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2986U -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2986U
CN211852986U CN202020277302.4U CN202020277302U CN211852986U CN 211852986 U CN211852986 U CN 211852986U CN 202020277302 U CN202020277302 U CN 202020277302U CN 211852986 U CN211852986 U CN 211852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il
valve core
temperature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73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73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2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2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2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包括:阀体包括油气通道和油路,油路包括冷却循环支路;感温阀芯设置于油气通道内,用于感测通道内油气温度;感温阀芯包括膨胀感温石蜡、紫铜壳体和顶杆,膨胀感温石蜡设于紫铜壳体内,顶杆与紫铜壳体连接,当温度上升到膨胀感温石蜡熔点时,紫铜壳体体积膨胀而推动顶杆;导管阀芯的一端与顶杆连接,通过顶杆驱动导管阀芯运动;导管阀芯与油路连通,通过导管阀芯运动可接通或断开冷却循环支路;止回弹簧设置于导管阀芯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采用气道和油路分离式结构,气道内设置感温阀芯,通过气道内气温使感温阀芯动作促使油路通断,从而通过控制油温来降低气温,控制压缩机的供气温度,防止高温气体流向用户。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阀门,具体地,涉及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背景技术
温控阀在现代制造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十分的广泛,温控阀起恒温控制作用,由于温控阀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业,原有传统的温控阀性能正在不断提高,开发出适应市场要求的温控阀新产品刻不容缓。目前常用的温控阀都为电磁温控阀,无法在油、气分离的工况下使用,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油气通道和油路,所述油路设有冷却循环支路;
感温阀芯,所述感温阀芯设置于所述油气通道内,用于感测该油气通道内油气温度;所述感温阀芯包括膨胀感温石蜡、紫铜壳体和顶杆,所述膨胀感温石蜡设于所述紫铜壳体内,所述顶杆与所述紫铜壳体连接,当温度上升到所述膨胀感温石蜡熔点时,所述紫铜壳体体积膨胀而推动所述顶杆;
导管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导管阀芯与所述油路连通,所述导管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感温阀芯的所述顶杆连接,通过所述顶杆驱动所述导管阀芯运动,从而接通或断开所述油路的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止回弹簧,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的另一端,使所述导管阀芯复位。
优选地,一种分流式温控阀还包括单向阀和外接的冷却设备,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油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管路外接所述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导管阀芯的出口连通,由所述单向阀、所述冷却设备形成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优选地,当油气温度小于所述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所述油路的进口与所述导管阀芯的进口连通,润滑油由所述油路的进口进入所述导管阀芯内,由所述导管阀芯出口流出到所述阀体外,从而形成第一油路;
或,当油气温度大于所述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所述感温阀芯驱动所述导管阀芯轴向移动,关闭所述第一油路,使所述油路的进口与所述单向阀的进口接通,所述润滑油由所述油路的进口进入所述单向阀,经所述单向阀后进入所述冷却设备中,经所述冷却设备冷却后,再回流到所述阀体中,由所述导管阀芯出口流出到所述阀体外,形成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支路,所述支路的进口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连接,所述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导管阀芯的出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支路与所述导管阀芯垂直布设。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瓣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阀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导管阀芯垂直布设,且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导管阀芯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感温阀芯、所述导管阀芯与所述止回弹簧轴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油路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下方,所述油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油气通道设有螺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采用油气通道和油路分离式结构,在油气通道内设置感温阀芯,通过油气通道内气温使感温阀芯动作促使油路通断,从而通过控制油温来降低气温,控制压缩机的供气温度,可防止高温气体流向用户。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感温阀芯采用了膨胀感温石蜡和紫铜壳体,当气温过高时,紫铜壳体内的蜡膨胀,紫铜壳体受蜡挤压,推动顶杆运动使冷却循环支路打开流通;当气温下降后,止回弹簧推动导管阀芯回位,使油路切换到第一油路流通状态。采用蜡制感温芯动作灵敏,推力大,石蜡膨胀时能达到200多个大气压,行程温度曲线的线性好,具有控温能力强、刚性大、强度高和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分流式温控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分流式温控阀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分流式温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螺塞、2为阀体、3为感温阀芯、4为导管阀芯、5为阀瓣、6为弹簧、7为止回弹簧、8为冷却设备、9为支路、10为油气通道、101为油路的进口、102为油路的出口、201为单向阀的出口、901为支路的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流式温控阀的结构剖视图,图中包括阀体2、感温阀芯3、导管阀芯4和止回弹簧7。
阀体2包括油气通道10和油路,其中,油路设有冷却循环支路。冷却循环支路可以外接冷却设备8,对润滑油的油温进行冷却,使润滑油经冷却至设定温度后,再回流到阀体2内。
感温阀芯3设置于油气通道10内,用于感测通道内油气温度。感温阀芯3包括膨胀感温石蜡、紫铜壳体和顶杆,将膨胀感温石蜡密封在紫铜壳体内部,顶杆与紫铜壳体连接,当温度上升到膨胀感温石蜡熔点时,紫铜壳体体积膨胀而推动顶杆。
结合图1、图2所示,导管阀芯4设置于阀体2内,导管阀芯4与油路连通。导管阀芯4的一端与顶杆连接,感温阀芯3驱动导管阀芯4运动,从而断开或接通冷却循环支路。当空压机冷油循环时排到储气筒的油气温度小于感温阀芯3动作值时,断开冷却循环支路;当空压机冷油循环时排到储气筒的油气温度大于感温阀芯3动作值时,感温阀芯3驱动导管阀芯4向右运动,接通冷却循环支路,使冷却循环支路打开流通。
止回弹簧7设置于导管阀芯4的另一端。当油气温度下降时,石蜡遇冷收缩,在止回弹簧7回弹作用下,导管阀芯4复位。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分流式温控阀还包括单向阀和外接的冷却设备8,单向阀设置于阀体2上,单向阀的进口与油路的进口101连通,单向阀的出口201通过管路外接冷却设备8,冷却设备5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导管阀芯4的出口连通,由单向阀、冷却设备形成冷却循环支路。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当油气温度小于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油路的进口101与导管阀芯4的进口连通,润滑油由油路的进口101进入导管阀芯4内,由导管阀芯4出口流出到阀体2外,从而形成第一油路。
