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7620U - 防尘罩模具 - Google Patents

防尘罩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7620U
CN206277620U CN201621404167.5U CN201621404167U CN206277620U CN 206277620 U CN206277620 U CN 206277620U CN 201621404167 U CN201621404167 U CN 201621404167U CN 206277620 U CN206277620 U CN 2062776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dial wall
dust
cone
sli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41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yid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ayid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ayid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ayide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41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76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76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76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罩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弯曲管内侧壁的固定型芯,所述固定型芯内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一滑移孔内滑移设置有用于成型锥型管内侧壁的滑移型芯,所述动模且位于固定型芯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通过相互卡合以同时成型锥型管、弯曲管外侧壁的滑移块,所述动模内设置有一端与动模外侧壁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一滑移孔相通的第一输气孔,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第一输气孔内气体的吹动力,从而使锥形管内侧壁从滑移型芯上吹下,整个防尘罩脱离该防尘罩模具,实现防尘罩的自动脱料,由于此过程无需人工将防尘罩取出,且无需花费固定型芯或滑移型芯的冷却时间,因此有效提高防尘罩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防尘罩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尘罩模具。
背景技术
防尘罩一般指汽车手柄上用的防尘罩,其结构包括一个侧壁截面为S型弯曲状的弯曲管、与弯曲管一体成型且与弯曲管一端口连接的锥型管,防尘罩为软质塑胶制成,制造该防尘罩的模具称为防尘罩模具。
现有公开号为CN202062591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防尘罩模具,其包括下模、设置在下模上的模芯,模芯主要用于成型防尘罩内侧壁,型芯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上模的内腔用于成型防尘罩的外侧壁,该防尘罩包括弯曲管、锥型管,在脱模的过程中,首先上模和下模分开,然后模芯将防尘罩顶出。
由于弯曲管的侧壁呈弯曲状,导致弯曲管包裹在模芯上,此时需要借助人工将防尘罩从模芯上取出,但是,通过人工取出时,首先必须要求模芯冷却下来,以防止模芯烫伤操作人员,而模芯冷却的时间较长,因此大大降低防尘罩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防尘罩生产效率的防尘罩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罩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弯曲管内侧壁的固定型芯,所述固定型芯内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滑移孔,所述第一滑移孔内滑移设置有用于成型锥型管内侧壁的滑移型芯,所述动模且位于固定型芯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通过相互卡合以同时成型锥型管、弯曲管外侧壁的滑移块,所述动模内设置有一端与动模外侧壁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一滑移孔相通的第一输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尘罩成型的过程中,固定型芯用于成型弯曲管的内侧壁,滑移型芯用于成型锥形管的内侧壁,两个滑移块同时用于成型锥形管、弯曲管的外侧壁,当开模的过程中,动模向远离定模的方向运动,同时两个滑块被拉动,从而向远离固定型芯方向运动,从而使锥形管、弯曲管的外侧壁裸露在外,然后通过注塑机的顶杆将滑移型芯从第一滑移孔内向定模方向顶出一部分,防尘罩与固定型芯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然后通过空气压缩机向第一输气孔内输气,从而将弯曲管处胀起,使弯曲管处直径大于固定型芯的直径,从而弯曲管脱离固定型芯,由于滑移型芯贴合在锥形管的内侧壁处,仅通过粘附力粘结,而没有相互卡扣的部位,通过第一输气孔内气体的吹