从而整体沿着中间部段的纵向方向产生螺旋形状。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的引导通过孔眼38实现。作为孔眼38的替代方案,也可以应用凸起,其径向延伸地布置在每个节连链节35的外环周处。
图7中未示出的弹性保护管布置在彼此连接成为长链的节连链节35 上方。
在其他方面,作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另外还必须注意,其他铰接系统也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部段。
控制和驱动
在所有实施例中,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可以通过布置在内窥镜控制体1处的控制元件交替地拉动和释放。
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的控制可以手动地实现。
例如,在内窥镜控制体1中,可以布置偏心轮,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分别以相互错开90°的方式施加在偏心轮处。该偏心轮可以形成为偏心销,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沿不同方向悬挂在该偏心销上。
可替代地,可以使用垂直于内窥镜控制体1的轴线延伸的曲轴。曲轴在纵向上具有四个相互偏心的轴部段(多重弯曲)。在每个轴部段处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有盘。在每个盘的外环周处锚定有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 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之一的近端端部。曲轴的转动使得相应的盘在近端和远端方向上交替运动。由于相互偏心的轴部段,盘以及进而相应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的近端端部在近端和远端方向上彼此交替地运动。
可替代地,可以使用摆动盘(Taumelscheibe),其中所有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可以彼此平行布置。
可以使用凸轮轴。
可以使用任何在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 34中产生振荡线性(平移)运动的机构。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所形成的交替周期性操纵。
可以使用用于手动运行的手柄作为偏心轮或摆动盘、曲轴等的驱动器。
在优选的变体中,通过马达控制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在这种情况下,转动方向(即向前/向后)、速度和可能的幅度都可以通过内窥镜控制体1的把手处的开关或调节器来选择。
因此,可以如下地控制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即形成手动或马达驱动,其中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被周期性地以相移的方式拉动和释放。
由此,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可以在预定的转动方向上被周期性地依次拉动和释放,从而产生中间部段3的波浪运动。中间部段3的这种波浪运动不是推进而是振荡运动,其中螺旋线(Helix)绕其轴线转动。中间部段3的这种波浪运动类似于蜿蜒运动的蜗杆的情况。
驱动器可以设计成在需要时被接通。在不使用驱动器时,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被放松。在该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表现得像传统的内窥镜一样。
驱动机构的频率和幅度可以控制。
驱动机构的转动方向可以是可逆的。
应用
图8-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在结肠100中应用的示例。
在图8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已经通过直肠101和降结肠102 推进到结肠100的横结肠103中。例如在从降结肠102到横结肠103的过渡处比较强烈的方向改变使得内窥镜的推进变得困难。
在图8的情况下,弯曲部段4和中间部段3的远端区域已经经受了从降结肠102到横结肠103过渡处的方向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结肠内壁与内窥镜的中间部段3之间的不利的相对位置,内窥镜的进一步推进会变得困难。
在图8的情况下,通过交替,优选地有节奏地、脉冲地拉动拉绳来产生中间部段3中的波浪运动。由此,结肠内壁与内窥镜的中间部段3之间的相对位置持续地改变。图9示出了与图8中相同的内窥镜插入位置,但是其中由于拉动拉绳和由此引起的内窥镜管的波浪运动,结肠内壁与中间部段3之间的相对位置已经改变。箭头W表示中间部段3的轴位置的位移。
在这种持续的相对位置改变中,在结肠内壁与中间部段3之间产生相应的相对位置,其中内窥镜的推进更轻松。也就是说,中间部段3的波浪运动有时与肠弯曲很好地匹配。图10示出了图8和9的结肠的示意图,其中内窥镜相对于图9稍微进一步推动,并且通过拉动拉绳继续产生内窥镜管的波浪运动。箭头S表示内窥镜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因此,使用者可以交替地、优选有节奏地、脉动地拉动拉绳,并且等待内窥镜轻松推进的时刻。
前进的波浪形状有助于内窥镜在插入方向上的滑动。在此,内窥镜可以像蠕虫一样蠕动并蜿蜒绕过障碍物,从而越过它们。
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使得内窥镜的推进更轻松。而且由于在内窥镜推进时,中间部段3并不总是压在结肠内壁的相同位置上,所以也可以降低结肠内壁的损伤风险。
因此,降低了插入有内窥镜的身体部分的内壁损伤风险。
其他的可替代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形成内窥镜管2的一部分。此外,中间部段3形成内窥镜管2的远端部段并且与弯曲部段4邻接。可替代地,在中间部段3与弯曲部段4之间可以存在内窥镜管2的具有预定(短)长度的另一部段,其没有配备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或第四拉绳34。在该替代方案中,中间部段3和弯曲部段4 (略微)间隔开。
在另一替代方案中,设置有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 或第四拉绳34的中间部段3可以在内窥镜管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拉绳31、第二拉绳32、第三拉绳33和第四拉绳34。可替代地,可以设置两条、三条、五条或更多条拉绳。
在第一实施例中,拉绳通道分别具有彼此相同的螺旋形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拉绳通道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螺旋形状。由此,虽然在交替地拉动拉绳时中间部段3的蠕动运动的形状变得不均匀。然而,中间部段3也产生支持内窥镜推进的波浪运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横截面,拉绳通道(以及因此拉绳)彼此错开90度。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拉绳通道和拉绳能够以不同于 90度的间距相互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可以应用于任何的身体部分。
参考标号列表
1 内窥镜控制体
2 柔性插入管
3 中间部段
3A 假想母线
4 弯曲部段
5 内窥镜头
10 至内窥镜插头的电缆
11 第一控制轮
12 第二控制轮
30 环元件
31 第一拉绳
32 第二拉绳
33 第三拉绳
34 第四拉绳
35 节连链节
36 铰接凸起
37 铰接法兰
38 孔眼
100 结肠
101 直肠
102 降结肠
103 横结肠。

