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8504U -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8504U
CN211868504U CN201922273644.9U CN201922273644U CN211868504U CN 211868504 U CN211868504 U CN 211868504U CN 201922273644 U CN201922273644 U CN 201922273644U CN 211868504 U CN211868504 U CN 211868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vacuum
double
glue fee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736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736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8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8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8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包括下模板,该下模板上具有用于构成型腔的型腔面,型腔面中具有碰穿凸条,该碰穿凸条的中部具有条形槽,条形槽中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碰穿凸条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条形槽与型腔的排气浅槽,该排气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条形槽的深度,排气孔连接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气泵的气嘴。在二次注塑TPE材料过程中,在结合区域中间型腔侧的碰穿凸条上设置用于排气的条形槽和排气孔,并通过真空气泵进行排气,实现从型腔侧中心位置进行排气,有效的解决中间区域产品因困气产生的表面缺陷问题,达到表面无痕状态。

Description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模具排气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门板内拉需要采用PC和TPE双料注塑,PC材料用作骨架材料先进行注塑,在二次注塑TPE材料过程中,结合区域中间因困气产生表面气泡,气痕等缺陷。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1670431.9]公开了一种塑料椅注塑模具的排气结构,包括型腔和型芯,型腔与型芯结合形成的模腔内制有成型的塑料椅,该塑料椅的椅背上开设有一条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碰穿开口,型腔的分型面设有一圈向上凸出的碰穿部一,对应型芯的分型面对应碰穿部一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碰穿部二,碰穿部一中设有一向上凸出的碰穿块,碰穿部二中制有向下凹陷的配合槽,碰穿块的形状大小与配合槽相适配,配合槽内其两端及中间位置均制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设有排气栓,型芯内制排气通道,型芯外部固定有真空泵,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排气口连通,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型芯的配合槽两端及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排气口来排出气体和水纹,解决模具排气困难的缺陷。但对于汽车门板内拉手由于PC材料制成的骨架先于TPE软胶材料成型,型芯侧在一次注塑完成后受到PC材料的覆盖,使型腔侧为一封闭空间,因此不能在型芯的配合槽进行排气,使二次注塑TPE软胶材料过程中仍存在气泡无法排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双料进胶模具二次注塑过程中,结合区域中间因困气产生表面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包括下模板,该下模板上具有用于构成型腔的型腔面,型腔面中具有碰穿凸条,该碰穿凸条的中部具有条形槽,条形槽中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碰穿凸条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条形槽与型腔的排气浅槽,该排气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条形槽的深度,排气孔连接排气管道,排气管道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气泵的气嘴。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碰穿凸条上具有间隔排布的多个排气浅槽,且位于条形槽两侧的排气浅槽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排气孔有多个,每个排气孔位于同侧相邻两个排气浅槽之间。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排气浅槽的深度小于等于0.2mm。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排气管道包括设于下模板中且分别连接各排气孔的排气支管和连接排气支管和气嘴的排气主管。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排气支管相互平行,排气支管的底端通过一接管件与排气总管连通。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排气支管的底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底部,接管件覆盖在排气支管的底端并通过固定盖固定于下模板的底部。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碰穿凸部位于用于加工凹槽的条形块上,该条形块与型腔面之间通过弧形部为过渡连接。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下模板中排布有冷却水通道。
在上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固定盖与接管件之间具有密封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二次注塑TPE材料过程中,在结合区域中间型腔侧的碰穿凸条上设置用于排气的条形槽和排气孔,并通过真空气泵进行排气,实现从型腔侧中心位置进行排气,有效的解决中间区域产品因困气产生的表面缺陷问题,达到表面无痕状态。
碰穿凸条配合条形槽及排气浅槽的设置,使排气位置位于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图。
图中,下模板100、型腔面101、碰穿凸条102、条形槽103、排气孔104、排气浅槽105、气嘴106、排气管道107、排气支管1071、排气主管1072、固定盖108、接管件109、密封层110、冷却水通道111、条形块112、弧形部1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包括用于与上模板配合使用的下模板100,该下模板100上具有用于构成型腔的型腔面101,型腔面101中具有碰穿凸条102,该碰穿凸条102的中部具有条形槽103,条形槽103中具有排气孔104,碰穿凸条102顶面设置有连通条形槽103与型腔的排气浅槽105,排气孔104连接排气管道107,排气管道107的端部设有气嘴106,气嘴106用于连接真空气泵(图中未示出)。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碰穿凸部位于用于加工凹槽的条形块112上,该条形块112与型腔面101之间通过弧形部113为过渡连接,使流体的流动更加均匀,便于边缘处产生缺陷,从而提升产品的外观。