动力,从而使锥形管内侧壁从滑移型芯上吹下,整个防尘罩脱离该防尘罩模具,实现防尘罩的自动脱料,由于此过程无需人工将防尘罩取出,且无需花费固定型芯或滑移型芯的冷却时间,因此有效提高防尘罩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孔内侧壁同轴设置有内侧壁朝向定模方向的锥型定位孔,所述滑移型芯设置有与锥型定位孔内侧壁贴合且用于成型锥型管内侧壁的锥型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的过程中,锥型凸块与定模相抵,同时,锥型凸块背离定模的内侧壁与锥型定位孔内侧壁相抵,从而防止在注入塑胶的过程中,滑移型芯的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气孔与第一滑移孔相通的一端位于锥型定位孔内侧壁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锥型凸块脱离锥型定位孔内侧壁后,第一输气孔的孔口没有锥型凸块的遮挡,从而能够使气体更加快速的到达弯曲管处,从而弯曲管吹起并胀形。
进一步地,所述锥型凸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输气孔相通的顶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输气孔内的气体直接吹入顶气孔内,从而将锥型凸块吹出,使锥型凸块与锥型定位孔内侧壁分离;另一方面,顶气孔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锥型凸块的重量,便于锥型凸块的顶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孔内侧壁同轴设置有气密环槽,所述气密环槽内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滑移孔内侧壁与滑移型芯外侧壁之间间隙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能够将滑移型芯与第一滑移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减少气体从滑移型芯与第一滑移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漏出,从而使气体以更大的吹动力吹动锥型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锥型凸块与锥型管内侧壁贴合的外侧壁同轴设置有用于密封锥型管内侧壁与锥型凸块外侧壁之间间隙的气密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体吹动弯曲管的过程中,锥形管的内侧壁与锥型凸块贴合,且锥形管的内侧壁与气密凹槽凸凹配合,能够有效减少气体经锥形管内侧壁与锥型凸块之间的间隙中溢出,从而使气体主要吹动弯曲管,将弯曲管胀起。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上凸出设置有端壁与锥型凸块相抵且外侧壁与锥型管内侧壁相贴合的拔模型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模型芯的设置,能够在开模的过程中,锥形管的内侧壁抱紧在拔模型芯上,省去一部分气体的吹动力,从而能够大大降低对工厂中空气压缩机的功率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拔模型芯同轴且与锥型管端壁贴合的拔模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模凸纹与锥型管凸凹配合,增大与锥形管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降低所需的气体吹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上设置有用于供拔模型芯沿滑移型芯轴向滑移的第二滑移孔,所述第二滑移孔内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拔模型芯设置有一端位于限位槽内以限制拔模型芯滑移距离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模时,拔模型芯、锥型凸块通过防尘罩粘结在一起,动模离开动模的过程中,拔模型芯随锥型凸块一起向动模方向移动,从而将防尘罩从拔模凸纹上脱下。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内设置有一端与定模外侧壁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二滑移孔相通的第二输气孔,所述拔模型芯上设置有两端口均位于拔模型芯外侧壁上的导气孔,所述拔模型芯位于第二滑移孔内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为第二输气孔与导气孔的一端相通,所述导气孔的另一端位于锥型管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为导气孔的两端口均被第二滑移孔内侧壁封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完成整个开模过程后,防尘罩仅套接在拔模型芯上,同时,拔模型芯位于第一极限位置,导气管的一端与第二输气管的一端相通,另一端向锥形管吹气,从而将防尘罩从拔模型芯上吹下,当合模后,拔模型芯处于第二极限位置,导气管均被第二滑移孔内侧壁封堵,以防止对防尘罩的成型质量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防尘罩的生产效率,且无需人工将防尘罩取出,而滑移型芯和固定型芯在注塑后一般温度较高,有效降低取出防尘罩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沿其长度方向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四个固定型芯的位置关系;