Claims (13)

1.一种内窥镜,具有:
带有控制元件的内窥镜控制体(1),
在所述内窥镜控制体(1)的远端侧处的柔性插入管(2),以及,
在所述内窥镜的远端端部处的弯曲部段(4),
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弯曲部段(4)设置有能控制且能运动的中间部段(3)作为所述柔性插入管(2)的部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能控制且能运动的所述中间部段(3)与所述弯曲部段(4)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拉绳在所述中间部段(3)的壁区域中延伸,所述拉绳能够从近端侧被控制,以便作为受控运动而产生所述中间部段(3)的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拉绳在所述中间部段(3)的延伸方向上螺旋形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部段(3)的壁区域中设置有多条拉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一条或多条所述拉绳独立于所述内窥镜的远端端部处的所述弯曲部段(4)的一条或多条拉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窥镜控制体(1)中,至少一个所述控制元件被设置用于所述中间部段(3)的拉绳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用于拉绳控制的所述控制元件是能手动操作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用于拉绳控制的所述控制元件具有驱动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马达,所述马达有节奏地脉冲地控制相应的所述拉绳的张紧和放松。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段(3)的壁区域是弹性橡胶管,在所述弹性橡胶管中在纵向方向上设计有用于相应的拉绳的螺旋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部段(3)中设置有铰接系统,所述铰接系统由能相对彼此枢转的互相固定的铰接链节构成,拉绳在所述中间部段(3)的纵向方向上能推移地以螺旋形延伸的方式锚定在所述铰接链节的外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中间部段(3)的中央有轴向延伸的支撑元件。
CN201890000477.1U 2017-02-24 2018-02-16 内窥镜 Active CN21188371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03818.3 2017-02-24
DE102017103818.3A DE102017103818A1 (de) 2017-02-24 2017-02-24 Endoskop mit einem steuerbaren beweglichen Zwischenabschnitt proximal vom Biegeabschnitt
PCT/IB2018/000114 WO2018154374A1 (de) 2017-02-24 2018-02-16 Endoskop mit steuerbaren beweglichen zwischenabschnit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83712U true CN211883712U (zh) 2020-11-10

Family

ID=6158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477.1U Active CN211883712U (zh) 2017-02-24 2018-02-16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83712U (zh)
DE (1) DE102017103818A1 (zh)
WO (1) WO20181543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728A (zh) * 2020-12-30 2021-04-09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一种气管镜镜鞘及其操作装置
CN115413994A (zh) * 2022-08-10 2022-12-02 武汉大学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1210A (ja) * 1999-08-05 2001-02-23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
JP2003220022A (ja) * 2002-01-28 2003-08-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DE102005031304A1 (de) * 2005-07-03 2007-01-04 Schreiber, Hans, Dr. Dr. Elektronisch steuerbarer Endoskopbausatz
CN102869295B (zh) * 2010-05-21 2015-09-09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带第二弯曲部的内窥镜
EP2837320A4 (en) * 2012-04-12 2016-03-16 Olympus Corp Borescope
EP3689284A1 (en) 2013-10-24 2020-08-05 Auris Health, Inc. System for robotic-assisted endolumenal surgery and related methods
JP5816779B1 (ja) * 2014-02-18 2015-11-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湾曲管及び内視鏡
WO2015194317A1 (ja) 2014-06-19 2015-12-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728A (zh) * 2020-12-30 2021-04-09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一种气管镜镜鞘及其操作装置
CN112617728B (zh) * 2020-12-30 2024-01-23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一种气管镜镜鞘及其操作装置
CN115413994A (zh) * 2022-08-10 2022-12-02 武汉大学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5413994B (zh) * 2022-08-10 2024-03-19 武汉大学 一种消化内科胃镜检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4374A1 (de) 2018-08-30
DE102017103818A1 (de)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6606B2 (en) Endoscope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endoscope into colon
US9345390B2 (en) Endoscope flexible tube and endoscope device
US6015381A (en) Endoscopic treatment tool
US7708687B2 (en) Endoscope propul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437076B2 (ja) 形状固定可能な装置および非支持解剖構造を通して器具を進める方法。
CN211883712U (zh) 内窥镜
US9089259B2 (en) Endoscope
JP4804463B2 (ja) 推進装置付きケーブルまたはチューブから構成された器具
CN109512368B (zh) 内窥镜
CN104379046B (zh) 旋转单元和插入装置
JP6180679B2 (ja) 内視鏡
JP2009112538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9112537A (ja) 可撓性内視鏡
JP2010259479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5246687B2 (ja) 管内自走装置
JP4885634B2 (ja) 回転自走式内視鏡
JPH06105797A (ja) 湾曲装置
JP2006223895A (ja) 腸挿入機器
JPWO2019208790A1 (ja) スパイラルチューブおよび内視鏡
KR101840317B1 (ko) 와이어 구동형 내시경 로봇
JPH10201703A (ja) 内視鏡
JP3969678B2 (ja) 剛性可変型索状体
WO2017175373A1 (ja) 軟性マニピュレータ
CN102429623A (zh) 用于内窥镜的自推进单元
WO2019218947A1 (zh) 可控弯曲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