具体而言,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碰穿凸条102上具有间隔排布的八个排气浅槽105,每侧各设四个排气浅槽105,且位于条形槽103两侧的排气浅槽105一一对应,排气孔104有三个,每个排气孔104位于同侧相邻两个排气浅槽105之间,从而使真空排气的气流更加均匀稳定。排气浅槽105的深度小于条形槽103的深度,条形槽103的深度优选设置为1.0mm至1.5mm,且排气浅槽105的深度D小于等于0.2mm,使排气位置位于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
如图1所示,排气管道107包括设于下模板100中且分别连接各排气孔104的排气支管1071和连接排气支管1071和气嘴106的排气主管1072。排气支管1071相互平行,并且延伸至下模板100的底部,排气支管1071的底端通过一接管件109与排气主管1072连通,接管件109具有与排气支管1071对应的支管接口和与排气主管1072对应的主管接口,支管接口和主管接口相互连通,接管件109覆盖在排气支管1071的底端并通过固定盖108固定于下模板100的底部,固定盖108通过螺丝与下模板100固定,并且固定盖108与接管件109之间具有密封层110,方便拆装且密封性好。
如图6所示,下模板100中排布有冷却水通道111,冷却水通道111外接水管,用以为模具提供冷却水,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二次注塑过程中,在外接真空气泵的作用下,气流从型腔中依次沿排气浅槽105、条形槽103、排气孔104和排气管道107向气嘴106方向抽出,从产品的结合位置中部型腔进行真空排气,解决双料注塑模具排气困难的缺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下模板100、型腔面101、碰穿凸条102、条形槽103、排气孔104、排气浅槽105、气嘴106、排气管道107、排气支管1071、排气主管1072、固定盖108、接管件109、密封层1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包括下模板(100),该下模板(100)上具有用于构成型腔的型腔面(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面(101)中具有碰穿凸条(102),该碰穿凸条(102)的中部具有条形槽(103),所述条形槽(103)中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04),所述碰穿凸条(102)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条形槽(103)与型腔的排气浅槽(105),该排气浅槽(105)的深度小于所述条形槽(103)的深度,所述排气孔(104)连接排气管道(107),所述排气管道(107)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气泵的气嘴(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穿凸条(102)上具有间隔排布的多个排气浅槽(105),且位于条形槽(103)两侧的排气浅槽(105)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04)有多个,每个排气孔(104)位于同侧相邻两个排气浅槽(10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浅槽(105)的深度小于等于0.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07)包括设于下模板(100)中且分别连接各排气孔(104)的排气支管(1071)和连接所述排气支管(1071)和所述气嘴(106)的排气主管(10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支管(1071)相互平行,排气支管(1071)的底端通过一接管件(109)与所述排气主管(107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支管(107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下模板(100)的底部,所述接管件(109)覆盖在排气支管(1071)的底端并通过固定盖(108)固定于所述下模板(100)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穿凸条(102)位于用于加工凹槽的条形块(112)上,该条形块(112)与型腔面(101)之间通过弧形部(113)为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00)中排布有冷却水通道(1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108)与接管件(109)之间具有密封层(110)。
CN201922273644.9U 2019-12-17 2019-12-17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Active CN211868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644.9U CN211868504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73644.9U CN211868504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8504U true CN211868504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4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73644.9U Active CN211868504U (zh) 2019-12-17 2019-12-17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85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663A (zh) * 2022-02-10 2022-05-27 张家港天乐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墙护套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6663A (zh) * 2022-02-10 2022-05-27 张家港天乐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墙护套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68504U (zh)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CN103448194A (zh) 分模板塑料发泡模具
CN208664167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塑胶螺丝模具
CN210233848U (zh) 一种冷流道结构
CN110900903A (zh) 一种能够减少碳纤维箱体成型时开口处的毛刺的成型模具
CN205255449U (zh) 带随形冷却管道的鞋底模具
CN211137980U (zh) 一种复合式塑胶模具
CN206277620U (zh) 防尘罩模具
CN211467184U (zh) 一种具有顶出的吹风管道用压制模具
CN210851107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帽沿区域冷却降温的注塑模具
CN207172718U (zh) 一种塑料吹塑机
CN208697857U (zh) 一种硅胶成型控温装置
CN208375815U (zh) 一种精密模具
CN107081874B (zh) 一种锂电池用薄壁胶环注塑模具及利用该模具注塑薄壁胶环的制备工艺
CN213006413U (zh) 具有高效冷却效果的双层冷却水路唇模
CN217144856U (zh) 一种塑料瓶吹塑生产用模具
CN209920445U (zh) 一种方便更换喷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6267463U (zh) 一种高效冷却注塑模具
CN211165124U (zh) 具有针阀式热流道结构的折叠盆精密注塑模具
CN205522264U (zh) 眼镜镜框注塑模具
CN218985665U (zh) 一种用于生产长杯杯体的模具
CN215151375U (zh) 一种无合模线的模具
CN205130197U (zh) 一种一体成型模具
CN211492607U (zh) 一种双色模浮动针固定硬胶件结构
CN209920440U (zh) Led电视曲面后框面板倒装式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