图2为实施例沿其宽度方向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斜导柱与滑移块之间的结构关系;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限位槽与限位件的结构关系;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输气孔、第二输气孔与导气孔之间的结构关系;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拔模凸纹与拔模型芯的结构关系;
图6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固定型芯与气密凹槽的结构关系。
图中:1、防尘罩;11、弯曲管;12、锥型管;2、定模;21、定模座板;211、浇口套;22、定模板;221、斜导柱;222、拔模凸纹;223、第二滑移孔;224、限位槽;225、拔模型芯;226、限位件;23、第二输气孔;24、导气孔;3、动模;31、动模座板;311、支撑块;32、动模板;321、固定型芯;33、第一滑移孔;34、气密环槽;341、密封圈;35、锥型定位孔;36、滑移型芯;361、锥型凸块;362、气密凹槽;363、顶气孔;37、滑移块;371、成型型腔;3711、瓣合型腔;38、第一输气孔;39、推杆固定板;391、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防尘罩模具,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定模2和动模3,定模2包括定模座板21、与定模座板21相固定的定模板22,动模3包括动模座板31、分别固定在动模座板31两侧的支撑块311、同时与两个支撑块311固定的动模板32。
参照图1和图4,动模板32上设置有固定型芯321,固定型芯321的外侧壁与弯曲管11的内侧壁相同,以用于成型弯曲管11的内侧壁,固定型芯321内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滑移孔33,第一滑移孔33内滑移设置有滑移型芯36,滑移型芯36靠近定模板22的一端部轮廓与锥型管12的内侧壁轮廓相同,以成型锥型管12内侧壁,锥型管12与弯曲管11共同组成防尘罩1。
参照图2和图4,动模板32且位于固定型芯321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两个滑移块37,每个滑移块37与弯曲管11、锥型管12外侧壁贴合处均设置有瓣合型腔3711,两个滑移块37通过相互卡合以同时成型锥型管12、弯曲管11外侧壁,即两个瓣合型腔3711卡合后形成成型型腔371,定模板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斜导柱221,每个斜导柱221分别贯穿插设在滑移块37上,以便于在开模、合模的过程中,将两个滑移块37相互拉开、相互卡合,定模座板21上设置有与每个成型型腔371相通的浇口套211,以便于对每个成型型腔371内注入液体塑胶。
参照图1和图4,该防尘罩模具优选一模四腔,为了便于描述,以下仅以其中一组成型型腔371、滑移型芯36和固定型芯321进行描述,动模板32内设置有第一输气孔38,第一输气孔38的一端与动模板32外侧壁相通,另一端与第一滑移孔33相通;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同轴设置有锥型定位孔35,锥型定位孔35位于第一滑移孔33靠近定模板22的一端,锥型定位孔35的内侧壁朝向定模板22方向,滑移型芯36上设置有锥型凸块361,锥型凸块361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贴合,锥型凸块361上背离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的部分用于成型锥型管12内侧壁。
参照图4,第一输气孔38与第一滑移孔33相通的一端优选位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处,锥型凸块361上设置有顶气孔363,顶气孔363与第一输气孔38相通,以增大气体对锥型凸块361的顶出力。
参照图4和图6,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同轴设置有气密环槽34,气密环槽34内设置有密封圈341,密封圈341用于密封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与滑移型芯36外侧壁之间的间隙,锥型凸块361与锥型管12内侧壁贴合的外侧壁同轴设置有气密凹槽362,优选气密凹槽362的数量为若干个,当防尘罩1成型后,锥型管12的内侧壁与气密凹槽362凸凹配合,以用于密封锥型管12内侧壁与锥型凸块361外侧壁之间的间隙。
参照图2,两个支撑块311之间设置有推杆固定板39、固定在推杆固定板39上的四个顶杆391,每个顶杆391分别与一个滑移型芯36固定,在开模的过程中,从而便于推动滑移型芯36。
参照图2和图4,定模板22上凸出设置有拔模型芯225,拔模型芯225的端壁与锥型凸块361相抵,且拔模型芯225的外侧壁与锥型管12内侧壁贴合,防尘罩1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由于收缩率的原因,所以防尘罩1成型后均会向内收缩,从而夹持在拔模型芯225上。
参照图5,定模板2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拔模型芯225同轴的拔模凸纹222,拔模凸纹222与锥型管12端壁贴合,当锥型管12成型后,由于拔模凸纹222的存在,锥型管12的端壁形成有与拔模凸纹222凸凹配合的凹槽,增大定模板22与锥型管12端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锥型管12与定模板22的粘附力。
参照图3和图4,定模板22上设置有第二滑移孔223,以用于供拔模型芯225沿滑移型芯36轴向滑移,第二滑移孔223内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限位槽224,拔模型芯225设置有一端位于限位槽224内的限位件226,以限制拔模型芯225滑移距离,限位槽224优选与第二滑移孔223同轴设置,限位件226优选为环状结构。