或,当油气温度大于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感温阀芯驱动导管阀芯4轴向移动,关闭第一油路,使油路的进口101与单向阀的进口接通,润滑油由油路的进口101进入单向阀,经单向阀后进入冷却设备中,经冷却设备冷却后,再回流到阀体中,由导管阀芯出口流出到阀体外,形成冷却循环支路。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结合图3、图4所示,阀体2上设有支路9,支路9与导管阀芯4垂直布设,支路的进口901与冷却设备8的出口连接,支路的出口与导管阀芯4出口连通。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阀瓣5和弹簧6,弹簧6设置于阀瓣5的一端。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单向阀与导管阀芯4垂直布设,且单向阀位于导管阀芯4的上方。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感温阀芯3、导管阀芯4与止回弹簧7轴向设置。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油路的进口101设置于导管阀芯4下方,油路的出口102设置于导管阀芯4的一端。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油气通道10设有螺塞1。
上述分流式温控阀工作原理:参照图1所示,当空压机冷油循环时排到储气筒的油气温度大于分流式温控感温元件动作值时,温控阀感温元件顶杆动作,推动导管阀芯4向右移动,使冷却循环支路打开流通,使润滑油从油路的进口101进入到冷却设备8冷却后,经冷却后,再从油路的出口102流出;当气温下降后,空压机冷油循环时排到储气筒的油气温度小于感温阀芯3动作值时,止回弹簧7推动导管阀芯4回位,使油路切换到第一油路流通状态。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如没有详细说,均可以采用标准件或常用技术,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做出具体叙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油气通道和油路,所述油路设有冷却循环支路;
感温阀芯,所述感温阀芯设置于所述油气通道内,用于感测该油气通道内油气温度;所述感温阀芯包括膨胀感温石蜡、紫铜壳体和顶杆,所述膨胀感温石蜡设于所述紫铜壳体内,所述顶杆与所述紫铜壳体连接,当温度上升到所述膨胀感温石蜡熔点时,所述紫铜壳体体积膨胀而推动所述顶杆;
导管阀芯,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导管阀芯与所述油路连通,所述导管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感温阀芯的所述顶杆连接,通过所述顶杆驱动所述导管阀芯运动,从而接通或断开所述油路的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止回弹簧,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的另一端,使所述导管阀芯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和外接的冷却设备,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油路的进口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管路外接所述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导管阀芯的出口连通,由所述单向阀、所述冷却设备形成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
当油气温度小于所述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所述油路的进口与所述导管阀芯的进口连通,润滑油由所述油路的进口进入所述导管阀芯内,由所述导管阀芯出口流出到所述阀体外,从而形成第一油路;
或,当油气温度大于所述感温阀芯的动作值时,所述感温阀芯驱动所述导管阀芯轴向移动,关闭所述第一油路,使所述油路的进口与所述单向阀的进口接通,所述润滑油由所述油路的进口进入所述单向阀,经所述单向阀后进入所述冷却设备中,经所述冷却设备冷却后,再回流到所述阀体中,由所述导管阀芯出口流出到所述阀体外,形成所述冷却循环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支路,所述支路的进口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连接,所述支路的出口与所述导管阀芯的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与所述导管阀芯垂直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阀瓣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阀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导管阀芯垂直布设,且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导管阀芯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阀芯、所述导管阀芯与所述止回弹簧轴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下方,所述油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导管阀芯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流式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通道设有螺塞。
CN202020277302.4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Active CN211852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7302.4U CN211852986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7302.4U CN211852986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2986U true CN211852986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8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7302.4U Active CN211852986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2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5729B (zh) 涡轮机内电气设备的冷却装置
CN102562719B (zh) 一种内置自动泄压装置的散热器
CN104454461A (zh) 具有热激活性热交换器的压缩机系统
CN209925297U (zh) 一种集成水冷式涡轮增压器冷却系统
CN102954199B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AU2010200500B2 (en) Two-stage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rstage bypass
CN211852986U (zh) 一种分流式温控阀
CN211853496U (zh) 一体式温控阀
CN107120305B (zh) 空调设备、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486412U (zh) 空气/天然气压缩机润滑油系统
CN108087530A (zh) 热交换组件
CN205619430U (zh) 空调器
CN104654666A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模块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CN102519089A (zh) 带卸荷功能的空调器
CN105927618A (zh) 带活塞式泄压阀的液压旁路的工业制冷装置
CN206740410U (zh) 一种滑油冷却器效率的测试系统
CN105422820A (zh) 防破损的液压油管路换热装置
CN105370669A (zh) 泄压油散热器
CN108626908A (zh) 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油液控温设备
CN202252154U (zh) 一种单向阀
CN205245597U (zh) 一种双压缩机式制冷系统
CN216342812U (zh) 一种压缩机油路系统
CN202188705U (zh) 一种卸荷节流装置
CN208041098U (zh) 一种安全阀及基于该安全阀的变速器和机动车
CN206943073U (zh) 空调设备及其冷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