参照图4,定模板22内设置有第二输气孔23,第二输气孔23的一端与定模板22外侧壁相通,另一端与第二滑移孔223相通,拔模型芯225上设置有导气孔24,导气孔24的两个端口均位于拔模型芯225外侧壁上,拔模型芯225位于第二滑移孔223内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为第二输气孔23与导气孔24的一端相通,导气孔24的另一端位于锥型管12处,以对锥型管12吹气,第二极限位置为导气孔24的两端口均被第二滑移孔223内侧壁封堵。
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进行成型防尘罩1时,首先通过注塑机(图中未示出)将液体塑胶注入浇口套211,液体塑胶经浇口套211进入每个成型型腔371,经水冷或自然冷却后,位于成型型腔371内的液体塑胶固化形成软质的防尘罩1,完成防尘罩1的成型。
然后进行防尘罩1的脱模过程,动模座板31向远离定模座板21方向移动,同时顶住推杆固定板39,使其与定模座板21相对固定,滑移型芯36相对第一滑移孔33向远离动模座板31方向滑动,并将锥型管12内侧壁与固定型芯321内侧壁贴合处顶开,及弯曲管11内侧壁与固定型芯321贴合处顶开,从而使锥型凸块361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弯曲管11内侧壁与固定型芯321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同时,在斜导柱221的导向作用下,两个滑移块37相互分离,从而使防尘罩1的外侧壁裸露在外。
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向第一输气孔38内充入气体,气体经第一输气孔38吹入锥型凸块361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气体将锥型管12管壁通过气体胀起,由于此时锥型管12靠近拔模型芯225的一端被夹持在滑移型芯36与拔模型芯225之间,且固定型芯321外侧壁与弯曲管11内侧壁之间的间隙,所以气体向弯曲管11内侧壁与固定型芯321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内充入,使弯曲管11胀起,直至弯曲管11的直径大于固定型芯321,固定型芯321继续向远离定模座板21方向移动,使弯曲管11脱离固定型芯321。
此时,停止对推杆固定板39的顶压,锥型凸起、拔模型芯225在防尘罩1的粘黏作用下,锥型凸起、拔模型芯225、防尘罩1一起随动模板32一起向远离定模座板21方向移动,滑移型芯36向远离防尘罩1的方向移动,直至拔模型芯225位于第二滑移孔223内的第一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为第二输气孔23与导气孔24的一端相通,导气孔24的另一端位于锥型管12处,由于锥型管12的端口的内侧壁卡嵌在拔模型芯225外侧壁上,以及锥型管12的端壁凸凹配合在拔模凸纹222上,从而锥型凸块361外侧壁脱离锥型管12内侧壁,此时,防尘罩1位于拔模型芯225上,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向第二输气孔23内输气,气体流经第二输气孔23、导向孔,并吹向防尘罩1,并将防尘罩1从拔模型芯225上吹出,完成自动下料,省去人工下料及滑移型芯36、锥型凸块361的冷却时间,实现有效提高防尘罩1生产效率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生产效率能够提高4-5倍。
当防尘罩1被吹出后,动模座板31开始向定模座板21方向移动,在斜导柱221的导向作用下,两个滑移块37相互靠近,并围成成型空腔,拔模型芯225在锥型凸起的抵触力作用下,从而向定模座板21方向滑动,拔模型芯225位于第二滑移孔223内第二极限位置,导气孔24的两端口均被第二滑移孔223内侧壁封堵,完成防尘罩1的合模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尘罩模具,包括定模(2)和动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弯曲管(11)内侧壁的固定型芯(321),所述固定型芯(321)内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第一滑移孔(33),所述第一滑移孔(33)内滑移设置有用于成型锥型管(12)内侧壁的滑移型芯(36),所述动模(3)且位于固定型芯(321)的两侧分别滑移设置有通过相互卡合以同时成型锥型管(12)、弯曲管(11)外侧壁的滑移块(37),所述动模(3)内设置有一端与动模(3)外侧壁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一滑移孔(33)相通的第一输气孔(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同轴设置有内侧壁朝向定模(2)方向的锥型定位孔(35),所述滑移型芯(36)设置有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贴合且用于成型锥型管(12)内侧壁的锥型凸块(3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孔(38)与第一滑移孔(33)相通的一端位于锥型定位孔(35)内侧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凸块(361)上设置有与第一输气孔(38)相通的顶气孔(36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同轴设置有气密环槽(34),所述气密环槽(34)内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一滑移孔(33)内侧壁与滑移型芯(36)外侧壁之间间隙的密封圈(3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型凸块(361)与锥型管(12)内侧壁贴合的外侧壁同轴设置有用于密封锥型管(12)内侧壁与锥型凸块(361)外侧壁之间间隙的气密凹槽(36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上凸出设置有端壁与锥型凸块(361)相抵且外侧壁与锥型管(12)内侧壁相贴合的拔模型芯(2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拔模型芯(225)同轴且与锥型管(12)端壁贴合的拔模凸纹(2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上设置有用于供拔模型芯(225)沿滑移型芯(36)轴向滑移的第二滑移孔(223),所述第二滑移孔(223)内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限位槽(224),所述拔模型芯(225)设置有一端位于限位槽(224)内以限制拔模型芯(225)滑移距离的限位件(2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尘罩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内设置有一端与定模(2)外侧壁相通且另一端与第二滑移孔(223)相通的第二输气孔(23),所述拔模型芯(225)上设置有两端口均位于拔模型芯(225)外侧壁上的导气孔(24),所述拔模型芯(225)位于第二滑移孔(223)内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为第二输气孔(23)与导气孔(24)的一端相通,所述导气孔(24)的另一端位于锥型管(12)处,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为导气孔(24)的两端口均被第二滑移孔(223)内侧壁封堵。
CN201621404167.5U 2016-12-20 2016-12-20 防尘罩模具 Active CN2062776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4167.5U CN206277620U (zh) 2016-12-20 2016-12-20 防尘罩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4167.5U CN206277620U (zh) 2016-12-20 2016-12-20 防尘罩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7620U true CN206277620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4167.5U Active CN206277620U (zh) 2016-12-20 2016-12-20 防尘罩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76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4005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罩衬板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4005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罩衬板模具
CN114834005B (zh) * 2022-04-28 2023-06-13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罩衬板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5936U (zh) 一种气环式真空泵泵体模具
CN112248389A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强度配件的注塑模具
CN107415159B (zh) 一种塑料模具
CN206277620U (zh) 防尘罩模具
CN206367145U (zh) 光伏浮箱上盖的注塑模具
CN206446051U (zh) 一种笔管注塑流道结构
CN207789639U (zh) 一种绕线管用注塑模具
CN110802812A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硅胶按键注塑模具
CN208392578U (zh) 一种扩腔型汽车门外把手注塑模具
CN211868504U (zh) 双料进胶模具的真空排气结构
CN211891920U (zh) 一种吹塑机用的吹气装置
CN211683229U (zh) 一种汽车结构件注塑模具
CN208375892U (zh) 具有全自动气道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6254407U (zh) 一种用于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的自动预脱模系统
CN206510356U (zh) 注胶流道及其crn喷头模具
CN206598469U (zh) 一种注塑模
CN210362295U (zh) 自动脱模机构注塑模具
CN209999643U (zh) 汽车挡泥板注塑模具
CN210940270U (zh) 一种汽车密封件注塑模具装置
CN205272502U (zh) 一种双色模具
CN209920445U (zh) 一种方便更换喷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8139553U (zh) 一种多模腔的注塑模具
CN21725811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1467285U (zh) 一种自动脱模的硅胶按键注塑模具
CN213767033U (zh) 一种汽车天窗拉手的注塑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